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明慶
(湖州師范學院 人文學院,浙江 湖州 313000)
作為文史兼長的著名古典文學研究專家,程千帆晚年在古代文學領域的學術著作引領學術方向,其培養(yǎng)的一大批古代文學碩士博士也脫穎而出,這強化了其傳統(tǒng)文學研究大家,尤其是古典詩學專家的形象。程千帆是一位既繼承了傳統(tǒng)文史之學(1)本文所言“文史”之學,即中國的傳統(tǒng)學術,有時則與經(jīng)史之學并稱,偏于文學與史學。在古典目錄學中則有“文史”一目,收錄史評、詩文評等偏于議論的一類著作。,又能積極吸收現(xiàn)代文學理論,并加以綜合創(chuàng)新的文史大家。比如其闡釋傳統(tǒng)學術源流,拓展傳統(tǒng)校讎理論的皇皇四冊巨著《校讎廣義》,嚴謹精審的史學名作《史通箋記》,以及歷幾十年仍然生命力不衰的《文學發(fā)凡》(最后定名為《文論十箋》),就是明證,此點學界闡述弘揚還較少。本文試以《文論十箋》為例,不揣淺陋,對此問題作一剖析,以就教于方家。
《文論十箋》最初名為《文學發(fā)凡》,是程千帆先生在武漢大學講授“文學理論”課程的講義之一,該講義由總論、駢文論、散文論三部分構(gòu)成,其中駢文論有《駢體文鈔序》等,散文論部分主要有《經(jīng)史百家雜抄序》《古文辭類纂序》等序跋,一共有二十來篇。由于選文太多,他無法在一年內(nèi)完成教學任務,程先生專講總論部分,其他選文由學生自己研讀。1942年該講義曾由金陵大學以線裝本方式印刷,1948年經(jīng)葉圣陶先生介紹,該著易名為《文論要詮》,由開明書店正式出版,此版增改了部分條目,書末新附張滌華補注30條,但基本內(nèi)容并無大的改變。1983年經(jīng)程千帆修訂后,由黑龍江人民出版社更名為《文論十箋》予以重印。《文論十箋》吸收了《文論要詮》所作的修正,將張注并入正文,同時又增改了數(shù)十條目。作為最終之修訂本,其注釋更為精審,故成為通行本。[1]19該版本刪去了《文論要詮》的序跋,增加了王文生的序,今《程千帆全集》所收也是此版本,但刪去了王文生的序。后武漢大學出版社據(jù)此又再版《文論十箋》。
《文論十箋》的選文原則體現(xiàn)了程千帆先生提倡國學、立足民族文化傳統(tǒng)的自覺意識,是文學理論本土化的嘗試之作。
五四以來,文學理論自西方輸入后,其體系歐化嚴重,對本土文論資源吸收較少,程千帆有意踵繼其師劉永濟《文學論》之學術方向,注重從傳統(tǒng)目錄學中標為“文史”類的史評、詩文評類著作中選取名篇,加以箋注和闡釋,按以己意,成為一部粗具理論體系的文論著作。具體來說,其選取了陸機的《文賦》,劉知幾《史通》之《模擬》《敘事》篇,《文史通義》之《詩教》上下篇、《文德》篇、《質(zhì)性》篇、《古文十弊》篇,以及近代國學大家章太炎《國故論衡》之《文學總略》篇,劉師培《南北學派不同論》之《南北文學不同論》篇。
對于編撰的目的,之所以做如此安排,《文論要詮·自序》有說明:“通論文學之作,坊間所行,厥類郅夥,然或稗販西說,罔知本柢;或出辭鄙倍,難為諷誦。加以議論偏宕,援據(jù)疏闊,識者病之。頃適講授及此,因輯往哲雅言,釐為二卷,附之箋疏,以詔承學?!盵2]1此自序所針對的是學界和大學講授文學理論的兩個弊端:一是稗販西說,罔知本柢,也就是說只知簡單搬運西方理論,不能從中國固有的文論傳統(tǒng)出發(fā)論文學;二是雖然也講中國傳統(tǒng)文論的東西,但較為淺薄,語言文辭不夠雅正,論述不夠圓滿,學術知識疏闊。所以,程千帆先生選取了他認為有學術深度、有代表性的論著來建構(gòu)一個傳統(tǒng)文論的大略體系。這是從教育者和學界的弊端入手,有明確的現(xiàn)實針對性。
