隋欣躍
內(nèi)容摘要:近年來熱播的《甄嬛傳》一度霸占各大熒屏甚至遠傳海外,它展現(xiàn)出豐富的中華古典文化內(nèi)涵,劇中運用了大量的詩詞曲賦,這些詩詞曲賦不僅增添了影視劇的藝術魅力,還具有重要的敘事價值,如塑造人物形象、推動故事發(fā)展、弘揚傳統(tǒng)文化魅力等。
關鍵詞:《甄嬛傳》 詩詞曲賦 運用方式 敘事功能 文化傳播
源遠流長的中國文明發(fā)展史孕育了博大精深的傳統(tǒng)文化,積淀了豐富珍貴的古典文學作品,以古詩詞為例,從最早民間歌謠的聲音傳播到提詩壁上,再到用大量的竹簡書卷記錄,傳統(tǒng)詩詞的傳播方式一直發(fā)生著變化。借助新媒技術,中國傳統(tǒng)詩詞被融入了大眾喜聞樂見的影視劇作品中,從而實現(xiàn)了對中國古典詩詞的傳承和弘揚。
一部優(yōu)秀的影視劇作品無論是從服裝道化還是人物語言角度都要歷經(jīng)千錘百煉,且古裝電視劇更要斟酌細節(jié),在最大程度上貼近和還原歷史,《甄嬛傳》中自然地融入了超百篇的中國古典詩詞曲賦,這些詩作年份跨度大、分布廣泛,約涉及運用唐代詩作超過40次,包括唐代詩人崔道融、李白、李商隱、杜甫、白居易等;其次涉及到宋代詩作近20次,包括宋代詩人蘇軾、蔡伸、柳永等,涉及漢代詩作的運用也超過10次,包括漢代詩人卓文君、曹操等,除此之外《甄嬛傳》中還涉及了南北朝、元、明、清等時期的作品。這些古典詩詞的運用不僅能夠豐滿人物形象、營造故事氛圍、暗示對話內(nèi)涵、為故事的發(fā)展埋下伏筆,同時為電視劇整體語言風格增添古典美感,使得臺詞和對話更加凝練集中,有含蓄韻味,將觀眾真情實感地代入到故事中,感受劇中人物的情緒心境。
一.完成對話的同時塑造人物形象
《甄嬛傳》是一部76集大型古裝宮廷劇,其中原著作者有意將合理、恰當?shù)墓诺湓娫~曲賦大量運用在人物對白中,使得在完成基本對話表達需要的前提下達到幫助觀眾理解劇情并豐富人物形象的效果。以劇中幾位主角為例,他們臺詞中詩詞涉及量尤為突出,女主角甄嬛是運用詩詞曲賦數(shù)量最多的角色,多達40次,皇上、果郡王運用次數(shù)也近20次,除此之外安陵容皇后、三阿哥、華妃、寧嬪等人也均有涉及。
甄嬛在入宮之前曾引用漢代才女卓文君《白頭吟》的句子許愿道“愿得一人心,白頭不分離”,表達對如意郎君的期盼和美滿婚姻生活的向往,同時在第45集又出現(xiàn)了《白頭吟》附書《訣別書》的引用“朱弦斷,明鏡缺,朝露晞,芳時歇,白頭吟,傷離別,努力加餐勿念妾,錦水湯湯,與君長訣”,此時的甄嬛得知皇上始終把自己視作純元皇后的影子,決意出宮修行,離別皇上前哀怨悲痛地給皇上留下這樣一段話,如此便借原詩作哀傷悲憤又堅定決絕的口吻巧妙完成和皇上的對話,又借原詩對待舊情不無留戀的女子形象豐富了甄嬛至情至性、對愛情不肯將就的角色特征。
第33集甄嬛喪子,皇上卻對華妃袒護,這讓甄嬛心灰意冷,此時果郡王深夜吹笛前來探望甄嬛道“你瘦了”,甄嬛回道“這時節(jié),簾卷西風,自然人比黃花瘦”這是出自于女詞人李清照的《醉花陰》,原詞情感是李清照在重陽節(jié)時思念遠方的丈夫,故而心情愁悶、體量消瘦,甄嬛借原詞女性形象來形容自己十分貼切,也自然地完成了和果郡王的對話。
而上述提到和甄嬛情投意合的果郡王,也在多個場景中談及詩詞名句,如甄嬛、果郡王第一次湖邊相遇,果郡王便化用《子夜歌》中“縹色玉柔情”來夸贊甄嬛肌膚白皙,又在第19集和甄嬛泛舟湖上時探討《牡丹亭》,用“情不知所起,一往而深,生者可以死,死亦可生”來對答甄嬛的“良辰美景奈何天”,完成對話的同時也塑造了一個飽讀詩書、有情有義,和甄嬛興趣相投的人物形象。
