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慧華
【摘要】為了更有效地開展素質教育,嘗試以小學科學社團為例,嘗試進行跨年級科學社團活動的實踐探索,在因材施教共同進步的思想指導下,對三十二位分別來自一二三四五年級的學生進行混齡社團活動教學。通過一學期的磨合調整,摸索出一套從學生視角出發(fā)的教學方法,讓學生在合作與競爭的氛圍中,培養(yǎng)他們的創(chuàng)造力、領導力、競爭力及迎難而上的精神。
【關鍵詞】小學科學,社團,跨年級
一、實踐背景
根據(jù)我國中小學加強素質教育的新課標指導要求,為了豐富學生的校園生活,發(fā)展學生的個性與潛能,使教與學相輔相成,得以共同提升,我校積極開展各學科學生社團活動。
然而因為學生興趣發(fā)展?jié)撃艿雀鞑幌嗤脑颍共糠挚颇块_設的社團活動有多個年級的學生參加,學生的年齡不一,心智參差不齊,知識面大不相同,學習進度無法達成一致,課程開展的難度也大大增加,教師難以把控好課堂節(jié)奏,部分學生學得過于簡單,部分學生學得過于困難。
為此,以小學科學學科社團為例,嘗試進行跨年級科學社團活動的實踐探索,以期更有效地加強素質教育落地實行。
二、指導思想
(一)以學生為中心
其基本理論為“人本主義”和“構建主義”,其中人本主義強調個體多樣性,構建主義強調結構的多樣性。人是發(fā)展的人,學生是發(fā)展的學生,要以發(fā)展的,變化的眼光看學生,以多樣化的形式為學生構建起認知體系。
(二)教師扮演協(xié)助者
社團活動的主旨是激發(fā)學生的興趣,挖掘學生的潛力,讓學生在趣味性的環(huán)境中體會學習的樂趣,愛上學習,沉迷學習。教師在提供安全實踐的刺激思考的環(huán)境的同時,不過多插手,但要適度引導課程的進展,讓學生擁有獨立完成科學探索任務的空間與時間,來讓他們的認知最大程度上得到發(fā)展。
(三)混齡教學
讓處于不同年齡段的孩子在同一時間同一空間內學習同一內容,實施混齡教學,然盡管教學內容相同,也有層次之分,每個學生能從中吸取的養(yǎng)分各不相同,讓學生根據(jù)各自的能力決定自己該學到什么層次和深度。大孩子在混齡教學活動中鍛煉領導才能,小孩子在混齡教學活動中樹立榜樣效應。團隊協(xié)作能力和組織領導能力是需要在現(xiàn)實的情境中磨礪而出的,沒有實踐就沒有能力,但學生們在繁重的學業(yè)高壓環(huán)境中,幾乎沒有時間磨煉交際能力,更不要說團隊協(xié)作和領導了。
(四)知識傳授與人格培養(yǎng)
素質教育的思想指導下,社團課程不只是教授學生知識,還是塑造學生人格的地方。人格是靈魂、行為、態(tài)度及社會責任等具體表現(xiàn)的統(tǒng)一。讓學生學會關愛同學,學會領導同學,學會求助同學,學會樂于分享知識,學會主動獲取知識。社團就是一個微縮版社會雛形,讓每個學生找到自己的位置,正視自己的能力,端正自己的態(tài)度,達到知行合一,承擔起各自的責任,并在合作互動中達到共同進步的結果。
(五)教學成果
也許相比于傳統(tǒng)課堂中對學生的知識灌輸,在科學的社團活動中,我們會更注重培養(yǎng)學生的科學探索精神、精確的實驗操作實踐和良好的自學能力。讓學生在不算長的一節(jié)課中,專注而快樂地獲取知識。教師也應當不斷充實自我,積極參加探討與公開課等活動,課后也積極反思,提高自己的教學技能,達到教學相長的效果。
三、實踐探索
(一)學生構成
一年級4人,二年級6人,三年級11人,四年級8人,五年級3人,共32人。其中男生17人,女生15人。
(二)課程活動設計
以解決日常生活中各種困難或問題為主題,參考初中物化生教材,兩相結合發(fā)布解決現(xiàn)實問題的任務給到學生團隊,由學生嘗試獨立探索解決任務環(huán)節(jié),著重培養(yǎng)學生的科學探究精神與團隊協(xié)作精神,發(fā)掘學生潛力。
課程以學生為中心,強調個性化發(fā)展,每節(jié)課應當根據(jù)學生的學習進度、時事熱點和興趣焦點設計課程。強調科學知識為現(xiàn)實生活服務,為解決問題而思考,強調集體的作用,把問題設計的重點放在個人的發(fā)展與集體的發(fā)展問題之上,其中包括生活領域設計和核心設計。這也是當前極有效的科學課程設計方式,通過強調集體與個人的一致性,克服問題設計脫離實際的弱點,避免教師的經驗型問題設計,有效提高學生的代入感與科學探索的積極性。
核心設計強調凝聚性設計,科學可以和多個學科聯(lián)動相關,但其他科目都應與科學主題相關并服從于它,緊密相連而又層次分明,以整體的形式相關聯(lián)并達成目標的一致性,指引學生有方向性有目的性的學習行為。
