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忠良
【摘要】對于很多初中生來說,八年級是他們第一次接觸物理這門學科。因為在小學最主要的教學學科是數學,語文和英語,所以說很多學生對物理這門學科感到陌生,對于物理知識也沒有一定的積累,從而導致學習起來會具有一定的難度。教師為了幫助學生能夠更好的學習物理這門學科,可以將生活化教學應用到初中物理課堂上,讓學生在生活中發(fā)現物理的奧秘。
【關鍵詞】初中物理;生活化教學;激發(fā)興趣;深化理解;強化實踐
就生活化教學在初中物理課堂中的有效應用,我主要提出以下三個方面,分別是激發(fā)學習興趣,深化記憶理解和強化知識實踐。接下來我會從這三個方面一一進行詳細的闡述。
一、激發(fā)學習興趣
教師如果希望學生對于學習物理這門學科有一個好的開始,首先就要培養(yǎng)學生對于物理的學習興趣。學生對于自己感興趣的東西會更愿意去學習和了解。生活化教學的教學方式可以有效的幫助教師培養(yǎng)學生學習物理的興趣。根據傳統的教學方法,如果教師只是按照書本上的內容一一照搬的講給學生,學生很難真正的理解物理這門學科的意義所在。雖然課本上的內容是全面豐富的,但是對于剛接觸物理的學生來說,可能會感到物理知識有一些難理解。如果教師采用生活化教學的方式,以生活中真實存在的一些事件為源頭分析這件事中發(fā)生的物理現象,進一步來引導學生們了解物理這個概念,這樣會使原本枯燥無味的課堂變得生動有趣,學生也更愿意投入到物理學習當中。
在教授“運動的描述”這一課時,教師希望學生可以通過這節(jié)課了解一些簡單基礎的物理概念和物理運動過程,在傳統的教學課堂上,教師只是按照書本上的內容向同學進行講解。雖然教師將所有內容教授給學生,但是學生在課堂上表現可能有所欠佳,存在注意力不集中的現象。因為如果教師只是按照書本上講解,不做知識延伸,也沒有實驗參考的話,學生很難真正理解運動的概念。如果學生在最開始的物理學習過程中感到枯燥乏味,無法真正吃透書本上的內容,對于接下來的學習也會存在積極性不高的現象。教師為了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可以在課堂上學生舉例一些生活中的運動現象,因為生活與學生是息息相關的,這更能激發(fā)起學生的學習興趣,讓學生能夠在實踐和興趣中真正理解運動的概念。
二、深化記憶理解
物理這門學科是從生活實踐出發(fā)的,如果教師希望學生能夠深刻理解課堂上學習的內容,就要將生活實踐與課堂聯系起來。在課堂上采用生活化教學的方式,不僅能夠激發(fā)學生學習物理這門學科的興趣,還能夠幫助學生深刻理解記憶相關內容。如果教師在教授某一個物理知識點的時候,將其與生活實際聯系起來,那么學生在今后的生活過程中,再次遇到與這個知識點相關的現象時,就會聯想起教師所教授的物理內容。這樣可以幫助學生進行多次重復記憶,使學生能夠真正的理解它的內涵并一直銘記在心。這個過程還可以讓學生了解到教師在課堂上所教授的物理內容不僅是來源于生活,還能應用到生活中。
在教授“運動的快慢”這一課時,教師不僅要在課堂上利用語言和文字解釋“運動的快慢”這節(jié)課的道理,還要帶領學生將這節(jié)課所學到的知識應用到生活當中。因為一個人如果想要真正理解某個知識點,不僅要學會用語言和文字進行解釋,而且還要學會實踐運用。教師在引導學生實踐的過程中,可以幫助學生復習基礎知識,使學生的大腦能夠對這些知識進行深化記憶。在實踐的過程中,學生也可以對所學到的知識進行檢驗,可以及時發(fā)現自己的不足并改正,這樣對于自己錯誤的地方也能夠有更深刻的記憶,所以說生活化教學可以幫助學生深化記憶理解。
三、強化知識實踐
在如今的教育形式下,更看重學生將所學到的知識應用到實際生活中去,教師的教學目標也更傾向于實踐教學,幫助學生提升實踐能力。因為學生的學習目標并不是為了應對考試,而是為了提升自己并將所學到的知識運用到生活實踐當中去,所以現如今教師的教學目標也更注重幫助學生知識實踐化。為了能夠更好地提升學生的實踐能力,教師將生活化教學應用到了初中物理課堂中生活化教學,這種新的教學方式使教師有更多的機會將生活中的內容引進到課堂上來,使課堂與生活能夠有一個更好的結合,幫助學生共同培養(yǎng)學習和實踐能力。
在教授“測量平均速度”這一課時,教師就可以像學生引進一些生活中的例子來幫助學生理解平均速度在生活中的應用。教師也可以將生活中的例子與題目相結合,使學生能夠身臨其境的感受到平均速度的含義。例如如果一個人走在一條筆直的馬路上,從起點到終點,如何求他的平均速度;或者一個人上山時的速度是80,下山時的速度是100,如何求這個人整段路程的平均速度。這些問題都很好的將物理知識與生活實踐結合起來,不僅沒有耽誤學生的學習進度,還可以強化學生的知識實踐能力。教室在物理課堂上采用生活化教學時,還需要注意一點,一定要把握好分寸,不要將課堂上的所有時間都用來培養(yǎng)學生的實踐能力,依舊要將重心放在學生理論知識的學習上,因為理論是實踐的基礎,學生只有將理論知識學習扎實,才能夠為今后的實踐打下堅實的基礎。
總而言之,物理這門學科需要學生將所學到的物理知識與實踐相結合起來,所以生活化教學已經不斷深入到初中物理課堂中。它不僅能夠幫助學生強化實踐能力,激發(fā)學生對物理學習的興趣,在提高學生學習效率的同時,還能減輕教師的教學壓力。
參考文獻:
[1]唐燁偉,郭麗婷,解月光,龐敬文.初中物理網絡學習空間應用現狀及需求調查研究[J].電化教育研究,2017,38(05):49-52+76.
[2]王春暉,鐘永江,張語函.初中物理智能學習系統的設計研究[J].中國電化教育,2014(10):90-95.0BDA810A-096C-422E-A41F-86589E0365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