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輕化工大學 彭 琳 范光杰
在全球化與信息化的背景下,各國綜合國力的競爭變得愈來愈激烈,原先以生產力為主要手段的競爭已經無法適應新時代的發(fā)展要求,需要轉化為深層次的、以人才為中心的知識與觀念的競爭。初中道德與法治教師應密切聯(lián)系新時代、新課改的新要求,在教學中積極探索培養(yǎng)社會化和個性化人才的途徑。學生核心素養(yǎng)在教育發(fā)展中的價值越來越受到重視,轉變學生的學習方式是新課程實施以及學生全面發(fā)展的重要保證。教師是我國教育發(fā)展的中堅力量,新課改對教師的要求更加全面。教師素養(yǎng)向多元化邁進,需要教師主動轉變角色以適應改革。教師在教學中起主導作用,同時要發(fā)揮學生的學習主體地位。生活化教學是基于學生的生活經驗和知識儲備,依據新課改和課程標準,在立德樹人和人的全面發(fā)展觀念的指導下,將抽象理論知識形象化、具體化、生活化的教學。學生學習方式的轉變是新課程改革和課堂教學創(chuàng)新的重要特征,初中道德與法治學習方式的轉變要求學生由單一被動的接受式學習,轉變?yōu)樵诮處熤笇碌淖灾鲗W習、合作學習和探究學習。本文結合人教版初中道德與法治七年級下冊第二單元第四課第二框“情緒的管理”,聯(lián)系實際教學經驗,重點從基于生活、優(yōu)化學習方式的角度,對課堂教學和學生核心素養(yǎng)的培養(yǎng)進行探究。
初中道德與法治的課程標準中明確提出:“以初中學生逐步擴展的生活為基礎。”作為思政課,情境教學被廣泛運用于初中道德與法治教學中,很多初中思政課教師已經成為情境教學的熱情研究者和積極實踐者。生活化情境豐富了學生的生活經驗,提高了教師教學效果。為了貼近學生生活,讓學生切實感受情緒的變化,激發(fā)學生學習的興趣,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筆者在“情緒的管理”這一課授課前創(chuàng)設了如下情境。筆者走進教室便用堅定而振奮的語氣說:“同學們,這節(jié)課不上課?!惫P者停頓5秒同時觀察學生的表現(xiàn),接著說:“你們英語老師讓我通知大家,下節(jié)課要考試,請大家在課間做好考試準備。”對比兩種情境,還原學生生活的場景,讓學生實時體驗情緒變化,然后筆者請一個學生用語言、表情、動作和語氣等把自己在這兩種情境下的情緒表達出來。這里直接運用生活化的情境指導學生將學習與生活相聯(lián)系,增強了學生的體驗,調動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為引導學生解決如何管理情緒這一問題做了鋪墊。
本課在學習了第一框“青春的情緒”的基礎上,進一步學習“情緒的管理”,可以分析出情緒的管理對上一框題具有深化作用,并且為學習第五課“品出情感的韻味”埋下伏筆,在整個單元中具有承上啟下的作用。第二單元引導學生從對情緒的認識擴展到情感,體現(xiàn)出從感性認識到理性思考,有利于培養(yǎng)學生健全人格的核心素養(yǎng)和理性思維的科學精神素養(yǎng)。通過查閱相關心理學書籍,結合學生身心發(fā)展規(guī)律以及在教學過程中對學生的了解得知,處于青春期的初中學生的情緒變化可以用“疾風暴雨”來形容,也有“閉鎖”的表現(xiàn)。根據課程標準、核心素養(yǎng),通過對教材、學情的分析,在堅持學生全面發(fā)展的教學理念指導下,為突出教學重點、突破教學難點,達到教學目標,本節(jié)課充分運用生活化情境,最大限度地調動學生參與教堂互動,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筆者運用了探究性的生活案例指導學生自主學習、合作學習和探究學習,引導學生從認識上理解“為什么要調節(jié)情緒”,從行動上學會并掌握“調節(jié)負面情緒的方法”,培養(yǎng)學生幫助他人改善情緒的能力,幫助學生實現(xiàn)學以致用,達到知行合一的效果。
