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群魔》是陀氏最重要的思想小說之一,在政治諷喻中包含對人類精神歸屬的體察。中心人物斯塔夫羅金是驕傲的思索者,他對基督信仰的深刻求索,構成陀氏剖析內心世界的方法和軌跡。本文以“大罪人”的發(fā)展結構為研究母題,全面厘清斯塔夫羅金所遭遇的“信仰虛無—自甘墮落—神性復歸”的歷程,考察其在片面的自由觀與理論的重壓下,無法獲得救贖的必然性。
關鍵詞:陀思妥耶夫斯基;群魔;斯塔夫羅金;墮落;自由
斯塔夫羅金是《群魔》的根本和所有終極思想的來源。在他身上同時存在著“俄羅斯民族是神意的載體的思想,人神的思想,社會革命和人類螞蟻窩的思想”[1]。他仿佛一顆恒星,在自身躁動不安的思想掙扎中放射焦灼的光芒,致使周圍人從啟蒙走向反叛。而他又在掙扎無望后迅速塌縮為死寂的黑洞,在嘲弄和漠視中,目睹一切主張和秩序漸漸崩壞。
關于斯塔夫羅金的原型推斷有二。其一是陀氏早年所參與的彼得拉舍夫斯基小組里的成員史皮西涅夫。以賽亞·伯林稱他加入這一團體別有用心,“論氣質、論意圖,史皮希涅夫都是地道的革命煽動家,與巴枯寧同等相信謀反之路”[2]。莉莎·克納普對此作出進一步說明,認為大貴族出身的史皮西涅夫以遙蕩恣睢的行事風格給陀氏留下深刻的印象[3],而斯塔夫羅金對生死漠然置之的態(tài)度與之相仿。其二是著名無政府主義者巴枯寧。格羅斯曼認為陀氏在創(chuàng)作中很大程度上遵照了“涅恰耶夫案”的審訊材料[4]576-591,現實中的巴枯寧是涅恰耶夫精神上的導師,與斯塔夫羅金和彼得·韋爾霍文斯基的關系相仿,而巴枯寧寫作的《革命者章程》在《群魔》中由斯塔夫羅金起草,其中關聯引人遐思。
事實上,斯塔夫羅金就像記憶碎片的疊加,是陀氏 “從心里摳出來”[5]759能夠代表俄羅斯性格的典型人物。這一形象既有陀氏早年政治同儕的音容笑貌,也一并分享了政治領袖巴枯寧的生涯色彩。單從名字的詞源推斷也能發(fā)現反叛與救贖的意味,斯塔夫羅金(Stavrogin)中的“stavros”在希臘語中意為十字架(cross),而“rog”在俄語中意為角(horn)[6],兼具惡魔氣質與神性審判的意旨。
陀氏將《群魔》稱為“一個人的長詩”[5]759,斯塔夫羅金本身是復義的、多重的,這個人物具有典型的“多余人”氣質又不滿足于此。西方思想與俄國氣質的矛盾不僅使他無法確立自身的立足之所,更讓他背負了基督教道德失去唯一合法性時的精神恐慌,作惡墮落又受其煎熬。斯特拉霍夫認為陀氏在“最墮落、最乖戾的人身上看到神的火花……在丑陋、畸形的外表之下,發(fā)現心靈的美”[7],這意味著一個人在墮落中萌生的救贖意識才是上帝最珍視的、人性根本上的道德神性。與此同時,斯塔夫羅金的痛苦是作為19世紀俄羅斯民族的普遍危機被關注的,“一個民族,只有在沉入痛苦中,沉入罪惡的深淵中,才能意識到自己” [8]119?;诖?,可以將斯塔夫羅金視作陀氏尋求基督教秩序下生存合法性的原型人物,他的信仰虛無、墮落以及對尋求救贖的嘗試正是陀氏對這一問題的再現和回應。
一、半科學下的信仰虛無