在《文論要詮》的后跋中,程千帆先生又從受教育者,也就是學生知識水平的不理想狀況追述了其編選由來和編選原則:“程會昌既撰《文論要詮》竟,乃書其末簡曰:辛巳壬午之間,余承乏武漢大學講席,始與諸生專治文學者接談,其言之凌雜浮淺,往往出意度外。知近世短書,累害至深,因取前哲雅言授之,俾典于學。期年,稍稍解悟?!盵2]177可見,追蹤前賢,取法乎上,是卓絕眼光的體現(xiàn),也是針對學生的傳統(tǒng)文學與文化水平低下而提出的高要求,更是對傳統(tǒng)文史之學的一片癡情和呵護。
對于選取的篇章,程千帆先生是這樣說的:“書中條指,迥不猶人。要之,以遵信舊聞而不穿鑿者近是。若夫入選諸篇,有子玄《史通》、實齋《文史通義》,是二家者,間或為人掎摭,顧其精練廉悍,解紛蔽,破調(diào)欺,居今猶不可廢。自余平原《文賦》,余杭、儀征二論,則百世以竢圣人而不惑者,誠能奉為繩準,以進窺文術之全,庶乎有倫有脊,雖不中不遠矣。”[2]178可見程先生眼光之高與特異。許多年后,程千帆還為此感到高興和欣慰:“日本學者把這本書當成文學概論的教材來用。就我來說,是第一次伴隨著前人的工作,加了一點工。十篇文章,有注解,有按語,還成個體系。當時我下了個決心,也和劉先生(指劉永濟先生——筆者注)商量過,沒有選《文心雕龍》。現(xiàn)在想來,這是對的,因為《文心雕龍》太完整。這本書許多人喜歡,生命力很強?!盵1]59
證以殷孟倫序中所言,可見程千帆先生的一片良苦用心:“世衰學弊,莠言亂真。文學之業(yè),久夷泯廢。彼浮夫近士,騁辯騰說,稗販譎誑之云,何適非然?叩其胸中之造,無有也。士不悅學,茍簡是安,以耳代目,厥類尠。若其游心墳典,澄思眇慮以為論議,求諸今日,罕同麟鳳,詎非揚氏所謂‘彫韱榖布亡,于時文則亂’者與?《易》曰:‘窮則變,變則通?!司疄?,抑亦剝極必復之龜坼邪。”[2]1殷氏從當時學界與教育界的弊端出發(fā),認為程千帆此作具有逆流俗、挽狂瀾的特點,必將產(chǎn)生積極的作用。
相對于當時其他學者多以《文心雕龍》為文本來論述中國古代文論來說,程千帆先生的這個策略則更合理。因為創(chuàng)作于南朝的《文心雕龍》是對于此前中國文學文章寫作實踐的理論總結(jié)和思考,對于此后一千年的文學創(chuàng)作實際則不可能論及,所以程千帆選取劉勰以后的這些歷史長河中的文論名著則更合理,更能展現(xiàn)中國文論的全貌,論述也更周全,而且這些也是被胡適所贊許的僅有的幾部可稱得上是著作的傳統(tǒng)理論名作。胡適在《五十年來中國之文學》一文中說道:“這兩千年中只有七八部精心結(jié)構(gòu),可以稱作‘著作’的書,——如《文心雕龍》、《史通》、《文史通義》等,——其余的只是結(jié)集,只是語錄,只是稿本,但不是著作。章炳麟的《國故論衡》要算是這七八部之中的一部了?!盵3]297
