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日韩欧美一区二区三区三州_亚洲少妇熟女av_久久久久亚洲av国产精品_波多野结衣网站一区二区_亚洲欧美色片在线91_国产亚洲精品精品国产优播av_日本一区二区三区波多野结衣 _久久国产av不卡

?

和平新聞學視角下的話語沖突

2021-07-21 13:11謝鎧璠王一鳴吳璟薇
對外傳播 2021年6期
關鍵詞:話語分析恐怖襲擊

謝鎧璠 王一鳴 吳璟薇

【內容提要】恐怖襲擊事件報道隸屬突發(fā)性的災難新聞報道,受新聞價值要素影響,常獲得廣泛關注。媒體的議程設置及對恐怖主義的表現(xiàn)方式可以作為衡量媒體偏見的重要指標?!赌系乱庵緢蟆泛汀都~約時報》兩家主流媒體在對“2020年維也納恐怖襲擊事件”報道時,兩份報紙整體上落實了和平導向的框架,但報道在“態(tài)度”“行為”“矛盾”維度均呈現(xiàn)出了顯著差異和偏向:多元化的奧地利國家形象在沖突話語中得以產(chǎn)生并與媒體對法國恐怖主義事件的印象緊密關聯(lián),伊斯蘭與穆斯林的身份認同也始終呈現(xiàn)出高度的在場性。

【關鍵詞】和平新聞 沖突理論 恐怖襲擊 話語分析

和平新聞學(Peace Journalism)起源于20世紀60年代中期挪威社會學家約翰·加爾通(Johan Galtung)的國際新聞結構研究。作為近年來方興未艾的“建設性新聞”的分支,和平新聞學重新定義和建構了專門報道沖突事件記者的角色。①國內外學界以和平新聞學作為理論視閾,關照具體沖突新聞語篇的實踐少之又少,大多為理論的總結歸納與拓展。西方現(xiàn)有的沖突語篇實證性研究集中在軍事案例,戰(zhàn)爭的表現(xiàn)形式最為典型。而事實上和平新聞既可以涵蓋顯性的大規(guī)模戰(zhàn)爭類沖突,也可以指涉經(jīng)濟、文化、環(huán)境和民生等領域的隱性矛盾,這也使得發(fā)展和平新聞學具有更普遍的現(xiàn)實需要。②

一、和平新聞與沖突理論的研究框架

約翰·加爾通的“和平新聞”概念首先建立在“戰(zhàn)爭新聞”與“和平新聞”的二分法上:“和平新聞是指編輯和記者選擇報道什么故事和如何報道這些故事,從而為整個社會創(chuàng)造機會以考慮和重視對沖突的非暴力反應。”③和平新聞學與戰(zhàn)爭新聞學各具有四重導向:戰(zhàn)爭新聞是暴力/宣傳/精英/勝利導向的,而和平新聞是以和平/真相/人文/解決(問題)為導向的。約翰·加爾通指出,戰(zhàn)爭新聞存在的潛在后果是通過復制宣傳助長沖突的升級并最終推動戰(zhàn)爭。④

“沖突”是人際互動的一種形式,可以被看作由于行為者之間目標狀態(tài)不一致而產(chǎn)生的小型社會系統(tǒng)。⑤20世紀60年代,沖突理論在社會矛盾激化的歷史背景中產(chǎn)生,由卡爾·馬克思(Karl H. Marx)、格奧爾格·齊美爾(Georg Simmel)、馬克思·韋伯(Max Weber)等德國思想家、社會學家所奠基的學說是現(xiàn)代沖突論的思想基礎。盡管沖突所在場域包羅萬象,但都具有類似的產(chǎn)生結構和升降級機制。最能描述所有沖突類型的結構是由和平新聞奠基人約翰·加爾通提出的沖突形成三角形結構,包括了沖突行為者的態(tài)度(A)、行為(B)、矛盾(C)三個頂點。⑥值得注意的是,約翰·加爾通并沒有把態(tài)度和行為看作是矛盾的結果,而是認為這三個因素間可以引發(fā)相互作用,任何一個方面都可能成為沖突的起點。任何沖突都有顯性和隱性兩個層面,顯性體現(xiàn)在“行為”,隱性寓于“態(tài)度”和“矛盾”。