細究起源會發(fā)現,《群魔》脫胎自一個陀氏擬作《大罪人傳》的構想。他試圖通過書寫一個人經歷“信仰虛無—自甘墮落—神性復歸”的過程,去證明上帝的存在。但在《群魔》中,陀氏并未線性敘述斯塔夫羅金的人生經歷,加之形象自身陰晴不定、喜怒無常的乖戾習性,像“戴著一個面具”[9]37,使得解讀這一人物變得更加困難。因此,還原斯塔夫羅金的真實面貌,必須要借助“大罪人”的行動結構,其中的關鍵是找到致使斯塔夫羅金信仰虛無的原因。
按照小說中殘損的時間線,斯塔夫羅金“突然瘋狂地尋歡作樂”發(fā)生在他參軍加入近衛(wèi)騎兵團后,而此時他已經“在彼得堡上流社會取得成功”[9]35。陀氏對這一突如其來的出格舉動沒有給出任何解釋,但似乎留下一個可供猜測的線索:斯塔夫羅金在15歲前往高等政法學院以前都生活在家中,母親瓦爾瓦拉將他的學業(yè)和道德教養(yǎng)全權托付給了寄居在家里的老知識分子斯捷潘,但“老師使學生的神經有點病態(tài)”[9]34,而且兩人常常在深夜為了超出家務之外的事情落淚。值得一提的是,在被刪去的“謁見季洪”章節(jié)中,斯塔夫羅金自言他天性好色,而且樂此不疲,一直到十六歲都縱情聲色,荒淫無度[10]851。這些散落在文本各處的細節(jié)似乎隱含了一種可能,即作為四十年代的西方派民主人士,老韋爾霍文斯基對幼年的斯塔夫羅金產生過不可磨滅的影響,并在很大程度上導致他青年時期走上道德失范的歧途。
陀氏在《群魔》中有意戲仿屠格涅夫的“父與子”的結構,試圖對四十年代民主人士毒害六十年代青年人的惡劣影響作出清算。小說中,以西方派領袖格拉諾夫斯基為原型的斯捷潘就是一位使青年人脫離俄國根基、沉醉于“腐化墮落”的西方幻想的導師。在陀氏看來,西歐國家對基督教信仰產生懷疑是因為理性主義和唯物主義的發(fā)展,這導致思想歧見下的戰(zhàn)亂和文明衰落,但懷疑并未導向純粹的科學,而是在毀神與造神之間來回晃動。這種借科學主義之名,動搖自身文明根基的社會整體思想被陀氏稱為“半科學”,它“是人類最可怕的災難,比瘟疫、饑荒和戰(zhàn)爭更壞”[9]230,致使俄國兩代民主人士之間傳遞著可怕的虛無主義——不完整的上帝與不完整的科學。
“半科學”的文化氛圍讓斯塔夫羅金的信仰建立在虛無之上。斯塔夫羅金被周圍人視為“領袖”,他極致的外形、極端的理性和驚人的情欲賦予他完成一切事業(yè)的能力,但因為始終懷疑上帝的存在,他成為精神的漂泊者。自身脫離了與俄國大地的關聯,超人般的優(yōu)勢反而讓他轉向對一切秩序的蔑視。失去敬畏造成的傲慢和對人類社會的蔑視,是陀氏對“喪失了人民性”的知識分子的一種極端設想。這類人天性中具有反叛的潛質,而信仰虛無就是引燃的火苗。由此導致的結果是,斯塔夫羅金對一切事物都感到厭倦,唯有他人的一次次驚駭才能提供暫時的滿足,這種鄙薄狂妄的態(tài)度甚至延續(xù)到向主教季洪告解時,他仍舊不依不饒地“向法官提出傲慢的挑戰(zhàn)”[10]868。
如果認同紀德將“驕傲程度”[8]51作為陀氏小說人物重要性的標準,那么斯塔夫羅金顯然會身居高位。小說中,斯塔夫羅金自言這份驕傲源自那個不斷折磨他的“突如其來的嘲諷的惡魔”[9]173,不得不說,與約伯的遭遇有著驚人的相似。舊約中,《約伯記》實際上揭示對上帝信仰的本質性危機,當約伯開始思考自己為何受苦時,上帝只能通過現身的方式以打消疑慮,如若不然,缺乏原由的降罪可能導致上帝合法性的失效。在此意義上,斯塔夫羅金構成一種反題式的存在,因為他是那個主動作惡以逼迫上帝現身的人。在神與撒旦的賭博中,他并不作為被降災的善人經受考驗,而是被父輩的培植與驕傲的個性推向惡的深淵。因此,斯塔夫羅金的墮落是陀氏對歷史現狀的描述,以此為深陷信仰虛無的子輩尋求得解的道路。
