賴輝軍 黃瑞玲
因歷史的不可逆性,中學歷史教學采用史料教學成為探究的重要手段和方法。傳統(tǒng)的史料教學多是由教師提供史料,引領學生解讀分析,然后得出既定的結論,但精心挑選的材料、預留空間不大的結論、大師級的思維與學生視野之間的沖突,在一定程度上讓學生沒了探究的興趣,也易讓歷史失去溫度,拉大了學生與歷史之間的距離,一定程度上消解了史料教學的魅力和功效。史料實證的重心不僅僅在證的過程,更在于對史料的收集、整理和辯偽的過程。因為只有參與了這個過程,學生才能更好地了解和洞悉歷史真相,對歷史學科的“求真”有真切的感受。
注重問題與探究過程的結合,是項目化教學法的精髓。項目化教學以問題驅動為核心,以持續(xù)的探究和過程的評價為核心,提供學生根據自己的興趣選擇內容的決策機會,學生能夠自主、自由地進行學習,從而有效地促進創(chuàng)造能力的發(fā)展。[1]由此將“動腦”與“動手”聯動起來,幫助學生將知識內化成素養(yǎng),可謂“大美矣”。
本文將結合學習項目《小農經濟的歷史印跡》,從籌劃實施、注意事項、反思總結三個部分來談談自己的一些心得和感想。
一、謀篇布局,風起于青萍之末
1.理解教材,了解學生
中國歷史悠久,延綿至今,與農耕文明有密切的關系。小農經濟是全面深入了解我國國家起源、國民性格、現狀的最好切入點。雖然教科書邏輯清晰,史料翔實,但由于時空的距離太大,學生較難進入到古代的歷史情境中去感知古人、與古人進行共情。項目化教學可協助學生實現共情。項目設計時既要緊扣核心概念,幫助學生了解基本的史實和歷史脈絡;又要生活化、可感知化,讓學生在體驗中拉近與歷史的距離,感受歷史的溫度;還要考慮項目的可操作性,難度適中,避免讓學生在無解中喪失了對項目和學習的興趣。
2.定制計劃,關注落實
鑒于對教材和學情的分析,結合“停課不停學”線上教學的特點,突顯學生的主體地位。筆者設計了以家庭成員為主要探訪對象,以了解祖輩的農耕生活為主要載體的項目實施方案(表1)。
二、躬身踐行,吾將上下而求索
1.探究的問題真實、可持續(xù)
項目化學習的核心是用驅動性問題引導學生學習、解決問題。[2]所以教師在策劃項目時,須找到一個真實的問題,即在學生現階段可以解決、可以探究、可以體驗的問題。因為只有真實的問題,才能激發(fā)學生的探知欲和積極性,才能讓學生在持續(xù)的、逐步深入的探知中獲得進步與成長,也只有這樣,問題的設置才有目標感,避免有活動有項目而沒有目標與成果的“熱鬧與虛無”。
筆者在項目中設置了以下幾個問題:爺爺奶奶年輕時的生活是怎么樣的?我們家是如何到了現在的城市的?家鄉(xiāng)傳統(tǒng)的手工藝有哪些?怎么做的?這些問題既能促發(fā)學生的興趣,也能讓他們用自己的手和眼去發(fā)掘歷史、感受歷史,甚至是記錄歷史。
2.教師的指導、支架到位
項目化學習是以學生的動手和動腦為主要活動,但問題解決需要過程和工具,因此教師的支架作用一定要重視。教師的支架作用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架構性支架、知識性支架、工具性支架。[3]架構性支架主要在于搭建舞臺和策劃項目,幫助學生通過活動把知識構架起來;知識性支架是要幫助學生理解基礎知識,了解知識的脈絡,讓他們在這個基礎上起跳,去思考和解決更加復雜的實踐性問題;工具性支架是指項目中可能會用到的技能或者某種方法,如采訪、書寫歷史論文、繪制思維導圖、繪制家譜或者手抄報等等。此外,教師還要重視扮演好誘導者的角色。對學生在心理上和技術上進行誘導,并在過程中對他們的心理狀態(tài)和知識狀態(tài)進行評估。
3.過程性評價體系跟進
