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子剛
【摘 要】培養(yǎng)殘障兒童個性發(fā)展離不開課堂,尤其離不開美術課堂的搖曳生姿。如以人文滋養(yǎng)為落點進行美術教學設計,以個性多元為方向進行美術教學設計,以“左右連接”為突破進行美術教學設計。同時,培養(yǎng)殘障兒童個性離不開教師的強力評價,如個性評價、人文評價和多元評價。深刻挖掘美術課程中特別有利于殘障生個性發(fā)展的因子,加以教師特別的引領、藝術的處理和有意的側重,或能真正助力于殘障生的個性發(fā)展,助力于特殊教育的高效發(fā)展。
【關鍵詞】殘障兒童;美育手段;現(xiàn)實追問;個性多元;多元評價
新的課改理念下,殘障兒童同樣需要個性發(fā)展,能夠擁有更好的人生。因為“殘障”僅僅意味著身體層面,并非精神層面也有“殘障”?;蛘咭驗椤吧眢w有殘疾”,所以更需要個性的發(fā)展、心靈的豐富和道德的充盈。如何通過個別化教育原則,注重通過課程目標的整體實現(xiàn)來助力于殘障兒童的個性發(fā)展,需要來自一線的實踐創(chuàng)設。
通過實踐,我們認為,依托美術教學中的美育手段,或能真正讓殘障生凸顯個性、習得技能、得到滋養(yǎng)。美術課程之“人文性、實踐性、個性化”之特點,恰恰順應了殘障生之“個性化發(fā)展”的特點,美育手段中“情景化、分層化、多元化”之特點,恰恰與殘障生需要“特別與詩意”的教育理念一脈相承。深刻挖掘美術課程中特別有利于殘障生個性發(fā)展的因子,加以教師特別的引領、藝術的處理和有意的側重,或能真正助力于殘障生的個性發(fā)展,助力于特殊教育的高效發(fā)展。
一、以現(xiàn)實追問認清殘障兒童個性現(xiàn)狀
時下,小學美術教學中“整齊劃一”的現(xiàn)狀仍然存在:統(tǒng)一授課、統(tǒng)一布置畫作、統(tǒng)一美術探索活動、統(tǒng)一進行評價……這樣的“廣場集體”行動對殘障生尤為不利,一方面造成了“優(yōu)等生吃不飽殘障生吃不了”的尷尬局面,另一方面造成了班級整體美術教學費時低效的不良后果。更重要的是,因為“整齊劃一”,因為個性化教育嚴重匱乏,孩子們包括殘障生個性泯滅、獨立之思想消失、創(chuàng)新意識滯后,自然更談不上創(chuàng)新作品的誕生,談不上創(chuàng)意人生的打造。
另一方面,因為智障生數(shù)量較少,幾乎淹沒在正常生的“汪洋大海”中而不被老師看重,學習、作業(yè)、社團活動中幾乎被“邊緣化”,他們只好自己或自由涂鴉,或隨意揮毫,或胡亂潑灑,猶如“西瓜皮滑到哪里算哪里”。這樣的時刻既是“混亂期”,也是“機遇期”;既有“生成點”,又有“糟糕點”。如何抓住這一教育契機,使殘障生既能成為美術課堂中的“主力軍”和不可或缺的“生成性資源”,又能收獲沉甸甸的個性發(fā)展成果,成為美術教師的一個重要命題。
智障學生在身心發(fā)展方面本身就存在缺陷,他們無法長時間集中注意力,對于教師在課堂上所教的知識接受和理解都需要很長的時間,而且智障學生在不同程度上都存在感知覺、視覺和觸覺反應不靈敏的情況,在信息接收與表達方面都存在一定的困難,因為“感知覺遲鈍、注意力不集中、語言能力薄弱”等特點,所以更需一種特別的、有創(chuàng)意的、搖曳生姿的教育方式,更需“實施彈性與支持性策略”,還有,盡管智障學生有很多 “缺點”,卻恰恰有“一定的好奇心”、“比較容易興奮”、“喜歡音樂和美術”等不能劃分到“缺點”中的特點,而這更需要“教師整合教育資料,采取有效的溝通手段和多元的教學方法,最大限度地滿足學生個體發(fā)展的需要?!边@一切都需要借鑒、引用和實踐美術手段。
