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日韩欧美一区二区三区三州_亚洲少妇熟女av_久久久久亚洲av国产精品_波多野结衣网站一区二区_亚洲欧美色片在线91_国产亚洲精品精品国产优播av_日本一区二区三区波多野结衣 _久久国产av不卡

?

中文本科專業(yè)師生共同體構建與教學內涵拓展

2021-07-12 02:44徐雁平徐興無
中國大學教學 2021年5期
關鍵詞:書院制

徐雁平 徐興無

摘 要:大學的本科教育應把握“以本為本,植根課堂”的根本原則,從專業(yè)核心課程體系入手,在課程設置、教學方式、考核方式、教材體系等方面把握學科特征、提升教學品質。南京大學文學院履行“立德樹人”的教育使命,從中華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中汲取智慧與資源,促進“師友會”和書院制、導師制、學分制的融通,營造具有中國特色的新型中文學科的本科學習、生活氛圍,構建師生共同體,通過變革課堂教學和師生關系,探索培養(yǎng)具有文化自信和文化使命感的創(chuàng)新型人才的新模式,實現(xiàn)中文本科專業(yè)人才培養(yǎng)內涵式發(fā)展。

關鍵詞:師生共同體;書院制;小班研討;中文本科人才培養(yǎng)

目前高校文學院或中文系都在大力推進一流本科專業(yè)、拔尖基地、古文字方向“強基計劃”與新文科建設,以大師引領、創(chuàng)新學習方式、促進學科融合、深化國際合作等手段,探索書院制、導師制、學分制“三制”結合的培養(yǎng)模式,大學中文本科教學呈現(xiàn)出蒸蒸日上的新氣象。南京大學漢語言文學專業(yè)是國家一流學科,通過不斷加強師德師風建設,提倡優(yōu)良學術傳統(tǒng)、團隊精神和奉獻意識,教學成果得到社會的普遍認可。文學院近年獲得三個國家級教學成果獎:“研究型大學中文專業(yè)低年級本科生創(chuàng)新意識培養(yǎng)途徑實踐”,獲國家級教學成果一等獎(2014);“悅讀經典:高校文化育人的創(chuàng)新與實踐”,獲國家級教學成果獎一等獎

(2018);“綜合性大學戲劇影視文學本科生創(chuàng)造力培養(yǎng)模式的構建與實踐”,獲國家級教學成果獎二等獎(2018)。對過往的人才培育經驗進行總結,有兩點經驗值得傳承與發(fā)揚,它們也是教學新探索的起點:一是逐步建立師生共同體,二是創(chuàng)新教學方式。就前者而言,南京大學文學院將實踐數(shù)年的“師友會”制度、本碩博銜接的助教制度、導師制,與新創(chuàng)立的書院制結合,創(chuàng)造性地轉化中國優(yōu)秀傳統(tǒng)教育資源,建立具有生機活力的新型師生關系,形成具有家國情懷、人文精神的師生共同體(共同體的研究與論說較多,此處的共同體,強調的是共同體的持久的共同生活和一種生機勃勃的過程,偏向于信念、理想、志趣、情感等方面的一致[1])。就后者而言,學院立足于“學生、學術、學科”的融合,守正創(chuàng)新,探索具有引領性的或可供借鑒的中文學科專業(yè)課堂教學

方式。

一、“文科五育”與師生共同體建設

1.從“學生席卡”與“記住彼此”說起

作為老師,有時在一學期的課程結束后,會發(fā)現(xiàn)依舊對班上的學生感到陌生,而同學彼此之間也不熟悉。若出現(xiàn)此類情況,便很有必要追問:這門課是否成功?這種課堂模式能否提升學生的參與感、增加師生間的互動?“記住彼此”,看似是一個無關緊要的細節(jié),但據(jù)一些優(yōu)秀教師的經驗,它可以成為衡量課程是否成功的一個標準。師生共同體作為一個美好的追求,起步于師生關系,起步于一門課,起步于尋常的“記住彼此”。錢穆在《略論中國教育學》一文中指出:

在中國傳統(tǒng)教育中,師弟子實如同學?!缎〈鞫Y記》言“敬業(yè)樂群”,師弟子共成一群,共治一業(yè),以敬以樂,情意教育之實際生活乃如此[2]。

錢穆提出廣義的“同學”概念,其中特別強調“共”“敬業(yè)”“樂群”“情意教育”。今日要建設有中國特色和本土人文精神的師生共同體,完全可由錢穆所說的這一段話加以界定?!坝涀”舜恕钡綆熒餐w的形成,就是關系型教育。這一培育人才方式面向的是社會,“教育就不再是生產(producing)高效能個體的過程,而是培養(yǎng)可以無限拓展的關系潛能的過程”[3]。面向社會,我們必須自省改進,力糾“大學教育專尚講堂授課,口耳傳習,師生隔膜”[4]之弊。

