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向陽,趙 磊
(1.外交學院 外交學與外事管理系,北京 100037;2.中共中央黨校(國家行政學院) 國際戰(zhàn)略研究院,北京 100091)
資信評估是一種信用評價模式。資信評級公司通過考量經濟、政治乃至社會發(fā)展等各方面因素,結合定量分析和定性分析,以確定具有代表性的信用等級。[1][2]信用等級是判斷一國政治經濟形勢的重要指向性指標,信用等級的調整往往預示著該國投資風險的變化。資信評估在全球信用資源配置、金融定價權以及宏觀經濟的話語權等方面發(fā)揮著重要作用,[3]資信評估決定了資金流向。[4]對于希望在國際金融市場上獲得資金的國家而言,獲得良好的信用評級至關重要。
由于資信評級過程具有主觀性,極易被有關國家操縱,因此美國在國際資信評估市場中處于絕對話語權地位。[5]美國既是資信評估規(guī)則的制定者,又是裁判,同時也是“球員”。長期以來,以美國為首的西方國家把持國際金融界,掌握了世界上大多數(shù)資金流的來源,在全球資信評估行擁有最高的市場信任度、認可度和接受度,搶占了全球最大的資信評估市場份額,[6][7][8]形成美國資信評估事實上處于壟斷。[9]美國資信評估機構如何在發(fā)展的同時獲得制度性話語權,有必要對其“資信霸權”展開剖析。
美國資信評估起源于鐵路融資的需要,同時作為一種金融創(chuàng)新,在實踐中得到不斷檢驗與發(fā)展。1909年,約翰·穆迪(John Moody)在美國創(chuàng)設了第一家專業(yè)評級機構,標志著美國資信評估業(yè)的興起。一個多世紀以來,美國資信評估在不同階段的發(fā)展歷程中,逐步有序地塑造了資信霸權,牢牢掌握了資信評估領域的制度性話語權。
資信評估發(fā)展源于鐵路融資的需要。19世紀至20世紀初,美國急需資金修建鐵路。由于私人公司在美國鐵路發(fā)展中占據(jù)主導地位,因而鐵路融資創(chuàng)造了比其他地方更大的公司債券市場。隨著鐵路債券在美國國內和國際市場上快速發(fā)展,債券交易規(guī)模和地域范圍也隨之不斷擴大,交易商對不了解的供應商和客戶的信息需求也隨之增加。在此基礎上,基于對信用報告機構、專門的金融媒體和投資銀行家等傳統(tǒng)信息供應商整合的信用評級機構——穆迪(Moody’s)誕生了。信用評級機構的誕生解決了金融市場參與者之間信息的不對稱問題,資信評估逐漸成為投資界的支柱。[6]此外,隨著美國不斷增長的平均收入和財富水平極大地擴大了潛在的和實際的投資者數(shù)量,導致美國債券市場的高度繁榮。同時,美國有意識地將評級機構納入監(jiān)管機構監(jiān)管,賦予評級機構更多的權力,增強了資信評估公司的權威。但由于這一時期特殊的歷史背景,美國評級機構主要在西方投資界發(fā)揮著重要作用,其影響仍是區(qū)域性的。
信用評級機構在這一階段快速發(fā)展,開始具有全球影響。首先,從業(yè)人員快速增加。在20世紀70年代初,標準普爾(S&P)共有30多名專業(yè)人員,到1995年,他發(fā)展成為擁有800名分析師、總計1200名員工的大型評級機構;穆迪也以類似的速度增長,截至1995年,他擁有560名分析師,總員工1700名。[10]其次,評級發(fā)行人的數(shù)量快速增加。1975年,美國評級機構對600支新發(fā)行的債券進行了評級,但截至2000年,僅穆迪就對美國的20000家公共和私人發(fā)行人以及大約1200家非美國發(fā)行人(包括公司和主權國家)進行評級。最后,評級范圍開始全球化。在20世紀80年代中期,美國信用評級機構的服務范圍主要限于美國公司和15個主權國家的債務。例如,到1981年,標普僅僅對13個國家(AAA)進行了評級,到1993年,已經發(fā)展到為43個國家進行債務的評級,其中包括許多新興國家。截至1995年,穆迪和標普評定的52個國家中有一半屬于新興市場類別。此時,穆迪和標普在評級政府和公司債務的全球業(yè)務中開始占主導地位。