二、自由意志下的人性墮落
斯塔夫羅金假定上帝存在,同時放棄信奉真理,通過作惡去挑戰(zhàn)上帝的權威。他曾對沙托夫說:“即使有人以數學般的精確證明,真理外在于基督,也寧愿信仰基督,而不追隨真理。”[9]229主動作惡之所以能夠出現,是因為上帝宣稱給予造物自由意志,但祂卻無法阻止自由意志下的懷疑,正如弗·洛斯基所說:“作惡者不是存有的不完滿、缺乏本質性,而是一種品質。對于上帝來說,這是一種墮落的意志……惡的根源寓于造物的自由之中?!盵11]236
斯塔夫羅金將近乎無限的自由作為自己的生命限度,貫徹惡的生活準則,但無限的終止并不以邊界的形式出現,而正是來源于無限性本身無休無止的反噬。他在死前的絕筆中自言:“我曾到處試驗自己的力量……在為了自己和展現自己而進行試驗的時候,正如在過去的整個一生,我的力量顯得是無限的。”[9]624斯塔夫羅金以主動的姿態(tài)迎身向惡,他發(fā)自內心地認為自己在任何方面都凌駕于世間萬物,沒有任何條款能夠制止他對外在施加奴役。但隨著他不斷揮霍宰制一切的力量,這種“轉化為自我意志的自由”讓他“不想再承認任何神圣的事物與限制”,他于是成為“某種異己的力量的奴隸”,無法擺脫惡的糾纏[1]58。
認識惡的無限性只需要在自身的暴行中遭遇惡的反噬。陀氏在談到什么是最可怕的罪行時,曾追憶兒時聽聞的一個被酒鬼奸污而死的九歲少女的故事。他說:“剝奪生命——這是可怕的,而剝奪愛之美的信念——那是一種更可怕的罪惡……對這件罪行的回憶一輩子都使我不得安寧,我就用這一最可怕的罪行在《群魔》中懲罰斯塔夫羅金?!盵11]131與另一部作品《罪與罰》中斯維德里蓋洛夫在噩夢中看到五歲的小女孩“毫無孩子氣的臉上流露出一種無恥的、挑逗的神情”[12]一樣,斯塔夫羅金發(fā)現小女孩突然面露喜色主動迎合自己,這種比作惡本身還要強烈的惡的回應,讓作惡者陷入恐慌。他們想要看到的只是弱小者在暴虐下徹底陷入無助,以確證自身力量的強大,但弱小者主動的迎合與挑逗卻一反不對稱的壓迫關系。這一反轉導致他們突然撞見自己的卑鄙居然是如此弱小,過去從惡行中不斷證實的對外在的掌控一反為被外在掌控。對斯塔夫羅金而言,他所面臨的是主體地位的雙重失效,一方面是惡的無限性本身構成一種作惡者無法控制之惡,另一方面,則是馬特廖莎之死構成一種作惡者無法承受之惡。
三、痛苦煎熬下的神性復歸
馬特廖莎之死觸發(fā)斯塔夫羅金走向陀氏“大罪人”模型的第三個階段:神性復歸。在陀氏的設想中,罪孽深重的人會突然感受到自己內在神性提出的懲罰需求,“由逃避痛苦最終走向痛苦”,這一過程給罪人以救贖也揭示了人的形而上學存在方式[13]。斯塔夫羅金從內在神性的蘇醒中感知到來自上帝的召喚,后者正以這種不明確的、痛苦的方式勒令他反觀自身。