師生共同體如何形成?“文科五育”(浸潤、熏陶、養(yǎng)成、感染、培育)如何開啟?可能還是要從制度設計與細節(jié)落實出發(fā)。回到一門課的“記住彼此”這一細節(jié),若任課老師無特別強的記憶力,便可借助一些教學設計來解決這一難題。最簡單易行的辦法,就是為學生做席卡,并靈活利用。這一方法在外教的課堂上較為常見,其實完全可以“拿來”為我所用。學生席卡的靈活利用,除具有“記住彼此”的作用外,還便于老師對課堂做多種形式的分組,以進行有針對性的提問,進而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此外,學生席卡可部分代替考查出勤的功能,也能解決同學不愿坐前排等諸多細節(jié)問題。

要言之,課堂上建設性的、有針對性的討論與交流,有諸如“學生席卡”這種“簡單裝置”,此類“裝置”可有效加強師生之間、同學之間的聯(lián)系,逐步創(chuàng)造出一種大家都能從中獲益的課堂氛圍,形成對話課堂(the dialogic classroom)模式。

2.親師取友的“師友會”

以“學生席卡”實現(xiàn)“記住彼此”等目標,只是師生共同體系列制度設計中的一個環(huán)節(jié)。師生共同體的建設,就是要彌補課堂教學的一些缺失,改變師生不親的弊端。為達此目標,必須在培育機制上進行全方位探索。文學院的培育機制是以現(xiàn)有人才培養(yǎng)模式確?;窘逃?、以“師友會”制度培育新型師生關系、以梅庵書院有針對性地提升學術研究能力三者共同構成的。這一機制可促進教學相長、師生齊頭并進。文學院自2010年開始探索“師友會”活動方案,將其作為文學院低年級階段加深師生關系的一種導學模式。在“師友會”活動中,學生與老師在課外輕松地接觸交流,既可豐富學生的生活,也可逐漸消除師生間的心理距離,老師在輕松的交流中潛移默化地影響學生的成長。如此相處,有利于學生的身心健康,亦有助于建立新型師生關系。“師友會”的宗旨是“親師取友”,源自梁漱溟《調整自己必親師取友》一文:

做人必須時時調理自己,求心志清明,思想有條理。如果大家能照此去行,簡直是一生受用不盡……所以如果我們有意去調理自己,則親師取友,潛移默化,受其影響而得其養(yǎng),是一個最好的辦法。說得再廣泛一些,如果想要調理自己,就得找一個好的環(huán)境。所謂好的環(huán)境,就是說朋友團體,求友要求有真志趣的朋友;好的朋友多,自然向上走了[5]。

2014年,以“師友會”活動作為組成部分的文學院本科教學改革實踐“研究型大學中文專業(yè)低年級本科生創(chuàng)新意識培養(yǎng)途徑實踐”獲得國家教學成果一等獎。2018年10月,文學院重啟本科生“師友會”活動方案,并對其運作方法與管理規(guī)則加以改進。學院規(guī)定,每位導師指導5名學生,活動時間為兩學年;每學年至少舉行5次集體活動,內容可以靈活多樣,形式不限,如茶敘、郊游、參觀、研討、參與導師主持的研究生學術活動等。在管理方面,“師友會”實行導師聘請制與考核制度化。學年伊始,由文學院教學委員會、學工組、院領導班子組成的聘任小組聘任師友會導師,并在學院開學典禮上向各位導師頒發(fā)聘書?!皫熡褧惫ぷ饕沧鳛槔蠋熈⒌聵淙说臉I(yè)績,成為三年考核的加分項。經過多年的實踐,這一活動方案在培養(yǎng)學生專業(yè)興趣、促進學生身心健康發(fā)展、拓展知識面與提升人文修養(yǎng)等諸多方面收效顯著,煥發(fā)“親師取友”傳統(tǒng)的活力。

3.進一步充實內涵的書院制

文學院于2020年9月成立梅庵書院,推行以“師友會”為基礎的書院制、導師制、學分制相結合的“三制”培養(yǎng)路徑。南京大學人文資深教授莫礪鋒老師受聘為梅庵書院的首任院長,并由其聘請28位書院導師。書院通過融合中西優(yōu)秀教學資源,注重借鑒中國傳統(tǒng)書院教育中的師生交往、問答、講辯等生活和學習方式,建立一種兼具現(xiàn)代精神和傳統(tǒng)底蘊的人才培養(yǎng)機制。書院的首要任務是涵育出從容討論學問的氛圍和從游之樂,也就是梅貽琦《大學一解》一文所說的“大魚前導,小魚尾隨,是從游也,從游既久,其濡染觀摩之效,自不求而至,不為而成”[6]。其次,追求教學相長,師生齊頭并進:教——以人為本,以本為本,融合中西優(yōu)秀教學傳統(tǒng)與資源,傳授知識與立德樹人齊頭并進;學——日常生活與課程學業(yè)打成一片,內心修養(yǎng)與知識學問打成一片,求學與做人齊頭并進[4]。