項目化教學的一大特點是改變傳統(tǒng)課堂一次性評價或者單純結果性評價,轉而將評價分散到項目實施的整個過程,關注的焦點不再局限于對知識的掌握,而是把目光聚焦在對知識的運用、與人的交流合作、克服困難的智慧和勇氣,以及對目標追求的執(zhí)著。為此,筆者在同學們的參與下制定了自我測評表(表2)。
評價主體上也不僅限于教師打分,將學生自評、互評、教師點評結合,激發(fā)學生的創(chuàng)作熱情,引導學生提高對成果和審美的要求,培養(yǎng)學生負責任的意識(表3)。
三、驀然回首,半江瑟瑟半江紅
“小農經濟的歷史印跡”項目是在2020年寒假期間展開,遭遇全社會隔離抗疫,“線上”教學暫時取代了“線下”課堂,解放了學生的學習時間和空間,給項目化教學帶來了意想不到的便利,如資料的查找、開放式的學習、一對一的線上交流、作品的展示和交流等等。當然,也留下了遺憾和不足:
1.項目實施中的不滿足與遺憾
(1)尋找小農經濟的印跡卻不能體驗農耕生活
“小農經濟的歷史印跡”這個項目最大的亮點應該是體驗式,卷起褲腳,來到田邊地頭,了解農民種地的艱辛與樂趣,理解小農經濟的美好與脆弱;但由于疫情,也由于時代與環(huán)境的局限,很難大規(guī)模地實現,不能說不是一種遺憾。
(2)項目設置的活動無法完全支撐相關知識
歷史課堂總是在課本知識和現實能力兩個極端搖擺:或是忽略基礎知識,成為熱鬧虛無的活動課;或是成為課本知識的復讀機,無法真正增長學生的生活智慧。項目化教學的意圖是兼顧二者,讓學生以基礎知識為工具開展項目活動,反過來又以體驗式的項目活動來加深對知識的理解和感悟。但初次嘗試,主題過于宏大,涉及一個單元的所有知識,很難讓項目有針對性地深入解決問題。
2.項目實施過程的收獲和感悟
(1)以家庭為載體促親密家庭關系的養(yǎng)成
項目的任務基本都是以家庭為載體進行探究,如通過采訪探尋祖輩的生活、繪制家族遷徙圖、家鄉(xiāng)傳統(tǒng)手工藝等,都是可以通過與家庭內部成員的交流獲得基本的信息,這樣既符合當時居家抗疫的要求,也促使學生“被動”地加強親子溝通,在增進對家庭家族了解的基礎上,進一步理解家庭的現狀,有利于親密家庭關系的養(yǎng)成,也有利于幫助學生理解自己的責任與使命。
2.躬身踐行除成長還有快樂
通過自主發(fā)現故事,進行發(fā)掘、辯偽、選擇和記錄,學生認識了史料誕生的整個“生產線”,不僅擺脫了史料實證的神秘色彩,還讓學生了解到了史料本身的主觀性和片面性,有助于學生在學習歷史的過程中產生“同情之理解”。
學生親自掀開歷史神秘面紗所獲得快樂,是與充當看客不能同日而語的。項目進行過程中,經常會收到學生發(fā)來的信息:“原來我也不是本地人,我們家是河北的!”“我們家族譜的前面竟然沒有女性!但后面的慢慢就有了!”“Yeah!我會做咸角了,下次開學帶給你吃哦!”這種發(fā)自內心的快樂,不正是我們苦苦追求的歷史課堂的魅力嗎?
史料實證強調求真求實,引導學生將感性認識和理性分析統(tǒng)一。項目化教學的突出特點是動手與動腦相結合[4],要求學生突破目之所及的“視障”,以基礎知識為跳板,走出課堂,用手去觸摸,用心去感受,既加深對知識的理解,更加強對自身素養(yǎng)的養(yǎng)成。由此可見,史料實證與項目化教學可謂是天作之合。史料實證讓項目化教學更嚴謹、更科學,項目化教學使得史料實證更客觀、更豐富。但如何讓二者更完美地結合,最大限度地發(fā)揮各自的特點,卻是一個漫長而充滿挑戰(zhàn)的過程。
【注釋】
[1][2][4]夏雪梅:《項目化學習設計:學習素養(yǎng)視角下的國際與本土實踐》,北京:教育科學出版社,2018年,第10、9、14頁。
[3]劉寧、王銦:《生成性學習支架設計與實施》,《中小學信息技術教育》2017年3期,第55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