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雅雅,朱心怡,趙益明
(1.蘇州大學附屬第一醫(yī)院,江蘇省血液研究所衛(wèi)生部血栓與止血重點實驗室,江蘇 蘇州 215006;2.鹽城市第一人民醫(yī)院檢驗科,江蘇 鹽城 224000)
宮頸癌是對發(fā)展中國家婦女危害第三大的惡性腫瘤,僅次于肺癌和乳腺癌[1],在我國的發(fā)病率還次于結直腸癌,位于第四位。我國雖然在推廣宮頸癌篩查,但是覆蓋率較低。與發(fā)達國家相反,近年我國宮頸癌發(fā)病率不斷上升并呈年輕化趨勢[2],2006~2012年,我國宮頸癌死亡率約為女性癌癥總死亡率的四分之一,且死亡率的下降趨勢已停滯[3]。目前宮頸癌的診斷依賴于基于臨床癥狀的宮頸活檢、HPV檢測和影像學檢查。盡管診斷技術不斷進步,但是仍有許多患者錯過最佳治療時機。
紅細胞分布寬度(red blood cell distribution width,RDW)是反映紅細胞體積的變異程度的參數(shù),臨床上常用于缺鐵性貧血、地中海貧血等貧血類型的判斷。近來國內(nèi)外學者報道了RDW在各種常見腫瘤如乳腺癌、結直腸癌、膀胱癌中的表達及其在診斷或預后中的作用[4-6],但關于RDW在宮頸癌的疾病發(fā)生發(fā)展中的作用鮮有報道,本文旨在探索RDW在宮頸癌發(fā)生過程中的臨床診斷應用價值。
收集2020年6~12月就診于蘇州大學第一附屬醫(yī)院腫瘤科和婦產(chǎn)科,經(jīng)過病理學檢查確診為宮頸癌的50例新發(fā)患者作為宮頸癌組。收集所有受試者年齡信息和宮頸癌組國際婦產(chǎn)科協(xié)會(federation internationale of gynecologie and obstetrigue,F(xiàn)IGO)分期等資料。收集同時期血液內(nèi)科健康的75例女性供干細胞者,作為對照組。宮頸癌組平均年齡為(49.74±7.64)歲,宮頸癌分期Ⅰ期和Ⅱ期共31例,分期Ⅲ期和Ⅳ期共19例;對照組平均年齡(48.43±4.64)歲,與宮頸癌組差異無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排除標準:近期輸血史、各類感染、惡性腫瘤史和其他系統(tǒng)重大疾病。受試者均已簽署知情同意書。
受試者清晨空腹經(jīng)肘靜脈采血。血常規(guī)項目選擇乙二胺四乙酸二鉀(ethylene diamine tetraace?tic acid-K2,EDTA-K2)作為抗凝劑,采用電阻抗法的日本SYSMEX XN-9000全自動血細胞分析儀全血測定RDW、紅細胞數(shù)目、白細胞數(shù)目、血小板數(shù)目、淋巴細胞數(shù)目、紅細胞比積、血紅蛋白。生化項目高密度脂蛋白、總膽固醇、白蛋白、前白蛋白、血糖及C反應蛋白采用西門子ADVIA 2400全自動生化分析儀進行檢測。腫瘤標記物神經(jīng)元特異性烯醇化酶(neuron specific enolase,NSE)、鱗狀上皮細胞癌抗原(squamous cell carcinoma antigen,SCCA)和癌胚抗原(carcinoembryonic antigen,CEA)采用羅氏E601全自動電化學發(fā)光分析儀進行檢測。實驗操作均按說明書進行,配套試劑均在有效使用期限內(nèi)。
采用SPSS 19.0及GraphPad Prism 8.0.1軟件進行數(shù)據(jù)分析。服從正態(tài)分布的計量數(shù)據(jù)以均數(shù)±標準差(xˉ±s)表示,兩組間比較采用t檢驗;不服從正態(tài)分布的計量數(shù)據(jù)以中位數(shù)和四分位數(shù)間距[M(P25,P75)]表示,兩組間比較采用Mann?Whitney U分析,P<0.05為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通過Spear?man相關性分析了宮頸癌患者的RDW和其他指標的相關性。應用受試者工作特征(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s,ROC)分析RDW等各項指標對宮頸癌的臨床價值。
宮頸癌組的RDW、SCCA和CEA的檢測值均高于對照組,而高密度脂蛋白、白蛋白、前白蛋白、紅細胞計數(shù)、淋巴細胞計數(shù)、紅細胞比積、血紅蛋白和神經(jīng)元特異性烯醇化酶的檢測值均低于對照組,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而兩組的年齡、血糖、總膽固醇、C反應蛋白、血小板計數(shù)和白細胞計數(shù)差異均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對照組和宮頸癌組各項指標的比較Tab 1 Comparison of indexes between the control group and the cervical carcinoma group
對宮頸癌組和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的各指標進行ROC曲線分析,見表2??梢奟DW的曲線下面積(area under curve,AUC)最高,可達0.834,95%區(qū)間(0.763,0.906),臨界值為12.75,靈敏度0.640,特異度0.867,約登指數(shù)0.507。其次為紅細胞 比 積(AUC=0.751)、紅 細 胞 計 數(shù)(AUC=0.739)、血紅蛋白(AUC=0.739)和SCCA(AUC=0.728)。