書院以導師指導、書院講會、“師友會”三種方式運作,書院講會要求每月師生定期讀書、交流學問。書院計劃每月舉辦兩次活動,形式多樣,如經典研習會、心得交流會、導師(或外請學者)學術報告等。書院課程亦經過精心設計,其中“榮譽課程”是一批由名師講授的,帶有研究性、探索性的課程,供書院生本科期間修習,此類課程是書院生獲得“榮譽學士學位”的必修課程,學分計入總學分。此外還有“自修課程”,由書院導師與書院生分組商定每個書院生的學年(或學期)自讀書目(或內容),建立“讀書日程”,由書院統(tǒng)一分發(fā)“讀書日程錄”,記錄每日讀書、寫作、交流、思考等信息?!白x書日程錄”的落實,是進一步促進師生聯(lián)系的抓手,也是一種鍛造恒心和毅力的設計。

大學本科四年整體由“三制”指導引領,每一年級各有側重。第一年重在完成中學與大學的過渡、銜接,激發(fā)學生的讀書興趣。第二年則是明確學生的學習方向。第三年通過學年論文,對學生進行有針對性的學術探索訓練。第四年用畢業(yè)論文精細培育,為學生的學術深造或走向社會做準備。學院的“師友會”活動以及教學改革成果,由“NJU文院小樓”“中國古代小說網”等較具影響力的微信公眾號來進行推送、宣傳,從而不斷增強在校學生對學院的認同感與歸屬感,同時吸引已經畢業(yè)的學生、在校學生的家長以及未來的學院學生的廣泛關注,以期在更廣闊的范圍中逐漸建立更大的共同體。

二、課堂的守正創(chuàng)新

1.小班研討是人文課程內涵提升的關鍵

不同的學科有不同的培養(yǎng)目標,其課堂教學和師生關系也有各自的規(guī)律與特點。中文學科是基礎性人文學科,其知識帶有整體性和有機性的特點,它關注事物的特殊性和復雜性,包涵價值觀與信仰以及一定程度的主觀色彩,本質上是對世界的理解或闡釋,因其涉及的領域廣闊而問題分散,以致較難有共識。上述特點,決定了人文學科的主要傳授方式就是講學與討論,古人稱之為“講習”“講論”或者“講辯”。“講”的本義,就是不同觀點與思想的商議,《說文解字》曰:“講,和解也?!倍斡癫米⒃唬骸安缓险哒{和之、紛糾者解釋之,是曰講?!睆目鬃?、蘇格拉底這些人類文明“軸心時代”的思想家開始,直到現(xiàn)代大學的人文學科教育,莫不如此。而且在人文學科專業(yè)知識課堂教育中,師生之間還存在情感交流與人格感召。這種面對面的課堂是任何網絡、線上課堂所不能替代的,尤其是研究型大學的中文本科教育,師生面對面的講習、討論尤為重要。

中文本科的課堂教學,絕非僅憑一兩本教材、一張嘴、一支筆、一塊黑板或一個PPT、一教室的學生、一兩張考試卷子的集合就能完成。中文本科教學的第一步,就是要真正地將“一言堂”改進為“多言堂”,即由集中講授與平行小班研討共同構成課堂教學——只有學會聆聽不同的聲音,才能提出問題;只有學會與他者對話,才能克服偏見;只有學會自我陳述,才能主動學習。第二步,則是要創(chuàng)造出具有文化理想、師生關系融洽的大學本科生活空間,如荀子《勸學篇》中所說:“學莫便乎近其人”,“學之經莫速乎好其人?!边@就要求將現(xiàn)代大學的課堂教育與中國傳統(tǒng)文化中的樹人教育結合起來,從而創(chuàng)新中國大學人文學科人才培養(yǎng)模式。

文學院組織骨干教師,重點投入資源,對中國古代文學、中國現(xiàn)當代文學、古代漢語、現(xiàn)代漢語、語言學概論、文學概論、外國文學等7門核心課程教學方案整體改進提升,形成主講教師講授與助教輔導小班研討并行的教學格局,以“內涵充實提升+助教開展小班研討+校內外名家參與+課外助教輔導+課程參與度評定”作為課程教學的全過程。用7門核心課程帶動14門基本課程,逐步建立“金課體系”。新課程改革方案于2018年秋季正式實行,為保證課程改進的順利推進,相關負責人在開學前組織專題會議,對課程內容與推進要點做詳細說明,包括課程目標、課程規(guī)劃、分班制度、平行班的推進、學生考核及評價體系、助教工作與報酬體系等。課程改革啟動以來,明顯的變化就是老師更加注重精講,并從一個講授者轉變?yōu)橛柧氄吲c組織者。這就是說,老師在平行小班研討課上和助教一道,向學生拋出有啟發(fā)性的問題,提供研習材料與書目,結合問題與材料傳授各種分析方法與理論,訓練、督促學生開展閱讀、討論、報告,并輔導學生的課程論文與習題訓練,管理學生的學習環(huán)節(jié)和評價環(huán)節(jié)。

