馮怡
2021年江蘇省正式實施新高考改革方案,歷史學科作為“3+1+2”模式中的“1”成為高考必選科目之一,以原始分計入總分。同時在高考試題中落實歷史學科核心素養(yǎng)的趨勢愈加明顯。在這樣的大背景下,2021年無論是江蘇省兩次適應性考試還是各地模擬試題在開放性、拓展性和綜合性方面都有了明顯變化。本文試圖從一道論述題說起,談談高三復習中培養(yǎng)學生時空觀念素養(yǎng)的一些思考。
2021年南京歷史二模試卷的第17題,需要學生根據兩幅圖概括魏晉南北朝時期和清朝前期人口遷移的趨勢,并結合所學作出合理解釋??v觀學生的作答發(fā)現,他們對魏晉南北朝時期的趨勢概括和原因解釋普遍較好;主要問題集中在清朝前期,既無法準確概括人口遷移的特征,也無法解釋此時人口遷移的原因,更無法與魏晉南北朝時期做出比較。究其原因,一是學生缺乏地理空間的前攝知識,二是對于清初社會的知識儲備是孤立、片面的,無法通過遷移和重組形成合理的歷史認知。很多學生機械地套用明清君主專制空前強化、封建制度走向衰落、商品經濟發(fā)展、商幫興起等階段特征作解釋,導致因果邏輯無法自洽。
試題給出的參考答案認為:“清前期,國家統一,疆域遼闊,封建經濟發(fā)展,南方和中原地區(qū)人口激增,人地矛盾尖銳,統治者調整政策(攤丁入畝和閉關鎖國),這些原因使得清前期遷出人口主體為多民族人口、遷移方向為邊遠地區(qū)四散遷移。人口遷移推動邊疆地區(qū)的開發(fā),鞏固了多民族國家的統一;緩解了內地人口的壓力;促進文明交流?!比绻麑η宄捌谌丝谶w移歷史稍加了解,就會發(fā)現這一解釋既不全面,也不符合人口移動的時空特征,更因過于抽象而無法關照學生的真實體驗。高三模擬試題訓練的目的是什么?預測高考趨勢,敏銳捕捉試題中的增長點或突破口,將高三復習的重點放在歷史思維的本質特征上,放在核心素養(yǎng)的落實上,否則只會落入題海戰(zhàn)的窠臼。江蘇進入新高考模式后,可參照的真題樣本并不多,本文選擇的試題雖是模擬題,但在歷史空間概念、空間意識的指向上具有代表性和針對性。為此,筆者以歷史的空間性為核心,以史料為依據,以問題為引導,圍繞試題內容進行了二度開發(fā)。
一、歷史空間的社會性揭示了歷史活動各要素的互動關系
什么是歷史的空間性?它首先直觀地表現為地理空間,包括歷史事件發(fā)生的地點、方向、自然環(huán)境等。清朝前期人口遷移在地理空間的移動集中表現為三個方向:從華北、山東向東北遷移;從兩湖附近地區(qū)向四川遷移;從東南沿海向臺灣遷移。但僅僅作出地理空間上的描述并不能解釋為何恰恰是在清朝前期這些區(qū)域出現大規(guī)模的人口遷移,可見歷史空間還應有更豐富的內涵?!翱臻g的純粹形式似乎是完全客觀的,但一旦我們探知它,就會知道它其實是一個社會產物?!盵1]也就是說,歷史空間既包含了地理空間的客觀性,還包括了人類歷史活動中的社會性,它是在生產生活中衍生出的政治、經濟、文化、習俗等社會現象與自然環(huán)境相互作用的集合體,也是“人”與“地”互動依存、密不可分的共同體。
材料1:當輸入地人口密度已經很高,產生相對過剩人口時,即使是國泰民安的時期也會有大量移民自發(fā)遷出;而當發(fā)生天災人禍,人口銳減時,外遷就會停止。接收地如果人口稀少且條件有利,移民就會源源不斷而來;反之就會減少或舍此適彼。宋末元初、元明之際和明清之際的一次次戰(zhàn)亂停止或減緩了移民的自發(fā)流動,但在清朝統一后的安定繁榮使人口達到新的高潮。
材料2:對四川大規(guī)模移民開始于康熙七年的上諭,省內外文武官員只要能招集移民入川,即可獲得重獎。以后又頒布了對入川移民的優(yōu)待條件,大批移民蜂擁而來。在官方的組織鼓勵下,這一移民運動持續(xù)了60年。移民的來源主要來自東部的湖廣,因而有“湖廣填四川”的說法。
——以上根據葛劍雄《中國人口發(fā)展史》整理[2]
問題1:依據材料并結合所學分析,四川作為人口接收地存在哪些必要性和可能性條件?湖廣作為人口輸出地的原因有哪些?這兩地的移民呈現何種特點?
