吳竺軒,華中師范大學第一附屬中學教師。
文言詞匯按照表意之不同,可分為實詞與虛詞兩大類?!皩崱迸c“虛”是相對而言的,區(qū)分的關(guān)鍵在于某詞是否具有實際意義。作為沒有實意的虛詞,其重要性是通過文法意義得到凸顯的。所謂“文法意義”,又稱“語法意義”,是語法單位在組合和聚合中所產(chǎn)生的各種關(guān)系意義,是詞進入語法組合之后由語法結(jié)構(gòu)所賦予的詞義之外的意義。目前所見,我國最早的一部論述文言虛詞的專著,便是元人盧以緯的《助語辭》一書,所謂“助語辭”,即語氣助詞之意。古人最看重的虛詞作用之一,就在于它們能在語句組織中傳達聲情神態(tài)的語氣。換言之,語氣助詞,因其表達語氣的獨特文法意義,成為虛詞不可替代的組成部分。
語氣助詞的功能較為單一,理解難度較小,因而在傳統(tǒng)的初高中語文學習中,少有對它們進行專門介紹。但從文言學習的角度而言,相比于繁復的實詞,與湊足音節(jié)的結(jié)構(gòu)助詞類虛詞,語氣助詞其實更便于我們走近古人文言書寫的語境。一則在于判斷、陳述、疑問、感嘆等語氣古今皆有,二則在于古人慣常用固定的某些詞表達某種語氣,前者利于我們代入理解,后者便于歸納總結(jié)。而體會古人的語氣,又是把握他們情感脈絡的最佳途徑。有鑒于此,統(tǒng)編版高中語文必修下冊第一課的學習提示中,特別強調(diào)了應注意體會語氣助詞在不同語境中所表達的不同語氣,并進行歸納梳理。
按統(tǒng)編版高中語文必修下冊第一課所選的先秦諸子散文,本是文言較為早期的樣態(tài),且多為語錄之體,如《論語》《孟子》皆是對人物語言進行記錄,在那個由口語向書面語蛻變的過程中,記錄下說話人的語氣是再自然不過的事情。而后,隨著口語與書面語的分離,照理說,表達語氣而沒有實意之詞應該逐漸在文字中消失,但古代文人們卻發(fā)現(xiàn)了語氣助詞在文法意義上的巨大作用,如南宋文人樓昉《過庭錄》所言:
文字之妙,只在幾個助辭虛字上??戳雍翊痦f中立、嚴厚輿二書,便得此法。助辭虛字是過接斡旋,千變?nèi)f化處。[1]
他們認為,語氣助詞的靈活運用,有助于文章的開闔變化,更利于作者情感與觀點的表達,故而能成為文言的標志性詞類。
語氣助詞的文法意義既然如此重要,古人展開的論述,也大抵集中于此。據(jù)其所處位置的不同,則有不同的作用,如劉勰《文心雕龍·章句》所論:
夫、惟、蓋、故者,發(fā)端之首唱;之,而,于,以者,乃劄句之舊體;乎、哉、矣、也者,亦送末之???。[2]
也就是說,早在南北朝時期,古人們就已經(jīng)對語氣助詞的相關(guān)用法進行過總結(jié),在一句話中,不同的語氣助詞各有相對固定的位置。譬如“夫”“惟”“蓋”“故”,通常作為句首發(fā)語詞;“之”“而”“于”“以”,則常見于句中,有承接上文的作用;“乎”“哉”“矣”“也”,多放在句末,表達終結(jié)之意。其中,句末語氣助詞表達語氣的效果與我們?nèi)粘?谡Z交際最為接近,在生活中多有使用,譬如用“呢”“嗎”表示疑問,用“啊”“呀”表示感嘆,所以相比之下更容易理解,也更便于我們走近文言書寫的具體語境之中。
唐代著名文學家柳宗元在《復杜溫夫書》中,曾總結(jié)過幾種最常用的句末語氣助詞及其文法意義,在今天看來,依然是十分精辟的結(jié)論,其言曰:
所謂乎、歟、邪、哉、夫者,疑辭也;矣、耳、焉、也者,決辭也。[3]
柳宗元筆下的“疑辭”,置于現(xiàn)在的語境中,是指表達疑問(包括反問)或感嘆的語氣;“決辭”,則是表達判斷或陳述的語氣。更具體來說,“乎”“歟”“邪”“哉”“夫”五個詞,可以表達疑問或感嘆的語氣;“矣”“耳”“焉”“也”四個詞,則表達判斷或陳述的語氣。我們且以此為序,主要結(jié)合課文中的例句,來領(lǐng)會句末語氣助詞的精妙之處。
先論疑辭,為了更直觀地進行比較,列出表格如表一。
從表一可以看出,五個常見疑辭的用法,既有共性,又有個性。就前者而言,當它們譯為現(xiàn)代漢語,表疑問時,一般相當于“嗎”或“呢”;表感嘆時,多相當于“吧”或“啊”。從個性來說,則要具體情況具體分析。五個疑辭中,“乎”是最中規(guī)中矩的一個,沒有什么特別值得強調(diào)的。而“歟”,則有通假的情況存在。在《子路、曾皙、冉有、公西華侍坐》中有這樣一句話:“唯求則非邦也與?”此處用于句末的“與”表達疑問語氣,應當通“歟”。在文言中,經(jīng)常會有兩個字音相同、字形相似的詞互通的情況。無獨有偶,“邪”字也是如此,當它充作句末語氣助詞時,讀作“yé”,通“耶”。作為本字的“耶”,在表達句末語氣時,更為常見,如范仲淹《岳陽樓記》有言:“是進亦憂,退亦憂,然則何時而樂耶?”此處“耶”表達疑問語氣,翻譯成“嗎”。值得注意的是,雖然“耶”也可以表示感嘆,但在實際使用時,古人卻慣常取其疑問語氣,元人盧以緯在《助語辭》中特別強調(diào)了“邪”所具有的“疑怪之意”[4]。按清人袁仁林《虛字說》所論,從發(fā)聲角度而言,“耶”與“乎”“與”的韻部不同,它借助牙齒發(fā)音,當人們在發(fā)出這個語氣時,所搭配的面部表情,自帶一種疑惑感[5]。所以自覺或不自覺地,便更習慣在表達疑問的語境下使用“耶”,而罕見于感嘆語氣的表達。
五個疑辭中,“哉”也是比較特別的存在。如袁仁林所論,與其他疑辭相比,“哉”拖聲最長,使整句的尾韻最為悠長而重實[6],所以當它表達感嘆語氣時,慣于同表程度的形容詞或副詞組合在一起,對其表意的程度進行強化,在加強感嘆語氣的基礎(chǔ)上,進而強化了作者的情感力度??偨Y(jié)來說,前四個疑辭從發(fā)音或者說誦讀的角度而言,最短促的為“耶”,其次是“歟”,然后是“乎”,“哉”拖得最長。有鑒于此,古人根據(jù)自己表情達意的需要,會在寫作中選用不同的疑辭,彼此間并不能相互替代,這是我們朗讀課文時應特別注意的。
第五個疑辭“夫”,我們更常見于它充作句首發(fā)語詞的用法。一詞而可置于兩個位置表達語氣,足見其特殊性。從上述例句可以看出,“夫”在表達感嘆語氣時,與“哉”頗為相類,都慣于同表程度的形容詞或副詞組合在一起,強化語氣以及情感表達的程度。不僅如此,它還形成了固定組合,除了此處提到的“悲夫”外,又有“嗟夫”一詞,多獨立成句,均帶有一種悲嘆之意。這些組合的流行,也導致“夫”幾乎不見于其他感嘆語氣的表達中?!胺颉北磉_疑問的情形,也較為罕見。究其原因,一方面在于它與“乎”音相近,隨著“乎”的盛行,“夫”的句末疑辭功能逐漸被取代;另一方面,它作為句首發(fā)語詞的功能愈發(fā)凸顯,人們在使用時,為了避免引發(fā)誤讀,故有意進行區(qū)分,進而減少了它作為句末語氣助詞的使用頻率。
