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鳳艷
摘要:語文是與日常生活最貼近的學科,而習作教學是鍛煉學生學會表達自己、善于表達自己,故而更是其中的重中之重。部編版教材每一單元后,后會根據(jù)本單元選取的文章的特點,通過明確寫作主題,確定對學生的寫作要求,這足以顯現(xiàn)出教材對作文習作的重視。本文主要從“教、學、做”這三個角度,闡述教師應當如何對習作單元的精讀課文進行講授,讓學生充分學習課本中的知識。
關(guān)鍵詞:習作單元;精讀課文;教學策略
中圖分類號:G4 文獻標識碼:A
前言:
部編版教材采用文章和寫作相結(jié)合的方式,每個單元有固定數(shù)量的課文,在單元的末尾則是習作課。這一安排旨在將閱讀和寫作相互融合,在閱讀中鍛煉學生的寫作技巧,又在寫作中培養(yǎng)學生的感悟力,以便更好理解文章內(nèi)容?!敖獭奔词钦Z文教師的教授,將知識點準確無誤地傳達給學生,培養(yǎng)學生語文素養(yǎng);“學”則是以學生為主體,要求教師根據(jù)學生的實際情況進行有針對性地教學,提升學生的學習效率;“做”從實踐出發(fā),要求學生能將學習到的知識融會貫通,認識生活,并形成自己的寫作風格,提升學生的寫作水平和思考能力。
1以教為始,提升教師授課水平
部分語文教師不能清晰地認識到語文這一學科的獨特性,只是將它當做普通知識,認為能讓學生記住字詞就是成功的教學。實際上,小學語文影響著學生今后的學習能力和理解能力,是其一切學習的基礎。教師應當充分認識到語文這一特殊性,改變以往的教學觀念,專注于對學生領悟力和文學素養(yǎng)的培養(yǎng)。在上課前,教師應根據(jù)本節(jié)課要學習的內(nèi)容,利用多媒體等手段搜集資料,制作能夠吸引學生注意力的PPT,結(jié)合本班同學的學習能力進行有針對性地備課;上課過程中,教師需要根據(jù)學生的學習進度,把握授課節(jié)奏,對學生的問題不應急于否認,而應引導其與同學討論、進行反思,培養(yǎng)學生的發(fā)散思維;在課后,也要及時向?qū)W生了解情況,進行有效改善,從而提升授課效率。教師應當時刻注意豐富自己的知識面,做到與時俱進,與學生共同進步。從而提升自己的講課水平,提升學生的學習效率。
2以學為主,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以學生為中心
在傳統(tǒng)的教育方法上,教師作為知識的傳授者,在課堂上擁有絕對的話語權(quán),但那個時代已經(jīng)過去。新課改要求教師主動求變,改變以往師生二人對立、地位不平等的情況,將學生作為課堂上的中心,教師在其中起到輔助作用,負責引導學生進行知識的學習,讓學生掌握學習的技巧,從而培養(yǎng)其自主學習的能力。語文教育中尤其如此。教師的目的不僅在于教授學生課本上的字詞,還要幫助學生閱讀課文,理解課文中的深層含義,教授他們品鑒文章的方法。并積極帶領學生摘抄文章中的優(yōu)美詞句,將它們用在自己的寫作中,從而提升學生的寫作水平。
例如:在課文《一個豆莢里的五粒豆》中,教師要先引導學生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在學生能夠認識文中的字詞并理解大概含義后,教師可以提出一些有思考性的問題,“這粒小豌豆的愿望是什么?從哪里看出來的?為什么它會有這樣的愿望?”、“同學們對小豌豆們有什么想說的話?”通過設置沒有標準答案的問題,教師可以讓學生們分組進行討論,在交流中交換彼此的看法,學會從多角度看待問題。在進行最后的總結(jié)環(huán)節(jié)時,教師可以讓小組中的某位同學作為代表,向全班同學展示本組同學的想法,在這一過程中能夠鍛煉學生的語言組織能力和歸納能力,教師可以在其中補充學生遺漏的地方。在開放式的課堂中,學生會對知識的領悟更加深刻。
3以做為終,理論與實踐相結(jié)合
寫作需要閱讀,閱讀語文課文的最終目的,也是幫助學生更好地表達自己的看法。故而教師不應將閱讀和寫作割裂開來,要做到知行合一,將閱讀中學習到的寫作技巧和對日常生活細致入微的觀察結(jié)合,做到最終的“學思踐悟”。仍舊以《一個豆莢里的五粒豆》為例,教師在課前可以引導學生搜集豆莢相關(guān)的資料,在課堂上輪流進行展示;教師利用動畫等方式,為學生們講解豆莢從種子變?yōu)楣麑嵉囊簧?,讓學生們充分了解豆莢的特點。然而只有這樣,學生對“豆莢”的了解仍然僅止于理論層面,教師可以準備好豆莢的種子分發(fā)給學生,教導他們種植屬于自己的豆莢,將這些植物擺在班級中,讓學生可以每天觀察到植物的變化。這樣,課本上的概念就成了能看見、能摸到的東西,學生對抽象概念的理解轉(zhuǎn)化為對具體事物的認知,也能使學生對學習更有熱情。此外,在文章本身的學習中也是如此,教師應當鼓勵學生進行大量的閱讀,有針對性地做好閱讀筆記,整理文章寫作結(jié)構(gòu),學習文章中的修辭手法,并在接下來的習作課中將學習到的知識應用到其中。在這一步,老師需要督促學生獨立完成,只有這樣,學生才會對文章有真正的理解,學習到的知識也就更加印象深刻。
結(jié)語:
綜上所述,在小學語文教學中,教師應當有意識地提升自己的教學質(zhì)量,運用多元化的教學方法豐富課堂,吸引學生的興趣,激發(fā)學生的學習動力;在講課過程中,以學生為主導者,依照學生的個人特點,因材施教,啟發(fā)學生進行思考;最后要注意語文絕不是一門理論性的學科,它需要和現(xiàn)實相結(jié)合,教師的教學必須延續(xù)到課堂之外,幫助學生認識生活,并有意識地鍛煉學生的寫作水平和表達能力。只有“教學做”合而為一,小學語文教學的水平才能有效提高。
參考文獻
[1] 蒙彩香.小學語文精讀課文教學模式的探究[J].讀與寫,2019,16(28):72.
[2] 覃沛恒.新課標指導下小學語文精讀課文教學研究[J].科學咨詢,2019,(26):1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