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春秋
摘 要:隨著新課程標準、新教材、新高考的推進,高中語文教學也發(fā)生著變化。如何高效地落實新課程標準的要求,科學有效地利用新教材推進人文主題和學習任務群的教學,設計高效且直指核心素養(yǎng)的高階問題,設計有效的學生活動來激發(fā)學生學習的內(nèi)生力,一直是一線教師研究的課題。在新教材的教學中,學習任務群至關(guān)重要,教材中的學習任務群是落實教材中人文主題的重要載體,也是培養(yǎng)學生語文學科核心素養(yǎng)的有效手段。如果說落實核心素養(yǎng)、立德樹人是語文教學的首要目標,那圍繞學習任務群設計的學生活動就是通向目標旅程的重要保障。因此可以從以人文主題和學習任務群為核心設計學生活動的角度探尋有效落實學生語文核心素養(yǎng)的路徑。
關(guān)鍵詞:人文主題;學習任務群;學生活動;語文學習
人文主題和學習任務群是統(tǒng)編版高中語文教材的結(jié)構(gòu)線索,一個閱讀單元圍繞一個人文主題進行選材,并給出了具體的學習任務。因而在實際教學中,教師也要抓住這兩條線索組織教學內(nèi)容,落實核心素養(yǎng)。具體而言,高中語文教學要依托教材,以培養(yǎng)核心素養(yǎng)為目標,設計學習活動,探尋有效的實施路徑。傳統(tǒng)的語文教學總是在圍繞文本打轉(zhuǎn),學生沒有切實地融入文本,缺少深度思考,學生的學習興趣不高。使用新教材后,教學要從“教文本”向“做任務”進行轉(zhuǎn)變,把教師的“知識結(jié)構(gòu)”轉(zhuǎn)為學生的“問題結(jié)構(gòu)”,把這些思想融入到以學習任務群為核心的學生學習活動的設計中,教學目標就有了實現(xiàn)的保證。
人文主題是整個單元的核心,是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具體體現(xiàn),也是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的重要載體,學習任務群重在具體落實語文的工具性,教材根據(jù)不同任務群的要求來組織單元,每個單元又圍繞著人文主題自成體系。而人文主題的實現(xiàn)又要靠具體的學習任務來實現(xiàn)。在教學中教師首先研讀教材和教師用書,明確本單元的人文主題和核心任務,然后具體設計教學。如人教版必修上冊一單元要通過閱讀與寫作來落實“青春激揚”這一主題,在教學中就可以圍繞這一人文主題和學習任務群的要求來設計學生活動。
學生活動其實就是在完成學習任務,而學習活動的設計也要圍繞學習任務和單元的人文主題進行設計,新教材提倡通過學生的實踐活動來完成特定學習任務,來培養(yǎng)學生的核心素養(yǎng)。在設計學習活動時除了要考慮人文主題和學習任務外,還要能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
學生活動設計的成功與否直接決定著教學目標能否實現(xiàn),設計好通向目標的旅程就是要設計好學生的活動,在具體教學實踐中,可以從體驗、閱讀、思辯三個角度設計以下幾個有層次的活動。
一、以體驗為主的“演”與“拍”
1.角色扮演
在設計學生活動的時候,要調(diào)動學生參與的積極性,讓學生去體會文學作品中角色的魅力、角色的情感,進而深入理解作品的主題和作品的價值。角色扮演可以活化作品中的人物,激發(fā)學生情感,進而促使學生深入思考,保持學習熱情。如新教材中的《雷雨》《林教頭風雪山神廟》《哈姆萊特》等都可以讓學生進行角色扮演,體會人物的心理和性格,進而理解作品的主題。以往我們扮演人物的時候更多的是停留在“演”上,在運用新教材時,我們不僅要演,還要以單元為核心談各作品中人物的差異以及演員自身對這個人物的認識,還可以讓其他學生結(jié)合自己對主要人物的認識和對作品主題的理解,評價“演員”的表演。通過這樣的活動,學生能更深刻地認識并理解作品。
2.拍短視頻擬寫視頻腳本
