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 亮
(安徽師范大學 教育科學學院, 安徽 蕪湖 241000)
“任何事物的存在和發(fā)展,都經歷了一定的時間,以時間為自己的一種基本存在形式,無論是何種運動形式,事物無論在宏觀領域運動還是在微觀領域運動,都離不開時間?!盵1]時間的決定性使得任何事物和活動都處于其絕對的支配之下,教學活動也不例外。可以說,教學活動和教學時間互為表里、彼此嚙合。如何通過教學時間調控形成深度教學,進而推動學生更有深度學習,成為教學研究需要持續(xù)關注的話題。
深度教學是導向學科本質且教師深度參與教學過程,從而在深層次上推進教學活動的教學方式。由于深度教學從深度學習中衍生,因此,深度教學強調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對知識的深刻把握。
對于如何實現深度教學,有學者在基于把握知識的內在結構的基礎上,提出了深度教學應當遵循豐富性(richness)、回歸性(recursion)、關聯(lián)性(relations)和嚴密性(rigor)四個質的規(guī)定性,這種4R教學便是實現深度教學的有效途徑[2]。有學者指出,“在實踐中,深度教學的基本范式可以歸納為四個基本命題:深度教學是深入學科本質的反思性教學;深度教學是觸及心靈深處的對話式教學;深度教學是促進持續(xù)建構的階梯式教學;深度教學是建構深層意義的理解性教學?!盵3]因此,實現深度教學便需要教師自身的反思、觸及學生心靈的對話、持續(xù)不斷建構以及引導學生建構深層意義。還有學者認為深度教學是核心素養(yǎng)時代教學變革的基本方向,是對“怎么樣培養(yǎng)人”這一問題的具體回答,因此,“要實現培養(yǎng)核心素養(yǎng)的任務,必須實行深度教學,即進行‘有限教導’,讓學生充分地參與教學;進行‘多元教導’,讓學生生動活潑地學習;進行‘情感教學’,激發(fā)學生的積極情感體驗;提供‘全景立場’,讓學生形成自己的理性”[4]。也有學者從知識生產過程的角度提出深度教學的實現需要教師在深度解析教材的基礎上,依據學科知識的邏輯和學生的心理邏輯準確把握教學過程,并通過全息式的教學評價來改變傳統(tǒng)教學評價的孤立性和片面性[5]。綜合考察已有的研究成果可以發(fā)現,深度教學的實現既需要教師把握學科知識的本質特征,掌握教學活動過程的規(guī)律,又需要關注學生學習的積極體驗,注重學生在教學過程中的充分參與和主動探究。
盡管不同學者對深度教學的實現路徑都有自己的看法,但毫無疑問的是深度教學的實現需要教師對學科本質以及學習者心靈的深刻把握,而要想達到對這兩者的深刻理解,教學時間是最基礎性和必要性的前提和保障。一方面,時間是物質存在的一種客觀形式,是物質運動、變化的持續(xù)性表現;另一方面,任何時間都是具有起止的片段,同時也體現為某種節(jié)點。無論是廣義上被認為是物質存在狀態(tài)的時間,或是狹義上作為表現形式的時段和時間點,對于任何事物和活動來說都存在著基本的規(guī)約性??陀^上,一切事物和活動總是按照時間要素進行排列和展現的,也在時間范疇之內遵循著自身變化發(fā)展的獨特性規(guī)律,時間是事物和活動發(fā)展的一般化線索,而教學活動就是發(fā)生在一定的時間范疇內,從學年到學期再到學時,教學活動始終是按照時間單位來計算的,時間也因此始終制約著教學活動的廣度和深度。