二、以方法創(chuàng)新促進殘障兒童個性發(fā)展
(一)以人文滋養(yǎng)為落點進行美術教學設計
聽聽這樣的一些言詞:“我家孩子畫得太逼真了,怎一個‘像字了得?”這是夸獎還是貶低?畫得像真的好嗎?實際上,“畫得像”只關注了技巧方面,而僅僅關注技能技法技巧是偏頗的,是狹隘的,是得不償失的,與“個性發(fā)展”的理念相去甚遠,與“所有孩子尤其是殘障生都得到個性發(fā)展”的理念是相悖的?;诖?,我們需要改一改思路換一換理念了,我們需要從人文滋養(yǎng)的角度來重構框架與路徑,以期教改的“甜果子”也能讓殘障生品嘗到。
曾幾何時,一些美術教師只關注正常生,只關注“物”的存在——材料的低成本和恰到好處、畫室的安靜與多姿、畫筆的豐富與玲瓏、畫板的恰到好處與精致構造等,而忽視了殘障生的個性發(fā)展。部分教師,習慣于把一種僵硬的、恪守傳統(tǒng)的作畫方式強加給學生。長此下去,童心泯滅了、靈性遮蔽了、創(chuàng)作力萎縮了?;诖?,教師應當眼中先有“人”(尤其是殘障生)后有“物”。
實踐證明,先有“人”后有“物”時,“虛假”的、雷同的、缺乏個性張揚的作品就會失去市場。相反,個性發(fā)展便有了憑借、空間和舞臺。這意味著,教師應該遠離以競賽獲獎為目的而忽視學困生尤其是忽視殘障生的做法。當教師充分關注“殘障生”時,鮮活的、原生態(tài)的、個性化的作品才有一席之地。小學美術教師,應該是關注“人”的先行者。
(二)以個性多元為方向進行美術教學設計
如果美術作品都追求“像不像”,那么所謂殘障生的“個性發(fā)展”就是一句空話,所謂的“創(chuàng)新發(fā)展”就是空中樓閣。我們的做法是一定引領孩子們“似像非像”——有點像,但是有自己的加工、有自己的想象、有自己的補充、有自己的另類思考,一定要更注重“好”和“妙”;一定要讓學生尤其是殘障生進行創(chuàng)意想象、創(chuàng)意選材、創(chuàng)意繪畫和創(chuàng)意修改。
以《這個地方有點怪》的教學為例,照樣子畫瓢是要不得的,抄襲與純復制是應該予以擯棄的,可以讓殘障生最大限度地進行想象畫:耳聾者長出了五個耳朵、瘸子小豬居然有八條腿、“口吃”小鳥學會了三門外語……這樣的創(chuàng)意包含著殘障生的美好期待和個性追求,意味著他們在繪畫領域和精神層面上的“重生”,尤其應該得到格外的提倡和大力的普及。
(三)以“左右連接”為突破進行美術教學設計
個特和創(chuàng)意來自于無所不在的“連接”——殘障生尤其需要這樣的連接——連接自然、連接美好、連接精彩、連接更大的時空。而在這樣的連接中,美術作品本身或已不是最重要的,在此連接中,殘障生繪畫興趣的汩汩而出,想象力、個性力和創(chuàng)新力的不斷挖掘、美好情感的不斷潤澤、美術經驗的不斷累積、個性意志的不斷張揚,才是學校小學美術教育中特別是特殊教育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目標。
仍以《這個地方有點怪》的教學為例,可以這樣“連接”:因為某個動物的四肢受傷了,所以給動物按四個轱轆行不行?因為肥胖走不動,所以安個翅膀沖向藍天行不行?因為眼睛瞎,安個天眼或者火眼金睛行不行?……可以在視角元素的“點”上下功夫,可以在“線”上進行創(chuàng)新,可以在“面”上進行破解,可以在“色彩”時進行不一樣的渲染。