美國政治學家謝茨施耐德(Schattschneider)最早于1960年開始對沖突的動力學過程進行“傳染型”的模型化描述:處于沖突的兩個主要對象對彼此不產(chǎn)生直接影響,而是專注于與所處環(huán)境進行溝通,并通過吸引其他各方與之聯(lián)手來鞏固自身的地位。因此,沖突的擴大或縮小取決于能否吸引更多的人加入沖突。⑦

和平新聞作為沖突方的觀點傳聲筒和爭奪對象,有可能對外部介入沖突的范圍和方向產(chǎn)生有利的影響。通過呈現(xiàn)動態(tài)平衡、消息靈通的畫面,和平新聞向旁觀者提供充足的證據(jù)和機會來干預和緩和沖突,由此利用沖突的動態(tài)機制來推進和平議程。在敦促沖突降級的過程中,倡導和平新聞的媒體是溝通的渠道和沖突張力場之外的背景環(huán)境,承載著競爭雙方傳遞的信息。

研究表明,如果將和平新聞有所區(qū)別于戰(zhàn)爭新聞的四個維度及其微觀要素與沖突三角形的“矛盾”“態(tài)度”“行為”聯(lián)系起來,可以獲得以和平新聞視角評估沖突報道的方向和標準。⑧本文選擇的沖突理論聚焦于沖突形成的結構和升(降)級的動態(tài)過程,涉及了沖突如何被參與者和他們所處的環(huán)境所理解的策略,而將和平新聞的四重維度錨定在每一個頂點可以將沖突的本質從社會文化的抽象語境提取出來,轉而落實到文本與話語層面,從而進行對具體媒介事件的新聞話語分析。

二、恐怖襲擊報道的沖突話語呈現(xiàn)

《南德意志報》和《紐約時報》是德美兩國頗具公信力和影響力的兩家主流媒體,可以代表不同社會制度和政治經(jīng)濟環(huán)境下的媒體特色?!都~約時報》的國際地位不言而喻,而《南德意志報》也在由德國新聞記者進行的兩次精英報紙票選中始終位列前二。⑨本研究將含有“維也納恐怖襲擊”關鍵詞的全部長篇文字報道作為語料庫:在2020年11月2日至12月2日一個月的時限內,《紐約時報》有8篇符合條件的報道,《南德意志報》有13篇。

(一)態(tài)度維度

在該維度,本研究試圖對沖突各方的心理感受進行分類,不僅集中于雙方?jīng)_突中的敵對情緒和張力關系,還強調恐懼、關切、不安全、不信任、誤解和無知等深層次的感知。研究發(fā)現(xiàn)恐怖襲擊報道中還時常含有對立與分割群體的態(tài)度,塑造著“我者”與“他者”的對立。

1.多元復雜的奧地利國家形象。在對本次恐怖襲擊事件發(fā)生國奧地利的評價中,《紐約時報》和《南德意志報》呈現(xiàn)出較為明顯的差異?!都~約時報》描述該國及其首都長期遭受恐怖襲擊,危險性高,認為該國“多年來一直是恐怖襲擊的目標,經(jīng)常造成致命的后果。宗教和政治上的緊張局勢,有時與奧地利沒有明顯的聯(lián)系,但仍然導致了暴力的事件”。⑩而《南德意志報》的報道中沒有使用主觀描述和模糊參考來描述維也納的安全指數(shù),而是描述本次事件是該城“40多年來的第三次”11針對猶太教堂的恐怖襲擊。根據(jù)聯(lián)合國反恐怖主義辦公室的資料,過去十年奧地利發(fā)生過6起恐怖主義事件;德國漢堡數(shù)據(jù)統(tǒng)計資源網(wǎng)站(Statista)關于奧地利在1972年至2017年間受恐怖襲擊次數(shù)的統(tǒng)計表明,該國自2000年來共發(fā)生恐怖襲擊18次,在歐洲屬于較少受恐怖襲擊威脅的國家,這與《紐約時報》的描述和判定存在出入。