在教學論領域,研究者和一線的實踐工作者也無不關注教學時間的問題,教學時間既作為基本的教學要素,又作為寶貴的教學資源始終貫穿于教學過程,教師通過對教學時間進行科學、合理安排與設計,能夠從系統(tǒng)性、整體性和協(xié)調性的教學時間規(guī)劃中對教學進行最大程度優(yōu)化,從而為深度教學的實現提供重要前提和有力保障。反之,如果對于教學時間調控不力,則會極大地影響教學的節(jié)奏及深刻程度。教學時間作為課堂教學中的定量,如何使得有限的教學時間能夠最大限度的發(fā)揮其功效是教學時間調控的應然追求。對教學時間的合理分配及有效利用直接關乎深度教學的教學效率和學生的學習質量。深度教學中的教學時間調控,目的就在于將課堂教學的時間進行系統(tǒng)有序整合,從而更有計劃、有層次地進行教學時間的分配,進而使得深度教學能夠更有效地觸及知識的本質以及學生的心靈。在深度教學中,教師通過時間調控,對教學時序、教學節(jié)奏和教學時機進行有效的把握和感知,來幫助自身實現對教學全過程的深刻理解和掌控,根據恰當的教學時間,游刃有余地進行教學,觸及更有深度的學科本質和學生的心靈,進而指向深度教學。
“教學活動是處于特定教育時空中的特殊認知活動,時間與空間共同構成了教學現場的客觀條件?!盵6]時間賦予了教學活動階段性,是教學活動得以生成的必要條件??傮w上來說,時間與教學是相互歸屬、相互構造、相互影響以至于相互成就的關系,以整體觀的視角去看待教學和時間就會發(fā)現,有什么樣的教學就會有什么樣的時間,反之有什么樣的時間就會形成什么樣的教學,教學活動和教學時間互為表里,是一元整體彼此嚙合的關系。而教學時間調控就是教師為了成就更優(yōu)質、更有深度的教學而進行的靈活、有序的創(chuàng)造性活動。縱觀當前的課堂教學,那種機械的講授、重復性的訓練以及枯燥無味的背誦無不使得教學仍停留在淺層教學的階段。無論是課前的準備,還是上課時師徒傳授式的講授,或是課后的作業(yè)布置,都離不開淺層教學的桎梏,這也使得課堂教學難以發(fā)揮其應然的功能。因此,為了教學活動的深刻性,為了學生的學習體驗,教學時間調控必不可少,踐履深度教學的理念,進而達到深度教學的目標,是教學時間調控的重要追求。
“‘教學時間調控藝術’就是一種充分安排和合理利用課堂教學時間的有效教學藝術。”[7]教學時間調控旨在對教學時間進行科學化的管理、合理化的預設以及靈活性的調整,以此實現教師教學的最優(yōu)效率,從而達到藝術層次的升華,促進學生身心最大限度發(fā)展。
“如果教學不能觸及學生的心靈深處,就難以觸發(fā)學生自身的內源性學習力,學生便難以深度參與到課堂學習活動中來?!盵3]深度教學需要學生的深度參與,需要學生發(fā)揮自身的積極性,主動投入教學活動之中。學生是獨立的個體,有自己的思想和認知架構,有別于在傳統(tǒng)課堂中教學時間是教師個人壟斷物的情形,教學時間調控強調教學時間是教師和學生共同的所有物,“教學時間調控藝術尊重課堂教學時間的共有屬性,不僅要有教師組織教學的時間,更要有學生自由活動的時間”[7]。而所謂的“學生時間”就是要給予學生更多的自主思考、合作探究的時間,讓他們就教學中的問題進行深入思考,從而強化其理解,建立屬于自己的知識結構。因為學生作為充滿創(chuàng)造力與活力的群體,在整個教學過程中也會有自身的想法和閃光點,而教學時間是不可存儲、不可重復的,“機不可失,失不再來”強調的就是時間的不可逆性以及時機的短暫性。如何讓學生在時間短暫的課堂上,既能保持對教師所傳授的知識和問題有新鮮感,又能深入理解和探索,從而促成教學的升華,實現深度教學,這就需要教師尊重學生的時間體驗,給予學生更充足恰當的自主時間。否則,教師整節(jié)課都在不停地講授,教學過程充斥著大量的知識點以及繁雜的問題,學生沒有自己獨立的思考,亦步亦趨、懵懵懂懂度過,就會錯失更好學習機會,也最終造成教學無法走向更深的層次。因此,在課堂教學過程中的學生自主時間是深度教學得以實現的必不可少的手段,而教學時間調控對學生時間體驗的尊重和重視恰恰能有效促進深度教學的生成。