表2 紅細胞分布寬度等單項檢測對宮頸癌的診斷性能Tab 2 Detection of red blood cell distribution width in the di?agnosis of cervical carcinoma
對50例宮頸癌患者進行Spearman等級相關性分析,RDW同血紅蛋白(r=0.434,P=0.002),C反應蛋白(r=0.366,P=0.009)和SCCA(r=0.297,P=0.036)含量呈正相關,同紅細胞比積呈負相關(r=?0.363,P=0.009),與其他各項指標無相關性。
如圖1所示,按FIGO分期處于Ⅰ和Ⅱ期的患者的RDW[12.60(12.30,13.00)]高于正常對照組[12.30(12.00,12.60),P=0.027 5],但是低于Ⅲ和Ⅳ期的患者[13.40(13.00,14.20),P=0.003 1],其差異均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圖1 宮頸癌不同時期與正常對照組的紅細胞分布寬度的比較Fig 1 Comparison of red blood cell distribution width in different stages of cervical carcinoma and the nor?mal contr ol gr oup
宮頸癌雖然是發(fā)展中國家尤其不發(fā)達地區(qū)女性常見癌癥,但只要能及早發(fā)現(xiàn)并有效治療,就能預防其惡性發(fā)展,能完全治愈,所以各種篩查項目不僅要有效,也應該具有經(jīng)濟性,便利性。
紅細胞分布寬度反映了紅細胞體積的均一性,屬于最基礎的血常規(guī)套餐。既往臨床研究發(fā)現(xiàn),RDW在輔助貧血診斷以外,不僅與腦卒中、周圍血管疾病、心力衰竭及高血壓等心血管疾病的發(fā)生發(fā)展和預后有關,還對慢性腎病、糖尿病、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乙型肝炎等多系統(tǒng)慢性疾病的診斷和治療有一定意義。近來國內(nèi)外學者注意到在許多常見腫瘤的患者中也存在RDW水平升高的現(xiàn)象,Sere?tis等[7]證實相比于乳腺纖維腺瘤的患者,乳腺癌患者的RDW顯著升高,其幅度與原發(fā)腫瘤大小、被腫瘤組織浸潤的腋窩淋巴結數(shù)量相關。Yao等[4]針對825名乳腺癌患者的數(shù)據(jù)分析顯示較高的RDW與較低的總體生存率(overall survival)和無病生存率(disease-free survival)相關。本課題組也研究過RDW監(jiān)測在預測食管癌的臨床價值及意義[8],其統(tǒng)計顯示RDW是食管癌獨立預測指標,可作為潛在預后標志物。
本研究針對宮頸癌中RDW水平及其他生化指標監(jiān)測分析,結果顯示RDW的AUC最高,可達0.834,當臨界值為12.75,靈敏度0.640,特異度0.867,準確性較高,除此之外研究表明宮頸癌組的RDW明顯高于正常對照組,其中FIGO分期較高的宮頸癌患者的RDW亦高于FIGO分期較低的患者。2015年的一項研究表明,RDW的值與食管鱗狀細胞癌的分期呈正相關,以14.5為分界值時,高水平的RDW其預后效果更差[9],本研究也發(fā)現(xiàn)RDW在不同癌癥分期之間差異都具有統(tǒng)計意義。
結合宮頸癌患者的白蛋白和前白蛋白含量下降,RDW升高的可能原因包括:HPV病毒的持續(xù)感染,炎性反應和氧化應激作用。持續(xù)的HPV病毒感染增加了宮頸癌變的風險,構成了一個癌前環(huán)境[10],與此同時,惡性腫瘤伴隨著全身炎癥反應,炎癥因子通過干擾紅細胞膜成熟進程或者抑制促紅細胞生成素(erythropoietin,EPO)[11]影響紅細胞的生成或成熟從而導致RDW的升高;另一個可能性是腫瘤導致細胞氧化應激反應增加[12,13],先前也有研究報道,氧化應激狀態(tài)下會導致脂質(zhì)過氧化和DNA損傷,反映到紅細胞則體現(xiàn)在脆性增加,成熟率、存活率降低導致RDW水平升高,此時RDW反映了紅細胞穩(wěn)態(tài)的嚴重失調(diào)[14,15],所以認為RDW在癌癥生長和轉(zhuǎn)移均有重要的指示意義。
雖然本課題組揭示了RDW與宮頸癌的相關性及其診斷價值,本研究仍有些局限性,首先這僅是一項回顧性研究,所產(chǎn)生的選擇偏倚可能會影響調(diào)查結果,另外本課題組沒有研究其分子機制,這需要更進一步的驗證。在以后工作中要進一步擴大樣本量,收集多中心臨床標本,使結果更具有推廣性,也為后續(xù)的研究提供堅實的理論基礎。
總之,本研究認為RDW可以作為評估宮頸癌及判斷分期的一個簡單、有效的參考指標,患者可受益于對RDW的定期臨床監(jiān)測。
作者貢獻度說明:
宋雅雅、朱心怡:共同選題設計,朱心怡實驗實施,收集數(shù)據(jù),宋雅雅執(zhí)筆,數(shù)據(jù)分析。趙益明:評估實驗設計及文章審校。作者之間沒有任何利益沖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