首腦形象與國家形象密不可分。由專業(yè)性、可信度、冷靜、活力、友善度等指標構建的國家首腦公信力形象,如若變化會轉而波及到民眾對該國國家形象和其國際影響力的評價。12德美兩國媒體對奧地利總理庫爾茨的評價褒貶不一:兩份報紙對政府所采取的疏散平民、封鎖現(xiàn)場的緊急舉措表示了認可;也有記者針砭時弊,批評庫爾茨對特定群體的偏見使得奧地利人民黨和綠黨結盟初期成立的反猶太主義、種族主義、政治極端主義研究中心在幾周后就衍變成了單純的政治伊斯蘭化文獻中心。

襲擊發(fā)生后,奧地利政府立刻關閉了一些清真寺。而早在兩年前,庫爾茨已宣布關閉7座清真寺,并驅逐了60名由土耳其資助的宗教祈禱領袖及其家屬,進一步加劇了與土耳其的外交危機。雖然在對土耳其關系上,德國和奧地利都保持了強硬方針,但《南德意志報》對利害關系的描寫并不局限于傳統(tǒng)的戰(zhàn)爭新聞框架(只關注沖突雙方零和博弈的困境),而是使用了有助于激發(fā)人們對沖突歷史和社會背景思考的新聞寫作手法。

2.對法國獨樹一幟的批判性表達。通過詞頻分析可知,“馬克龍”與“法國”為《紐約時報》的高頻詞。從時間發(fā)展來看,在襲擊發(fā)生的前幾天,法國尼斯的一名鄉(xiāng)村教師因在教室展示穆罕默德漫畫被斬首。從新聞實踐的角度分析可知,阻礙和平新聞的因素主要來自于三個層面:個人、媒介組織和意識形態(tài)。13由于和平新聞進程至少在短期內相比戰(zhàn)爭和暴力框架無法為商業(yè)媒體創(chuàng)造更多收益,14激烈競爭的加持下,對部分新聞價值的取舍和媒體利益的經(jīng)濟結構使媒介集團敏銳地發(fā)現(xiàn)了奧地利臨近國家——法國更大的報道潛力和國際影響力,因此,同時討論兩個連續(xù)的事件必然會吸引更多受眾關注。

據(jù)《紐約時報》,馬克龍對斬首事件的相關言論模糊了伊斯蘭教與恐怖主義的界限,由此煽動了來自宗教團體的濃厚敵意:“馬克龍總統(tǒng)的反應疏遠了許多法國穆斯林,并在整個穆斯林世界引發(fā)了憤怒?!薄?4歲的庫爾茨先生和42歲的馬克龍先生,都是雄心勃勃、不折不扣的政治變色龍,他們讓人看到了一個易燃的歐洲,特別在恐怖主義和移民方面?!?5

《紐約時報》以奧地利恐怖襲擊為由頭,意在連帶法國襲擊、指向歐洲面對恐怖主義威脅的應接不暇,由此彰顯了法國與美國政府立場的鮮明區(qū)分,客觀上不利于沖突的降維與解決?!赌系乱庵緢蟆返膱蟮绖t只順帶提及了法國的遭遇,大多集中在馬克龍推特或聲援奧地利的演講,表達法國政府正試圖“與奧地利合作來對抗恐怖襲擊”的立場,16因而形成了歐洲聯(lián)合和歐洲中心的基調,正如“歐盟”一詞在該報中被反復提及,這一點與美媒對馬克龍的負面評價有所差異。

3.官方渠道主導的信源分配。“警方”和“當局”均為兩家媒體最廣泛引用的信源。由于恐怖襲擊事件屬于人為因素和政治意味濃厚的突發(fā)性災難事件,新聞引語的權威性通過官方的視角能夠得到保證并且一定程度上可以撫慰民心、控制輿論,但這也有可能造成對政府話語的過度依賴,產(chǎn)生具有明顯政治偏向的戰(zhàn)爭新聞宣傳導向。