明末清初,四川地區(qū)戰(zhàn)爭頻仍,先有張獻忠的農民起義軍三次入川與明清軍隊反復對峙,后有吳三桂叛亂,清軍舉兵平定,四川成了拉鋸戰(zhàn)的主戰(zhàn)場。加上水旱災害頻繁、瘟疫流行,到清朝初年四川人口銳減,達到歷史最低點,出現了“彌望千里,絕無人煙”的凄慘景象。[3]此為四川迅速增加人口的必然性需求。四川素有“天府之國”美譽,土地肥沃,水資源豐富,適宜農業(yè)生產,具有吸引外來移民的有利自然條件。在平定“三藩之亂”后,一方面人民渴望安定生活,另一方面清政府也采取種種措施鼓勵移民墾荒,因而迎來了人口流向四川的高潮。但為何是湖南湖北地區(qū)成為了主要的人口遷出地呢?中國傳統小農經濟在長期發(fā)展中形成了一對難以調和的矛盾,即人地矛盾。隨著封建經濟的發(fā)展,尤其是南方經濟的快速發(fā)展,人口自然增長加快,到明清之際,東部平原地區(qū)的人口已經飽和。而兩湖地區(qū)山多人多,人地矛盾突出,外遷可能性大,加上地理上靠近川東,又有長江、漢江等天然水道,有利于湖廣人口遷至四川并迅速安定。在此基礎上,學生可以比較容易概括出兩地移民特點:由東向西沿長江遷移。
以上分析還原了“湖廣填四川”的具體歷史場所,綜合了明清之際的政治、經濟、軍事、社會、自然地理等要素,將學生帶入特定的歷史空間結構中,獲得歷史感、空間感的互動體驗,從歷史空間及空間關系的視角提高歷史認識的整合力和透視力。
二、歷史空間的相對性提供了認識歷史事件的多重視角
從具體到抽象,國家統一、疆域遼闊、人地矛盾突出、政策推動、自然條件相對有利確實可以作為解釋臺灣、東北地區(qū)出現移民高潮的共同原因。這是在同一歷史時期內歷史空間表現出來的同質性,但歷史空間還具有相對性,它必定蘊含著有別于其他空間所不具備的歷史空間系統。以臺灣和四川為例:
材料3: 臺灣移民在早期大多屬于“候鳥式”遷移,即使后來的單身男性移民,其眷屬也大多留在祖籍地,移民對祖籍地的情感認同十分強烈。臺灣早期移民往往自稱福建某縣人或廣東某縣人,大約在嘉慶以后才產生了對臺灣的認同心態(tài)。而四川大多數移民在挺進四川的過程中,就已經做好扎根四川的心理準備;從法律上入川即可入籍,弟子可參加科考,其移民和定居過程基本上同時完成,對本地的情感認同也在短期完成。
材料4:在農業(yè)墾殖方面,臺灣以墾戶招佃制為主,反映了新處女地開發(fā)的艱辛。四川則以自耕農為主,是對老農業(yè)區(qū)經濟的恢復。臺灣移民經濟的商業(yè)氣息比較濃厚,全方位發(fā)展與大陸及海外貿易往來,凸顯了海洋性商業(yè)特征。四川的商業(yè)發(fā)展主要依托省內各級市場,發(fā)展與周邊的民族市場,難以擺脫傳統內陸性貿易的框架。
——以上根據劉正剛《東渡西進——清代閩粵移民臺灣與四川的比較》整理[4]
問題2:臺灣移民與四川移民在哪些方面存在不同?結合所學分析導致不同的原因。
很明顯,臺灣移民對祖籍的情感認同要比對臺灣地區(qū)的認同來得強烈,因而由移民轉向本土定居的過程相對較長,文化與情感歸屬的速度也相對較慢;而四川移民則正好相反。從經濟上看,四川更多是農耕文明的繼續(xù)和發(fā)展,商業(yè)依然屬于內陸性貿易;而臺灣則更多表現出商業(yè)經濟和海外貿易的特征。這是海洋性移民與內陸型移民的典型區(qū)別。在此基礎上,結合所學知識,引導學生思考兩者在所處的地理環(huán)境、經濟結構和經濟開發(fā)程度、國家政策法令的支撐、歷史傳統等方面存在的差異,學生便能對導致兩者存在諸多不同做出符合邏輯的因果解釋。
在相對同一的時間斷面上,任何歷史現象都與其特定的、具體的地域空間、政治空間、經濟空間、文化空間相關,呈現出差異性、多樣性和豐富性。讓學生認識歷史空間的相對性也是引導學生從更廣闊、更多元的視角理解歷史現象,有助于培育學生歷史思維的復雜性、開放性和深刻性。