此著還體現(xiàn)了程千帆先生會通文史的卓識?!段氖吠x》在當時主要以史學理論經(jīng)典的面目為人賞識,但其標題就標明章學誠也論述了“文”的問題,而《史通》歷代皆被目為史學批評的專著。程千帆先生從文學理論角度選取兩部史學理論批評著作來闡釋,體現(xiàn)了他會通文史的學術追求和對中國傳統(tǒng)文史之學的深入理解。程千帆先生在解釋選取《史通》兩篇文時說:“文之將史,源合流分,而史必待文,乃效其績。故子玄此書雖言史法,而榷論文術,時有善言。本書擇尤錄其二篇,亦所以令學者通文史之郵,破拘虛之見也?!盵4](P207)證以多年后程千帆對《史通》解讀的論述,可以看出其學術見解之深入。對于這部史學史上的經(jīng)典著作,他認為對《史通》的解讀可以從史學、哲學、文學理論三個角度切入。對于后者,他認為:“《史通》對于文學理論方面也作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劉知幾對如何寫史,立有若干篇詳加討論,其所獲得的結(jié)論,大都與文學理論相同或相通?!盵5]18這體現(xiàn)了程千帆先生的現(xiàn)代國學眼光,從文史哲三個角度深入學習理解中國古典文史著作的精義,體會其深厚的學術文化底蘊。
程千帆在抗日戰(zhàn)爭期間曾流寓四川任教,針對當時教育部頒布的大學中國文學系科目表,特地撰寫了《部頒中國文學系科目表平議》一文發(fā)表,提出了七個問題,其中一個是把以前有過的“國學概論”這一科目刪棄了。他認為:“國學概論一科,于四部源流,悉陳大略,其法頗良。設能恢復,則逮專書選讀之際,教者可免以寶貴時間補充學生應具之知識。而經(jīng)史專書無法盡讀者,于此嘗鼎一臠,殆亦可資諸生之博識也?!盵6]266現(xiàn)實中無法實行,程千帆就在其所主講的文學概論一課中貫注了這種精神,將國學知識的學習寓于文論教學中(2)據(jù)其早年學生劉邦彥回憶:“ 1942年秋,在從武漢大學轉(zhuǎn)到金陵大學中文系執(zhí)教時,他雖然沒有能夠立即按他在《平議》中的建議開出這一課程,但仍在其主講的文學概論一課中貫注了這種精神。”劉邦彥:《從〈閑堂文藪〉未收的三篇文章回憶千帆師當年對學生的關切》,收入鞏本棟編《程千帆沈祖棻學記》增訂本,貴州人民出版社2020年版第267頁。另,程千帆先生將國學教育寓于古代文論教學中的變通辦法筆者極為欣賞,因為這十幾年來筆者一直講授中國古代文論課,就是如此做的,深感此法對提高學生國學素養(yǎng)、理論水平,理解傳統(tǒng)文化精神要義大有裨益。,從中國文化的整體來思考文論思想,由此可見《文論十箋》一書的編撰主旨。
程千帆先生有深厚的校讎目錄學基礎,他曾說:“我的治學是從校讎學入手的。除了劉衡如先生教過我目錄學,兼及版本和??保硗馕以蛲舯俳壬埥踢^目錄學方面的問題。自己也曾認真學習過從《漢書·藝文志》到《書目答問》以及鄭樵、章學誠等人的有關著作,并且長期在大學里講授這門課?!盵1]47他發(fā)表的第一篇論文《〈漢志·詩賦略〉首三種分類遺意說》,出版的第一部著作《目錄學叢考》都是屬于校讎學的。正如殷孟倫序中說:“君有《目錄學叢考》,早行海內(nèi),闡微抉奧,蓋多發(fā)前人之所未發(fā)?!盵2]1
古代文史學術傳統(tǒng)之一,就是由校讎學出發(fā)論古今學術源流演變,“文學”之義亦是如此,《文學總略》即是如此的篇章,程千帆先生選取章太炎先生此文,正是此意。《文學總略》從文字入手,認為“文學者,以有文字著于竹帛,故謂之文;論其法式,謂之文學”。程千帆對此語注釋說:
文學一詞,先秦已有?!墩撜Z·先進篇》:“文學子游、子夏?!薄俄n非子·非命篇》:“凡出言談,由文學之為道也?!避鳌㈨n諸子書亦有之,而其范圍至廣,蓋一切學術或文化皆屬焉。今此所指,則為文字著于竹帛之法式,其封域弇于先秦,而侈于近世抒情美文乃為文學之說。數(shù)語蓋開宗明義也。[4]4