顯然,這種召喚并不是萬全的,即便一個人能夠從微弱的神性提醒中徹底意識到自由的上限和人與上帝的關聯,現實中的罪人依然保有一種更輕松的選擇——自殺。然而唯有勇敢迎向痛苦,自覺放棄驕傲與自由,才能實現復歸?!兜叵率沂钟洝分?,陀氏借地下室人之口說:“苦難對于他,也許就像幸福那樣,程度相等地同樣有利?……苦難——須知那就是感覺的唯一原因呀。”[14]同樣地,陀氏借主教季洪之口給斯塔夫羅金的忠告,就是讓他在墮落產生的痛苦中煎熬修行,只有當“叱退全部驕傲與心中的魔鬼”[10]875,從濫用自由所帶來的幸福中解放后,才能回到天國。
問題隨之出現,既然完整的回歸路徑是承擔痛苦,為什么斯塔夫羅金卻選擇了自殺?對此,可以從外部和內部兩個角度去解釋。首先是因為小說結構性的破壞,出版商卡特科夫堅持刪去關鍵性的“夜訪季洪”一章,導致小說失去了解釋斯塔夫羅金幡然悔悟、接受痛苦煎熬的重要契機[4]594。于是,作為陀氏妥協的結果,本該滌蕩自我的斯塔夫羅金變?yōu)樵诜缸锬嗵吨须y以自拔的自殺者。其次,聚焦人物內部,也能發(fā)現斯塔夫羅金具有無法承擔“更偉大義舉”的本質缺陷,他的一切動機都來源于先驗式的反叛,同時極端傲慢的個性阻斷了及時轉向的可能,致使他在惡的泥淖中越陷越深;而在更深遠的層面,則是他面臨巨大的理論割裂,這不僅造成陀氏在人物塑造上的斷層,也讓斯塔夫羅金徹底失去回歸的可能。
斯塔夫羅金種種令人發(fā)指的罪行來源于他對基督教道德的挑戰(zhàn),他妄圖通過不斷試驗自由的限度,迫使他假定存在的上帝現身。這一欲求本身包含善惡兩個向度,別爾嘉耶夫將之描述為,在一切善和一切惡中尋求極致,從而實現“沒有尺度,沒有界限,沒有疆域”的絕對自由[1]177-178。然而斯塔夫羅金并不能做到對行善和行惡持有同樣的意愿,因為他將造物者賦予的自由片面地理解為反叛的權力和對自由無止境的揮霍,殊不知自由中同樣包含了自覺放棄反叛的權力和約束自身,他所認為的絕對自由實際上只是向惡的自由,對自由的片面理解使他迷失于一切皆可為的幻覺。由于他無比信賴理性意識賦予他的支配全部自我的能力,他便誤以為自己能夠即刻從善,但這個想法又時刻受到反叛心理的鉗制,讓他在無意識中排斥一切基督教道德認定的善意。斯塔夫羅金因此陷入了一個怪圈,“如果信神,他就不信他信神。如果不信神,他就不信他不信神”[9]567,他所得到的永遠是因背叛產生的自由,即路西法式的自由。
查爾斯·泰勒將惡分劃為三個層次:不分善惡的錯誤動機;區(qū)分善惡但以惡牟利的世界組織形式;區(qū)分善惡但依然選擇行惡的路西法式的叛離。“第三個層次允許人們做一個激進的選擇,向善或是向惡……路西法的傳說是這種理論傾向的恰當表述,因為在他身上你找到了這樣一個存在,他能完美掌控自身的諸般能力,但是卻轉而反對上帝?!盵15]路西法從上帝的羽翼中誕生,尊奉上帝的旨意是他“應當”從事的志業(yè),而反叛卻構成了他“能夠”選擇的自由,前者被外在規(guī)約,而后者被自我強迫并導向更深的無限性,“自我強迫比強迫他人能帶來更明顯的效果,因為自己不可能反抗自己的意志”[16]。因此主動為惡對斯塔夫羅金而言有著更明顯的誘惑,他在下沉中才能確定對自身主體性的把握,所以每當善意涌現,墮落將作為消極補償出現,他從此被這一虛假的自由之物牢牢攫住,難以突破自我意志的局限性。
四、余論