三、歷史空間的動態(tài)性蘊含了歷史認識的全面評價
歷史活動中的時間空間總是不可分的,這種歷史時空的總體性決定了我們在分析解釋歷史現象時,既要將其置于具體時代的空間下考量,也要看到歷史空間隨時間變化延續(xù)而動態(tài)拓展的顯著特征?!霸谌祟悮v史發(fā)展過程中,歷史活動所在的空間在體量、形態(tài)等方面不斷地更新和調整,時間則通過與空間結合并最終以空間變化的特征表現出來,這就是歷史的時空變遷?!盵5]
材料5:在清初十年里,為補充滿族人幾乎全部入關后導致的人口不足,政府不斷頒發(fā)詔旨,鼓勵關內漢人向東北移民墾荒……乾隆認為東北地區(qū)是清朝的“龍興之地”,必須保證滿洲人的特權,對移民的限制加緊,并三令五申限制關內人民遷往東北……直到鴉片戰(zhàn)爭后,對東北移民的禁令才逐漸放開,最終形成了“闖關東”的狂潮。
材料6:清政府對內地居民遷居臺灣的心態(tài)是矛盾的。一方面希望開發(fā)臺灣,增加人口,鞏固邊防,另一方面又擔心臺灣發(fā)展,再次成為抗清根據地。因而,在允許向臺灣移民時增加了限制條款,即只準大陸男性只身入臺,不得攜帶家眷。直到雍正年間解禁后,臺灣移民人口出現了高潮。
——以上根據袁城、蔡莉《清朝的人口遷移及其社會經濟影響》整理[6]
問題3:綜合上述材料評價清朝前期移民有哪些影響?
從發(fā)展的眼光看,清政府在對待東北移民和臺灣移民的政策上不是一以貫之、一成不變的。移民政策及移民的動態(tài)發(fā)展又蘊含了相對的價值判斷。清朝前期四散式的移民活動,緩解了人口壓力,促進了社會經濟的整體發(fā)展,推動了經濟文化交流和語言融合,移民文化趨于整合與創(chuàng)新。特別是對邊疆地區(qū)的開發(fā),加強了邊疆與祖國的聯系,對于鞏固國家統一意義非凡。但是如果我們以更長時段來回顧這段歷史,就不得不承認,19世紀后半期以來中國喪失大片領土固然有很多原因,東北、臺灣地區(qū)移民政策上的反復和猶豫、移民過晚、邊地人口依然稀少也是一個不可忽視的方面。
在歷史發(fā)展的時間脈絡中透視和理解空間,在時空結合中思考和闡釋歷史影響,這在一定程度上有助于學生將孤立、抽象的歷史聯系為一個系統性的整體,培養(yǎng)他們歷史思維的全面性、客觀性,進而提高他們對歷史的深刻洞察力和領悟力。
歷史上人類的活動都發(fā)生在一定的地點,存在于一定的空間,并且彼此發(fā)生影響……因此,地理的主要概念,空間的相互關系應該成為歷史學習的重要部分。[7]本文對原有試題的再次開發(fā)和分析,旨在幫助學生揭示歷史空間相關因素的內在聯系,建立歷史空間的系統性結構,以動態(tài)發(fā)展的意識觀察與思考時空關聯,以更為宏觀的視角去把握歷史問題的整體性和復雜性。同時,掌握歷史空間內涵,養(yǎng)成空間觀念,運用空間分析法解讀歷史,也是作為歷史教師應有的基本素養(yǎng)。
【注釋】
[1]包亞明:《現代性與空間的生產》,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3年,第62頁。
[2]葛劍雄:《中國人口發(fā)展史》,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2020年,第431頁。
[3]魏登云等:《論清前期“湖廣填四川”移民情況及其影響》,《遵義師范學院學報》2019年第6期,第14頁。
[4]劉正剛:《東渡西進——清代閩粵移民臺灣與四川的比較》,南昌:江西高校出版社,2004年,第11—14頁。
[5][7]高黎明:《試論歷史的空間性與歷史學習》,《歷史教學》2018年第3期,第33頁。
[6]袁城、蔡莉:《清朝的人口遷移及其社會經濟影響》,《滿族研究》2009年第3期,第37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