教學時間調控更像是一種精致的設計藝術,教師作為“設計師”,要經過前期的構思、中期的反復打磨以及后期的回顧與反思,才能最終真正完成整個作品。教學時間調控要求教師在課前預先對整個課堂教學時間進行合理的安排,制定科學的時間計劃,上課時對教學時間進行有序管理和靈活調節(jié)以及課后對整節(jié)課教學時間的安排進行反思,這樣教師便會對整個教學過程及對學科知識的本質形成更為總體全面和深入的認識,進而為深度教學的實現提供必要的前提和關鍵性的保障。教學時間調控要求教師秉持時間責任意識,精心設計教學時間,綜合考量教學過程中學生的狀態(tài)、學習內容特征、課堂氛圍等因素,靈活、高質量地進行教學時間安排。特別是對學生學情的把握,直接關系到教師教學時間計劃制定的具體細節(jié)。教師要認真考量不同年齡階段學生對知識理解程度,以及不同知識對學生的難易程度,據此判斷教學時間的分配,如講授時間如何安排、學生思考時間如何安排以及為可能的突發(fā)狀況也要預留時間等,盡可能地關注課堂教學時間的細節(jié),根據教學過程中出現的時間契機,把握有利于實現深度教學的關鍵時刻,以便促進學生對教學過程中所學知識點的理解內化,從而有效實現深度教學。教學時間調控對教師時間素養(yǎng)的重視和要求,為深度教學的實現提供了關鍵性保障。因此,在教學時間調控中,教師所進行的巧妙而仔細的設計,也是實現深度教學的有效手段。
深度教學是教師統(tǒng)籌協(xié)調各種教學要素,并在合理安排和發(fā)揮各要素功能和定位的基礎上得以實現的。教學時間調控在強調對教學時間的安排、調節(jié)與設計的同時也要注重教學時間與其他教學要素之間的統(tǒng)籌與協(xié)調,依據教師、學生、教學內容、教學媒介、教學空間等教學要素的需求與特質,靈活地進行教學時間的調控是教學時間調控的技術追求。在實際的教學場域之中,各教學要素都是動態(tài)的,教學時間作為客觀存在的教學要素滲透貫穿著其他教學要素的始終,因而也要隨著其他要素的轉變而進行相應調整。這就要求教師要適時而教,面對不同的教學內容,要對教學時間進行不同的分配與安排,面對不同的教學空間,教學環(huán)節(jié)要進行調整,教學時序與時間同時也要進行恰當的分配?!斑m時而教,就是對時間與教學其他要素關系的合理調控?!盵8]“當教學時間系統(tǒng)內的各要素達成最優(yōu)組合,必能使教學時間調控藝術發(fā)揮出巨大的整體功能?!盵7]而教學時間與其他教學要素協(xié)調歸根結底是為了高效、高質的課堂教學。因此,教學時間調控對教學時間與其他各種教學要素關系的統(tǒng)籌與協(xié)調是深度教學得以實現的技術保障。
為了更好地實現深度教學,教學時間調控策略可以從時間規(guī)劃意識、時間素養(yǎng)監(jiān)管、時間感知能力、時間反思思維四個方面進行優(yōu)化。