進入21世紀,互聯(lián)網和信息產業(yè)革命進一步促進金融自由化、金融全球化的發(fā)展。由此,資本市場由一個傳統(tǒng)上相對封閉的國內性市場演變?yōu)楦叨裙介_放的、高度流動性的真正意義上的全球性市場。[11]由于全球化的金融市場,主權信用評級已日益成為確定一個國家獲得國際資本來源條件的關鍵指標。有利的評級將有助于政府在國際資本市場上籌集資金,這使得信用評級成為“整個國際貨幣金融體系的命門和樞紐”。[1]事實上,美國評級機構無論是在“主權信用評級”“企業(yè)信用評級”,還是“投融資風險評級”方面都占壓倒性優(yōu)勢。[9]在取得主導地位的同時,美國更加保護國際信用評級市場,限制競爭者加入。如,在全球160~180家評級機構中,美國僅認可10家評級機構在美國具有機構和資質,但又僅允許美國評級機構在美國開展業(yè)務。[8]因此,在此階段美國確立了在資信評估領域的全球霸主地位。
客觀來說,美國資信評估有著獨特的優(yōu)勢,同時也有明顯的缺陷。
信用評級機構的成功和功能取決于信任和信譽。[12][13]聲譽積累首先來自評級指標的科學性。美國資信評估機構的評級指標同時涵蓋了政治、經濟乃至社會等各方面因素,是一種體系化的綜合指標系統(tǒng)??茖W的指標設定帶來了評級結果的權威性,這種權威性在世界范圍內都得到較為廣泛的認可。[2]其次,聲譽的積累來自評級結果的正確率。信用評級公司的評級結果是公開的,因此他具有可觀察性、連續(xù)性、重復性,投資者就會很容易對信用評級結果建立起自己對評級認知的累積印象。這種狀況迫使信用評級機構必須建立起“一貫正確”的聲譽, 否則經常失真、失靈的信用評級會損害其作為標準的權威性。[6]也就是說,信用評級之所以能延續(xù)至今,發(fā)揮的作用越來越大, 首先是因為信用評級的結果是客觀、公正和準確的。[14]再次,聲譽的積累也來自評級機構的相互背書。評級過程的復雜性,使得任何評級結果并不能絕對正確,因此,行為體通常會綜合考慮兩家或以上機構的評級結構。穆迪、標普和惠譽(Fitch)通常被視為共同擁有的“合作伙伴壟斷”,事實上,綜合考慮的結果始終是美國評級機構的意見。[15]
國際金融運行高度依賴于評級服務。國際金融市場存在參與者之間信息的不對稱問題,同時國際金融市場也容易出現(xiàn)“系統(tǒng)性風險”。信息不對稱導致國際金融市場效率下降,而“系統(tǒng)性風險”威脅整個國際金融市場。要解決上述問題,最有效的方法是由專業(yè)人員組成的專業(yè)機構提供咨詢。[6]從實踐來看,全球金融體系在投資決策和風險管理時對外部信用評級高度依賴。[16]因而,公平而準確的信用評級在金融體系中起著重要的作用。當前,國際金融體系被美國控制與影響,貨幣、儲備、支付與結算貨幣,投資渠道、工具與手段等所有一切都有相當?shù)姆€(wěn)定性,并形成較牢固的路徑依賴。[8]也就是說,當前的國際金融體系運行依賴于美國確立的各種金融規(guī)則,其中信用評級是重要的部分。雖然有部分學者認為信用評級機構所做的評級只是對一個國家違約可能性的獨立意見,投資者不應該過分依賴。[17]但實踐表明,國際金融市場對美國評級服務的依然高度依賴,并賦予在國際金融體系中的巨大能量。
國家認可特許是指官方的承認與制度化,三大評級機構之所以獲得霸權地位得益于美國政府的立法背書和監(jiān)管依賴。[18]美國對資信評估機構監(jiān)管始于20世紀30年代,1933年的《證券法》、1934年的《證券交易法》和1940年的《投資公司法》以及各種銀行法規(guī)頒布了依賴信用評級的規(guī)則和法規(guī)。[15]此后,1975年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SEC)和其他監(jiān)管機構頒布了實質上依賴信用評級的規(guī)則,從而使少數(shù)獲批準的信用評級機構獲得了“國家認可的統(tǒng)計評級”稱號,從而賦予美國評級機構“監(jiān)管許可”權。