拍攝短視頻擬寫視頻腳本,學生可以真正體驗一下做導演的感覺,既可以培養(yǎng)學生的實際操作能力,又能夠深入地理解文本。如人教版必修上第七單元,此單元是散文單元,人文主題是體會“民族審美心理”。此單元教學是要讓學生感悟到散文作品中的美景,呈現(xiàn)受作家審美的影響,而作家審美的背后又有著民族審美的支撐。如果單純學習文本,學生對民族審美心理這一主題可能體會得不夠深刻,可以讓學生去拍攝秋天的美景,讓學生互相欣賞拍攝的短片,尋找其中景物選擇的共性和差異,以及自己當時拍攝景物時的心理感受,并去思考這種景物的選取、心志的表達與古人的觀察角度有哪些聯(lián)系,從而體會文學作品中的美景與作家的審美與民族審美心理的關(guān)系。據(jù)此學生再次完善自己的視頻腳本,提高認識。通過這樣的活動,學生可以深入地理解文本,同時也培養(yǎng)了核心素養(yǎng)。
二、以閱讀為主的“宣”與“匯”
1.讀書宣介會
讀書宣介會指的是讀書宣傳介紹會,可以激發(fā)學生的閱讀熱情,讓學生投入到大量的閱讀中,這也是新教材的主導思想之一,讓學生把書讀起來。讀書宣介會就是讓學生把自己閱讀的好書推薦給大家,并在推薦的過程中展示自己對作品的理解,教師通過這個活動可以了解學生對作品的認知情況并加以適時引導。讀書宣介會特別適合整本書閱讀,有的學生不愛讀書也沒有養(yǎng)成讀書的習慣,通過開展這樣的活動可以激發(fā)全體學生的讀書熱情。讀書宣介會也可以應用于小說單元,教材中的小說單元,對于長篇小說多數(shù)都是節(jié)選,這樣我們就可以通過讀書宣介會讓學生去閱讀整本書,不僅可以對作者的整部作品有全面的認知,慢慢地還可以養(yǎng)成學生讀整本書的習慣。雖然高中生的時間比較緊張,但還是有很多碎片化的時間可以利用,重在如何激發(fā)學生的閱讀熱情,通過開展讀書宣介會,學生之間互相激勵,有效激發(fā)學生的閱讀熱情。
2.讀書匯報會
學生活動就要讓學生切實地動起來,圍繞學習任務群落實人文主題的時候,可以設計讀書匯報會這樣的學生活動。如選擇人教版必修上冊第三單元,外國作家作品研習,本單元是讓學生了解并認識不同國家不同時期的作品,其人文主題是“多樣的文化”,本單元所選的作品都是小說,據(jù)此可以讓學生充分閱讀文本,進而深入認知不同國家的優(yōu)秀文化。以往的小說教學,教師講了很多,但是學生不能透徹地理解,形成不了全面的認知。歸根結(jié)底,中間少了學生自己咀嚼和認知的過程,通過開展讀書匯報會,不僅可以讓學生透徹地理解和認知作品,而且可以培養(yǎng)學生的思辨力。
三、以思辯為主的“辯”與“展”
1.辯論會
舉辦辯論會也是凸顯單元人文主題的一個好方式,學生在辯論的過程中可以體會到學習的獲得感。準備辯論詞的過程就是學習和思考的過程,辯論的過程也是學生成長的過程,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也得到了發(fā)展。因而,在教學中不妨多開展一些辯論會來培養(yǎng)學生的思辯力。如人教版必修上第一單元,其人文主題是“理論的價值”,主要任務是研習科學與文化論著。本單元所選的文章屬于社會科學論文,這些文章觀點深刻、邏輯嚴謹。這一單元可以組織辯論會,給出學生這樣的辯題:蘇格拉底拒絕越獄逃跑值得贊美嗎?讓學生充分辯論,為自己的思考發(fā)聲。學生在深入思考和辯論的基礎上也就深刻理解了文本。
2.學習成果展示會
學習成果展示會主要是在一個單元教學結(jié)束時進行,可以作為本單元的總結(jié)課。學完一個單元后,學生的個人收獲是不一樣的,教師無法通過數(shù)據(jù)量化,但是通過學習成果展示會,教師可以直觀地了解學生對文本的理解程度與掌握情況。這種學習成果展示會不要求學生形式統(tǒng)一,提倡內(nèi)容多樣。學生可以采用自己喜歡的形式,以人文主題為線索,畫思維導圖,也可以通過創(chuàng)作詩歌、頒獎詞、導讀詞、散文等方式來展示自己對作品的理解及自己的思考與認識。
圍繞高中語文中人文主題和學習任務群實施教學,設計好通向目標的旅程,其有效路徑就是要設計好真實情境下的語文學習活動,而這一活動的設計值得一線教師持續(xù)深入地研討。
編輯/李 ? ?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