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日韩欧美一区二区三区三州_亚洲少妇熟女av_久久久久亚洲av国产精品_波多野结衣网站一区二区_亚洲欧美色片在线91_国产亚洲精品精品国产优播av_日本一区二区三区波多野结衣 _久久国产av不卡

?

用研究的視角看兒童

2022-03-05 23:11:40李云翔邢囡
遼寧教育·教研版 2022年2期
關鍵詞:幼兒游戲

李云翔 邢囡

摘要:目前,幼兒游戲中教師能否通過觀察進行有效指導,仍是其專業(yè)發(fā)展的主要瓶頸之一。以幼兒游戲案例中教師的觀察與指導行為為例,針對幼兒游戲觀察前無目的、過程中觀而不察、觀察后無效指導等主要問題,教師可從讀懂幼兒的行為觀察、選準適宜的觀察方法、解決幼兒游戲觀察與指導等瓶頸入手,提出指導建議,進而轉變兒童觀、游戲觀和課程觀,逐步實現“最大程度的放手、最小程度的介入”,促進幼兒在游戲活動中快樂學習、健康成長。

關鍵詞:幼兒游戲;行為觀察;有效支持

2018年,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fā)《關于學前教育深化改革規(guī)范發(fā)展的若干意見》,標志著我國學前教育改革邁入以質量為核心的發(fā)展新時期;2020年,教育部印發(fā)《關于實施安吉游戲推廣計劃的通知》;2021年,我省印發(fā)《遼寧省安吉游戲推廣實施方案》,試點推廣“安吉游戲”,堅持以游戲為基本活動,促進教師、幼兒的共同成長,著力提升學前教育保教質量,實現從“幼有所育”邁向“幼有優(yōu)育”的學前教育高質量發(fā)展目標。

教師只有以研究的視角去觀察和解讀兒童的行為,才能真正發(fā)現他們的發(fā)展需要,而兒童的發(fā)展需要正是幼兒園高質量課程的起點。但目前幼兒園教師能否基于觀察進行有效指導仍是其專業(yè)發(fā)展的瓶頸。觀察意識不強、觀察方法缺乏、觀察解讀不專業(yè)、觀察后的支持低效或無效等,都制約了幼兒園課程改革的進程。鑒于此,幼兒園需要引導教師用研究的視角看兒童、看兒童的游戲、看兒童的發(fā)展,提升觀察的意識,掌握觀察的方法,發(fā)現、了解、讀懂兒童的發(fā)展需求,進而相信兒童,給予支持兒童游戲和活動的課程回應,并為兒童持續(xù)學習與發(fā)展搭建“腳手架”。

一、讀懂兒童的發(fā)展需求

2012年,教育部印發(fā)了《幼兒園教師專業(yè)標準(試行)》,明確提出教師應該“掌握觀察、談話、記錄等了解幼兒的基本方法”。教師要通過專業(yè)化的觀察、記錄、識別等手段,了解不同年齡段幼兒的身心發(fā)展特點、規(guī)律,了解幼兒的發(fā)展水平、發(fā)展速度與發(fā)展優(yōu)勢,了解幼兒發(fā)展的個體差異、不同需求與容易出現的問題等,掌握應對的策略與方法,進而給予幼兒適宜的支持與引導。

由此可見,新時代學前教育課程改革需要的是能研究兒童的專業(yè)教師。這種研究視角下的兒童行為觀察是一個既“看”又“想”的過程,“觀”即“觀看”,“察”即“審察、思考”。其意義在于通過觀看幼兒的行為表現,解讀幼兒發(fā)展的需要、水平和特點,進而思考如何采取適宜的教育策略促進其發(fā)展。這種專業(yè)的觀察應具備以下三個要素。

(一)收集并解讀兒童的行為表現

即教師在教育現場的眾多信息中提取核心的、有意義的信息。比如,在孩子們喜歡的“玩車”游戲中,教師對孩子們騎車的情況進行觀察,運用行為檢核的方式了解到在30名小朋友中有25名能夠獨立騎車;教師對收集的情況進行分析,了解到有86%的幼兒能夠在平地上較快地騎行,有14%的幼兒在騎三輪車時需要助力才能騎走。教師通過專業(yè)的觀察,對本班幼兒騎車情況有了科學、系統(tǒng)的了解,做到了心中有數。