程千帆先從“文學”一詞的源頭出發(fā),引經(jīng)據(jù)典,論其原始之義的廣泛,這是對章太炎“文學”文字論的補充,又指出近代文學審美屬性也是從章太炎的定義發(fā)展來的。在本篇的注釋中,他還對章太炎所列舉批評的歷代文學觀點加以注解闡釋;在本篇最后的按語中,對章太炎的文學觀念總結(jié)為由廣及狹的四義:
甲、最廣義:文
乙、較廣義:文章(施之竹帛);禮樂(施之政事)
丙、廣義:有句讀文;無句讀文
丁、狹義:彣彰(今人所謂純文學)
以上表可知文學之名,由混而析。章君所持,則較廣之義。[4]46
從此篇的注釋就可以看出,《文論十箋》注釋文字,溯其源,追其原始義,明其流,一一展示概念的來源以及后世的發(fā)展演變,于源流變化中領會古人學術之深厚文化底蘊。
對章學誠《文史通義》之《詩教》篇的闡釋更是體現(xiàn)了這一點。程千帆認為章學誠“于古今學術,輒能條別而得其宗旨,雖其縝密繁博,或不逮休寧、高郵諸師遠甚,然識足以甄疑似,明正變,提綱挈領,卓然有以見夫經(jīng)、史、百家之支與流裔,而得其大原,則有非諸師所能諦言者”[4]70。由此可見,其對章學誠的校讎目錄卓識極為欣賞。他還認為:“《詩教》共上下兩篇,蓋《文史通義》中之名論也。上以論時會之升降,下以論體制之分合。余杭《總略》,橫推之而極其廣;會稽《詩教》,縱討之而極其深。厥義雖若不侔,而實互為表里也?!盵4]70程千帆對此二篇的闡釋,從內(nèi)容與文體兩方面對中國文學的演變作了較深入的說明。
由源流出發(fā),即寓變化之義,進而由現(xiàn)代思想啟發(fā)之,則變化演為進化,發(fā)展進步之義生焉。以現(xiàn)代知識體系而總論古代學術,古今融匯而貫通之。此亦啟示近日發(fā)揚國學者,所謂恢復古人古學亦侈也。所謂文論失語者,亦是杞人憂天。于中外古今貫通中而生新意新態(tài),是當今古代文學文論與文化研究之常態(tài),復古是不可能的,吊古以自傷,亦無益也。
源自經(jīng)學訓詁校釋的古文經(jīng)學,其路數(shù)一般由小學訓詁而明義理,此乃乾嘉樸學之學術特點,至章太炎之由小學至子學而發(fā)明新義,則又上一層樓。程千帆雖然沒有學習章黃學派的小說音韻學,但傳統(tǒng)的樸學章句箋釋之學是熟悉的。在自序中,他這樣說:“頃適講授及此,因輯往哲雅言,厘為二卷,附之箋疏,以詔承學。篇各標目,用見恉趣。別施按語,聊備參稽。諸家舊注,頗事甄采。其異同損益,不更別白,以原書具在,繁穰可省也。雖事等胥鈔,而語必典則?!盵2]1
廣泛征引古代文史之作,引導后學者由點及面,再全面閱讀古代學術典籍,表面是述而不作,實則述中有作。通過征引古代諸家之言,以增厚學術根基,培元固本,于經(jīng)史子集諸部中研究“文學”問題,同時附以己意,古今會通,于釋古中闡發(fā)新學。注、箋、釋,外加按語的方式,一方面是從文字訓詁、事例典故、篇章大意等增強學習者古典文獻、文本解讀的知識與能力,另一方面也類似于當今成篇之有主題、有論證、有邏輯的論文論著,這是在繼承傳統(tǒng)文史之學基礎上的發(fā)展。