[6]1991年, 美國證券交易會(SEC)修改《投資公司法》, 限制貨幣市場基金持有評級較低的債務工具。事實上,美國證券交易會(ESC)把三大機構的評級結果法律化,[19]通過禁止或阻礙那些評級結果低于“投資級”的債券投融資,事實上賦予了美國評級機構“美國第二證監(jiān)會”的權力。[6][20]特別是2004年,《巴塞爾新資本協(xié)議》引入信用評級,將信用評級作為全球資本市場監(jiān)管的基礎。隨著經濟全球化及《巴塞爾新資本協(xié)議》的廣泛實施, 金融資本的全球流動與監(jiān)管脫域,美國三大評級機構將評級空間從美國本土擴張到全球范圍,主權信用評級成為國際資本市場監(jiān)管工具。[21]
同時,美國資信評估存在的明顯缺陷,一是政治主導資信評估。三大評級機構的權力是美國政府授予的,信用評級已經成為美國的“政治化”工具。利用信用評級,美國經常干預甚至打壓其他國家的經濟發(fā)展。如美國長期壓低中國主權信用評級和中資銀行的財務實力評級,試圖阻礙中國經濟發(fā)展。[22][2]二是監(jiān)管缺位。由于評級機構的信用評級“涉及對未來的判斷”,而這種判斷未來才能得到判斷,因而,對其實施監(jiān)管難度極大。[2]也就是說,三大評級機構已經或正在脫離監(jiān)管。正如有學者認為,不管政府是否減少對信用評級的監(jiān)管使用,都會存在評級機構。[23]三是方法缺陷。美國三大評級公司認識到采用單獨的定性或者定量方法無法有效評估信用等級,故主要采用定性與定量相結合的方法。然而定性方法始終無法避免主觀因素的參與,定量方式的“模型”無法避免純“機械式”的應用,從而導致評級技術的兩難困境。
美國三大機構通過在評級指標設置中滲透美國價值觀、評級標準中預設美國價值取向、分析方法中模糊政治價值傾向,同時盡可能地維持評級結果的所謂“中立性”,從而技術性地植入話語“霸權”。
指標體系作為評價和評級的基礎對評級結果具有決定性作用。納入美國三大機構的評級指標包含了政治、經濟和社會等多種要素。[24][20][25]這些指標要素可以分為兩類:一是事實性或者“客觀性”指標;二是判斷性或“主觀性”指標。無論是“客觀性”指標還是“主觀性”指標,從指標生成到指標設定均是“主觀”形成的,不可避免地滲透了美國價值觀。首先,指標選擇具有主觀性。三大機構的評級團隊大多由美國學者組成,其美國價值觀和學理認識直接決定了評級指標的選擇,使評級指標深深烙上美國價值觀。其次,指標權重設置具有主觀性。指標是信息的載體,但每個指標所反映信息的重要性不同,因此,為指標賦予不同權重直接影響了信用評級。評級指標權重設置的過程又缺乏透明性,從而為美國主導指標權重設置提供機會,使評級結果反映美國價值觀。最后,指標評估具有偏見性。評估指標的偏見性決定評估的不同。正如阿方索(Afonso)所言,雖然各國的評級因素相同,但影響發(fā)達國家和發(fā)展中國家信用評級的因素是不同的。[26]評級指標設置中滲透美國價值觀,為美國隱蔽構建資信評估國際制度性話語霸權奠定了基礎。
預設價值取向是植入話語霸權的關鍵。美國資信評估標準從來不是“價值中立”的,事實上,美國信用評級標準所反映的價值主張是經過嚴格篩選的。[27]三大評級公司的評級標準中蘊含了“盎格魯-薩克森模式”價值取向,反映在評級過程中,這種價值取向就是“市場萬能”的價值觀。[2]無論是穆迪的“經濟基本面”、標準普爾的“收入與經濟結構”,還是惠譽的“宏觀經濟狀況”都是將“市場萬能”的價值觀作為評級的重要價值依據(jù)。[20]美國認為自由化是自由市場經濟的重要特征,在經濟實踐中美國常把“自由化”當作對付所謂“非自由化”經濟體的武器,而“自由化”的標準卻掌握在美國手中。在信用評級領域,三大機構把“自由化”作為重要的評判標準,事實上賦予評級機構自由評級的權力,從而導致評級的“雙重標準”。有學者指出,美國資信評估有著強烈的、穩(wěn)健的和有統(tǒng)計意義的價值觀偏見,它不僅為其各自的母國,還為與它們在經濟、地緣政治和文化上一致的國家賦予更高的評級,而同時對發(fā)展中國家的評級方式亦有所不同。[28][29]如在評級中三大機構以美國的金融與財政政策標準作為全世界的主權信用風險檢驗標準,強調新興債權國的金融自由化和透明度,忽視西方國家的債務問題,從而導致評級失敗。