微觀上,《紐約時報》信源更為分散,其政府信源占比為38.6%,其他直接或間接引語還來自于奧利地伊斯蘭團體領導者、恐怖組織伊斯蘭國、恐怖分子生前聘請的律師等多方引語?!赌系乱庵緢蟆穭t相對單一,政府信源占比高達76%,容易使得恐怖襲擊報道的政治意味過強,和平新聞學多方發(fā)聲的人文主義原則也因此有所流失。

(二)行為維度

大多數(shù)沖突都是以戰(zhàn)斗或侵略為導向的,因此相關報道常用競爭性的語言風格表述,并以(被)征服的形象來進行強調,但暴力并非沖突中唯一的顯現(xiàn)行為。談判、哀悼、緬懷、建立聯(lián)系、嘗試解決的努力均可與關于沖突的描述一并存在。常見的沖突行為報道框架有受難框架、救援框架、對抗框架以及哀悼框架。17

1.沖突中的民族國家:意識形態(tài)沖突的解決和降級策略。解決沖突的環(huán)節(jié)屬于對抗框架?!赌系乱庵緢蟆酚绕潢P注馬克龍、默克爾、馮德萊恩等歐洲領導人對此事件的表態(tài),他們提出的反恐措施也被進一步描述為“打擊伊斯蘭極端主義的思想”。無論是政府還是反對派,反恐立法和打擊伊斯蘭恐怖主義都是首要議題。

沖突行為中不可避免會出現(xiàn)隸屬于受難框架的視覺沖擊畫面,《南德意志報》為防止沖突惡化和升級,呼吁減少暴力信息傳播,采用長篇幅報道維也納警方禁止在社交媒體平臺分享暴力畫面的通知,批判了臉書對暴力視頻的泄露;《紐約時報》則沒有提及沖突行為的視覺影響。

《紐約時報》在沖突行為層面也結合了關注法國的一貫作風。將馬克龍在維也納恐怖襲擊事件后的行動解讀為“尋找盟友”的嘗試。18至于奧地利政府在襲擊后采取的行動,用“大同小異”“鸚鵡學舌”來描述,19諷刺其與法國類似,努力收效甚微?!都~約時報》還報道了法國對伊斯蘭教徒和一些穆斯林組織展開了大范圍的打擊,指出政府相關表述與“伊斯蘭主義”的混淆(伊斯蘭教內部的宗教政治運動,有時會導致暴力的意識形態(tài))。對此,馬克龍在發(fā)布會上也曾表達譴責,諷刺英語媒體報道有煽風點火、激化矛盾的嫌疑,加速著“暴力的合法化”。20

2.沖突中的個體敘事:平民英雄和極端分子的關切視角。媒體對恐怖分子行為的報道是完全負面的,但在具體方式上卻有耐人尋味的差異?!都~約時報》對襲擊者的行為全過程進行了白描:“跑到一個人面前,用長槍近距離射擊他,然后跑開,幾秒鐘后又回來用手槍向他開了兩槍。”而《南德意志報》則簡單地描述為“行兇者在維也納內城留下了一串血跡”,21強調了受害框架的危險性并引發(fā)與血腥相關的聯(lián)想。

《紐約時報》的深度報告風格使其還介紹了極端分子的早年經(jīng)歷,恐怖分子這一在傳統(tǒng)沖突語篇中無法擁有發(fā)言權的個體透過媒體獲得了更全面的展示。今日的恐怖分子在最初“移民到歐洲”也只是為了“尋找更好的生活機會”。22雖然曾因越境斯洛伐克購買違法槍支器械而被扣留,但在過去的一年里,“(恐怖分子)變得更加嚴肅,開始學著祈禱”,連家人和朋友都說他“沒有激進的跡象”。23通過對沖突各方行為的全方位展現(xiàn),《紐約時報》體現(xiàn)了和平新聞關注沖突多方群體的原則,這點在既往忽視恐怖分子個體性和獨立性的恐怖襲擊報道中尤為稀缺。