為配合小班研討課的改革,必須著力推進與課程相配合的系列教材的編寫,2019年出版的《漢語言文學本科專業(yè)核心課程研究導引》(8種)就是小班研討課的催化劑。該系列教材以問題為線索構建教學的內容體系,在每門課程的知識領域內,結合本課程的教學實踐與科研成果,提煉最主要的問題,形成問題集群。這些問題既是本課程的核心知識集群,又是本學科基礎性、前沿性乃至有方法論啟示性的科研課題。通過對問題的發(fā)現(xiàn)、分析和研究,老師可以引導學生培養(yǎng)問題意識并提升科研能力。而圍繞問題,選擇兼具權威性、文獻性、可讀性與引導性的經典學術文獻,并通過對這些典范性文獻和研究方法的解析,訓練學生把握、體會學科的研究方法和理論。在此基礎上,設計研討、研究和課外延展學習的方案,這些方案,既可以為平行小班研討課程提供參考,又可以為本科生的學年論文與畢業(yè)論文寫作提供前期訓練,甚至對研究生階段的學習也具有參考價值。

在積極經營核心課程之外,學院還創(chuàng)造性地開設“DIY(Do It Yourself)本科生研讀課”,推進本科通識課程體系建設?!癉IY研讀課”是由各專業(yè)的本科生自發(fā)邀請各有專長的老師為他們開設的通識課程。近三年,文學院老師應邀為全校開設“DIY研讀課程”達19門,其中本、碩合開課程9門,居各院系之首。文學院“DIY研讀課”內容豐富,形成了“三?!钡恼n程集群,有莊子、蘇軾、魯迅等專人研究,有《左傳》《世說新語》《四書》等專書研究,還有唐宋文學、明清小說、俄羅斯文學等專題研究。

2.助教制是教學提升改進的重要保障

本碩博在制度上的貫通,常表現(xiàn)為本碩博連讀培養(yǎng)制度,而在課程上落實的常見辦法,就是研究生課程認可本科生選修所得學分,通過學分認可在制度上保證融合。戲劇影視文學專業(yè)主動打破本、碩、博教學壁壘,將以“戲劇創(chuàng)作與批評”為代表的優(yōu)質碩博課程向本科生開放。此外,還推動藝術碩士與本科生交流合作,鼓勵本科生參與藝術碩士劇團的制作與演出;創(chuàng)辦《戲劇與影視評論》雜志,鼓勵本科生通過評論介入學術實踐,由評戲到寫戲,反哺劇本創(chuàng)作。

在學分認可制度之外,還有一種本碩博貫通路徑,就是在日常的教學與生活中老師有意識地融合本碩博的學習。目前學院正在探索的一種辦法,便是通過助教制度來促進助教群體與學生之間的交流,以學術交往促進本科生提前了解優(yōu)秀碩士生、博士生的學習和研究狀況。主講教師與助教合作的課程形式,是國外大學本科教學中一種十分成功的授課模式,國內近年也有不少高校采用助教制來輔助教學。一般而言,學校教務處會頒行助教管理規(guī)則,然這類規(guī)則多具普遍指導性,具體到某一院系如文學院,則要根據(jù)課程特征進行更精細的設計。課程內涵要充實,助教的參與必不可少。助教由青年教師、優(yōu)秀博士生和碩士生擔任,但這支生力軍具有流動性,如何選拔,如何管理,助教經驗如何總結和傳遞,是助教制要解決的重要問題。作為課程改革的重點,實用且自具特色的助教制度的探索始終在進行,具體內容總結為“助教手冊”(2020年2月第3次修訂)。助教制的總結和反思機制,可保證各門課程的助教經驗不斷在教學實踐中被轉化利用。

文學院2020年秋季學期共聘用助教47人,如果沒有規(guī)則,不但浪費資源,而且會事倍功半。因為各種具體工作,助教群體必然會與各班學生建立較為頻繁的互動關系。卞東波老師在講授核心課“中國古代文學”的過程中,引導學生發(fā)現(xiàn)問題、提煉問題,學生在此基礎上撰寫小論文。論文完成后,由博士生助教進行初步的修改,本科生在研討課上進行報告,之后由教師點評,最后再由博士生助教幫助本科生作進一步的修改。此舉既鍛煉了學生的寫作能力,又初步培養(yǎng)了學生的學術規(guī)范與學科意識。同時,學期末選擇一批本科生、博士生撰寫的優(yōu)秀論文,以正式學術研討會的形式,讓本科生、博士生同臺競技,互評論文。這一本碩博融合方式取得良好的效果,激發(fā)了本科生的學術熱情和學術潛力。在此基礎上,卞老師繼續(xù)創(chuàng)新,他在2018—2019、2019—2020學年第二學期,連續(xù)兩次舉辦“研宋新聲:南京大學本科生宋代文學研討會”,在學術交往中,促進本碩博的人際融合。此外,2020年春季學期的線上課程,更因為有眾多助教參與,幫助主講老師處理紛繁的組織工作如組織線上討論等,保證了艱難時期的教學活動得以良好運行。

助教制度的切實推行,為小班研討課程改革、師生交流、師生共同體建設提供新動力。同時,助教制度也鍛煉、培養(yǎng)了助教自身,提升了一批博士生和碩士生的辦事能力與教學能力,學以致用,為他們將來走向社會作了“實戰(zhàn)性”鋪墊。

