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小玲
摘要:思維能力的提升對于促進學生在數學領域的發(fā)展有著十分重要的作用。為此,幼小銜接階段的數學教師應該展開多角度的思考,讓學生在完成學習任務的同時能夠積極運用多種思維方式獨立解決后續(xù)存在的各種數學問題,從原本單一化的具象思維習慣中跳脫出來,為學生在數學領域的良好發(fā)展奠定堅實的基礎。
關鍵詞:小學教育;數學課程;思維能力;幼小銜接
中圖分類號:G4 文獻標識碼:A
數學知識的學習本身就具有較強的綜合性,幼小銜接階段學生在進行思考的時候不僅要使用具象化的思維方式進行理解,還應該積極使用抽象思維模式理解其中涵蓋的各種知識內涵,這樣才能夠對數學知識具有深層次的思考,將其中的核心思想融合在自己的模式中。為此,教師應該運用課余時間與班級學生展開深層次的交流,了解學生在理解數學知識過程中存在的不足,制定出有針對性的教學計劃,讓學生在完成學習任務的同時能夠實現(xiàn)思維能力上的顯著提升。
一、利用先進教學設備培養(yǎng)學生思考意識
針對于幼小銜接的學生來講,在走出家庭、進入班級以后,不可避免地會產生相應的陌生感,其需要在較為輕松的幼兒教育環(huán)境中逐步進入到更加嚴格的小學階段學習,其對于周邊事物的感性認識相對強烈,對于各種各樣的新鮮事物以及新鮮知識總是可以保持極為豐富的好奇心。學生群體在接觸到新生事物以后,往往是處于相對被動的狀態(tài)的,在此種情況下自然要求幼小銜接階段的數學教師進行科學合理引導,以此來充分吸引學生群體的關注和認可,促使學生更為積極自主地完成對數學知識的學習,進而提升學生的自主學習的成效性,深度吸引學生的注意力。
例如,教師在為學生講解“認識鐘表”的過程中,可以先行利用多媒體技術引導學生群體,內容可以涉獵到學生日常生活的多個方面,教師還可以播放和鐘表相互關聯(lián)的動畫短片,以此為基礎吸引學生群體的關注,如果在畫面當中出現(xiàn)鐘表,則可以向學生群體提問:“同學們,鐘表顯示出的時間是幾點呢?”此時可以要求學生群體舉手作答亦或是搶答,以此來輕松地實現(xiàn)對學生群體的引導,幫助學生更好地認識到本節(jié)課程的教學中心所在,精彩的課堂導入環(huán)節(jié)一方面可以為課堂氛圍的活躍充實奠定堅實的基礎支撐,另一方面則是可以促使課堂教學更加充滿趣味性,有效地提升幼小銜接學生群體的課堂參與度,此外教師還可以在黑板當中畫上多個并無指針的鐘表,并說出相應時間,要求學生在黑板當中畫出指針。
二、利用分組教學理念給予深度思考機會
教師在制定任何教學計劃的時候都應該進行多角度的思考,尤其需要針對幼小銜接的學生,更加需要進行多角度的思考,將學生放置在課程的主要地位,讓該階段的學生能夠有更多機會積極運用自己的智慧解決其中存在的各種問題,學生在利用自己智慧的同時能夠構建更加適合自己的思維模式,學生在后續(xù)的學習過程中也能夠及時構建更加適合的自身發(fā)展的思考,節(jié)省更多思考的時間,學生可以在這種學習環(huán)境中獲得多方面的鍛煉。這就需要教師在制定教學計劃的時候積極運用分組教學模式,給予學生足夠的獨立思考時間。在對學生進行分組的時候應該進行多角度的思考,根據每個學生的擅長領域和性格特點進行合理分組,這樣能夠讓學生在更加適合自己的環(huán)境中進行數學知識的思考,學生能夠在輕松愉悅的氛圍中收獲更多思維要點,學生也能夠在小組中獲得顯著成長,并且能夠發(fā)揮出自身存在的價值。比如,教師在帶領學生認識圖形的時候就能夠積極使用這種教學方案,在課程進行的過程中提出一些具有引導性的教學問題,這樣能夠讓學生在小組中逐步建立起適合自己的學習思路。教師可以提問學生“不同幾何圖形的相同點和不同點是什么”,學生能夠通過使用集體的力量了解無論何種幾何圖形都是經由若干數量的邊構成,在經過觀察后學生能夠了解到幾何圖形內部的角會經由的邊數量以及長度的變化而變化,并且能夠呈現(xiàn)出更多不同的性質,這樣能夠讓學生在思考的過程中建立對比思維模式,強化對各種知識點的理解和記憶。
三、利用多種教學活動養(yǎng)成獨立思考習慣
幼小銜接階段的學生在學習任何數學知識的時候都更加愿意參與到具有趣味性的課程環(huán)境中,教師在制定教學計劃的時候就需要抓準這一教學契機,了解該階段學生仍舊具有好玩愛動的特性,教師可以通過學生活潑可愛的天性,引導并幫助學生在游戲當中感悟數學和理解數學,感受來自于數學知識的樂趣,通過游戲化的方式,可以有效地促進對教育模式的改進和優(yōu)化,擺脫傳統(tǒng)的枯燥乏味的講解模式的限制,同時還能夠實現(xiàn)對抽象化數學知識的具象化處理,數學知識系統(tǒng)將會更為系統(tǒng)化和具體化。比如,教師在講解到位置和順序的知識內容的過程中,為保證學生能夠更為生動具體地觀察和認識到物體的位置關系,可以在課堂當中為學生設計如下活動。首先,教師可以邀請多名學生登上講臺,每位學生扮演不同的動物,比如小貓咪、小狗狗、小綿羊等角色,而后要求學生自由站成四排,并詢問學生群體每個小動物的位置,通過此種生動有趣的游戲活動,可以幫助學生更為直觀具體地領會和認識前后、左右的順序的概念,學生一方面可以明確如何通過語言描繪表述事物的位置,另一方面則是可以形成更為良好的空間觀念。所以教師在實際教學中,有必要強化對生動、趣味、多樣的游戲活動的利用,著重開發(fā)學生的具象化思維,助力學生的深度成長和發(fā)展。此外教師還需要著重培養(yǎng)學生的數學思想以及邏輯思維,引導學生逐步形成完整的思維認知能力,比如可以羅列出部分晦澀難懂的數學問題,同時尋找到與其相互關聯(lián)的有趣案例,助力學生的思維發(fā)展。
結束語:
綜上所述,幼小銜接教學階段的小學數學教師在教學時應進行多角度的思考,緊跟時代的發(fā)展趨勢利用新穎的教學模式解決其中潛在的教學問題,不僅讓學生對基礎知識進行深度理解,也應該在潛移默化中培養(yǎng)學生各方面的思維能力,讓學生在面對各種新穎數學知識的時候能夠積極運用自己的思考方式解決問題。教師要針對學生在各個成長階段的特性制定出適合的教學計劃,切實提升自身的教學效率,利用有限的教學時間解決其中涵蓋的各項問題,讓學生能夠順利從幼兒教學階段過渡到小學學習情境中。
課題項目:本文系福建省泉州臺商投資區(qū)教育科學“十四五”規(guī)劃第一批立項課題《基于兒童視角落實幼小雙向街接的實踐研究》(課題編號:tsjj1402)階段性研究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