“教學時間作為一種重要的教育資源,它的‘預備’工作也應引起教師的足夠重視。教師只有對教學時間‘有備而來’,才能真正做到‘有備無患’。”[7]傳統(tǒng)的教學活動中,教師也會或多或少地對教學時間進行分配和安排,但是這種籠統(tǒng)的、經驗性的時間安排遠未達到規(guī)劃的程度。教學是教師“教”和學生“學”的雙邊活動,是有規(guī)律可循的,依據教學內容的特點、學生身心發(fā)展特征、教學環(huán)境的特質,可以大致推理出這節(jié)課的基本發(fā)展脈絡,這就需要教師強化自身的時間規(guī)劃意識,在備課的過程中,綜合考量教材、學生、教法的特點,合理安排教學時間,在不同的時間范圍內進行不同的教學任務,從而把持著教學中的可控因素,進而推進教學活動順利展開。教師只有通過對教學時間的仔細規(guī)劃和預設,才能在整個教學過程中游刃有余,才能確保教師授課時間、學生自主學習時間以及討論時間有效存在,從而使得學生獲得更好的學習體驗,更有計劃地實現深度教學。此外,強化教師的時間規(guī)劃意識不僅要求教師在總體上規(guī)劃教學的順序、步驟,更重要的是教師在教學細節(jié)上的精心雕琢和打磨。深度教學歸根結底是學生在教師的引導下,深度參與教學過程,從而深刻理解和掌握學習內容的活動,它指向深層次的知識理解和掌握。細節(jié)決定成敗,深度教學的發(fā)生就需要教師在具體的教學安排上下功夫,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知識,激發(fā)學生的興趣,比如在教學重難點問題上可以花費更多時間,對于能引發(fā)學生思考的開放性內容可以交由學生進行討論和講解,或是對某些教學內容進行時序的調整和變化使其更適合學生的理解等。
“時間是人的積極存在,它不僅是人的生命的尺度,而且是人的成長的空間?!盵9]人的成長離不開時間的積累,時間也為人的成長提供了無限的可能性。但與此同時,課堂是一個變化中的場域,學生、環(huán)境等因素隨時會干擾正常教學時間的安排,因此,確保深度教學的有效性也離不開教師對教學時間的監(jiān)管,提升自身的時間監(jiān)管素養(yǎng)。
提升時間監(jiān)管素養(yǎng)首先要提升教師的時間監(jiān)管意識。教師需要明白教學是動態(tài)生成的過程,隨時會發(fā)生無法預料的變化,即使教師事先對教學時間進行了總體性的規(guī)劃,但實際的教學過程并不可能完全按照計劃進行,為此,教師不僅需要在備課的過程中提前對教學中可能發(fā)生的情況進行預設,更需要在具體的教學情境中保持高度的時間監(jiān)管意識,密切關注每一教學環(huán)節(jié)的時間安排是否在計劃之中,并且根據學生的反應與自身經驗,靈活地對教學時間進行適時調整,保證教學任務能夠順利完成,如此,依托于周密的教學規(guī)劃,深度教學才能確保有效發(fā)生。其次,提升時間監(jiān)管素養(yǎng)也要求教師對教學中突發(fā)事件的把握與處理?!罢n堂突發(fā)事件,主要指出乎意料地發(fā)生在課堂教學過程中,與課堂教學沒有直接因果關系的突然性事件,它完全是屬于教師教學計劃外的事情?!盵10]例如,學生間的言語或肢體沖突、不速之客的到來、課堂教學設施出現問題等,在真實的課堂教學中,課堂突發(fā)事件時有發(fā)生,而這些突發(fā)事件會或多或少占據教學時間,從而干擾正常的教學時間安排,打亂甚至破壞教學時間規(guī)劃,進而中斷原先的教學進度,使得深度教學無法有效進行。為此,教師要根據課堂突發(fā)事件的類型進行相應的處理。對于學生引發(fā)的不合理的突發(fā)事件應對盡量節(jié)約時間,“能用一個眼神達到提醒效果,就不需花費過多的批評時間”[11],而對于那些有價值的突發(fā)事件可以安排一些時間進行討論和講解,從而引發(fā)學生的思考和創(chuàng)造??傊?,加強教師對教學過程的時間監(jiān)管,妥善處理教學中可能出現的干擾因素,能夠有效保證深度教學的發(fā)生和進行。