3.課堂的拓展

中文本科專業(yè)教學的目標是文化的傳承創(chuàng)新、人才的修身鑄魂。要實現(xiàn)這一遠大目標,課堂建設是關鍵。用錢穆《新亞學規(guī)》中的話來說,先求“偉大的學業(yè)”,然后才能做“偉大的事業(yè)”[5]。用心耕耘的課堂并不局限于校園之內的課堂,應該走到外面去,觀看和感受祖國大地上留存的文化遺跡和文化傳統(tǒng)。

課堂教學和實地考察相結合的模式,自20世紀80年代末開始在文學院逐漸形成規(guī)模。顧黔老師的方言研究課、王玲老師城市語言調查研究課,都走向田野調查。二十多年來,潘志強老師在中國現(xiàn)代文學講授過程課中帶領本科生考察以紹興為中心的現(xiàn)代文學遺跡,他以一己的苦行、耐力和低調,感染了一屆又一屆學生,潘老師也因此成為文學院具有精神象征意義的教師代表。老師的講解,使書本上的文學史鮮活呈現(xiàn)。學生在實地參觀考察中,更深入地理解現(xiàn)代文學發(fā)生的歷史文化背景。同樣,古代文學也是活的文學,祖國各地散布眾多與古代文學相關的歷史名勝,卞東波老師不但指導本科生閱讀紙上文獻,也帶學生親身踏訪歷史遺跡,增強感性認識。如在2019年“寒山詩研究”課程中,他帶領學生訪問蘇州寒山寺,考察該寺中有關寒山、拾得的文化遺跡。

“江南佳麗地,金陵帝王州”,南京是文學之都,散落在南京、丹陽郊野的六朝陵墓石刻自然成為了解六朝文學歷史的重要本地教學資源。童嶺老師為加深學生對“文史互證”與“二重證據(jù)法”治學傳統(tǒng)的理解,增強對南朝“蘭陵蕭氏”的認知,探察《文選》成書的文化思想背景等,自2013年以來,他每年組織選修“《文選》研究”課程的學生,對南京郊區(qū)或者鎮(zhèn)江丹陽郊區(qū)的蕭梁及其他南朝陵墓石刻進行考察??疾烨埃蠋煵贾弥T如朱偰《建康蘭陵六朝陵墓圖考》、曾布川寬《六朝帝陵:以石獸和磚畫為中心》等閱讀任務。此外,如“五胡十六國及北朝文化史”本科課程,在合適的情況下,童老師也會利用本地資源,如南京博物院“瑯琊王”北魏文物特展期間,他聯(lián)系南博策展人左駿為當時選課的本科同學進行現(xiàn)場教學講解。

拓展課堂的方式還有戲劇影視文學教學中的“介入式”實踐,引導學生進入市場,如創(chuàng)辦“黑匣子劇場”,搭建學生創(chuàng)作與營銷的實踐平臺。本科生參與制作戲劇總計超過30部,其中本科生溫方伊創(chuàng)作的《蔣公的面子》在中國、美國巡演,至2020年已演出超過400場次,創(chuàng)造了千萬元以上的票房,曾獲江蘇省第九屆(2015)精神文明建設“五個一工程”優(yōu)秀作品獎。2016年以來,“黑匣子劇場”上演了《雜音》《世外》《米奇去哪兒》《國際飯莊》《故鄉(xiāng)》等諸多優(yōu)秀劇目。在北京人民藝術劇院等機構建立實習基地,增加學生實踐機會。將優(yōu)秀作品推入海內外市場,《長生》《人間童話》等優(yōu)秀本科作品突破校園戲劇范疇,進入正規(guī)商業(yè)制作,接受了市場的檢驗。

此外,教學的改革還可借助外力,如通過引進世界一流教學資源來推進課堂的拓展。2016年、2017年、2018年的假期,文學院邀請美國著名漢學家、威斯康辛大學麥迪遜分校倪豪士(William Nienhauser)教授連續(xù)開設“《史記》英譯工作坊”課程,來自南京大學、香港中文大學、湖南大學、南京師范大學等高校中文和英文專業(yè)的本科生、碩士生和博士生參與課程,他們在倪豪士教授的指導下完成了《史記》中《韓世家》《大宛列傳》等部分的初步英譯工作。其中有2位本科生經倪豪士教授推薦,被威大錄取為研究生。其他定期開設的暑期研究生課程,如布朗大學王玲珍教授的“中國電影、性別與跨國批評話語”、威斯康辛大學麥迪遜分校李亞非教授的語言學理論課程也向本科生開放。與此同時,學院聘請世界一流專家開設系列課程,并與哥倫比亞大學、加州大學、奧斯陸大學等十多所世界著名高校建立本科生交換項目。

三、“不斷地施加友善的壓力”與作為驅動的“抓手”

1.何謂“不斷地施加友善的壓力”

“不斷地施加友善的壓力”,這是文學院前輩、著名學者程千帆先生1983年在關于如何培養(yǎng)文科研究生座談會上的發(fā)言,在今日方興未艾的一流本科建設過程中,這一方法仍然有突出的現(xiàn)實意義。