陶行知先生曾提出生活教育思想,主要包括“生活即教育”“社會即學?!薄敖虒W做合一”。其中,“生活即教育”是陶行知先生最為核心的思想,他認為:“教育的根本意義是生活之變化,生活無時無刻不變,即生活無時不含有教育的意義?!币罁招兄壬倪@一理論,教學應該來源于生活。因此,教學設計應當貼近學生的生活,回歸并根植于與學生緊密相關的家庭環(huán)境、校園環(huán)境和社會環(huán)境。為突出本課重點,讓學生理解“為什么要調節(jié)情緒”,筆者展示了學生生活中的案例:在期中語文考試時,小強焦頭爛額,怎么也答不上來,于是用筆狠狠地劃試卷,并不停地換坐姿,旁邊的學生小明也煩躁起來,并用紅色標出“焦頭爛額”“狠狠地劃試卷”“不停地換坐姿”“小明也煩躁”。接著筆者設疑過渡道:“小明為什么會煩躁起來呢?”請了兩名學生分析。第一位學生回答道:“小明受到小強的影響?!痹诘谝粋€學生回答的基礎上,筆者追問道:“受小強什么的影響?”學生異口同聲回答道:“受小強情緒的影響?!苯又?,筆者問道:“這說明了什么呢?”第二位學生回答出:“人與人之間的情緒會相互感染,即使沒有語言的交流,一個人的表情、動作所表達的情緒,也會影響周圍的人?!庇脴思t關鍵詞的方法兩個作用,一是指導學生學會閱讀材料并提取關鍵信息;二是讓學生學會在做筆記時畫關鍵詞,從而幫助學生學會學習。以上選擇了一個教學片斷。筆者在整節(jié)課中采用一案到底的方式,以考試為主要線索,從生活中選擇有探究價值的案例開展探究活動,讓學生在自主探究學習中綜合運用已有經驗和知識去發(fā)現(xiàn)新知識,培養(yǎng)學生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促進學生將學習過程與自己的生活和社會實踐相聯(lián)系,也培養(yǎng)學生理性思維的核心素養(yǎng)。
合作學習是指在小組或團隊中的學生為了完成共同學習任務,有明確的分工與交流,相互幫助,最后將小組整體表現(xiàn)作為評價依據的學習方式??鬃釉f:“三人行,則必有我?guī)??!睘橥黄平虒W難點,筆者呈現(xiàn)出生活化的案例:成績出來了,不出所料,小強沒有考好,教師要求小強把錯題抄下來,用不同顏色的筆重新做一遍。小強忘記了交作業(yè),又沒有及時補交,被班主任批評了一頓,并告知家長他的考試成績?;氐郊依铮驗樾姷钠谥锌荚嚦煽兿陆盗?,他的媽媽訓斥了他,并決定以后周末也不給小強看手機,小強……面對被班主任批評了一頓,媽媽不給看手機,這時小強會以什么方式表達自己的情緒呢,可能產生什么后果,他應如何調節(jié)和控制自己的不良情緒呢?上述設計是學生與家人、學生與教師交往中真實存在的場景,調動了學生的生活經驗,充分考慮了學生的生活經歷和認知經驗。這是學生熟悉的情境,他們有話可說,于是筆者以小組討論的方式,發(fā)揮學生的頭腦風暴法作用,讓他們在合作探究中大膽說出可能的情緒反應以及對應后果,并談談自己認為該怎樣調節(jié)情緒。在學生討論的過程中,筆者走到各小組中,聽學生在小組內的交流,并對他們的看法、觀點進行引導和點評。
布魯納在其代表作《教學過程》中提出發(fā)現(xiàn)學習,他主張學習是學生積極主動探索知識的過程,教師應給學生提供能獨立探究的問題情境或事例。在教師的啟發(fā)下,學生積極思考,自主發(fā)現(xiàn)并獲得相應原理和結論。小組討論后分享各自的觀點,如針對“和班主任敵對”“和媽媽大吵大鬧”“摔東西”“回房間關上門不吃不喝,誰也不理”“暴飲暴食”等行為,教師可以根據小組學生回答,引導學生思考這些行為可能帶來的后果,讓他們認識到這些做法會影響學習,不利于家庭和諧,不利于自己的身心健康。當學生認識到這些后果的嚴重性和危害性后,學生便水到渠成地列舉正確調節(jié)情緒的方法,如聽音樂、去郊游等,用哭、喊、運動等方式合理宣泄,進行自我暗示、放松訓練等。當然,有小組甚至說:“離家出走,以死相逼”,這就要引起特別的注意。由于一些學生受家庭環(huán)境、社會等因素的影響,采取極端的方式宣泄情緒,這時筆者應引導學生認識生命,從而培養(yǎng)學生珍愛生命、健全人格的核心素養(yǎng)。但出乎筆者意料的是竟然有小組提到用“打比自己小的學生”來宣泄情緒。這就涉及校園欺凌,筆者馬上引導學生明白這是違反校規(guī)校紀的,也是違反法律的,應培養(yǎng)學生樹立規(guī)則意識和法治觀念。接著,筆者列舉不合適的宣泄方法,如酗酒、網上謾罵、打架、暴飲暴食等,讓學生懂得宣泄不良情緒,一定要在道德和法律允許的范圍內,不能傷害自己的身心健康,也不能傷害他人、集體的合法權益。這一環(huán)節(jié)超出了我預想的效果,運用這個生活化的話題,學生坦率地說出各種他們可能做出的行為,經過共同探討,讓他們學會合理地調節(jié)情緒。