三、以多元評價助力殘障兒童個性發(fā)展
殘障兒童的成長,真的需要一些“重要他人”的評價激勵,而且這個評價不再是“分出等級的‘篩子,而是激發(fā)前進的‘泵”。好的評價猶如“催化劑”,能夠催生出活潑潑的學習動力。對于殘障生的美術作品的效果評價不是單一的,而是個性化的、人文化的、多元化的。
(一)個性評價
正如上文所言,殘障生美術作品的評價上,應該少一些“像不像”,多一些“好不好”“妙不妙”。否則,殘障生就會變成只知道復制不知道創(chuàng)新的鸚鵡,變成“人云亦云”的復制者。以下幾點不可或缺:
1.關注殘障生視角下的作畫習慣(例如也許是左手畫畫,甚至是用腳來作畫;還比如也許習慣于無人處作畫,習慣于音樂中作畫……);
2.注重殘障生繪畫時選材的特殊性,比如或許有消極思想、灰色情調、孤獨意識等等,對此,教師不能一棍子打死,而應給與區(qū)別對待;
3.注重殘障生在繪畫過程中解決問題的勇氣和魄力,以及自尊、自愛、自強意識的萌芽,以極具特別的方式進行個性評價。
(二)人文評價
不論作品好壞,不論是誰的作品,一定要給予評價。某個殘障生在《民間面塑》的學習中,完成了一個自認為很不錯的作品,等待著被表揚、被激活、被“喜悅沖昏頭腦”,但老師偏偏忘記了評價。于是他有點失魂落魄,有點灰心喪氣,有點就此不想畫畫的念頭。對殘障生忘記評價就是一種不人文,就是對殘障生情感的忽視。如果,教師利用短暫的時間來關注評價殘障生的作品,那么他們的信心更足,他知道自己努力的“核心地帶”在哪里,更重要的是他知道他的努力一定會有回報。這樣的人文姿態(tài)一定要頻頻光顧到殘障生身上。
(三)多元評價
以《親親密密一家子》的教學為例,可以這樣安排評價活動:(1)學困生尤其是殘障生在版畫過程中遇到了何種困難?是如何解決困難的?能否分享你的“勇敢”的過程?(2)分組評獎,尤其要評出“殘障生”隊伍中的佼佼者;(3)總結版畫的種類及其肌理之美、成功得失和創(chuàng)作心得。課后把殘障生的作品拍攝成微視頻或美圖,發(fā)布在釘釘群或微信群,讓親情的正效應充盈在更大的時空內。
美術教學中一定還有更多培養(yǎng)殘障生個性品質的渠道、方法與策略。關鍵就在于美術教師如何去調控的問題。美術教師應該慧眼識金,能夠及時發(fā)現(xiàn)殘障生“閃閃發(fā)光”的地方,不失時機地挖掘、激勵和張揚,力爭促使殘障生得到多方面的個性鍛造和滋養(yǎng)。但愿,美術課堂,不僅僅是正常生得以起飛的地方,也是智障生美好品性和個性發(fā)展的主陣地;但愿,殘障生能夠在美術的大花園中盡情吮吸、奮力翱翔、個性發(fā)展,全力享受美術大世界的馥郁與花香。
【參考文獻】
[1]鐘霖.淺談想象力在小學美術教學中的重要性[J].學周刊,2018,(8):34.
[2]徐忠義.創(chuàng)新:小學美術教學不可缺少的“元素”[J].教師月刊,2017,(10):31.
[3]錢初熹.與大數(shù)據(jù)時代同行的美術教育[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17.6.
(本文為甘肅省教育科學“十三五”規(guī)劃2019年度一般規(guī)劃課題《運用美術教學中美育手段培養(yǎng)殘障兒童個性發(fā)展的策略研究》研究成果,課題立項號:GS[2019]GHB16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