為了嚴格要求,我有一個方法,叫做“不斷地施加友善的壓力”。施加壓力,第一是“不斷地”,不是一回壓上去,分量太重,學生受不了;第二是“友善的”,使他感到你是為他好。這樣,他才愿意承受。不要疾言厲色,但是規(guī)定要做的事情一定要做到,毫無商量的余地?!绻蠋熓沁@樣一個態(tài)度,學生們原來只能承受一百斤壓力的,就能承受一百二十斤,這樣,就能激發(fā)他們內在的潛力。因為學生們感到老師這樣器重、期待他們,又不是為了個人,而是為了祖國的社會主義文化事業(yè),他們的愛國熱情就會迸發(fā)出來[7]。

“不斷地施加友善的壓力”中包涵多種含義:其一,老師要主動提示、督促,要循循善誘。其二,要讓學生感覺到來自老師的壓力是友善的,師生關系是在一種親切的氛圍中展開。其三,要不斷施加,在于“有恒”,這實際是強調教育或教學的過程性,要持久的、友善的、建設性的身心投入。這句名言所蘊含的高遠旨意,也正與新時代本科建設、新文科建設等一系列教育事業(yè)的旨趣契合。

“友善的壓力”如何持久、有效地傳遞?為此,必須建立傳遞通道,這就是前文所說的師友會、助教制、書院制重點解決的問題。制度的設計很重要,文學院有黨政聯(lián)席會議、本科教學委員會、本科教學院長與學工聯(lián)動小組,與師友會等具體推動的設計融合為一體,形成井然有序的網絡,確保教學和學生生活的健康發(fā)展?!敖涣骶W絡使思想得以成為社會存在”[8],因為有這一師生間互通的網絡,教學理念、實踐活動才得以傳達和落實。

老師在師友會的閑談式交流中,可察覺到學生的情緒波動與學習動向,便于對學生進行及時的疏通與引導,并為學生提供生活與學習的建議。針對課堂教學,每門課程可建立各具特色的“動態(tài)、開放的教學交流機制”。以作為核心課程的“中國古代文學”來說,作為老師如何了解學生平時的學習狀況?如何促成學生平時用功的學習習慣的養(yǎng)成?因材施教,老師有必要為每位學生建立規(guī)范的課程學習檔案。每位學生可在課程開始后的第二周進入探究性的學習狀態(tài),以發(fā)現(xiàn)、探求問題為興趣、引擎,以師生商量討論為選擇、提升,以批閱、再閱讀與思考作為錘煉,將自己最初的設想琢磨成較為完善的札記和小論文。

結合“課程學習檔案”,老師可以培養(yǎng)學生平時注重“讀、思、寫、說”,以及有問題及時與老師交流討論的習慣,而不是全班在最后期限集中答疑、趕寫課程論文、備考。這一設計,著重于學習的過程,以及在學習過程中學生與主講老師、助教的交流討論,學生通過思考、寫作,以及修改后的優(yōu)秀習作的結集刊印(如中國古代文學先秦兩漢部分課程習作集《學文》已連續(xù)出版16集),在平時點滴進步中建立起自主學習的習慣和創(chuàng)造性思考的自信。

2.嚴肅而活潑的課堂氛圍

僅僅是快樂、充滿歡笑的課堂,不一定都是理想的課堂。理想的課堂要在快樂與歡笑中保持法度與方向,保證實效與啟發(fā)。

借助教學手冊的規(guī)范指示和“課程學習檔案”的時間標記,主講老師可以對每位學生的平時學習狀況有細致的把握,如學生交習作和設想的首次時間、節(jié)奏、質量等變化。因而可在一些時間節(jié)點(如2周、4周、6周等)利用電郵或課下面對面交談等方式有針對性地委婉提示,如此可以讓每一位學生而不僅僅是尖子學生,都感受到老師的重視、關注,既提示學生注意學習節(jié)奏,也在有針對性的交流中與學生建立友好的關系?!罢n程學習檔案”可敦促每一位同學勤勉學習,在求索學問的道路上“閃耀”。這種做法看起來細碎繁瑣,但效果顯著。同學們不會只是“帶耳朵”上課,而是課前預習,試圖發(fā)現(xiàn)問題;老師講解時,積極跟進,并開啟閱讀經典的多種可能性;同學們作課堂報告時,也積極參與討論,捕捉思維碰撞產生的火花。

以“課程學習檔案”作為精細管理措施的課程,如何保證嚴整中有活力和興致?老師講課的內容設計當然十分重要,調動學生的設計也要用心安排。本文第一作者講授中國古代文學(先秦兩漢)部分,將小型研討會模式引入課堂,前文所說的“學生席卡”再次派上用場。作課程報告的同學,報告經助教審讀修訂,提前一天在微信群中公布提綱。每位學生報告限時9分鐘,并事先安排3名學生在限定時間內進行評點提問,同時還有開放性的討論。主講老師在聽學生報告的同時記錄要點,隨后向報告人提問并組織班級討論,最后作總結性的評點。助教記錄學生的課堂表現(xiàn),作為學期末學生“課程參與度”評測的依據(jù)。如此精心準備與有序推進,可保證每堂研討課上學生的精神集中,眾聲起伏,激蕩出思想的火花。學生們捕捉問題與靈光,參與討論,觀摩其他學生的表現(xiàn),然后在課后再思考,結合讀書體會,向老師提交問題設想。在熱烈的、內容充實的報告與研討中,問題引領、學術表達等教學目標皆可達到。