(二)分析并判斷兒童的發(fā)展水平

這種判斷需基于兒童發(fā)展階段的理論知識或實踐經驗,而非主觀臆斷。在“玩車”游戲中,教師結合《3~6歲兒童學習與發(fā)展指南》對幼兒的發(fā)展情況進行比照解讀,發(fā)現86%的幼兒之所以能在平地上較快騎行是因為其腿部力量、平衡能力、身體協調能力等方面發(fā)展較好,而剩余14%的幼兒在上述方面需給予更多支持與個別指導。很明顯,孩子們在這個游戲中已清晰地分出兩個層次,因此教師可以在專業(yè)判斷的基礎上對孩子們在游戲中的后續(xù)發(fā)展作出合理判斷。

(三)生成并提供適宜的課程回應與支持策略

觀察的目的在于有效及時的課程回應,以支持幼兒持續(xù)地進行游戲探索,進而玩出學習與發(fā)展的深度。同樣是“玩車”案例,教師基于前兩個步驟已經清晰地認識到,要想讓幼兒的游戲有進一步的發(fā)展,首先要調整游戲的材料,既要鼓勵86%的幼兒增加游戲難度,又要兼顧14%的幼兒,讓游戲目標具有梯度,使幼兒跳一跳能夠得著。于是,教師與幼兒共同討論,決定在原有材料的基礎上投放斜坡、長條積木、墊子等材料,追隨幼兒的發(fā)展水平調整材料并生成新的玩法。

“玩車”游戲案例說明,以研究的視角去看兒童的游戲,科學的觀察是基礎,正確的解讀是核心,有效的支持是關鍵,三者密不可分,呈現層層遞進、螺旋上升的關系。

二、選用適宜的觀察方法

目前,適用于幼兒教育領域的觀察手段與觀察方法繁雜多樣。從觀察的形式區(qū)分,有掃描觀察、定點觀察、追蹤觀察;從觀察的群體區(qū)分,可分為個別觀察、小組觀察、集體觀察;從觀察的事件區(qū)分,有偶發(fā)性觀察、常態(tài)觀察;從觀察記錄的手段區(qū)分,可分為檢核表、錄音記錄、事件記錄、影像記錄;從觀察的時長區(qū)分,包括長期觀察、短期觀察、定期觀察;從觀察的技術手段區(qū)分,可分為日記法、逸事記錄法、實況詳錄法、樣本描述法、時間取樣法、事件取樣法、行為檢核法、等級評定法等。每種觀察方法各有優(yōu)劣,教師需要根據觀察目的與觀察內容,選擇一種或多種方法靈活、綜合地運用。

比如,“玩車”這個游戲案例中教師在不同觀察目的下采用了多種觀察手段。為切實了解幼兒的運動量和運動密度,教師采用等級評定法和時間取樣法觀察全體幼兒的運動強度和運動密度,對幼兒出汗程度以及心率值兩個維度分別劃分出4個等級。同時,從幼兒擺放玩具到其收納玩具的35分鐘內,每間隔7分鐘觀察一次,一共觀察5次,最后對運動強度和運動密度兩項數據進行分析,呈現出每個幼兒的運動曲線,為后續(xù)游戲開展中有針對性地關注、調控幼兒的運動強度和運動密度提供了科學依據。

在幼兒動作發(fā)展的觀察與指導方面,教師則采用了等級評定法,對全體幼兒進行掃描式觀察,用事件取樣法聚焦了個別幼兒的發(fā)展。教師將幼兒騎車的三項核心能力,即腿部力量、平衡能力、控制能力,分成4個等級。以腿部力量為例:1級,指能在平地上騎;2級,指能騎過低矮斜坡;3級,指能騎過較高斜坡;4級,指能騎過較高、較長斜坡。通過這種等級評定及分析,教師可以清晰地看到33%的幼兒達到了4級水平,腿部力量較好;38%的幼兒達到了3級水平;13%的幼兒達到2級水平;剩下16%的幼兒只能在平地上騎,這部分幼兒就成為教師個別指導的對象。聚焦個別幼兒,教師采用事件取樣法去觀察幼兒嘗試挑戰(zhàn)斜坡的游戲行為,并在幼兒多次嘗試不成功的情況下給予指導與助力,讓幼兒體驗成功。

上述案例充分體現了教師在兒童游戲中是研究者的視角,針對不同的觀察目的與內容,所采用的觀察方法亦有所不同。教師只有選準合適的觀察方法,用好切實的觀察手段,再輔以科學、專業(yè)的分析與解讀,才能真正發(fā)現幼兒的發(fā)展需求,進而給予幼兒有效的支持與回應。此外,教師在觀察幼兒的游戲活動時,還應確保幼兒有充足的游戲時間、游戲材料,進而呈現真實的游戲狀態(tài)。很多情況下,單次的觀察很難客觀、真實地反映情況,教師可采用持續(xù)性的觀察,確保能觀察到幼兒典型的行為表現和游戲行為的發(fā)展過程等。同時,教師還應盡量避免其他因素對幼兒游戲的干擾,確保幼兒游戲在自然狀態(tài)下進行。

