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贊
[摘 ?要] “角的存在性問題”是近幾年中考考查的熱點和難點,對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和建模思想等基本數(shù)學素養(yǎng)有著非常高的要求,所以一直困擾著學生. 文章利用一道函數(shù)典型例題的解析,通過一題多解,從多個角度構造數(shù)學解題模型來解決問題,并把這些模型之間的聯(lián)系和區(qū)別加以辨析,培養(yǎng)學生初步建立數(shù)學解題模型的思維方法,從而達到舉一反三、觸類旁通的效果.
[關鍵詞] 存在性;一題多解;解題模型
數(shù)學解題模型能讓學生在解題過程中明確解題思路,形成解題直觀策略,更能直接發(fā)現(xiàn)問題和問題之間的本質聯(lián)系. “角的存在性問題”就是一種很常見的數(shù)學解題模型,在近幾年蘇州市的中考中就多次出現(xiàn)了,其主要考查學生對平面幾何核心知識的掌握程度以及發(fā)現(xiàn)問題、提出問題、分析和解決問題等基本數(shù)學素養(yǎng). 本文通過一道典型的函數(shù)習題的解析,談談對“角的存在性問題”以及數(shù)學解題模型的初步認識.
以一道45°角為例的“角的存在性問題”為背景
例題 如圖1所示,已知拋物線y= -x2+bx+c與x軸相交于A,B兩點,且經過點C(0,2),D
3,
,點P是直線CD上方拋物線上一動點,當∠PCD=45°時,求P點的坐標.
模型1 45°角→構造出等腰直角三角形→構造出“一線三直角”(即與“K”字形相似).
解析1 設參數(shù)坐標求解.
易求拋物線的解析式為y=-x2+x+2,直線CD的解析式為y=x+2. 如圖2所示,過點P作PC、y軸的垂線,與y軸相交于點M,與直線CD相交于點G,過G點作y軸的平行線,交PM于點N,則△PCG為等腰直角三角形,△PCM ≌△GPN. 因為P點在拋物線上,設P點的坐標為t,-t2
+t+2,則PM=GN=t,MC=PN=OM-OC=-t2+t,所以MN=-t2+t,所以G點的坐標為-t2
+t,-t2
+t+2;因為G點在直線CD:y=x+2上,將G點的坐標代入直線解析式,解得t=0(舍去),t=,因此P點的坐標為
,.
解析2 利用已知點的坐標求解.
如圖3所示,過點D作DQ⊥CD,交CP的延長線于點Q,過點D作平行于y軸的直線,并分別過點C,Q向該直線作垂線,垂足分別為E,F(xiàn),則△CDQ為等腰直角三角形,△CED ≌△DFQ,從而DF=CE=3,QF=DE=.
利用C,Q兩點可以求出直線CP的解析式為y=3x+2,與拋物線聯(lián)立得y=3x+2,
y=-x2
+x+2,解得x=0,
y=2(舍去)或x=
,
y=.因此P點的坐標為
,.
反思 (1)解析1與解析2的策略是一樣的,區(qū)別在于把P,D哪一點作為直角頂點構造“一線三直角”. 在計算上,解析1更突出“設參數(shù)坐標求解”的思路,這是函數(shù)綜合題的常用方法,也是初高中數(shù)學銜接中“圖像設點”的一種重要手段. 解析2更突出“利用圖形中的已知點求解”的思路,更強調圖形本身的特點,計算上較解析1簡單.
(2)理論上,在直線CD上任取一個已知點,將它作為等腰直角三角形的直角頂點,都可以順利求解,如圖4所示,可以自行探究.
模型2 一個45°角→補出兩個45°角→構造出“一線三等角”.
解析3 如圖5所示,過點P,D向y軸作垂線,補出兩個45°角,構造出“一線三等角”結構,即△PCE∽△CDF,則=,即PE·DF=CE·CF.
由題意可設Pt,-t2
+t+2,易得PE=t,DF=3,CE=-t2+t+2+t-2=-t2+t,CF=2-
-3=,因此t·3=-t2
+t,解得t=0(舍去),t=. 故P點的坐標為
,.
反思 (1)由于本題數(shù)據的特殊性,最后我們可以發(fā)現(xiàn),點P,D的縱坐標相等,所以過點P,D作y軸的垂線,垂足是重合的,即為圖5中的G點,其實是否巧合,對于解題并沒有影響.
(2)所謂的“一線”對“位置”上并沒有很大的要求,可以作成“水平線”,“也可以作成“斜線”,一般選擇現(xiàn)有的“一線”比較合適.
模型3 一個45°角→再補一個45°角→構造出“母子型相似”.
解析4 如圖6所示,過點D作y軸的平行線交CP的延長線于點Q,交x軸于點G,再作CE⊥QG于E,構造出等腰直角三角形CEF,則∠F=45°,EF=CE=3,DE=.
