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爽
摘? ?要:課程改革的背景下,對于學生的發(fā)展提出了新的要求,學生的學習力是學生發(fā)展的體現(xiàn),要想提升學習力,提升學生的學習動力是關鍵。學生不同面臨的問題也是不同的,針對學校的具體情況,分析日常教學中的問題,總結日常教學中的經驗,認真觀摩優(yōu)秀教師的化學課堂,經過對比和反思,分析化學課堂中一些教學案例,尋找合適的教學策略來提升學生的學習動力,為初中化學教學提供參考。
關鍵詞:化學課堂;學習動力;策略
第九屆基礎教育課程改革全面鋪開,強調“素養(yǎng)發(fā)展”為本的課堂教學,逐步形成適合終身發(fā)展和社會發(fā)展需要的必備品格與關鍵能力。深化新課改要求應該從關注教師“傳授力”轉向關注學生“學習力”[ 1 ]。筆者通過問卷調查的形式對當前初三學年學生化學學習力的現(xiàn)狀做了調查研究,在問卷中,針對學習力的四個方面設計了16個問題。發(fā)放問卷200份,收回180份。對化學感興趣的有65.2%;選擇學習時有計劃的40.3%,課前預習的25.7%。發(fā)現(xiàn)了本校學生化學學習動力不足,我們應該在平時的學習和課堂中通過提高學生學習興趣、動機來提升他們的學習動力。因此如何通過有效的教學策略,將化學科學素養(yǎng)以適合學生的方式融入課堂當中,從而促進學生學習動力的發(fā)展,就成了我們需要思考的問題。
1? 初中化學課堂教學中存在問題
1.1? 重知識傳授,輕素養(yǎng)培養(yǎng)
有的教師只注重是否全面地將知識點傳授給學生,從而出現(xiàn)了學生只學會了知識并不會運用的情況,學生只是機械性地記住了一個概念或反應,或者一個實驗的步驟和結論,對實驗的認識也只停留在感性認識。導致學生完全不理解科學探究的過程,同樣的問題,換一個方式去問便不知如何解釋和回答。在教學過程中,學生知識的獲得不是主動思考的,多數(shù)變?yōu)榻處焸魇?,學生被動的接受,導致教學效果不好。同時學科素養(yǎng)也得不到培養(yǎng),學生的能力也僅僅停留在知識層面,一段時間知識也會遺忘,完全不知道在學什么,更不知道如何去學好化學。
1.2? 重內容全面,輕個性設計
課堂的設計,就是在學生學習起點和終點中間的橋梁,多數(shù)時候是沒有個性設計課堂,過程是平鋪直敘的,內容枯燥乏味,無法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沒有任何環(huán)節(jié)的設計,這一堂課便是雜亂無章的,教師想到哪里就講到哪里,知識是散亂分布的,對初中生的思維造成一定的阻礙,非常不利于學生系統(tǒng)的掌握知識,從而阻礙進一步形成學科觀念和思想。
1.3? 重教師講授,輕學生參與
教學過程中很多教師會忽略學生的主體性,為了節(jié)約時間和減少麻煩,教師演示實驗替代了學生實驗,提出問題后教師自問自答,不給學生留有思考的時間,這些都限制了學生的思維。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教師喜歡學生按照自己的預設途徑走,如果學生提出了新的想法,也很容易被忽略和否定。學生成了擺設,無法充分發(fā)揮學生的積極性和主動性,探究能力和創(chuàng)新能力得不到發(fā)展,教師與學生不能形成良好的互動。教師只是站在講臺上講,沒有走到學生中去,看不到學生思維過程中的困惑和問題,給不了及時的糾正和指導。
2? 初中化學課堂適合學生發(fā)展教學策略
2.1? 走進現(xiàn)實生活,提升學習動力
我們應該提倡真實的化學,科學的化學,化學學科應該是與生活密不可分的,化學課堂也是不能脫離實際問題。初中階段的物質都是生活常見的物質,比如氧氣、二氧化碳、水等,學生既熟悉又陌生,因此可以從熟悉的角度入手。在奇妙的二氧化碳一節(jié)課中,蘇教版課本中的實驗多數(shù)都是從生活出發(fā)的,想做二氧化碳性質實驗,二氧化碳從哪里來呢?打開汽水瓶就有二氧化碳溢出!那我們就以這個實驗為例,探究二氧化碳通入紫色石蕊試液中的實驗,讓學生直觀地了解到汽水中含有大量的二氧化碳,還有我們呼吸時產生的氣體中也含有二氧化碳,我們可以向石灰水中吹氣 。這些都是通過實驗從實際生活入手,讓實驗更生活化,來自生活也用到生活中去。
2.2? 創(chuàng)設問題情境,提升學習動力