疑辭的情況大抵如上所述,而決辭的具體用法,為了便于比較分析,同樣先列出表格如表二。
由表二可知,要把決辭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不同的語氣表達有不同的翻譯規(guī)則。當表達判斷語氣時,根據(jù)句意補出系動詞“是”即可;而在表達陳述語氣時,四個決辭的翻譯則各有特點,如“矣”一般翻譯成“了”,“耳”一般譯為“罷了”,而“焉”和“也”卻通常不譯。
值得注意的是,上述決辭除了表達陳述和判斷語氣外,也可以表達感嘆和疑問的語氣,這意味著,疑辭與決辭的界限并非涇渭分明。一般來說,疑辭不用于表達陳述或判斷的語氣,但決辭在特殊情況下卻可以表達疑問或感嘆的語氣。所謂特殊情況,即是當句末語氣助詞與表示程度的形容詞或副詞組合時,決辭也可以表達出感嘆的語氣;而當它們與疑問副詞在同一句中相遇時,則能夠表達疑問的語氣。反觀疑詞,其本身就能獨立表達疑問的語氣,不需要借助于疑問副詞,這也是古人將二者進行劃分的關(guān)鍵。
除了共性之外,四個決辭在對應的使用語境中,也有各自的特點。之前我們在分析疑辭“歟”的時候發(fā)現(xiàn),語音相同、字形相似的兩個詞,它們在某些用法上可能具有同一性,譬如沒有“欠”字旁的“與”放于句末時,就和有“欠”字旁的“歟”相通。與之相類,“矣”也有自己的“替身”,那便是“已經(jīng)”的“已”。如《孟子·齊桓晉文之事》所言:“茍無恒心,放辟邪侈,無不為已。”此處的“已”,用作句末語氣助詞,與“矣”相通,表達陳述語氣。除此之外,它還能與句中語氣助詞“而”構(gòu)成一個固定組合——“而已”,放在句末,表達陳述語氣,相當于“罷了”。如韓愈《師說》之論:“聞道有先后,術(shù)業(yè)有專攻,如是而已?!?/p>
進一步來說,語氣助詞不一定只能獨立存在,也可以與其他語氣助詞搭配使用。只是多個語氣詞組合時,所表達的語氣,通常由放在最后的那個詞決定。譬如“唯求則非邦也與”一句里,“也”是決辭,“與”是疑辭,整句表達的是疑問語氣;再如《戰(zhàn)國策·觸龍說趙太后》中“豈非計長久,有子孫相繼為王也哉”之句中,“也”是決辭,“哉”是疑辭,整句也最終表達疑問語氣。除了兩個語氣助詞連用外,有時還可以三個詞連用,如《子路、曾皙、冉有、公西華侍坐》中孔子所言“亦各言其志也已矣”,此句中三個決辭連用,自然是表達陳述語氣,與前文只用一個語氣助詞的“亦各言其志也”之句相比,尾韻顯得極為悠長,更加表明孔子不欲進行評價的堅決態(tài)度。
第二個決辭“耳”,雖然理論上也可以與疑問副詞組合,表示疑問語氣,但在我們接觸到的文本中未見此例,表明這種用法并不常見。另有“而”字,它雖然多用作句中語氣助詞,但也可放在句末,此時與“耳”相通,如《論語·微子》記孔子之言:“今之從政者殆而!”又有“爾”字,它最常見的用法是作代詞,多譯為“你”或“你們”,但用于句末表達語氣時,同樣與“耳”相通,譯為“罷了”,經(jīng)典例句便是歐陽修《賣油翁》一文中耳熟能詳?shù)摹拔┦质鞝枴敝洹?/p>