當然,由于所選篇目是從原來的著作中析出,囿于所選文篇的具體語境,所論往往內(nèi)容狹隘,有局限性,缺乏普遍意義,難以全面論述具有廣泛意義的文學問題。所以程千帆先生為了克服選文之拘牽,只能稍加變通,在案語中加以發(fā)揮,申論之,廣論之,最后再總結(jié)概括之。比如劉知幾《史通》之《敘事》篇,所論乃史書撰寫的問題,史書重實錄,與文學偏于虛擬想象大異,故而見其普遍意義殊難。所以在篇后的按語中,程千帆先生說:“誦習此篇,先有二事當知:一者,子玄雖以敘事題篇,而所舉三條,實修辭之要道,即說理、抒情之作,亦當以是為衡,初不限于敘事一體也;二者,書為心畫,心總要術,約句準章,其法孔多,非此三者即足盡之,茲則但舉成文,以資隅反也。(下舉《古文十弊》以概行文之病,義亦同此。)”[4]251程千帆所舉的劉知幾史書敘事三原則為尚簡、用晦、貴真。顯然,文學修辭問題甚多,要舉一反三思考,才能解決好行文的問題。對于后面所選的《古文十弊》篇所論問題,也是如此。
《模擬》篇論述模擬與創(chuàng)造的關系,程千帆先生認為對于劉知幾的論述還要補充論述三個問題,即“一者學習之程度,二者事理之異同,三者模擬與創(chuàng)造之界說”[4]207,總體來說,“為文之道,不外心貌二端,子玄論模擬,據(jù)此為說,是矣。然細析之,則形貌復可分為二事:一者字句,二者篇章。心神復可分為三事:一者情志,二者神思,三者風格。文家學古,率兼數(shù)途,而終皆陶冶鼓鑄,自成面目。其運用之妙,存乎一心,又有難以質(zhì)言者”[4]210。這就將文學創(chuàng)作中學習前人和加以創(chuàng)新的問題作了更全面具體的分析,對于其中的奧妙,指出只能由創(chuàng)作者自己通過實踐加以體會?!妒吠ā⑹隆匪撾m然是史書的書寫問題,但也是具有普遍意義的文學修辭問題。
又比如《南北文學不同論》中對劉師培觀點的辨析,認為劉所論有精彩處,認為文學受地理影響,“敷理舉統(tǒng),探原于山川之位置,推本乎民族之融合,于以見南北風俗之有異,古今趨向之不同,可謂善譯”[4]111,但還是不夠圓融。程千帆具體論述道:“吾華文學之方輿色彩,雖分南北為二種,然此僅就其大較言之,若細加區(qū)分,則南北二種之中,又各有其殊異”[4]111,并舉《詩經(jīng)》之《國風》例子加以說明。他還認為隨著時代交通的發(fā)達,文化交流的密切,地理在文學風貌中的影響越來越少,這是應當注意的。
程千帆先生成長于詩書世家,其叔祖父程頌萬是清末民初著名詩人,程千帆早年在其伯父程君碩開設的私塾“有恒齋”中讀書習詩學文。他本人也對詩文寫作有深入體會,并將實踐與理論結(jié)合起來,晚年明確提出既要研究古代的文學理論,更要思考總結(jié)古代文學的理論。這種思想也體現(xiàn)在其古代文論教學上,《文學十箋》就是活生生的例子。講古代文論不是抽象的條文羅列與灌輸,而是由文論作品的注釋解讀入手。張伯偉認為,從文學理論教育的角度來看,《文學十箋》以“文論作品”為中心,堅持“從具體作品”開始;其次,在材料的選擇上取精用閎,以建構(gòu)中國文學理論體系為旨歸,既見“樹”又見“林”;第三,在文論的使用上,堅持與文學作品相結(jié)合的原則[7]420。這也體現(xiàn)了程千帆關于文學教育的一貫思想。
另外,編選《文學發(fā)凡》時,程千帆當時正在劉永濟的指導下進行教學和研究。劉永濟認為,《文心雕龍》不僅是劉勰的文學理論,更是劉勰的文學作品。劉永濟還認為,《文心雕龍》儼然是一部子書,“于經(jīng)注家外,別立一幟,專論文章,其意義殆已超出詩文評之上而成一家之言,與諸子著書之意相同矣”[8]1。這些無疑也對程千帆有潛移默化的影響。而且《文學發(fā)凡》就是在與劉永濟的商討中編選而成的。又據(jù)張伯偉言,程千帆“很推崇劉永濟的《文心雕龍校釋》一書,尤其欣賞其附錄《文心雕龍征引文錄》三卷,上下二卷為文錄,即作品選;卷末參考文目錄,即文論選,也是著眼于其書將文學理論與文學作品的結(jié)合”[7]422。
