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建鋒 陳杰 朱桃花
[摘? ? ? ? ? ?要]? 政治經濟學作為經濟學、金融學等專業(yè)的核心課程之一,對其專業(yè)人才培養(yǎng)具有重要的基礎性作用。當前政治經濟學教學存在教學方法單一、缺乏師生互動反饋、教學氣氛不生動、學生學習興趣不高等現(xiàn)象,深入探索和推進政治經濟學課程教學方式的變革,有助于更好地實現(xiàn)知識目標、能力目標、素質目標和價值觀目標,更好地滿足知識傳授與價值引領相結合的歷史時代需要。政治經濟學教學改革的目標是改變原有單純灌輸與被接受的教學方式,通過“師生學習共同體”在學習中掌握知識點,增強課程的吸引力。
[關? ? 鍵? ?詞]? 政治經濟學;課程改革;方法;途徑
[中圖分類號]? G642? ? ? ? ? ? ? ? ?[文獻標志碼]? A? ? ? ? ? ? ? [文章編號]? 2096-0603(2021)31-0068-02
政治經濟學是經濟學、金融學等專業(yè)的核心課程之一,對于相關專業(yè)人才的培養(yǎng)具有重要的基礎性作用,它所闡明的社會生產關系以及體現(xiàn)經濟現(xiàn)象和經濟過程聯(lián)系的經濟規(guī)律,為其他經濟金融類學科提供了理論基礎。加強課程教學內容與方法的探索和思考,不僅是課程本身發(fā)展,更是實現(xiàn)知識目標、能力目標、素質目標和價值觀目標的需要,更是堅持知識傳授與價值引領相結合的歷史時代的需要。
一、新時代學習政治經濟學課程的重要性
習近平總書記在中央政治局第二十八次集體學習時指出:“學習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是為了更好地指導我國經濟發(fā)展實踐,既要堅持其基本原理和方法論,更要同我國經濟發(fā)展實際相結合,不斷形成新的理論成果。[1]”政治經濟學是馬克思主義理論“最深刻、最全面、最詳盡的證明和運用[2]”。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的重要講話精神,就要求在高校教學中重視政治經濟學的課程設置和主導地位,持續(xù)發(fā)揮政治經濟學課程在金融學等相關專業(yè)教學科研中的基礎作用,深入探索和推進課程教學方式的變革。
二、部分政治經濟學課程教學中存在的現(xiàn)象
政治經濟學課程具有理論性、邏輯性和科學性,主要采用唯物辯證法、科學抽象法、邏輯與歷史相統(tǒng)一的方法分析和研究生產關系問題。通過學習生產力和生產關系的辯證統(tǒng)一,了解人類社會發(fā)展規(guī)律,樹立科學的世界觀和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用馬克思主義的立場、觀點、方法分析、解釋社會經濟現(xiàn)象和解決社會經濟問題。教學改革和方法的創(chuàng)新與“讀原著、學原文、悟原理”并非矛盾,而是更有利于原著、原文、原理的吸收和內化。當前政治經濟學教學存在教學方法單一、缺乏師生互動反饋、學生積極性不足等問題。
(一)教師授課單一、陳舊,教學內容以書本理論知識的滿堂灌為主
政治經濟學以辯證唯物主義和歷史唯物主義為理論基礎研究生產關系及其發(fā)展規(guī)律,必須通過科學的抽象法來進行,而科學的抽象法既要注重從具體到抽象的研究,又要注重從抽象到具體的敘述,兩者辯證統(tǒng)一才能達到預期教學效果。一些教師在教學中缺乏對授課內容的更新,只是照本宣科,讀文件、讀理論,重理論、輕實踐,缺乏從現(xiàn)象中抽象出理論本質的過程,造成授課內容與社會主義建設實踐脫節(jié),形式化和虛擬化比較嚴重,課堂缺乏吸引力。這種內容單一、交流單向的教學方法使學生被動接受教師的教學內容,教學效果不佳。
(二)課堂內外缺乏師生的互動反饋,教學效果不理想
無論是線上還是線下教學,課堂內外師生的對話、交流和互動都是提高課堂效率的重要途徑。有些教師教學理念僵化,缺乏師生互動反饋,認為政治經濟學課程就是要使學生掌握理論,就先要機械地傳授理論,認為理論課的學習就是以理論的記憶、接受為目標,這樣單純灌輸?shù)慕虒W容易消除具體教學實踐的差異。而實際上政治經濟學的科學邏輯性很強,從分析重商主義學派、古典政治經濟學、庸俗政治經濟學的理論觀點,明辨是非優(yōu)劣,有助于在批判、借鑒、選擇的過程中引導學生形成科學、嚴謹?shù)倪壿嬎季S能力,內化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理論。
(三)課堂教學氛圍沉悶,學生興趣不高,難以理解課程教學內涵
課堂教學的有效性是教學目標實現(xiàn)的前提,課堂教學的有效性包括效果、效率和效益,也就是教師要充分遵循教學活動的客觀規(guī)律,用最少的投入取得預期甚至更大的教學效果。部分政治經濟學教學中,缺乏引起、維持和促進學生學習的行為和策略,不能較好地將課堂理論與社會實踐相結合,干巴巴的理論很難激發(fā)學生的學習動機。如果課堂教學中不能明確學生的主體地位,不能增強課堂的吸引力和感染力,就會造成學生消極抵抗,被動地思考或者敷衍式學習,形成“老師教不好、學生不愿學”“學生認為老師沒水平、老師認為學生不聽話”的惡性循環(huán)怪圈。教學改革就是要提高學生的思維能力、創(chuàng)新能力和分析能力,通過學生“想學、愿學、樂學”有效實現(xiàn)教學目標。
三、政治經濟學課程教學改革的方法和途徑
任何一門科學的學習和研究,首要前提是必須運用正確的、科學的方法,否則,輕則辛苦徒勞而一無所獲,重則東施效顰、南轅北轍,歪曲事物本身原貌,產生錯誤的觀點,獲得錯誤的結論。政治經濟學教學改革目標是更有助于揭示社會經濟現(xiàn)象和經濟過程本身內在的、本質的、必然的聯(lián)系,并利用這種必然性去組織社會經濟運行;認識社會經濟制度更替的必然性,堅定共產主義信仰,順其潮流而勇往向前。因此,政治經濟學的教學方法將直接關系到課程內容講授和課程目標的實現(xiàn)。
(一)置于歷史背景和時代變遷中,結合社會生活開展課程教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