模糊政治價值傾向是獲得話語霸權的步驟。在評級過程中,三大評級機構采用定性和定量相結合的分析和評估方法,因為他們認為單純的定性或定量方法均無法將所有的風險要素都包括在內。三大機構均宣稱,在評級方法中定量分析是評級的主要依據(jù),而定性分析處于輔助地位。[30]定量分析是基于模型化的方法,從而在分析方法上造成看似“技術中立”的現(xiàn)象,模糊了在分析方法中的政治價值傾向。實際上,純模型化的定量分析不能夠掌握政治、經濟、金融和社會因素之間相互關系的復雜性,看似是“技術中立”評級活動,實際上依賴于定性分析。定性分析參與過多,不可避免涉及諸多主觀因素;而定性分析過少,又不足以解釋諸多因素之間的復雜性。近年來,美國三大評級機構的預測失敗,要么是過于依賴定性分析,要么是忽視定性分析。[2]過于依賴定性分析,實際上就是根據(jù)美國專家的判斷或經驗得出的結論;[21]忽視定性分析,主要是用西方標準的“模型”套用非西方國家。[2]然而,即使采用看似同樣的標準,如采用相同的政治、經濟和金融變量等,而實際上對發(fā)展中國家定性評價更多。[21]顯然,無論是依賴定性分析,還是忽視定性分析,其背后都是美國價值觀在評級過程中的反映。
評級結果的“中立性”有助于最終塑造制度性話語霸權。三大機構通過保持機構獨立、業(yè)務獨立和方法中立,從而塑造了“中立性”的評級結果?!爸辛⑿浴敝饕憩F(xiàn)在兩個方面:一是評級結果以“符號”表達。“符號”是一種中性的表達,本身不具備任何偏見性,從而使評級結果的呈現(xiàn)方式“中立化”。但“符號”是資本的表達,符號資本是社會賦予在那些已經取得足夠認同的主體身上的信譽和權威, 是主體在被尊重和認同層面上獲得的勞動成果。[31]三大機構的評級結果通過獲得符號資本,掩蓋了本身的偏向性。二是評級結果以“公共產品”方式呈現(xiàn)。信用評級是公共服務,而評級結果是“公共產品”。[9]當前,國際評級市場被美國壟斷,美國的評級結果被視為全球性金融性“公共產品”。這種非競爭性、非排他性的產品在一定程度上掩蓋了其偏向性,從而使美國牢牢掌握著資信評估領域的制度性話語霸權。然而,美國的評級結果并非是“中立”的。有學者通過研究1979~1999年期間40個國家的數(shù)據(jù),得出的結論是,美國評級機構將新興經濟體的評級結果嚴重降低了。[32]
資信評估的實質是披著“科學”外衣的美國價值觀和意識形態(tài)的話語衡量標尺。資信評估以所謂的“價值中立”為標榜,運用科學根據(jù)來證實其價值觀的普適性。這是美國資信評估的霸權,面對資信評估的話語壟斷,世界各國紛紛開始謀求推動評級體系改革、加強立法監(jiān)管和創(chuàng)設新的評級機構,爭奪資信評估的制度性話語權。
各國對信用評級機構加強立法監(jiān)管的表面原因是信用評級機構“預測失靈”和對于美國評級機構擴張與滲透的擔憂。首先,評級機構“預測失靈”。三大評級機構無法預測1997~1998年的亞洲金融危機,更無法預測安然公司、世通公司和意大利帕瑪拉破產案件。其次,美國資信評估機構不斷滲透各國。如穆迪在42個國家和地區(qū)設置分支機構,標普在31個國家和地區(qū)設置分支機構,惠譽在三十多個國家和地區(qū)設置分支機構?!邦A測失靈”和機構的擴張與滲透,在評級機構受到批評的同時,又使機構獲得新的機會,引發(fā)各國對本土金融安全的擔憂,各國紛紛加強立法監(jiān)管。