第37集中甄嬛母親進宮探望,母女二人見面互訴衷腸,甄嬛談及小產(chǎn)后和皇上的關系時形容“易求有價寶,難得有情郎”,此詩句出自于魚玄機《贈鄰女》,“易求”與“難得”相對比,訴說了女子在追求愛情路上的艱難。在甄嬛說完這段話后其母親連忙打斷道“含情欲說宮中事,鸚鵡前頭不敢言”,這是唐代詩人朱慶馀創(chuàng)作的宮怨詩《宮中詞》。全詩含蓄蘊藉,描繪了宮女們在深宮中有苦難訴的哀怨,應用到此處對話中恰好符合當前語境也襯托出甄母為人謹慎、說話嚴謹?shù)奶攸c。
第66集中先是皇上想要給玉嬈賜名“婉”,出自于張華的《永懷賦》“揚綽約之麗姿,懷婉娩之柔情?!笔窃诳洫勁用嫒萱?、姿色出眾、柔情婉約,緊接著甄嬛將下句補充完整“既惠余以至歡,又結我以同心,交恩好之款固,接情愛之分深?!边@是一首張華悼念亡妻的作品,皇上引用其中一句表面上是想賜名玉嬈,實則想將玉嬈納為妃嬪,而甄嬛也通過點明詩作的創(chuàng)作背景和詩人創(chuàng)作情感,在完成對話的同時拒絕皇帝了的賜名。
劇中還有多處原著筆者利用詩詞曲賦完成基本對話的例子,如果郡王與甄嬛在湖邊初次相遇時,化用《子夜歌》中“縹色玉柔情”來夸贊甄嬛肌膚白皙,從而完成雙方對話并達到為語言增色的效果;又如在塑造安陵容人物形象時,在多個場景中都設計哼唱《漢樂府·江南》,也符合她作為繡娘的女兒出身小門小戶的身份形象。
綜上,詩詞曲賦在描繪意境、表達情感、塑造人物形象上都有重要作用,恰當詩句的選擇可以使影視中的人物角色更加立體飽滿。
二.設計伏筆推動故事發(fā)生發(fā)展
《甄嬛傳》中多處詩詞曲賦的巧妙運用不僅完成了人物之間的對話,而且在故事情節(jié)中設下伏筆,起到聯(lián)系劇情和推動故事發(fā)展的作用,值得觀眾細細推敲。
第5集余鶯兒冒充除夕夜吟誦《梅花》的宮女來到皇上面前被賜官女子位份,皇上吟道“玉樓金闕慵歸去,且插梅花醉洛陽”然后轉身離開并沒有指明詩名和出處,余鶯兒不知所以,果郡王借以試探余鶯兒告知是李白的詩作,其實此句出自宋代詩人朱敦儒的《鷓鴣天·西都作》,由此一來果郡王便知道余鶯兒并不精通詩書,可能不是除夕夜的誦詩宮女,這一情節(jié)也為不久甄嬛出現(xiàn)推翻余鶯兒說謊埋下伏筆。
《甄嬛傳》第6集甄嬛進宮后與皇上初次相遇,坐在漫天杏花、陽光明媚的的美景中用簫吹奏曲調(diào),皇上聽后覺得“你剛才吹的那首《杏花天影》合情合景,若是在春夜里用塤吹奏會更得其清麗幽婉之妙?!苯又鐙值淖灾t皇上又說道“只是剛才吹到那句滿汀芳草不成歸的時候,簫聲微有凝滯,帶有嗚咽之感?!泵鎸噬暇_地評價甄嬛回道“曲有誤,周郎顧,王爺耳力堪比周公瑾?!痹诖饲榇司跋禄噬喜唤貞浧鸺冊屎蟛⒖滟澱鐙趾嵚暶烂钏萍冊?,一段融合了簫聲、杏花、古典詩詞品析的初遇場景,讓皇上惦念起昔日愛妻純元,也為日后甄嬛了解自己被視作純元替身的真相設下伏筆。在這段場景中,甄嬛作為純元皇后之后嬪妃中最善笛子的人,在妙麗的杏花美景中有感而發(fā)吹奏一曲《杏花天影》十分符合情境,另外,人物對話臺詞中點明的詩詞名稱也增添了些許氛圍,幫助觀眾更好理解作者的設計意圖。同時從此情節(jié)也看得出甄嬛和皇上都是精通詩詞曲調(diào)的人,來日可共品詩書文卷,經(jīng)此一遇推動著曖昧情感迅速升溫發(fā)展。