就報道量看,《紐約時報》明顯少于《南德意志報》,但其在有限的篇數(shù)內捕捉到了普通人作為和平締造者的新聞要素:28歲的維也納警察中槍倒地,路過的多名年輕人冒著槍林彈雨把他拖回了安全地帶,由此展現(xiàn)的軍民景觀在后者的報道中是缺失的。哀悼行為的敘事框架也被《紐約時報》廣泛應用,試圖在暴力沖突中啟動和解的話語往往困難重重,而對哀悼的強調可以看作是對和平新聞實踐有方向性的努力,《南德意志報》亦有所欠缺。

(三)矛盾維度

矛盾以背景的方式敘述最初的利益與目標的相互爭奪,以期披露沖突各方所處的全部情況、環(huán)境條件、可利用范圍和歷史社會背景。

1.傳媒語境的沖突:媒體對伊斯蘭去污名化的探索。大眾傳媒在對伊斯蘭的報道中總是潛移默化地進行著社會認同和身份區(qū)分。雖然社會認同是個體在內部所維持的,但媒體強化主流觀點的作用可以通過報道中的偏見增強公眾對群體差異的認知。紛繁復雜的原因造成了伊斯蘭教和穆斯林在當今西方公眾中的不和諧形象,但許多學者認為媒體的影響最大。24

媒體作為最強烈影響公眾認知的機構,對伊斯蘭教去污名化的報道需要厘清襲擊事件的兩種方向關系。25伊斯蘭性質的恐怖主義通常是一種“向上的犯罪”,即實力較低的犯罪者攻擊實力較高的目標。這種情況下,公眾會將這種攻擊視為更嚴重的行為,對其的懲罰性反應更強烈。相反,伊斯蘭教仇恨犯罪通常是“向下的犯罪”,即實力較高的犯罪者攻擊實力較低的受害者。公眾會將其視為比恐怖主義輕微的行為,對其的懲罰性反應也更弱。

誠然,西方與伊斯蘭世界的沖突由來已久?!都~約時報》試圖秉承中立,三次引用庫爾茨的話間接表達了無意營造二者對立的初心:“這不是基督徒和穆斯林之間的斗爭,也不是奧地利人和移民之間的斗爭,這是文明和野蠻之間的斗爭?!?6由此明確伊斯蘭教對本次恐怖襲擊沒有責任,恐怖襲擊作為“向上的犯罪”乃是極端分子的個人行為,其后蘊含著更深刻的社會關系網(wǎng)絡。這種對沖突形成階段的解釋并沒有將沖突雙方塑造為貪婪競爭者的形象,而是呈現(xiàn)了一個由多個參與者構成的復雜舞臺,客觀上減少了沖突雙方(西方、伊斯蘭)的二元對立。

2.社會群體的分裂:恐怖襲擊報道中的穆斯林身份認同。如今的“伊斯蘭教”一詞已然成為了一個象征意識形態(tài)的標簽和有關宗教族群的暗示。歐洲范圍內恐怖襲擊的實施者多為移民或難民,他們相對難以適應當?shù)厣鐣@是歐洲環(huán)境的特殊性所在。《南德意志報》委婉指出,這種局勢會進一步激發(fā)群體沖突,因此,“猶太社區(qū)的保安人員建議他們(穆斯林)留在公寓”。然而,“歐洲數(shù)百萬穆斯林最初只是想平等地被接納。誰公開接受他們,誰就能在打擊極端主義的斗爭中贏得最親密的盟友”。27

《南德意志報》對穆斯林群體的自我效能感進行了反思,彰顯了力爭讓沖突各方平等發(fā)聲的態(tài)度和努力。據(jù)統(tǒng)計,“穆斯林”是《紐約時報》上的高頻詞之一,在報道中多被正面區(qū)分:“區(qū)分伊斯蘭極端主義和宗教是非常重要的?!?8恐怖主義的邪惡在于它會與抽象的宗教、政治理念掛鉤,不顧歷史脈絡與基本理智?!都~約時報》曾經(jīng)援引奧地利文化部長維爾納·科格勒的話,聲稱反制措施針對的是反對“我們的價值觀”、想“分裂我們社會”29的人,而不是伊斯蘭教或和平信奉伊斯蘭教的眾多穆斯林。