將玄虛的文學理論落實于具體的歷史文本中,通過對具體歷史事實與文章主題的闡釋來認識古人理論的具體所指,當更有歷史感和具體性。蓋古人此類文論著作,論者不僅本身就是文章名家,而且多是從具體文學作品及其演變中總結(jié)出的一些文學創(chuàng)作發(fā)展的規(guī)律,將此類理論著作薈萃為教材,注疏之,闡釋之,訂正之,闡發(fā)之,是作品與理論相結(jié)合的傳統(tǒng)學術路數(shù)。
根據(jù)古代文學作品的內(nèi)容、體裁、風貌、修辭等特點來論文學原理,則理實有據(jù),情理相符,既提高了學者的文學體悟鑒賞能力,又明白了文學之特質(zhì),將玄虛的理論與文本實際結(jié)合起來,而不是脫離中國實際的西化高頭講章,此乃古代學術的優(yōu)良傳統(tǒng),是繼承了子學傳統(tǒng)的《文心雕龍》《史通》《文史通義》《國故論衡》的特點,程千帆先生繼承并發(fā)揚了這一點,值得我們重視。
從傳統(tǒng)詩文寫作經(jīng)驗、作品欣賞批評中總結(jié)出的古代文學理論,作品與理論相互印證,是中國文學研究的優(yōu)點。由此,程千帆晚年提出既要研究古代的文學理論,也要總結(jié)提煉古代文學的理論,將文學閱讀與創(chuàng)作的經(jīng)驗融匯于文學研究中,提出了文獻學與文藝學相結(jié)合的兩點論研究理論方法。
文獻學大體上屬于史學范疇,尤其是史部目錄自然屬于史學,就是乾嘉經(jīng)學考證的箋注辨?zhèn)沃饕不緦儆谑穼W范疇,比如乾嘉考據(jù)學代表的戴震,更不用說乾嘉考史三大家——錢大昕、王鳴盛、趙翼,都是著名的史學家??梢娺@種方法是文史結(jié)合的方法。程千帆的《唐代進士行卷與文學》,就是文獻學與文藝學相結(jié)合的杰作,備受海內(nèi)外學術界推崇。
程千帆認為:“文學之事,于己所以自抒所懷,于人所以引起同感?!盵4]31文學以情感為中心,既是對以抒情詩為核心的中國文學傳統(tǒng)的體認,也是近代文學觀念的核心理念及對文學本質(zhì)的基本認識。程千帆的《文論十箋》就很好地體現(xiàn)了古今中西融合的特點。
我們先看一下《文論十箋》所選篇目的精心安排以及每篇的主旨。具體如下:
上輯:
《文學總略》(論文學之界義):類似文學概念之定義,文學本體論也。
《詩教上》(論文學與時代):文學史也,文學發(fā)展論也。
《南北文學不同論》(論文學與地域):文學地域論,響應了當時從國外引入的丹納的地域文學理論,梁啟超、劉師培、王國維、汪辟疆等人都有著述。
《文德》(論文學與道德):文學作者道德修養(yǎng)論。
《質(zhì)性》(論文學與性情):文學作者性情論,涉及人品與文品、文如其人的問題,體現(xiàn)了程千帆先生的卓識和敏銳的學術眼光。
下輯:
《文賦》(論制作與體式):文體論與創(chuàng)作論,此賦對文學創(chuàng)作過程的描繪非常生動細致準確。
《詩教下》(論內(nèi)容與外形):文學內(nèi)容與形式論。
《模擬》(論模擬與創(chuàng)造):文學繼承與創(chuàng)新論。
《敘事》(修辭示例):文學創(chuàng)作方法論(修辭)。
《古文十弊》(文病示例):文學批評論。