在第35集和第43集中將宋代張先《木蘭花》中“花好月圓人又散”與宋蘇軾《水調(diào)歌頭》中“但愿人長久千里共嬋娟”的詞匯拆分重組,化用而成“花好月圓人長久”并出現(xiàn)了兩次:一幕是皇上為甄嬛提筆寫下詩句流朱懸于寢殿床頭,此時的甄嬛一心希望和皇上的感情能長長久久,殊不知原詩所渲染的孤獨、凄涼之感也為二人日后的情感裂隙埋下伏筆。另一幕是73集果郡王奉命駐守雁鳴關外時,甄嬛立于寢殿內(nèi)對著墻上“花好月圓人長久”的詩句道“花好月圓易得,人卻不能長久相守”,同一幅提筆詩句出現(xiàn)在兩個不同的場景下,主人公的心情心境也截然相反,但兩處卻遙相呼應,作者在回復前期埋下的伏筆同時也感嘆甄嬛身處宮苑往往身不由己,無法和珍愛之人長相廝守。
第64集沈眉莊誕臨終之前為誕下的公主起名字“就叫靜和好不好?”甄嬛對曰“溫和從容,歲月靜好”這是套用了《詩經(jīng)·國風·鄭風》中《女曰雞鳴》的句子“終身所約,永結為好,琴瑟再御,歲月靜好?!币饬x為男女相約白頭偕老、永結同心,女人彈琴男人鼓瑟為酒助興,夫妻生活和諧美滿、溫暖甜蜜。劇中溫實初與沈眉莊兩情相悅但身份的阻隔二人終究不可能過上美滿的生活,沈眉莊臨終前為女兒起名一是期望女兒能擁有美好甜蜜的感情,二是即便不久于人世但愛上溫實初自己并不后悔,縱使不能相伴終身有曾經(jīng)的點滴回憶也十分歡喜。其實這句話原句在《甄嬛傳》中出現(xiàn)過,第51集中果郡王回到凌云峰見甄嬛拿出一張合婚庚帖,在上面寫下“愿琴瑟在御,歲月靜好?!钡?4集甄嬛受皇上脅迫去桐花臺赴約果郡王,實則是要用毒酒毒殺果郡王,二人舉杯時果郡王對甄嬛說“終身所約,永結為好。”甄嬛對道“琴瑟在御,歲月靜好?!焙蜏貙嵆跎蛎记f的身份阻隔一樣,甄嬛與果郡王即便在離宮修行時有過短暫甜蜜的過往,有過像尋常夫妻一樣彈琴吟詩的回憶,合婚庚帖象征著二人美好愛情的開端,而桐花臺夜宴又是天人兩隔的悲慘結局,在這兩段場景中都運用了相同的話使得前后情節(jié)呼應,故事圓滿卻無法美滿。
第69集中三阿哥對瑛貴人一見傾心,感嘆瑛貴人美貌“名花傾國兩相歡”出自于李白的《清平調(diào)·其三》,句中“名花”指牡丹花,“傾國”是指美人楊貴妃,二者的美艷相得益彰,而這初次相見便讓三阿哥對瑛貴人念念不忘,以至于吟誦起《上邪》中“我欲與君相知,長命無絕衰?!北磉_對瑛貴人情感的堅定、執(zhí)著,也正因三阿哥這樣不加掩飾的示愛追求在皇上面前暴露了心思,導致瑛貴人招來殺身之禍,使得皇上對送瑛貴人入宮的果郡王起了疑心,更為日后皇上除掉果郡王埋下伏筆,由此可見,這一片段的古詩詞引用不僅充分展現(xiàn)出三阿哥對美人的相思之情,也在暗暗地推動著皇上、果郡王、甄嬛幾人關系發(fā)生變化。品琢筆者借用詩詞句設下伏筆的精巧心思,也是這部優(yōu)秀影視劇俘獲大批觀眾的魅力所在。
三.渲染心境且烘托氛圍
《甄嬛傳》中的多處詩詞曲賦主要用于抒發(fā)人物內(nèi)心難以言狀的情感,通過代替語言的方式表達情感變化,同時渲染了一定的情感氛圍,引發(fā)觀眾共情。
第9集甄嬛勸皇上不可獨寵自己應多去看望宮中其他妃嬪,但在皇上去看望齊妃后,甄嬛獨守宮室凄涼之情一時涌上心頭邊彈邊吟誦起“雨瀟瀟兮洞庭,煙霏霏兮黃陵,望夫君兮不來,波渺渺而難升?!变奖搪牭竭B忙制止并說“這首曲子叫《湘妃怨》,不吉利呀?!倍橛褴庨T外的皇上在聽到甄嬛彈奏時不禁吟誦起白居易的《聽彈湘妃怨》“分明曲里愁云雨,似道蕭蕭郎不歸。”甄嬛吟誦《湘妃怨》中的幾句是表達女子對丈夫思念之情和內(nèi)心愁苦之情的,配以中國古典樂器的彈奏更加渲染了悲涼氛圍。