第三個決辭“焉”更為特別一些,首先它與疑辭“夫”一樣可以用在句首,不過不是充當發(fā)語詞,而是作疑問副詞,一般譯為“怎么”或“哪兒”。最值得注意的是,當它放在句末時,則未見表達判斷語氣之例。除了獨立表達語氣外,“焉”也有自己喜歡的組合,最常見的乃“焉耳”,亦作“焉爾”,相當于“罷了”,如柳宗元《種樹郭橐駝傳》有言:“能順木之天,以致其性焉爾。”有的時候,這個組合后面還可以加上別的語氣助詞,構(gòu)成三個語氣助詞連用的情況,如 “盡心焉爾矣”(《孟子·寡人之于國也》)一句中的“焉爾矣”,再如“女得人焉爾乎”(《論語·雍也》)一句里的“焉爾乎”。正如我們之前所說,當多個語氣助詞連用時,整個句子的語氣由最后一個語氣助詞決定,在上述例句中顯然也是成立的,“焉爾”本是決辭,后接以疑辭“乎”,所以表達出疑問語氣。
作為平時最常見的文言虛詞“也”,當它在表達判斷語氣時,也有特出之處?!耙病辈粌H可以單獨起作用,還可以與句中語氣助詞“者”一起表示判斷,而且兩者的組合既可分開,也可合并。前者,如韓愈《師說》中所言:“師者,所以傳道受業(yè)解惑也?!焙笳?,則如《史記·鴻門宴》中張良對樊噲的介紹:“沛公之參乘樊噲者也”。
綜上所述,語氣助詞是文言虛詞的重要組成部分,按其所處位置不同,又可分為句首、句中與句末三大類。其中,與我們?nèi)粘?谡Z交際最為接近的句末語氣助詞,依據(jù)語氣表達的不同,又可分為兩大類。一為疑辭,表達疑問或感嘆的語氣,最常見的有“乎”“歟”“邪”“哉”“夫”五個詞;另一為決辭,表達陳述或判斷的語氣,最常見的有“乎”“哉”“矣”“也”四個詞。二者的界限并不嚴格,可以相互轉(zhuǎn)換,但疑辭不能變?yōu)闆Q辭,而特殊情況下,決辭卻可以變?yōu)橐赊o。當決辭在與疑問副詞組合時,可以表達疑問的語氣;當其與表程度的副詞或形容詞組合時,也可表達感嘆的語氣。句末語氣助詞除了單獨使用外,還可以與其他語氣助詞組成復合語氣助詞,從而使得句子的尾韻更加悠長,其所表達的語氣,則通常由最后一個語氣助詞決定。當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時,疑問語氣一般譯為“嗎”或“呢”;感嘆語氣一般譯為“啊”或“吧”;陳述語氣或不譯或譯為“了”或“罷了”;判斷語氣根據(jù)句意補出系動詞“是”即可。由此觀之,句末語氣助詞的規(guī)律性既然如此顯著,一方面論證了對它們進行爬梳整理的必要性,另一方面,也有助于我們置身于具體的文言語境中,去體會作者不同的語氣,從而感知其差異化的情感表達。
參考文獻:
[1](南宋)樓昉.過庭錄//歷代文話(第1冊)[M].上海:復旦大學出版社,2007:454.
[2](南朝梁)劉勰.文心雕龍//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第1478冊)[M].臺北:臺灣中華書局,1986:卷7.
[3](唐)柳宗元.柳宗元集//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第1076冊)[M].臺北:臺灣中華書局,1986:卷34.
[4](元)盧以緯.助語辭集注[M].北京:中華書局,1988:3.
[5][6](清)袁仁林.虛字說[M].北京:中華書局,1985:12,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