三、針對問題實施有效策略

以某地幼兒園為例,教師在幼兒自主游戲的前、中、后三個階段入手,梳理游戲觀察與指導中出現的常見問題,尋求解決對策。

(一)教師觀察與指導中常出現的問題

我們通過問卷調查與訪談發(fā)現,24%的教師認為幼兒的自主游戲就應該“完全自主”,教師不知道幼兒會玩什么,在觀察前沒有預設觀察目的,觀察中缺乏方法指導,觀察后沒有有效支持;63%的教師認為應該有預設的觀察目的,但不知道該從哪方面入手,對于觀察方法及有效指導也缺乏了解與應用;13%的教師在幼兒自主游戲前會預設觀察目的,主要觀察幼兒對新材料的使用以及游戲的預期成果等。我們對調查結果進行匯總與分析,發(fā)現教師在自主游戲觀察與指導中主要存在三個典型問題。

1.盲目觀察,準備不足

調查結果顯示,87%的教師在幼兒自主游戲觀察前的目的不明確,存在盲目觀察的現象,對幼兒在游戲中的行為缺乏預期與預判,雖然他們也會進行幼兒游戲觀察,但往往觀而不察,其直接原因就是缺乏基于觀察的有效指導,體現不出教師在幼兒學習與發(fā)展中的支架作用,導致幼兒游戲水平原地踏步或提升緩慢。

2.急于介入,等待不足

這一問題是幼兒游戲觀察與指導中的焦點、難點問題。教師對游戲有了預期和預判,一味地希望孩子能盡快達到預想的游戲水平,忽略時機,忽略方法,急于介入,導致游戲結果事倍功半。調查中我們發(fā)現,教師對于介入的理解有所偏差,近半數教師在例舉自己在幼兒游戲中的介入行為時都以直接干預為主,對材料、環(huán)境、教師的隱性介入指導少有提及。

3.片面分析,支持不足

對幼兒的游戲進行有效的分析與解讀,其實就是對游戲進行評價的手段之一,但目前幼兒游戲中更多的是關注教師作為評價主體的分析與支持,幼兒本身往往被忽視。幼兒游戲評價的對象、時間、形式、內容應該多元化、多維度,才能更加完整、全面地反映幼兒的現狀與需求,并給予支持幼兒持續(xù)游戲和活動的課程回應。

(二)教師觀察與指導中問題的解決策略

1.幫助教師提高對幼兒自主游戲的認識

幫助教師理解游戲與課程的關系,明確“自主≠放任”。自主游戲所追求的“游戲精神”是幼兒能自由、自主、愉悅和創(chuàng)造性地進行游戲,真正發(fā)揮幼兒的主體地位,不斷培養(yǎng)幼兒發(fā)現問題、探索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這是幼兒園課程實踐中要努力達到的目標,而這一過程若缺少了教師基于觀察的有效指導是難以實現的。

2.幫助教師做好支持幼兒開展自主游戲的準備

可以通過引導教師進行“三方面準備”來實現?!耙粋洹庇變?,了解幼兒的發(fā)展現狀、需求和游戲設想,可通過日常觀察、談話,鼓勵幼兒制訂游戲計劃;“二備”環(huán)境與材料,要對幼兒游戲的環(huán)境與材料有深入的了解,可能會產生哪些游戲,哪些材料的組合會生發(fā)有趣的“玩點”,環(huán)境和材料中有沒有安全隱患等問題,教師要心里有數;“三備”問題與契機,針對幼兒在游戲中可能會遇到哪些問題及困難,有哪些解決的策略和方法,前期游戲中有哪些可以持續(xù)探究的學習與發(fā)展契機,怎樣支持游戲的深入與幼兒學習的深化等問題,教師要有預判。

3.幫助教師實施有效的觀察與指導策略

(1)確立觀察目的,做好觀察準備

教師在對幼兒游戲有一定預期和預判的基礎上,要確立觀察目的,可以是單次游戲觀察的目的,也可以是需要一段時間持續(xù)、追蹤觀察的目的。圍繞觀察目的再選擇適宜的觀察方法,準備相應的工具,如相機、手機、便箋紙、幼兒近期的作品、游戲計劃和設計好的觀察記錄表等,為開展幼兒游戲觀察做好充分的準備。