第49集果郡王向甄嬛表明心意卻得不到回應時“芭蕉不解丁香結,同向春風各自愁”,此處以芭蕉喻情人,以丁香喻果郡王自己,是說芭蕉的蕉心尚未展開,丁香的花蕾叢生如結,同是春風吹拂,二者卻都在為不得對方而愁苦,此處是表現(xiàn)果郡王在愁悶明明甄嬛也對自己有情,卻始終不和自己互訴愛意。
第50集甄嬛與果郡王知道彼此心意后便以夫妻相稱,二人在一來一往的書信中涉及到大量對于《九張機》的引用,其內(nèi)容描寫織婦、織女相思之情的,字里行間傳達出戀愛中男女對甜蜜幸福生活的熱情和相思不見的苦悶,十分貼切當時情境下甄嬛果郡王剛陷入熱戀中的狀態(tài)。
第61集中當甄嬛帶上果郡王送來的珊瑚手串賀禮時感慨道“掌上珊瑚憐不得,卻教移做上陽花。”這是吳偉業(yè)《古意》的第六首,涉及了清順治帝與董鄂妃、博爾濟吉特氏的故事,原詩是憐憫廢后身世高貴,只因董鄂氏之故而不得順治愛憐,終落得與上陽宮人同一命運,寓意有些東西雖然美好,但卻不是你所能擁有的。甄嬛在此與果郡王心意相通,即使兩人郎有情妾有意,但自己是皇上的妃子,此生都將困于深宮高墻內(nèi),終究和果郡王有緣無分錯過彼此。
據(jù)上述提到的《甄嬛傳》中關于詩詞曲賦運用手法的分析和對于影視劇故事的意義可見:《甄嬛傳》因詩詞曲賦的融入使得人物形象更立體和個性,使得故事劇情發(fā)展更流暢和具有戲劇性,也使得全劇在基調(diào)上更添古風古意。同時以《甄嬛傳》為例對古典詩詞曲賦的傳播也是新一重現(xiàn)傳統(tǒng)詩詞魅力的途徑,從其正面意義來看拓展出了一種傳播中華文化的新渠道。
《甄嬛傳》中涉及運用的大量詩詞曲賦在很長一段時間內(nèi)掀起了一股“詩詞熱'、“甄嬛體”的熱潮,網(wǎng)絡、期刊、報紙對于《甄嬛傳》中經(jīng)典詩詞句引用的點評不盡其數(shù),這給《甄嬛傳》之后的古裝劇拍攝提供了靈感和素材篩取的標準,也使得《甄嬛傳》成為經(jīng)典流傳至今仍值得細細品琢。
在傳統(tǒng)紙質(zhì)傳播媒介遭遇瓶頸的今天,以網(wǎng)絡平臺為依托的影視劇作品作為傳統(tǒng)文化的載體具有著影音結合的深刻意義,其影響表現(xiàn)在:影視劇的大力宣傳和快速傳播促使人們重新燃起品讀經(jīng)典詩詞的熱情,也在我們回味劇中詩詞的同時帶給我們對現(xiàn)代生活和情感的啟發(fā)和思考;另一方面,弘揚古典詩詞有助于我們中國的精神文化傳承與發(fā)展,提升全民族精神文明素質(zhì),從而更好地向世人展示我國珍貴的精神瑰寶。
參考文獻
[1]柴梓.詩中有劇,劇中有詩——談電視劇《甄繯傳》中詩詞歌賦的巧妙運用[J]. 西部廣播電視,2015(14):109.
[2]刁生虎.宮廷劇的成功之作——電視劇《后宮甄嬛傳》評析[J].創(chuàng)作與評論,2013(04):100-103.
[3]彭霞玲、霍晉峰、李永娟.詩詞入畫境情韻出其中[J].名作欣賞,2018(32):21-22.
[4]王衛(wèi)波.后現(xiàn)代語境下的詩意回歸:試論熱播劇《甄嬛傳》臺詞的古典意蘊[J].名作欣賞,2013(18):158-161.
[5]鄢敉君.古詩詞在影視劇中的運用——以古裝電視劇為例[J].綿陽師范學院學報,2018(06):135-140.
[6]張彩麗.論電視劇《甄嬛傳》對詩詞曲賦的運用[J].電影評介,2012(22):64-66.
(作者單位:天津理工大學語言文化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