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玉珍
摘要:在“互聯(lián)網(wǎng)+教育”的深入推進中,體現(xiàn)科技發(fā)展的數(shù)字化技術進入教育領域,在這種網(wǎng)絡大環(huán)境中,大力推進信息化教育的發(fā)展成為時代趨勢,微課便是在這種形勢下應運而生的一種信息化教學手段,相較于傳統(tǒng)多媒體教學來說更突出內容精煉的特點。微課具備學習自主、內容適量、主題突出、耗時較短的特性,特別是其“微”的特性更適合現(xiàn)代人的生活節(jié)奏,有利于實現(xiàn)學生的泛在學習?;谖⒄n的初中化學實踐教學能夠實現(xiàn)優(yōu)質資源的廣泛共享,及時在缺少必要實驗條件的情況下,也能讓學生完整體驗實驗過程,促進學生手腦并用提高探究能力。
關鍵詞:初中化學;實驗教學;微課;應用策略
中圖分類號:A?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2021)-13-311
新課程改革提出要促進信息技術與學科課程的深度整合,逐步實踐教學方式、教學手段與師生互動的現(xiàn)代化變化,充分發(fā)揮信息技術在教學中的積極作用,為學生提供更加多元化的學習工具。微課以其“微而實”的特性受到廣泛認可,現(xiàn)代生活節(jié)奏的加速改變了人們接收信息的方式,同時也使知識量迅速膨脹,在這種形勢下,利用體現(xiàn)“聚焦”特性的微課教學便可達到控制時長、細化講解的目的。化學實驗教學旨在于培養(yǎng)學生的探究精神與思維能力,即借助實踐性化學實驗讓學生將知識概念進行遷移運用,并在實驗過程中加速理解與內化,最終達到提升運用能力、促進思維發(fā)展的目的。將微課運用在初中化學實驗教學中,可以提高學生的探究性學習能力,使學生更完整地體驗化學知識形成與建構的過程。
一、課前預習階段,結合導學案提高學生的預習效果
傳統(tǒng)課前預習通常是教師布置任務后,學生簡單瀏覽課本內容,未能實質性學習到課程的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存在流于形式的問題。這是因為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薄弱,在課前預習時若缺乏明確目標,則會形式盲目預習的現(xiàn)象,并且無法掌握正確的預習方式。而微課輔助的課前預習環(huán)節(jié)讓學生有可參照的視頻資料和導學案,使學生根據(jù)微課內容完成導學案的填寫,從而達到提高預習效果的目的。
例如:“二氧化碳制取的研究”這課主要教學內容為實驗室中制取二氧化碳的反應原理,讓學生了解制備裝置與制取氣體的思路和方法。在預習中,學生可通過觀看微課中的實驗演示初步了解實驗原料的選擇、制取二氧化碳的步驟,在觀看微課后,學生則根據(jù)導學案中的提示進行復習比較、概念分析、歸納拓展。微課可以使實驗教學更加直觀,使學生在課前預習中也能直觀認識實驗操作過程與反應原理。
二、課中教學階段,示范實驗操作讓學生有操作導向
微課具有主題突出、容量適中、短小精煉的特點,用于特定知識點的講解具有突出效果,教師在課中教學階段把握微課主題性強的特點,帶領學生通過觀看微課中全面細致的講解,并運用直觀演示教學法、實驗導學教學法等方式,聚焦學生的注意力,使他們在最佳學習時間內高效學習。在課中教學階段運用微課示范化學實驗操作,可以使學生快速掌握操作步驟、正確分析化學現(xiàn)象。
在學生有效預習的基礎上,課堂中可以給予學生更充足的時間進行任務探究,課堂教學的探究活動分為三部分:制取二氧化碳原料的選擇;制取二氧化碳所需的裝置;實踐操作二氧化碳的制取實驗。教師可以利用微課教學實驗中的重難點部分,并向學生展示錯誤操作情況下將會出現(xiàn)的問題,從而使學生能夠根據(jù)微課內容思考實驗中產生化學現(xiàn)象的原因。最后吸取經驗,進行合作探究與實驗操作。
三、課后復習階段,規(guī)范操作技能促進學生有效復習
微課打破了常規(guī)課堂封閉模式的限制,具有擴充教學資源、豐富學習內容的優(yōu)勢,便于學生的課下自主學習。微課具有短小精悍、易于存儲、便于傳播的特點,如今,智能電子通信設備已經成為人們生活的必需品,這使得學生可以隨時隨地觀看微課,并且可以實現(xiàn)優(yōu)質資源的廣泛共享。在課后復習階段,學生根據(jù)自身學習進度選擇相應的微課視頻進行針對性復習鞏固,促進學生進行有效復習。
“二氧化碳制取的研究”這課大致分為四部分內容:二氧化碳原料的選擇與反應原理;制取二氧化碳實驗裝置的選擇與改進;制取二氧化碳的實驗設計與操作步驟;二氧化碳的收集與驗滿。微課中每部分都設置了教師講解、技能演示、知識總結三個模塊。學生在課下自主復習過程中,可以根據(jù)自身學習進度選擇對應的視頻,并對重難點問題進行反復觀看,直至完全理解并掌握技能。
總而言之,在推進教育信息化戰(zhàn)略目標下,以微課為主的新興數(shù)字化教學手段成為時代熱潮,其具備資源豐富、功能多樣、互動性強的特性,應用方式靈活便捷。微課教學的結構相對獨立,通常為針對某個重難點知識展開的剖析教學,由一個小問題引發(fā)的深度學習,使學生能夠根據(jù)小目標進行聚焦性學習,適用于化學實驗教學中的步驟解析與重難點分析?;谖⒄n的化學實驗教學具有簡明扼要的特點,是一種符合學生認知規(guī)律和注意力變化的新媒體教學模式,可以更好地引起學生興趣,并具有增強創(chuàng)新思維與科學素養(yǎng)的作用。
參考文獻
[1]許紫煒.初中化學實驗微課運用于實驗教學的研究[J].云南化工,2018,45(S1):125-126.
[2]吳海洋,高利民,燕翔.微課在初中化學教學中應用的實踐與思考[J].安徽教育科研,2018(13):82-84+124.
丹鳳縣巒莊初級中學?陜西省商洛市丹鳳縣巒莊鎮(zhèn)?7262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