(2)選準介入時機,把握介入尺度

在幼兒游戲中教師要善用隱形指導。比如,在幼兒游戲時做到不打擾,當幼兒遭遇問題時“旁觀”或延遲介入,在幼兒遇到游戲瓶頸時提出啟發(fā)性的問題,給予眼神、言語、動作上的示意、肯定,等等。

幼兒游戲中教師可以在必要情況下輔以直接、及時的介入指導。比如,當幼兒反復多次嘗試后仍無果,想要放棄游戲時,教師要直接介入;游戲中存在安全隱患時,教師要及時排除隱患,確保幼兒的安全等。無論哪種介入方式,都沒有固定的公式,需要教師分析、解讀幼兒的游戲情況及需求,再選擇適宜的時機與方式介入指導,進而促進幼兒在游戲中獲得深度的學習與發(fā)展。

(3)以故事審視發(fā)展,以課程促進成長

引導幼兒記錄游戲故事是對幼兒學習與發(fā)展進行全方位、多角度的審視與回應。幼兒自己記錄游戲故事,回顧游戲的過程,記錄游戲中的玩法,思考游戲中的困惑,就是對自我游戲的一種分析與反饋;幼兒在集體中分享、交流游戲故事,共同探討游戲中有趣的玩法及值得探究的問題,其中同伴、教師的參與其實是另一種分析與評價;游戲故事分享時有些有趣的問題或話題會引發(fā)大家的參與,進而從一個幼兒的問題變成一組幼兒的問題,甚至成為全班幼兒感興趣的問題或主題,這就出現了支持幼兒持續(xù)游戲和活動的課程回應;教師的退后不是無為,而是更細心地觀察、更盡心地解讀,是支持、幫助幼兒完成自己的“成長任務”,是把被動的學習轉化為生動有趣的游戲探究,促進幼兒在體驗游戲的樂趣中不斷更新知識結構,獲得新的發(fā)展。

推廣“安吉游戲”,踐行“以游戲為基本活動”的學前教育課程理念,需要具有專業(yè)素養(yǎng)的研究型教師。教師要用研究的視角去看幼兒,讀懂幼兒游戲背后的需要和發(fā)展;要立足幼兒興趣,滿足幼兒需要,結合幼兒的生活經驗,提供豐富材料;要注重過程體驗,支持幼兒去探索,激勵幼兒去發(fā)現,將游戲的主動權交給幼兒,讓幼兒在游戲中獲得喜悅、成長,促進幼兒成為游戲的主人,更成為學習與發(fā)展的主人。

參考文獻:

[1]程艷.學前教育質量提升視閾下幼兒教師觀察能力的職前培養(yǎng)[J].太原城市職業(yè)技術學院學報,2021(08).

[2]盧筱紅.幼兒教師觀察專業(yè)化的策略[J].江西教育,2018(26).

[3]王超.基于“游戲精神”的幼兒園課程探索[J].寧夏教育,2021(05).

[4]張小藝.指導自主游戲的“三大法寶”[J].教育家,2021(28).

[5]董旭花等.幼兒園自主游戲觀察與記錄:從游戲故事中發(fā)現兒童[M].北京:中國輕工業(yè)出版社,2015.

[6]朱萌萌.教師專業(yè)發(fā)展視閾幼兒教師觀察行為研究[J].現代中小學教育,2020,36(10)

(責任編輯:趙春艷)

猜你喜歡
幼兒游戲
區(qū)域游戲材料對混齡幼兒自主游戲影響分析
幼兒教育中游戲的應用
有效借力本土資源 創(chuàng)設幼兒游戲環(huán)境
幼兒園游戲中的教師介入指導研究
談幼兒園區(qū)域活動中存在的問題及應對措施
教師在幼兒游戲中的作用分析
新一代(2016年17期)2016-12-22 12:38:20
論教師在幼兒游戲中的干預與干涉
小班游戲活動觀察和評價的研究
對幼兒教師在幼兒游戲中的角色思考
幼兒園區(qū)域游戲的環(huán)境創(chuàng)設與游戲組織策略研究
考試周刊(2016年75期)2016-10-12 06:38:39
惠安县| 佛坪县| 海宁市| 长春市| 延安市| 休宁县| 比如县| 古交市| 吉安市| 隆安县| 东台市| 调兵山市| 吕梁市| 原平市| 榆社县| 安远县| 广德县| 齐河县| 吴川市| 姜堰市| 灵寿县| 那曲县| 庆云县| 大同市| 四川省| 崇礼县| 平和县| 海口市| 和田市| 潍坊市| 遂宁市| 卢龙县| 嘉荫县| 连州市| 玉龙| 康平县| 巨野县| 金湖县| 鸡西市| 凉城县| 银川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