在更深遠的層面上討論,則是斯塔夫羅金思考的巨大理論本身賦予他的危機,讓他無法實現救贖。有關“人神”的思辨、俄羅斯前景的遠望和“群魔”試圖煽動的革命,從斯塔夫羅金出發(fā),成為基里洛夫、沙托夫和彼得各自的人生哲學。作為理論糾葛的核心,斯塔夫羅金沒有能力在自身大罪人的回歸軌跡中兼顧對其他眾多議題的關切,因而在《群魔》的敘述中,他是在外在激流的裹挾下前進的,他的世界只剩下自身罪孽帶來的沉重。文本中的諸多細節(jié)可以提供佐證,他是在第二次返鄉(xiāng)前一年突然遭遇醒悟的時刻,而他最近的政治設想也至少要追溯到兩年以前,這說明內在的精神危機已經使他無暇顧及現實的其他面向。即便如此,他還是不可避免地走進命運的漩渦,制造了一系列災難。陀氏對斯塔夫羅金寄寓了太多的希望,試圖用人物的命運轉喻信仰上的重大困惑,實現“感情同思想的藝術融合”[17],但政論性的主題與對人類內心探索間的沖突勢必會造成旨意不明、闡述含糊的問題,這種創(chuàng)作的雜糅導致了人物的變形與分裂。因此,斯塔夫羅金沒有辦法依靠個人努力回歸基督教道德,更無法借個人精神的解脫為社會矛盾提供出路,只有倉促結束生命,作為一種殘缺的大罪人形象存在。
參考文獻:
[1]別爾嘉耶夫.陀思妥耶夫斯基的世界觀[M].耿海英,譯.桂林:廣西師范大學出版社,2008.
[2]伯林.俄國思想家[M].彭淮棟,譯.南京:譯林出版社,2011:19.
[3]克納普.根除慣性——陀思妥耶夫斯基與形而上學[M].季廣茂,譯.長春:吉林人民出版社,2003:3.
[4]格羅斯曼.陀思妥耶夫斯基傳[M].王健夫,譯.北京:外國文學出版社,1987.
[5]陀思妥耶夫斯基.費·陀思妥耶夫斯基全集·書信集[M].鄭文樾,等譯.石家莊:河北教育出版社,2010.
[6]Richard Pope,Judy Turner. Toward Understanding Stavrogin[J].Slavic Review,1990(4):543-553.
[7]多利寧.殘酷的天才[M].翁文達,譯.上海:上海譯文出版社,1989:350.
[8]紀德.陀思妥耶夫斯基[M].桂裕芳,譯.北京:北京出版社,2017.
[9]陀思妥耶夫斯基.鬼[M].婁自良,譯.上海:上海譯文出版社,2004.
[10]陀思妥耶夫斯基.群魔[M].臧仲倫,譯.南京:譯林出版社,2002.
[11]田全金.言與思的越界——陀思妥耶夫斯基比較研究[M].上海:復旦大學出版社,2010.
[12]陀思妥耶夫斯基.罪與罰[M].曾思藝,譯.武漢:長江文藝出版社,2004:427.
[13]王志耕.陀思妥耶夫斯基正教詩學中的人[J].國外文學,2002(3):42-48.
[14]陀思妥耶夫斯基.地下室手記[M].伊信,譯.北京:商務印書館,1995:67.
[15]查爾斯·泰勒.陀思妥耶夫斯基與恐怖主義[J].陳通造,譯.漢語言文學研究,2017(4):4-11.
[16]韓炳哲.愛欲之死[M].宋娀,譯.北京:中信出版社,2019:27.
[17]巴赫金.陀思妥耶夫斯基詩學問題 復調小說理論[M].白春仁,顧亞鈴,譯.北京: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1988:120.
作者簡介:岳洵,武漢大學文學院碩士研究生。研究方向:比較文學與世界文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