上輯為文學概說,下輯論文學制作?!鞍凑兆髡邔ξ膶W理論的理解和認識,選擇能夠代表中國人文學觀念的十篇論文,闡發(fā)其理論內(nèi)涵”[7]419,綜合以成一理論體系,此體系亦古亦今,但以中為主,本土色彩明顯。正如其弟子張伯偉所言:“窺其微意,實有建立系統(tǒng),頡頏西洋的色彩?!薄斑@是一部較早的對文學理論進行本土化的嘗試之作和成功之作。”[7]419
當然,程千帆先生也沒有一味地排斥西學,而是中西互參互釋,比如在《文賦》一篇分析文體概念時,程先生認為:“原夫文體之辨析,蓋有三難:一者,體式之孳乳,與日俱新,如詞、曲、戲劇之屬,先梁所無,則依摯、任、劉、蕭之分類,勢難歸納;二者,觀念之錮蔽,賢者不免,如小說、青詞之類,或近鄙俚,或近迷妄,前者姚、曾不取,后者《提要》不收;三者,體義之混淆,自來即爾,……即此之故,不惟綜攬前文之不易,抑亦厘定已作而為難。近人乃多有主依西人之法,以用代體為標準,而區(qū)文為說理、記事、抒情之三類者。此在吾國,宋真德秀著《文章正宗》,分辭令、議論、記事、詩歌四類。……錢大昕《與友人書》亦謂文有四用:曰明道、經(jīng)世、闡幽、正俗,皆大略相近?!盵4]170
一般說來,社會越發(fā)展,文體名目就越多。觀念的不同也會使一些人看不到或者不承認一些所謂俚俗之作?,F(xiàn)代學人接受以用代體為標準,將文體分為說理、記事、抒情這三類,但程千帆指出,宋真德秀著《文章正宗》,分辭令、議論、記事、詩歌四類,就與此類似。錢大昕謂文有四用:曰明道、曰經(jīng)世、曰闡幽、曰正俗,也是如此的思路。這是中西互參的實例。然后程千帆運用辯證思維的方式來解決文章文體的問題,他引金代王若虛的言論:“或問:文章有體乎?曰:無。又問:無體乎?曰:有。然而果何如?曰:定體則無,大體則有?!盵4]170《詩教下》論文章內(nèi)容與外形時對此問題作了更具哲學意味的解釋:“蓋文章之用,因內(nèi)符外,心生而言立,言立而文明,故必緣情樹體,即體成用。以形貌論文雖不可廢,而亦當參稽作者意旨,深窺歷祀流別,以求折中,庶盡其道,非謂形貌可弗論也?!盵4]187以用定體,體用合一。此從內(nèi)容與作用來論文體,但對于形貌也不可忽視。這些論述都體現(xiàn)了程千帆先生通達的學識與學術理念。
《文論十箋》立足章太炎以來的國學傳統(tǒng),繼承章黃學派和劉永濟等國學大家的治學精神,精心選取古代文史名作,以傳統(tǒng)文史之學的治學方式箋釋總結(jié)古代文學理論批評的精華和要義,文論作品的箋釋與理論要義的闡發(fā)相結(jié)合,既讓學習者初步建立了中國古代文學理論的基本知識框架,也真切體會到中國古代文章的特點,由此進一步在欣賞古代文學作品時思考提煉中國古代文學的理論,從而從感性與理性兩個角度加深對中國文學與文化的理解[9]56-61。
程千帆于古代文學的層面強調(diào)要吸收古人欣賞鑒別文學作品的審美經(jīng)驗成果,以理解印證古代的文學理論,從其諸位老師或?qū)W術前輩中習得學術方法并加以升華,由早年的研習史學的校讎目錄到晚年的講授文獻學,由早年古代文論研究,經(jīng)由中年的西方文學理論嘗試,發(fā)展到晚年的重視古代文學研究中對文藝學的運用,最后形成文獻學與文藝學相結(jié)合的兩點論研究方法。程千帆于哲學思維與理論方法層面則是吸取章學誠文史校讎之學的重源流演變、會通、通觀理念,文論篇目則注意從具有子學性質(zhì)的論著中選擇歸納建構(gòu)古代文論體系,其學術發(fā)展演變的痕跡歷歷可見,而其根基則在傳統(tǒng)文史之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