在地緣政治背景下,由于穆斯林人口在歐洲與美國客觀上均呈上升趨勢,伊斯蘭教已達到了形態(tài)繁多的層次,成為有形的、可認知的實體。3020世紀90年代以來,歐洲穆斯林社群化的問題日益嚴重,以宗教需要和承認穆斯林作為平等公民的權利為由,出現(xiàn)了各種穆斯林社區(qū)。31這些穆斯林社區(qū)發(fā)揮著管理和監(jiān)督作用,使得歐洲穆斯林移民看似分散,實際上緊密地形成了與主流社會和世俗文化相異的“平行社會”。32當警方在調查恐怖分子的人際關系網(wǎng)絡時,《紐約時報》的相關稱謂削減了被調查人員與恐怖分子的直接相關性,而意在使其與廣大穆斯林群體形成聯(lián)系,營造了官方對該群體的針對性敵意:“周一時,奧地利警察已經(jīng)對穆斯林兄弟會和哈馬斯成員進行了數(shù)十次突襲。內政部長表示,有數(shù)十人因涉嫌組建、資助恐怖主義網(wǎng)絡和洗錢而被捕或審訊?!?3

《南德意志報》表達了對奧地利政府關閉清真寺以打擊伊斯蘭化的支持。清真寺是穆斯林禮拜的場所,伊斯蘭文化與基督教文化有著綿延1400年沖突對抗的歷史。在西方媒體看來,歐洲社會中清真寺的與日俱增會對基督教主導的文化環(huán)境施加潛移默化的心理壓力。在這些背景因素綜合作用下,在恐怖襲擊報道中看似隱身的穆斯林群體被反復提及,在沖突中逐漸與平民群體形成斷裂。

三、結語

德美這兩家媒體的新聞實踐基本符合和平新聞的報道取向,但也存在著某些易引發(fā)沖突升級的媒體偏見。在態(tài)度維度上,《南德意志報》與奧地利均處于歐洲聯(lián)合戰(zhàn)線;而《紐約時報》十分善于將奧地利與法國進行“捆綁”分析,這也使其報道將許多對法國的負面評價嫁接到了奧地利國家形象上。在行為維度,《南德意志報》更多關注解決框架與哀悼框架,通過對災后重建議題的關切,設置了如反恐、高層會晤等議程,體現(xiàn)了和平新聞的解決導向;而《紐約時報》捕捉到了平民的英雄行為,突出了人文敘事。在矛盾維度,兩國媒體雖都考慮了沖突的歷史和社會根源,但引語的精英導向及“我者”與“穆斯林”的潛在分化會導致沖突的兩極化。作為意識形態(tài)的宗教團體伊斯蘭看似與恐怖主義并不相關,卻始終在顯性和隱性的環(huán)境下保持了高度的在場性(Anwesenheit)。

本文系清華大學自主科研項目“數(shù)字媒介技術視域下的新聞理論與實踐探索”(項目編號:2019THZWJC57)的階段性研究成果。

謝鎧璠系清華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碩士研究生;王一鳴系清華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碩士研究生;吳璟薇系清華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助理教授,德國柏林自由大學博士

「注釋」

①Peleg S.“,Peace Journalism through the Lens of Conflict Theory: Analysis and Practice”, Conflict & Communication online, vol. 5, No. 2, 2006, pp.17; pp. 5

②陳俊妮、陳俊峰:《“戰(zhàn)爭新聞”還是“和平新聞”?》,《新聞學研究》2010年第3期。

③Lynch J. & McGoldrick A., Peace Journalism, Stroud: Hawthorn Press, 2005, pp.197.

④Galtung J.“,Violence, Peace, and Peace Research”, Journal of Peace Research, vol. 6, No. 3, 1969, pp.167; pp.191.

⑤Galtung J., Theories of conflict, Transcend University Press, 2010, pp.122.

⑥同⑤,第123頁。

⑦Schattschneider, E. E. & Adamany D., The Semisovereign People: A Realists View of Democracy in America (1st edition), Cengage Learning, 1975,pp.2-4.

