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 穎,林 敏,魯玉輝
(福建中醫(yī)藥大學中醫(yī)學院,福建 福州350122)
新型冠狀病毒肺炎(新冠肺炎)屬于中醫(yī)學“瘟疫”范疇,致病因素以濕邪為核心,故稱“濕毒疫”。新冠肺炎為新發(fā)的急性呼吸道傳染病,臨床上以發(fā)熱、干咳、乏力為主要表現(xiàn),少數(shù)患者會出現(xiàn)鼻塞、流涕、腹瀉癥狀[1]。目前新冠肺炎仍然是全球性重大的公共衛(wèi)生事件,給人們的健康和生命造成了極大的威脅?!端貑枴ご谭ㄕ摗费裕骸拔逡咧粒韵嗳疽?,無問大小,病狀相似。”在中醫(yī)學里,疫是指具有強烈傳染性的疾病,新冠肺炎具有強烈傳染性、流行性、普遍易感性,符合中醫(yī)“瘟疫”的概念。張伯禮和劉清泉團隊認為此次疫病以濕為主,致病因素以濕邪為核心,病機特點為“濕、熱、毒、瘀”[2]。芳香藥具有健脾化濕、疏理氣機、開竅醒神、避穢防疫等作用,契合新冠肺炎核心病機,因此在此次新冠肺炎的治療與預防中被廣泛運用。
芳香藥在中國疫病防治史上具有重要作用,人們用其避穢防疫的歷史源遠流長。在黃帝時期,人們就用香藥來避穢祛邪,如燃燒木香、沉香、榆木之類來驅逐穢濁之氣;《山海經(jīng)》記載薰草“佩之可以已癘”;早在三千年前的商代,我國就有運用芳香藥的歷史,香酒可能是最早用來防治疾病的芳香藥物[3];在周朝,民間流傳佩戴香囊、沐浴蘭湯來防治疾??;春秋戰(zhàn)國時期疫病流行,楚人善用芳香藥和芳香療法來治療和預防疾病;在秦漢時,有文獻記載人們使用香囊防疫;西漢時,人們用大量的芳香藥來避穢消毒,避免疾病傳染,如在馬王堆漢墓出土的槨箱中有薰囊、絹袋和薰爐,均裝有大量芳香藥,如辛夷花、花椒、茅香、佩蘭、高良姜、草本等[3];東晉葛洪《肘后備急方》中記載了大量的芳香療法,如用艾葉熏蒸來防止疫病的傳播,“斷瘟疫病令不相染,密以艾灸病人床四角,各一壯,佳也”[4];唐宋元時期,史書記載了許多辟疫香囊藥方用來預防疫??;明清時期疫病大為流行,芳香藥更被大量運用于防治疫病中,如俞昌《尚論篇》卷首“詳論溫疫,以破大惑”曰:“古人元旦汲清泉,以飲芳香之藥;上巳采蘭草,以襲芳香之氣,重滌穢也”[5]。吳又可《瘟疫論》中治療瘟疫名方“達原飲”以檳榔辛散濕邪為君,厚樸芳香化濁燥濕,草果辛香避穢除邪,三藥氣味辛烈,直達巢穴,使邪氣速離膜原。王孟英《溫熱經(jīng)緯》記載的甘露消毒丹,王士雄譽之為“治濕溫時疫之主方”,全方采用利水滲濕、清熱解毒之品,配伍行氣化濕芳香之品如石菖蒲、藿香和白豆蔻,取其悅脾和中、暢氣行濕之功。吳鞠通在《溫病條辨》中非常喜用芳香藥:外感穢濁疫邪時首選用辛香藥來辟穢逐邪;“濕為陰邪,非溫不解”,對濕邪困脾喜重用厚樸、陳皮、草果等辛溫芳香藥,取其化濕醒脾之功;治療蒙蔽清竅喜用辛香藥來化濁利竅,醒神悅脾。陳可冀《清宮配方集成》中收錄的芳香避疫方“避瘟散”,全方20多種藥,絕大部分是芳香藥,如蒼術、白芷、薄荷、石菖蒲、木香、草果、藿香等。
2.1 辛香開散 芳香藥的辛香氣味具有升發(fā)、開散、輕揚的特性,能外走肌表,開宣毛竅。芳香善竄,性溫善通,辛能行氣,香能通氣,所以芳香藥具有疏通氣機、開通毛竅的作用。例如木香是“三焦氣藥”,能升降諸氣;香附乃“氣分之主藥”“氣病之總司”。
2.2 醒脾燥濕 濕邪的治療原則為“濕則燥之”“濕則化之”。大多數(shù)芳香藥性偏溫燥,故能夠燥化濕邪。芳香藥多歸屬脾胃經(jīng),《藥品化義》載:“香氣入脾”,《本草求真》曰:“凡藥色黃,味甘氣香,性屬土者,皆入足太陰脾經(jīng)、足陽明胃經(jīng)”,如沉香、藿香、豆蔻、丁香等均具有燥濕、醒脾之功,亦能夠通過增強人體水液運化的能力,達到去除濕邪的目的。
2.3 避穢祛邪 《神農本草經(jīng)》言:“香者,氣之正,正氣盛則除邪避穢也”;喻嘉言指出“病前預飲芳香正氣藥,則邪不能入”。可見芳香藥可以避穢除邪,助長陽氣,具有扶正祛邪的功效?,F(xiàn)代藥理研究表明:芳香類藥物可以抑制病毒、細菌的活力,提高機體免疫功能,發(fā)揮防病治病的作用。