一堂課從真實的情境出發(fā),并圍繞問題展開,讓學生經歷發(fā)現(xiàn)問題,解決問題的過程,這將大大提高課堂的有效性。學生在此過程中體驗到學習的樂趣,帶著問題去學習也更有動力。在金屬防護與廢金屬回收一節(jié)設計中,首先分析對于初中生來說,金屬生銹認識還停留于感官體驗階段,因此對于生活中存在的化學問題并沒有過多關注,并不知如何去探究和解決這類問題。從真實的自行車生銹情境為線索,以金屬鐵生銹的實驗為載體,學生學會對比、控制變量的實驗探究方法,對于鐵生銹的問題,學生知道了先分析原因,進而尋找除銹和防銹方法,形成解決問題基本思路。在“提升化學學科素養(yǎng)”主題指導下,以及結合提升學生學習力的研究內容,用到一些教學策略:(1)以真實問題情境貫穿,引導學生進行猜想和探究?;瘜W與生活聯(lián)系十分緊密,化學知識能夠解決生活中的實際問題,只有與實際聯(lián)系緊密,才能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并能通過學習進行知識的運用,將知識轉化成能力,學以致用。興趣能夠提升學生的學習動力,適宜的情境能夠激疑激思,猜想和探究的過程,也是學生體驗式學習的關鍵,可在這個過程中發(fā)展學生的科學思維。因此本節(jié)課從真實的情境貫穿,學生獨立思考,通過實驗對鐵生銹的原因進行分析。(2)問題層層深入,形成從定性到定量的思想方法。在化學實驗中定性分析較多,學生思維受限,對鐵生銹影響速率的探究,可以引入定量實驗的方法,問題由淺入深,形成問題串,對于學生邏輯思維的培養(yǎng)有很好的作用,并能夠提升學生分析數(shù)據(jù),獲得信息的能力。在新的中考試題形式變化中可以看出,對于學生的信息處理能力,有很高的要求,在教學中也要有意培養(yǎng)學生的信息處理能力。(3)整合信息,培養(yǎng)科學態(tài)度和社會責任的核心素養(yǎng)。實驗探究部分有助于培養(yǎng)學生的科學精神,廢舊金屬回收,有助于培養(yǎng)學生社會責任,尤其“互聯(lián)網+”迅速發(fā)展,多渠道的獲取信息,將信息進行整合,從更開闊的視野,更科學廣泛的角度去認識問題。金屬防護與廢金屬回收這一節(jié)課,更要注重解決問題和分析問題的能力培養(yǎng)。學生的收獲不應該是具體的知識,而是在探究和思考中尋找出更好的解決問題的方法,用發(fā)展的眼光去認識化學,學習化學,感受化學帶來的變化,以及承擔起一定的社會責任,從做中學,從課堂走進生活,改變生活。
2.3? 加強實驗創(chuàng)新,提升學習動力
實驗是一堂課的燃點,把實驗設計好,并能在實驗中進行創(chuàng)新和思考,充分挖掘實驗背后的素養(yǎng),學生將在課堂中得到充分的發(fā)揮。比如在構成物質基本微粒一節(jié),微粒對于學生來說太過抽象,如果直接講授,學生不容易接受。在聽毓秀學校王雪青老師的一堂公開課時,他是這樣處理的:先讓學生在有限的時間內撕紙片,問還能再分嗎?接著拿一個裝有水的噴壺,把水噴到熨斗上,只看到了水霧看不見水珠,用實驗事實作證據(jù)并制造思維沖突,讓學生經歷實驗事實的觀察、分析推理等思維過程,認識物質由分子原子等微粒構成,體驗宏觀物質的“無限”分割。這樣的實驗設計讓學生的體驗代替講授,實驗又是可復制不復雜的,對于學生來說卻是一個從宏觀到微觀認識的一個腳手架,既有助于學生的理解,又在實驗過程中培養(yǎng)學生科學探究思想。
2.4? 發(fā)現(xiàn)化學之美,提升學習動力
化學之中存在各種各樣的美,教師應該充分表現(xiàn)出化學之美,讓學生在美的感受中體會化學的奇妙和魅力?;瘜W本身就很美,實驗現(xiàn)象之美,有的出現(xiàn)絢麗的顏色,有的發(fā)出彩色的光芒,這些都是學生感興趣的,充分利用好化學之美,會讓學生有極大的學習興趣。再比如化學之中語言也可以優(yōu)美,有的老師將一種物質擬人化處理,將二氧化碳比作云霧仙子,將其比作滅火英雄,這樣一種物質頓時就有了靈魂,也更容易被學生記住。化學還有很多美,符號美,化學符號在黑板上優(yōu)美地書寫出來,這也是一種美。
2.5? 以史為鑒,提升學習動力
化學史的運用,也是極其重要的一部分,化學史能體現(xiàn)出知識的發(fā)展歷程,讓學生更加了解知識的由來,更能在科學發(fā)展的過程中體會科學精神和科學態(tài)度,學習科學方法,了解發(fā)展史才能更好地在此基礎上發(fā)明新的技術。如構成物質微粒一課,可以把“人類認識物質微觀世界的演變”呈現(xiàn)給學生,使他們對前人的智慧產生敬意,驚訝于微觀世界的景象。并在此基礎上介紹STM技術,觀察微觀世界,讓學生充分感受到科學技術的進步,激發(fā)其科學研究的興趣。再比如探究空氣中氧氣含量一課中,可介紹氧氣發(fā)現(xiàn)過程,從燃素說到氧化論,從定性到定量,充分體驗科學研究的真諦。
總之,核心素養(yǎng)的培育視角下的化學課堂可以將理論和實踐有機融合,只要我們每一位化學老師牢牢記住以學生的發(fā)展為本,以科學素養(yǎng)為導向,促進學習力為宗旨,使學生成為學習的主人,學生的學習動力提升了,學生的學習力自然也會提升。
參考文獻:
[1] 王保強.化學教學中促進學生學習力生長的探索[J].化學教與學,2012(7):13-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