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其平
(作者單位:福建省德化縣實驗小學)
深度先學是指教師教學之前,學生充分閱讀文本,按照一定框架,主動思考、積極提問、自主探究,并將閱讀感受、問題探究等記錄展示出來的一種學習方式。
深度先學的關鍵是充分閱讀,所以首先引導學生朗讀或默讀課文。一讀課文后的練習,引導學生自主識字學詞,疏通文本。就生字詞教學而言,班級中的學生情況各不相同,若全部按照課后生字條、生詞表組織學習,就可能造成學生已經(jīng)會的,教師還在拼命教,而學生不會的卻沒有涉及的現(xiàn)象。關注學生的真實情況、引導學生自主識字學詞、豐富語言積累是一讀的初衷。二讀課文后的第一個練習是讓學生說說課文寫了什么,讓學生在獲得事實性知識的同時,鍛煉感知與概括的能力;第二個練習讓學生尋找印象深刻的情節(jié)或認為優(yōu)美的語句并說明理由,不限制學生,只要其個性見解能自圓其說即可。三讀到五讀的設計引領學生往高階閱讀能力發(fā)展,這些練習能展現(xiàn)學生先學文本的真實感受、問題以及對課文的鑒賞能力,學生有感受則完成,沒有感受則不要做。三讀課文后的問題“最深的感受是什么?為什么?”,檢驗學生是否通過外在文字激起心靈感受,并能從文本找到支撐;“想到了什么”搭建文本與生活之間的鏈接橋梁,喚醒生活體驗。四讀課文讓學生質疑探究。提出問題并嘗試探究猜測答案,既能展示學生思維狀態(tài),又能培養(yǎng)良好的思考求證習慣。五讀課文談的建議,實際是學生對文本的鑒賞:以兒童的視角,結合閱讀經(jīng)歷和生活體驗提出建議。
下面是對六年級下冊《匆匆》深度先學筆記的整理,結合上文提到的先學筆記內容的設置意圖,可作如下分析:
一讀字詞練習,學生所列舉的難讀字詞和易錯字詞除“徘徊、挪移”外,其余都不是生字條或生字表里的字詞。如果再按字條或詞表進行教學,勢必會該教的沒教,不必教的又大費口舌,既浪費教學時間,又阻礙學生對文本內容的理解和情感的體悟。
從二讀完成的筆記來看,大多數(shù)學生能較好地把握內容主旨。可見,只要學生充分閱讀文本,“課文寫了什么”這種事實性知識,教師沒有必要再串講串問,可以選擇程序性知識(如概括散文內容的方法)進行教學。對于印象深刻的情節(jié)或認為優(yōu)美的句子,多數(shù)學生有自己的理解,不少學生還能對印象深刻或優(yōu)美的理由說得頭頭是道。如一學生對“但是,聰明的,你告訴我,我們的日子為什么一去不復返呢?——是有人偷了他們罷:那是誰?又藏在何處呢?是他們自己逃走了罷:現(xiàn)在又到了哪里呢?”這一句印象深刻,理由是:“作者先對時間去哪兒了提出疑問,猜想‘有人偷了’,隨即又給予否定‘那是誰、藏在何處’,接著再猜想‘自己逃走’——‘現(xiàn)在又到了哪里’,這樣猜想——否定——再猜想——再否定,表達出作者對時間逝去杳無蹤跡的焦慮、無奈,令人印象深刻。”學生的這種思考與理解完全超越了教師的預設,甚至超越了教師對文本的解讀??梢姡疃认葘W,將引發(fā)教師重新定位學生的最近發(fā)展區(qū)或重新設計教學活動。
學生三讀文本的感受及所引起的聯(lián)想是豐富的。其感受有源自文章主題的,如“時間過得很快”“要珍惜”;有從表達角度談論的,學生認為作者心思細膩、文筆優(yōu)美、文章生動,如“八千多日子從我手中溜去,像針尖上的一滴水滴在大海里,我的日子滴在時間的流里,沒有聲音也沒有影子”;有的則是感受到作者在字里行間所流露出的淡淡憂傷,甚至在問“作者眼里只有灰色嗎?”由文本產生的感受,更因學生經(jīng)歷而豐富多彩。如由文中時間匆匆逝去而想到自己或他人珍惜時間(或浪費時間)的種種表現(xiàn),便是基于文本的有益拓展。豐富的感受與聯(lián)想,其中任意一個角度都可以在提煉改造后成為課堂教學的核心話題,如以時間匆匆這一感受為中心話題,讓學生深入文本,選擇文中的語言文字(哪些語句表達出時間匆匆)和聯(lián)想到的生活經(jīng)歷,佐證作者選擇合適的內容寫出了真情實感,并在此過程中提升理解力、表達力、鑒賞力。
學生四讀后的問題也對教師確定教學內容、設計教學活動提供了重要參考。有的學生提的問題非常專業(yè):“題目為什么叫‘匆匆’?”“第3自然段中‘這又算溜走了一日’中的‘溜’為什么不換成‘跑’?”“文章用了好多問句,有什么用處?”“為何文章如此感人?”等,這些問題涉及的語文本體性內容就非常值得研究。也有一些問題看似與語文本體性內容無關,如“時間為什么一去不復返?”“作者在哪一年、在哪里寫的這篇文章?”但這些問題確實是學生困惑所在,若以“課后我們再討論”或“這些問題將在上課過程中得到解決”等說法忽悠學生,久之,學生提問的興致將被消磨殆盡,今后再也不提問題了。其實,弄懂這些問題對于深入理解文章是有幫助的,如“作者在哪一年、在哪里寫的這篇文章?”,這是關于作者創(chuàng)作背景的問題,有助于理解文章意思與作者情感。至于“時間為什么一去不復返?”這樣深邃的科學問題,則可以考慮在探究問題過程中鍛煉資料檢索及綜述等相關能力。
五讀課文后,學生對文中“我”的建議:珍惜現(xiàn)在擁有的時間,不能讓時間從手中溜走;不要想以前那些不好的事,要珍惜現(xiàn)在的時光;與其擔心時間過得快,不如好好利用它。充滿溫情與善意,是語文學科人文精神魅力的彰顯。學生對“我”的關懷,又何嘗不是其自身精神生命的成長?對文章內容“加一點日常中時間流逝的事”的建議,是學生對作者的表達提出自己的看法,契合了單元的語文要素“體會文章是怎樣表達情感的”“選擇合適的內容寫出真情實感”。這也為教師提供了思路:讓學生用日常生活中時間流逝的現(xiàn)象進行仿寫,表達對時間匆匆的體會。
從上述分析可見,深度先學讓學生經(jīng)歷能動、獨立的閱讀、思考、表達的歷程,在這一過程中,學生的閱讀思考和表達能力得以提升,良好的讀、思、悟、寫的習慣得到培養(yǎng)。在先學筆記中,學生表達的是真實感受,展示的是真實的“前理解”,流露的是真實問題與困惑,表現(xiàn)的是真實的學習起點,為“以學為中心”的課堂構建奠定了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