多年級學生組成團隊,通過合力協(xié)作解決問題。教師以生活領域問題為核心設計實驗項目,給學生進行階段式任務發(fā)布,使完成度低的學生有信心,也為完成度高的學生開展進階任務。設計的原則如下:
1.從簡單到復雜
2.從特殊到一般
3.現(xiàn)存生物體的生命循環(huán)
4.從一般到細節(jié)
5.從一般分類到更細的分類
(三)課程活動反饋
每節(jié)課收集學生反饋信息并整理,并據(jù)此調整科學社團活動課程的進度與方式。
學生對課程實驗部分十分感興趣,積極提議增加實驗實操部分,認為科學實驗更能鍛煉自身能力,但對理論部分嗤之以鼻,尤其厭煩提筆書寫部分。學生過分注重趣味性活動,而忽略知識性活動。
大部分團隊經過磨合后,增強了組長的威信力和團隊的凝聚力,大部分學生認可組長的領導力,及自身歸屬感,能順利完成項目任務。但仍有部分團隊由于任務進度落后,將責任歸咎(下轉第5版)(上接第4版)于組長,質疑組長對人員的組織和安排有欠缺,并在活動期間沒有提醒到位,要求更換組長,但在組長換屆之后仍然矛盾沖突不斷,并不能從根本上解決問題。
大部分組長對組員的任務完成度給予了肯定,對組員的好評度給得十分寬容,但也因此助長了部分組員的坐享其成心理,低年級學生自覺性不高,并且在與高年級組隊時否定自身的團隊價值,失去了科學探究的樂趣。
(四)實踐回顧
教師擔任的是引導者的角色,可以根據(jù)學生的興趣焦點調整教學方式,激發(fā)學生的學習熱情,但不可一味遷就學生。面對抽象思維還不完善的小學生,應在合理的范圍內,適當增強課程的趣味性,把課堂知識融入現(xiàn)實生活,學以致用,指導學生嘗試解決生活中的困難,指導學生模仿科學家工程師的思考方式去解決項目任務,鼓勵學生提高自學、自練能力。
教師應營造既安全放松又緊張刺激的學習氛圍給學生,在提倡學生獨立學習工作的基礎上,組成4人學習小組,每個學習小組成員只安排臨近的兩個年級學生組成,讓學生安全舒適,愉悅好奇,互幫互助,積極探索,互相糾正。讓學生在合作與競爭的氛圍中,培養(yǎng)他們的創(chuàng)造力、領導力、競爭力及迎難而上的精神。
發(fā)揮課堂教學中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學習的主體始終是學生,讓學生參與到教學設計和教學方法的改進中來,重視學生對社團活動的評價和建議,從學生視角出發(fā)的教學才能成為高效的教學。
五、改進思考
(一)獨立工作時間空間
教師不要過多地插手學生的學習過程和學習方式,學生是發(fā)展中的學生,每一個學生都會尋找到適合自己的舒適的學習方式。我們應當充分地給予學生信任,讓學生通過獨立思考,讓學生獨立解決問題,養(yǎng)成獨立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良好習慣,破除傳統(tǒng)課堂中對教師的過度依賴。
(二)分組與組長制度
以均衡為原則重新劃分學習小組,每四人一個學習小組,每個學習小組只包含相鄰的兩個年級學生,性格互補,能力水平也保持在鄰近水準,大體相當。鼓勵學生之間互相幫助,互相學習,互相交流。
適時調整,一個團隊不是一成不變的,必要時可以進行適度調整,比如組員之間的調整,比如組長的調整。團隊是一個整體,適時調整能保證團隊的活力與學習狀態(tài)。
(三)摒除獎懲制度
摒除獎懲制度培養(yǎng)學生的內驅力,教育家們經長期的觀摩,發(fā)現(xiàn)孩子對獎懲并不在乎,傳說的獎懲制度是成人控制兒童的一種手段,我們的素質教育應當尊重學生的選擇,讓學生有自動自發(fā)的學習意愿與需求。
(四)多形式的教學評價
評價方式采用絕對評價與個體差異評價相結合的方法。
絕對評價首先由教師確定一個客觀標準,將全體學生與這一客觀標準相比較,以判斷其學習能力與學習成果的評價方法。絕對評價可以促使學生有努力的方向與目標,并及時發(fā)現(xiàn)自己的不足之處,能及時進行自我調整。
個體差異評價以學生自身狀況為標準,對學生進行補充評價的方法。在這種方法中,每一位學生都只與自身狀況進行比較,包括自身現(xiàn)在成績同過去成績的比較,以及自身現(xiàn)在學習態(tài)度同過去學習態(tài)度的比較。充分照顧到每一位學生的個性差異,每一點一滴的進步都值得鼓勵,以此補充評價的方式能有效增強低年級學生的自信心。
(責任編輯:鄧俊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