苗懷明教授創(chuàng)新課程研討方式,他所開設的《紅樓夢》研究課程別開生面,激發(fā)學生自主學習的興趣,成為被全國媒體追蹤報道的知名課程。苗老師每次課程都會組織學生集中討論一個重要且有趣的話題;課程內容不僅涉及《紅樓夢》的重要問題,而且涉及學術熱點問題,讓同學們了解《紅樓夢》研究的最新進展。他采用討論和課堂講授相結合的方式,討論的話題有趣,課堂講授也生動幽默。通過活潑的課堂討論與嚴謹?shù)恼n程論文設計,苗老師將課堂練習、作業(yè)及考核與培養(yǎng)學生的科研能力聯(lián)系起來,為學生提供學術研究入門訓練。以下選擇部分課堂討論和論文寫作題目加以展示:

活潑的課堂討論題目:

(1)林黛玉為何那么窮,林家的家產到哪去了?

(2)賈寶玉與秦鐘有同性戀情嗎?

(3)襲人是位告密者嗎?她是否應該對晴雯的死負責?

(4)《紅樓夢》里的女性是大腳還是小腳?由此可以看出什么問題?

(5)《紅樓夢》有反清思想和民族情緒嗎?

(6)《紅樓夢》有哪些寫得不好的地方?有哪些疏漏之處?

嚴肅的課程論文題目:

(1)以脂本或程本為底本,以程本或脂本為校本,對《紅樓夢》中某一回作品進行校勘。??眱H限于文字,不包括分段及標點符號。標明底本、校本,以頁下注或文后注的方式寫出校記。

(2)根據(jù)??钡慕Y果,對本回脂本、程本兩個版本在語言、風格等方面的異同、優(yōu)劣進行歸納和比較。

(3)選取本回中一個或多個疑難問題進行探討,寫成一篇小論文。題目自擬。

學生們的優(yōu)秀課程論文結集為《尋夢金陵話紅樓》《明清文學的青春解讀》《南京大學的紅學課》,分別于2010年、2016年、2020年由南京大學出版社出版,在社會上得到較好反響。這對本科生來說是一強有力的鼓舞,也培養(yǎng)了他們的讀書、治學興趣,激發(fā)了他們的學術熱情,后來不少學生繼續(xù)攻讀碩士、博士,走上學術之路。

3.“讀書日程錄”與書院傳統(tǒng)的創(chuàng)造性轉化

好的教學理念,一定要設計出“抓手”,以求實效。日常實踐,也是書院教育的精要,朱熹的讀書法或者《白鹿洞書院教條》反復講說的就是這一問題。朱子的精神,被元代的程端禮《讀書分年日程》予以具體轉化,形成可以落實、可以踐行的日程,從“著實讀書”“反復體驗”入手,求“持心堅苦,積歲月以漸進”。日積月累的漸進教育,因此成為一種最牢靠的成長路徑。這一要點,也就是《荀子·強國》中所說的“積微”?!胺e微,月不勝日,時不勝月,歲不勝時”[9],日、時(季度)、年,一層更進一層,然每年、每月積累皆從每日積累出發(fā)。要做偉大的事業(yè),先求偉大的學業(yè)。偉大的學業(yè),起于平常的每一天;欲求雄偉,須先誠樸,先勵學敦行。“讀書日程錄”看似是讀書思考的記錄,是尋常的記錄冊子,實際上是在繼承、轉化一種優(yōu)秀的教育傳統(tǒng);看似是拘泥日常,實則目標近在大學四年,遠在日后的前程,期待用“慢功夫”將學生的日常實踐內化為一種習慣或精神氣質。

程端禮的《讀書分年日程》主要是講明讀書的次第、具體辦法和時間的分配,在時間安排上,近似于今日的課程表。如此細密,今日不必全盤接受;然每日積微的做事態(tài)度、有恒的精神,則要認真汲取?!白x書日程錄”的設計與用意,就是要切實轉化一些傳統(tǒng)書院教育中的資源。簡言之,一是“積微”,“積歲月以漸進”。二是涵泳,在快節(jié)奏時代,做涵泳式的慢功夫,從“著實讀書”“反復體驗”入手,返本開新。三是開新,在讀書論學中建立新型師生關系。四是以寫作為驅動,讀大學中文系的人,要能寫、會寫,希望通過日常練習,培養(yǎng)或恢復手、筆、紙間的親密關聯(lián)。

