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巖
摘 要:近幾年來,伴隨著新課程改革的實施,教材內容不斷變化,教學方法不斷革新,并且很多教師也深刻認識到,面對新時代的初中生,要用心用智去引領學生會學數學,學會數學,會用數學解決實際問題,變“要我學”為“我要學”,形成比學趕幫超的課堂氛圍,使學生主動探究數學知識,達到這種境界后學生就會插上騰飛的翅膀,盡情地在數學知識的廣闊藍天中翱翔?;诖耍瑸榱苏嬲龑崿F實際意義上的高效課堂,嘗試探究出適合學生的三段五環(huán)教學法。
關鍵詞:初中數學;高效課堂;思維通道;新知探究
第一段 課前預習
傳統的教學模式只是教師一味地傳授知識,課堂是教師展示的舞臺,教師是課堂的主人,學生是裝載知識的工具,忽略了引導學生做好課前預習,提前主動探究新知,培養(yǎng)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提前做好預習,學生在課堂上才能思維活躍,才能增強學生學習的自信心,并不斷地體驗成功和喜悅。
第二段 課中探究
為了更好地組織課堂教學,我采用了五環(huán)節(jié)教學流程。
第1環(huán):設計問題
為了培養(yǎng)學生主動預習,初探新知,我設計了三個問題引領:
問題一:通過預習你知道本節(jié)課需要掌握哪些知識點?
問題二:通過預習你遇到哪些困惑?
問題三:通過預習你感到自己的成功之處是什么?
通過創(chuàng)設這三個問題情境,學生思維活躍,各抒己見,課堂氣氛活躍,同時很大程度上培養(yǎng)了學生的預習習慣。
第2環(huán):新知探究
圍繞上述三個問題情境,教師引導學生帶著些許困惑、些許成功自學教材,同時留給學生充足的時間,引導學生動手動腦自主探究新知,讓學生經歷和體驗知識的形成過程和問題的解決過程,引導學生自主發(fā)現問題,主動提出問題,盡量讓全員參與到自主學習中去。
交流合作:在學生自主學習教材的基礎上,引導學生同位對學,生生合作、同組交流、異組交流,板書展示,最終達到相互啟發(fā)、取長補短、大膽質疑、大膽競爭的目的。
知識構建:通過學生對學互學、感悟新知,教師引領學生發(fā)現新知、概括新知、建構新知。把新知識串成串,組成鏈,引導學生突破難點,突出重點,解決疑點,把握好關鍵點,完成新知識的建構。
第3環(huán):典例剖析,拓展提升
在完成新知識建構的基礎上,結合歷年中考試題題型,合理設計思維跨度適當的典型例題。首先,借助多媒體展示例題,讓學生先自己審題,嘗試找到解題思路。其次,組內討論,嘗試發(fā)現一題多解,培養(yǎng)思維的靈活性,同時教師參與到小組討論中去,發(fā)現學生暴露的錯誤思維,幫助小組找尋錯誤根源,教師適時點撥,盡量讓學生去除疑點,掌握重點。再次,精心設計對應的典型習題進行訓練。注意設計的習題盡量有梯度,盡量有思維含量,培養(yǎng)學生愈挫愈堅的思維品格,使學生一方面體驗成功的喜悅,另一方面培養(yǎng)勇于挑戰(zhàn)、敢于挑戰(zhàn)的思維品格。
第4環(huán):新知拓展運用
嘗試對例題進行變式,對習題進行拓展,讓學生多角度、多方位地思考問題,增強對新知識的理解,力求在變化中求不變,激發(fā)學生創(chuàng)新思維和求異思維能力,使學生在輕松愉快地接受新知的同時不斷感受成功的喜悅,讓學生在運用中體驗成功,感受創(chuàng)新的快樂。
第5環(huán):歸納總結,加強反思
首先,組織小組交流討論,總結課堂收獲體會,建構新知識體系,形成知識網絡。其次,讓學生把反思應用到數學學習過程中,養(yǎng)成反思總結的良好習慣,使學生思維的深刻性、廣闊性得以深化,使學生思維的敏捷性得以不斷提升,幫助學生完成知識的正向遷移和逆向運用,讓學生真正體驗數學來源于生活,又服務于生活。
第三段 布置作業(yè)
在不增加學生課業(yè)負擔的前提下,布置事先精心挑選的適量作業(yè),做作業(yè)并不是一味地為完成作業(yè)而做作業(yè),也不是以獲得問題的答案為目標,而是堅持通過做作業(yè)對習題特征進行反思感悟,以達到在以后解決問題時能夠舉一反三,觸類旁通。
總之,數學教學是思維活動的教學,是思維過程的教學,沒有學生思維活動的數學課是不成功的,離開教師循循善誘和精心點撥的數學課也是不成功的。改革課堂教學,以學生為主體,教師是組織者和引導者、合作者。在課堂教學中教師要給予學生充分思考問題、解決問題的時間和空間,讓學生去經歷,去探究,去體會,去猜想,去歸納,去建構知識。對于簡單明了的問題,就放手讓學生自學;對于能動手操作稍加思考得出的結論,就放手讓學生去自行操作解決。
通過三段五環(huán)教學模式的運用,學生探究問題,經歷觀察、實驗、猜想、驗證、歸納推理等過程,使教學不再是老師一味地傳遞和學生被動接受的過程,而是師生交互、積極互動、共同發(fā)展的過程,有效提升了課堂教學效率,高效培養(yǎng)了學生自主探究新知的能力,培養(yǎng)了學生合作交流的團隊精神,使學生在高效課堂教學中感受到成功和喜悅。
參考文獻:
[1]孟小娟.淺談構建初中數學高效課堂的策略[J].語數外學習(初中版下旬),2013(8).
[2]陳進旗.初中數學高效課堂教學策略[J].亞太教育,201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