由∠PCD=45°,可得△QCD∽△QFC,所以QC2=QD·QF. 設QD=t,則QC2=QE2+CE2=
t+2+9,故
t+2+9=t·
t+,解得t=. 故點Q的坐標為(3,11).
利用C,Q兩點的坐標求出直線CP的解析式為y=3x+2,與拋物線聯(lián)立得y=3x+2,
y=-x2
+x+2,解得x=0,
y=2(舍去)或x=
,
y=.因此P點的坐標為
,.
反思 “母子型相似”與“一線三等角”是非常重要的基本相似形,上述解法都是將其視為基本的“工具”,結合這些基本圖形的結構特征,補上所缺的元素,巧妙構造,順利完成求解.
模型4 45°角→構造出正方形的“半角模型”.
解析5 如圖7所示,作正方形CEFG,使CG邊在y軸上,且邊EF過點D,直線CP與FG相交于點Q.
設QG=x,由∠PCD=45°,結合正方形中的“半角模型”,可得QD=QG+DE=x+;最后鎖定Rt△QDF,由勾股定理得(3-x)2+
2=
x+2,解得x=1. 故Q點坐標為(1,5). 下略.
反思 正方形的“半角模型”由于其得到的結論非常多,因此其應用非常廣泛. 在本題中巧妙地構造出正方形的“半角模型”,通過求出Q點的坐標順利完成求解.
“角的存在性問題”的方法總結
通過對這道典型的函數(shù)例題的辨析,我們大致可以把“角的存在性問題”的模型細分為以下幾種具體的子模型:(1)構造“一線三等角”(含“一線三直角”,即“K”字形);(2)利用已知角構造“母子型相似”;(3)構造“整體旋轉”轉化為矩形或正方形模型.
這道例題是以45°角為例的,如果換成30°等其他特殊角甚至非特殊角,以上幾種解題模型均能使用. 對于“角”,經常會利用正切轉化為“邊”進行處理,再結合更常見的“橫平豎直”的輔助線,以達到“改斜歸正”“化斜為直”的效果,從而將“角的存在性問題”順利解決.
對中考復習中解題模型的進一步思考
數(shù)學解題模型是對新課標、教材、學材中的各個知識點的進一步拓展延伸或另一個維度的直觀表達,具體說就是一種能有效解決某些類型問題的方法和思路. 審題時能快速識別模型并正確使用模型,能把試題中出現(xiàn)的復雜的幾何圖形分解成平時所熟悉的基本圖形,能辨析復雜的模型又是由哪些幾何基本模型融合而成的……要讓學生做到以上幾點,需要教師如何在平時的教學過程中培養(yǎng)學生的這種綜合應用能力呢?
現(xiàn)以“角的存在性問題”模型中的“一線三等角”這個子模型為例. 蘇科版數(shù)學八年級上冊第1章“全等三角形”復習鞏固第5題中,以及“圖形的相似”“中心對稱圖形”等章節(jié)的習題中多次出現(xiàn) 了“一線三等角”這一基本模型. 中考的很多試題都是在教材“一線三等角”這一基本模型的基礎上進行延伸和改編而成的,因為中考試題的命制首先是源于教材的,但最終又高于教材. 類似這樣的線、角模型還有許多.這就啟示教師在平時的教學中應充分利用教材中的資源,深度研究教材的例題、習題和教學建議. 在學生已經掌握了教材中的基礎知識、基本技能和基本方法的基礎上,教師要對教材中的例題、習題進一步進行分析、歸納、總結,從不同的角度嘗試解決問題,從而引導學生歸納、總結出不同的解題模型;要對教材中原有的例題、習題進行改編、演變、拓展,可以改變條件或結論或讓條件從原來的靜態(tài)變成動態(tài),改變成一個新的題型考查學生的審題能力、發(fā)散性思維能力、逆向思維能力和靈活應變能力. 從變化的問題中發(fā)現(xiàn)不變的模型的本質,從不變的模型的本質中探索模型的規(guī)律,讓學生在例題、習題的變式訓練中潛移默化地學會發(fā)現(xiàn)和提出問題,進而分析問題并順利解決問題.
結束語
中考數(shù)學試題的命制基本上都體現(xiàn)了在新課標要求下的教學導向,而回歸教材、充分發(fā)掘教材是中考試題命制常見的思路. 因此,教師在平時的中考復習過程中,要引導和幫助學生總結和提煉出一些常見的幾何基本模型,在解題教學中要善于抓住問題的本質,引導學生充分利用基本模型分析問題,讓學生在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過程中充分體會基本模型中所蘊含的數(shù)學結論和數(shù)學思想方法. 當然,還要倡導問題解法的多樣化,倡導一題多解,發(fā)展學生的審題能力,開闊學生的解題思路,發(fā)散學生的思維,使學生學會從多方面、多角度去分析問題、解決問題,既“心中要有模型”,又“不拘泥于模型”,這對發(fā)展學生的數(shù)學思維能力、拓寬解題思路、提升學生的數(shù)學素養(yǎng)具有重要的現(xiàn)實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