3.1 化濕行氣 芳香藥的化濕行氣作用契合新冠肺炎的核心病機:一為新冠肺炎的核心病機是濕邪為患,所以在治療時尤其應重視祛濕;二是新冠肺炎患者主要呼吸道癥狀為干咳、呼吸困難,乃穢濁之邪閉肺,因此還應注重理氣,氣化則濕化,氣行則濕亦除。吳鞠通在《溫病條辨》指出:“溫疫者,厲氣流行,多兼穢濁,家家如是,若役使然也?!笨梢娢烈叨嗉鎶A穢濁之邪,即濕邪。濕邪重濁黏膩,易阻滯氣機,易兼夾他邪,致病情復雜多變,病勢纏綿。濕邪為病,常侵犯脾胃,致太陰脾土不運。脾功能失常,人體氣機不運,濕邪彌漫,繼而加重肺臟病變。吳鞠通指出治濕重在行氣,主張用芳香流動之品宣發(fā)上焦肺氣,使邪有出處,濕則易祛?!巴翋叟卜枷恪?,芳香藥能夠化脾之濕邪,通肺之氣機,使臟腑功能正常,則正氣充足,邪不可干。
3.2 醒神開竅 英國、法國精神醫(yī)學專家研究指出:新冠肺炎重癥患者中超過六成出現(xiàn)“譫妄癥”,臨床表現(xiàn)為意識混亂、語無倫次、情緒激動,甚至神志昏迷等[6]。筆者認為此乃濕邪蒙閉心竅所致,“心者,君主之官也,神明出焉”,心藏神,心主神明,心竅不通則出現(xiàn)意識混亂,神志昏迷。芳香開竅藥味辛,藥性上浮,辛香走竄,入心經(jīng),有醒神開竅之功,可治竅閉神昏諸癥。如《本草綱目》指出:“麝香走竄,能通諸竅之不利,開經(jīng)絡之壅遏”“蘇合香氣香竄,能通諸竅臟腑”。《本草從新》認為石菖蒲“辛苦而溫,芳香而散,開心竅,利九竅”。吳鞠通在治療此類病癥時多選用辛溫芳香開竅藥以通竅開閉,如“涼開三寶”,在清熱之品中配伍辛溫芳香開竅之品,如麝香、丁香、沉香、木香、安息香等。
3.3 避穢防疫 芳香藥用于新冠肺炎,不僅可以辟穢驅邪,還可以扶助正氣,增強體質。芳香藥發(fā)揮避穢防疫作用以外用為主?!睹t(yī)別錄》說藿香“療風水毒腫,去惡氣,療霍亂”;《本草經(jīng)疏》說降香“能辟一切惡氣”;《本草綱目》曰:“蘇合香,氣竄能通諸竅,臟腑,故其功能辟一切不正之氣”?!渡褶r本草經(jīng)》描述芳香藥功能“香者氣之正,正氣盛,則自能除邪辟穢”?,F(xiàn)代藥理研究表明:芳香藥的香味主要來自于揮發(fā)油;蒼術、紫蘇、生姜、金銀花、草果等芳香藥可能通過阻斷多個人體內血管緊張素轉化酶(ACE2)與新型冠狀病毒的結合位點,發(fā)揮治療新冠肺炎的作用;另外,芳香藥還具有潛在的直接抑制病毒感染 的 作 用[7]。
芳香藥已大量運用于新冠肺炎的防治。王皓朔等[8]統(tǒng)計發(fā)現(xiàn):國家衛(wèi)生健康委員會和各省市發(fā)布的治療新冠肺炎的100首處方中,涉及到157味中藥,其中所用祛濕主藥為茯苓、廣藿香、厚樸、蒼術、草果、砂仁、白豆蔻、薏苡仁等,核心藥對為草果-檳榔、砂仁-陳皮、白豆蔻-薏苡仁,皆取其芳香辟穢化濁、醒脾燥濕之功。陳揚等[9]整理各地區(qū)防治新冠肺炎香囊藥物使用規(guī)律時發(fā)現(xiàn):使用頻率最高的核心處方藥物為藿香、艾葉、蒼術、石菖蒲、白芷、佩蘭,皆為芳香藥。姜良鐸教授在治療新冠肺炎用藥中主張不應一味補脾,還應輔用蒼術、佩蘭、白豆蔻等運脾化濕的芳香藥,以健脾益氣,清化濕邪[10]。廣西中醫(yī)藥大學第一附屬醫(yī)院選用艾葉、蒼術、石菖蒲、白芷、木香、紫蘇葉、荊芥、薄荷、桑葉、肉桂、砂仁制成香囊,諸藥共奏芳香辛散、健脾化濕之功,對新冠肺炎的預防有協(xié)同作用[11]。
芳香防疫的歷史源遠流長,自古以來在疫病的防治中被廣泛運用,在此次新冠肺炎的中藥防治中芳香藥也占有舉足輕重的地位。因“濕邪”貫穿其始終,所以在新冠肺炎的不同階段,皆要圍繞祛除濕邪用藥立方,則必須配以芳香藥祛濕避穢化濁?!邦A飲芳香正氣藥,則邪不能入”,芳香藥能夠扶助正氣,提高人體免疫力,符合中醫(yī)“治未病”思想,應將其廣泛運用于新冠肺炎防治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