這部分教學以小組學習的方式進行,通過組內合作、組間合作、師生合作,活躍了學生的思維,培養(yǎng)了學生共同參與和合作交流的素養(yǎng)。同時問題設計具有開放性,充分發(fā)揮了學生合作探究學習的能力,將學生的學習動力與潛能釋放出來,有效地達到學生自我實現(xiàn)的需要。筆者運用具有探究性的生活案例,引導學生探究性的學習,突出了學生學習的主體性,將所學內容與學生的實際相結合,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從而突出重點、突破難點。通過這節(jié)課的學習,學生能有效地在實際生活中調節(jié)情緒,實現(xiàn)知行合一。但是由于課堂教學時間有限,在熟悉的情境中學生交流熱情較高,因而對他們提到的一些問題沒能做到詳細地剖析,于是筆者在課后做了單獨輔導。
教師應在初中道德與法治教學中對生活時政熱點進行探究,引導學生思考自己與國家、自己與社會的關系,有利于促進學生關心國家和社會,弘揚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培養(yǎng)學生政治認同素養(yǎng)。為了讓學生深入理解調節(jié)情緒的意義、如何幫助他人調節(jié)情緒,筆者播放了時政視頻——新冠肺炎疫情期間醫(yī)生在隔離病房內送上暖心的紙條,緩解患者焦慮的情緒。同時教師設疑:“隔離病毒但不隔離愛,讓患者感受到信心、愛心,緩解了焦慮的情緒,請學生想想學會調節(jié)情緒,對我們有什么意義呢?”最近發(fā)展區(qū)理論認為兒童存在兩種發(fā)展水平,一種是兒童自己可以獨立解決問題的水平;另一種是兒童在成人的幫助下可以完成任務的水平,這兩種水平之間的差距就是最近發(fā)展區(qū)??赐暌曨l,教師拋出問題,引導學生進行思考,這個問題對教材內容進行了概括,在設計時充分考慮了學生的身心發(fā)展水平,學生能回答出:“有利于我們成為情緒的主人,還可以幫助學生、家人以及身邊的人改善情緒,使他們保持積極樂觀的心境?!钡麄儾荒軓纳顚哟卫斫?,因此學生需要在教師的指導下通過探究學習才能從深層次理解。經過教師的提示和共同探討,學生從已有知識水平進入另一個更高級的發(fā)展區(qū),此時他們自然明白這是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在公民個人層面“友善”的體現(xiàn),友善對己,善待他人,也體現(xiàn)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文明”“和諧”。
辯證唯物主義指出實踐是認識的來源,人的認識經歷了由感性認識到理性認識再到實踐的一個反復、螺旋式上升的、發(fā)展過程。為了讓學生理解調節(jié)情緒的意義,筆者制作源于學生生活實踐的素材,在任課班級找學生提前錄制了學生在現(xiàn)實生活中管理情緒的視頻,包括“在操場不小心撞到學生,把學生的書撞撒一地”“在教室把水杯撞倒,水灑學生一身”“打籃球時撞摔學生”這三個情節(jié),引導學生從感性認識到理性認識。視頻中三個情節(jié)的學生都沒有發(fā)生沖突,而是用微笑化解矛盾,調節(jié)情緒,學生之間禮貌、友善地處理問題。視頻內容來源于學生生活,也是他們學習生活中經常遇到的問題,通過視頻讓學生在潛移默化中學會用理論指導行動,解決學生在實際生活中的問題,有激勵性與發(fā)展性,達到了知信行的統(tǒng)一,從而培養(yǎng)學生的健全人格,同時升華了學生情感。接著,筆者布置實踐作業(yè):學會調控情緒,多微笑,這是今天的作業(yè),需要同學們用一生去踐行。
《義務教育道德與法治課程標準(2022年版)》指出:教師要深入了解學生的學習需要,積極開發(fā)和利用初中學生已有的生活經驗,選擇學生關注的話題組織教學。教師在教學過程中不斷優(yōu)化教學方式,探究生活化教學,有利于促進學生的學習與生活經驗相結合,提高學生的思想道德修養(yǎng),培養(yǎng)學生樹立正確的價值觀。在“情緒的管理”這節(jié)課中,筆者充分利用多媒體輔助教學,以學案引導教學,堅持以學生為本,堅持立德樹人,堅持德潤生命,知行合一,讓學生在自主發(fā)現(xiàn)中培養(yǎng)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內化核心素養(yǎng),在合作探究中提升能力,在感悟情境中獲得知識,用知識指導行動,內化于心,外化于行,實現(xiàn)學生的全面發(fā)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