時間總是難以捉摸的。教學時間是教學時序、教學時機、教學節(jié)奏等諸多因素構成的復雜綜合體,更是讓人難以把握。所謂的時間感知能力指的是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對時間信息的察覺、感覺和注意能力,強調教師對教學時間的敏感性。教師通過深化自身的時間感知能力來探索發(fā)現教學在某一時間點和階段的價值,并以此為契機進行拓展,起到增強深度教學的層次性的作用。以教學時機為例,“教學時機就是在既定的教學時間內,針對具體的課堂情境而產生的一種有利于教學的關鍵時刻”[12]。易逝性是教學時機的鮮明屬性,如何在課堂這短暫的時間范圍內充分把握和利用教學時機對教師而言無疑是一個挑戰(zhàn)。但是,挑戰(zhàn)的同時也蘊含著機遇,正是教學時機的短暫易逝性造就了時機,這往往是教師教學及學生學習的關鍵轉折點,對這一關鍵契機的恰當處理很可能促成教學的深化及學生學習朝向深層次發(fā)展。教師通過專業(yè)知識和經驗的運用,對學情的把握和對教學現場情境的理解,靈活進行時間感知,從而能夠有效把握教學時機,并以此教學時刻為原點,由淺入深,由點到面推進深度教學,“‘點’與‘面’的關系是局部與整體的關系,所以一個‘點’只是反映了學生‘此時此刻’的思維狀態(tài),教師可以將其推得更深、更遠,從而形成更具有層次感的思維方式”[12],進而形成教學的層次性。
此外,教師的時間感知能力也是其教學機智的體現?!皺C智的行動是一種對情境的即刻投入,在情境中我必須全身心地對出乎預料的和無法預測的情境作出反應?!盵13]可見教學機智強調教師對教學現場的深切感知和及時性反應。教師要學會對教學中的時間信息進行感知和體會,根據教學中各種因素的變化,利用教學機智瞬間做出應對,把握教學中的“關鍵時刻”,從而進行教育拓展,使得深度教學更具層次性。
“思維基于知識,產生于問題,并因為問題而得到持續(xù)不斷的、深入的發(fā)展?!盵14]反思思維是一個基于問題反思的不斷發(fā)展的過程。時間反思思維應當貫穿于教學活動的始終,對教學中時間規(guī)劃、調控的反思能夠有效優(yōu)化和完善教學時間調控藝術,進而保障深度教學的可持續(xù)性。
首先,教師應當反思整個教學時間調控過程。從備課階段的時間規(guī)劃到上課時期的時間監(jiān)管和感知,都應當在課后進行周密詳細的反思,并且就各個環(huán)節(jié)出現的問題進行思考,提出具體可行的解決方案,以便之后在教學過程中能夠有效解決問題。反思的過程是一個不斷追求完善的過程,教師對教學時間的反思本質上是為了深度教學能夠保持現在和將來的可持續(xù)性,通過對課堂教學中時間、時序、時機的處理和優(yōu)化,學生的學習也會得到不斷的發(fā)展。其次,教師也應當對自身的時間素養(yǎng)進行反思。教學時間調控的關鍵在于教師自身的時間素養(yǎng)。教師只有加強自身的時間素養(yǎng),才能在教學時間調控的過程中做到游刃有余,才能更加科學、合理地設計教學時間計劃,更加充分的把握教學時機,發(fā)揮教學機智。因此,教師需要反思自身的時間素養(yǎng),在指向深度教學的前提下,加強對時間的理解,提升時間感知的敏感度,深化自身對教學時間計劃的理解和設計,從而更好地調控教學時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