面向中文本科教育的“讀書日程錄”,遠承朱子讀書法,近取胡小石先生與研究生在20世紀40年代實行的讀書日課,主要實踐方向和方法是:(1)讀經典,做實事,于誠樸中求雄偉。日程錄總共160頁,學生稍勤奮,一學期至少可以寫一冊。四年八學期,若完成八冊或更多,可使前行足跡清晰呈現(xiàn),用實物證實自己沒有虛度時光。(2)日程錄中所記,以讀書為限。主要是記錄讀書所得,也可以是上課、聽報告、與老師同學交流后的觸發(fā)。不談敏感話題,不涉及隱私,這樣可方便日程錄之后在書院內的正常交流討論。(3)記錄之外,要有思考。同學們課程學習量較大,不強求每天都記錄,但一周至少有兩三次記錄。可以摘抄,但不能淪為趕任務,只是抄書。記錄所讀書、所關注的問題的體會,或與其他問題的關聯(lián);感發(fā)文字,要有一些論辯、探求意味。(4)每月導師批閱日程,師生有討論。每月(或更短時間)導師批閱日程錄,針對讀書思考情況提出若干建議。每兩個月,導師組集合交流討論各自指導學生的讀書情況。(5)每一學期結束,由導師組匯合評定。每一學期結束時,由書院導師組評定日程錄等級,評選出10%的優(yōu)秀讀書學生,頒發(fā)獎品。同時將這一成績與書院榮譽課程的學習綜合考查,作為頒發(fā)書院榮譽學位的參考依據(jù)之一。

“讀書日程錄”作為書院制的核心,是對中國古代書院傳統(tǒng)的創(chuàng)造性轉化,煥發(fā)了朱子讀書法的活力。最突出的特點是注重學生的日常實踐,改變以考試為中心的學習模式,減輕學生的期末壓力,注重平時累積。同時,“讀書日程錄”因為與師友會、書院制結合,為師生的交流注入實質性內容,增加交流的質感和學術品位,為師生的交流互動提供制度性保證。

四、結論

中文本科人才的培養(yǎng),當然要重視課程內容、教學技術、教學方法等常規(guī)項目的建設,更要放寬眼界、長遠籌劃,立足中國國情、扎根中國大地,培育出有自信心、自豪感、自主性的優(yōu)秀人才。以此為高遠的目標,中文本科教育和教學,還要進一步修煉“內功”。在注意技術和規(guī)模的同時,著力內涵式發(fā)展,用具體的制度設計與實踐,從中華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中汲取智慧與資源,在日常實踐中落實“文科五育”,逐步建立有價值引領的師生共同體。通過變革課堂教學和師生關系,探索培養(yǎng)具有文化自信和文化使命感的創(chuàng)新型人才的教育新模式。

參考文獻:

[1] 金莉,李鐵.西方文論關鍵詞第2卷[M].北京: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2017:172-181.

[2] 錢穆.現(xiàn)代中國學術論衡[M].北京:九州出版社,2012:166.

[3]肯尼思·J.格根.關系性存在:超越自我與共同體[M]. 楊莉萍,譯.上海:上海外語教育出版社,2017:253.

[4]錢穆.新亞遺鐸[M].北京:三聯(lián)書店,2004:15,1-2,2.

[5] 梁漱溟.梁漱溟全集(第二卷)[M].濟南:山東人民出版社,2005:52.

[6] 蔡元培等.大學精神[M].長春:吉林出版集團,2012:68.

[7] 程千帆.治學小言[M].濟南:齊魯書社,1986:64-66.

[8]羅伯特·哈桑.注意力分散時代:高速網絡經濟中的閱讀、書寫與政治 [M].張寧,譯.上海:復旦大學出版社,2020:172.

[9] 樓宇烈.荀子新注 [M] .北京:中華書局,2018:321.

[基金項目:本文是江蘇省教改重點項目“中文本科專業(yè)人才培養(yǎng)內涵式發(fā)展探索研究”(2019JSJG018)階段成果]

[責任編輯:陳立民]

猜你喜歡
書院制
通識教育背景下的高校書院制改革新路徑
南科大書院管理模式對我國師范類高校學生教育管理的啟示
試論書院制背景下的高校輔導員角色重構
淺析書院制下的德育新模式
書院制學生管理模式初探
書院制學生管理模式初探
“書院制”模式下關于大學生職業(yè)生涯規(guī)劃指導若干思考
試談書院制在培養(yǎng)大學生價值觀中的功能
針對“書院制”下高職院校學生工作的見解
崇义县| 澎湖县| 神农架林区| 思南县| 周口市| 汪清县| 建水县| 改则县| 绥中县| 通海县| 嵊泗县| 布尔津县| 临武县| 谢通门县| 和硕县| 讷河市| 旬阳县| 疏勒县| 海淀区| 辛集市| 北宁市| 台湾省| 寿阳县| 汾阳市| 若羌县| 德格县| 安丘市| 西乌珠穆沁旗| 托克托县| 黄龙县| 星子县| 吉林市| 太康县| 馆陶县| 古田县| 绥江县| 旅游| 广平县| 杭州市| 鲁山县| 平度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