⑧同①,第5頁。

⑨Weischenberg V. S., Malik M. & Scholl A.“,Journalismus in Deutschland”, Media Perspektiven, 2005, pp. 16.

⑩Katrin Bennhold, Melissa Eddy, Christopher F. Schuetze & Megan Specia,“Vienna Terrorist Attack: What We Know”, The New York Times, Nov. 3, 2020.

11Cathrin Kahlweit,“?sterreich: Schüsse in der Wiener Innenstadt”, Süddeutsche Zeitung, Nov. 2, 2020.

12鐘新:《公信力視野下國家首腦國際形象建構》,《對外傳播》2014年第4期。

13ⅰrvan S.,“Peace Journalism as a Normative Theory: Premises and Obstacles”, GMJ: Mediterranean Edition, vol. 1, No. 2, 2006, pp. 34-39.

14同②,第4頁。

15Adam Nossiter & Katrin Bennhold,“The Politics of Terrorism in a Combustible Europe”, The New York Times, Nov. 9, 2020.

16Dirk Waem“, Nach dem Terror: Was tun in Europa? ”, Süddeutsche Zeitung, Nov. 10, 2020.

17董媛媛、王鑫:《恐怖襲擊事件報道中新聞圖片視覺框架構建與視覺語法解析——以〈人民日報〉為例》,《中國出版》2020年第6期。

18Melissa Eddy, Katrin Bennhold & Christopher F. Schuetze,“Vienna Terrorist Attack Leaves at Least 4 Dead and Many Wounded”, The New York Times, Nov. 2, 2020.

19同18。

20同18。

21同18。

22同18。

23同18。

24Alghamdi E.“,The Representation of Islam in Western Media: The Coverage of Norway Terrorist Attacks”,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Applied Linguistics & English Literature, vol. 4, No. 3, 2015, pp.198.

25Ghazi-Tehrani A. & Kearns E. M.“,Biased Coverage of Bias Crime: Examining Differences in Media Coverage of Hate Crimes and Terrorism”, Studies in Conflict & Terrorism, vol.43, No.12, 2020, pp.1-21.

26Katrin Bennhold, Melissa Eddy & Christopher F. Schuetze,“Vienna Reels From a Rare Terrorist Attack”, The New York Times, Nov. 3, 2020.

27Stefan Braun“,Bekenntnisse reichen nicht”, Süddeutsche Zeitung, Nov. 10, 2020.

28同27。

29同18。

30[美]薩伊德·愛德華:《報道伊斯蘭》,閻紀宇譯,上海:上海譯文出版社,2009年,第56頁。

31Peucker M. & Akbarzadeh S., Muslim Active Citizenship in the West, Oxfordshire: Routledge, 2014, PP.147.

32汪波:《歐洲穆斯林問題研究》,北京:時事出版社, 2017年,第285頁。

33同15。

責編:荊江

猜你喜歡
話語分析恐怖襲擊
批判性話語分析的視角下語篇人際功能分析
多模態(tài)視角下外語教學研究
科技新聞報道中的共識制造:轉基因議題的框架與話語分析
從話語分析理論看《暮色》中男主角參與的對話
從《喜福會》看華裔家庭的文化困境
宣傳網(wǎng)頁的多模態(tài)解讀
比利時首都布魯塞爾系列恐怖襲擊
漫畫
恐怖襲擊
英國警戒級別提到“次高”
荣成市| 广水市| 阿合奇县| 明溪县| 侯马市| 平昌县| 上杭县| 吉林省| 靖西县| 万全县| 渑池县| 桃园县| 句容市| 宝兴县| 靖西县| 九寨沟县| 延津县| 宁强县| 千阳县| 海南省| 南宁市| 从化市| 阜阳市| 太原市| 永德县| 溆浦县| 葫芦岛市| 靖州| 资溪县| 宣武区| 宜章县| 和静县| 同江市| 盐边县| 手游| 乌审旗| 南雄市| 会泽县| 弥渡县| 锦屏县| 浏阳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