信用評級的威懾力在連續(xù)的、快速的降級過程中,尤其是在某個臨界點觸發(fā)的配額效應,會導致更大的金融波動。[33]在歐洲,當“歐洲五國”相繼爆發(fā)主權債務危機時,三大信用評級機構連續(xù)的快速降級使得“歐債危機”進一步加劇。為應對這種局面,2011年,歐盟提出《對立法機構的立法建議》,要求歐洲各金融機構不能過分依賴評級機構的報告。[34]在亞洲,2008年金融危機期間韓國主權信用被連續(xù)降級,韓國提出“加強對評級機構監(jiān)管”,并立法對所有發(fā)行人強制執(zhí)行“雙重評級”。[35]近年來,三大機構多次下調印度主權信用評級,“印度證券交易委員會(SEBI)”已對信用評級機構制定了嚴格的規(guī)定。[36]
監(jiān)管的背后是對美國資信霸權的擔憂。評級已從單純的經濟問題上升至公共問題和國際政治問題,信用評級已經成為涉及國家主權安全的重大問題。對評級機構加強監(jiān)管,一方面可以強化市場準入,限制評級機構發(fā)展,從而保護本土評級公司及市場安全;另一方面可以減少對外部評級機構依賴,加強問責,預防經濟問題“漫溢”到其他領域。通過對評級機構有效的監(jiān)管,可以增強本土的評級機構實力,從而對塑造資信話語權提供有益幫助。
評價方法和指標的缺陷是三大機構最實質的缺陷。三大機構的評級體系從指標篩選、標準確立和分析方法的運用,都滲透著美國的意識形態(tài)和偏見,嚴重損害了國際信用評級的客觀性和科學性。[37]事實上,無論是穆迪的《主權債券信用評級方法》、標普的《主權信用評級基礎框架》,還是惠譽的《主權評級方法》等,都是基于美國立場上的方法設計,因而帶有明顯的意識形態(tài)色彩。[38]三大機構帶有偏見的信用評級并不總是以現(xiàn)實和充分的方式反映經濟基本面已變得司空見慣,因而各國紛紛推動評級體系改革。
2008~2009年,金磚國家在G20峰會上先后提出了改革國際評級機構的標準和具體措施,然而這些“標準和措施”的改革力度小,未能觸及三大評級機構的評級方法和指標等實質性問題。[39]此后,2010年中國提出“要制定客觀、公正、合理、統(tǒng)一的主權信用評級方法和標準”。[40]為此,2012年大公國際資信評估公司聯(lián)合美國伊根·瓊斯評級公司和俄羅斯信用評級公司宣布成立“世界信用評級集團”(Universal Credit Rating Group),其目標是致力于推進國際評級體系改革。[41]然而,這一機構的成立并未對美國壟斷造成實質性的影響。
評級體系改革的背后是制度性話語權的爭奪。制定客觀、公正、合理和統(tǒng)一的主權信用評級方法和標準,不僅是對方法和標準的調整,更是對其中涉及美國價值觀和意識形態(tài)偏見的糾正。推動評級體系改革遭到美國的反對,美國政府拒絕對評級體系改革的要求。因而,推動評級體系改革成為爭奪評級話語權的關鍵。
機構是實現(xiàn)制度話語權的載體。評級機構在國際上之所以有如此大的影響力,主要源于美國政府對其評級結果的認可,評級機構和政府之間也有密切、復雜的聯(lián)系。[42]事實上,美國的意識形態(tài)和價值觀作為一種支配力量已經滲透到三大評級機構之中,美國借助三大評級機構將美國的國家意志、法律法規(guī)、標準自動地延伸到了世界各主權國家。[20]正如有學者指出,評級機構是美國加強對世界經濟操控的一個工具。[43]誰控制了國際評級機構,就控制了信用資源,就可無償攫取他國利益。[44]因此,世界各國爭取創(chuàng)建新的評級機構。
創(chuàng)建新評級機構應對美國霸權。在美國評級機構“唱衰”歐洲之際,2009年歐洲開始探討成立一家獨立的歐洲信用評級機構。[45]之后,2012年法國宣布支持歐洲建立全球性私營評級機構,以抗衡美國三大評級機構。[34]由于美國的反對,歐洲獨立建設信用評級機構并未實現(xiàn)。在亞洲,印度在受到多次下調主權信用評級之后,印度利用主持金磚國家領導人2016年果阿峰會之際,將建立金磚國家金磚信用評級機構的議題列入峰會議程,并討論了關于合作建立金磚信用評級機構的備忘錄。[39]最終金磚國家新評級機構并未順利落地。
創(chuàng)建新評級機構是爭奪話語權的有效途徑。創(chuàng)建新評級機構可以增加一國在評級市場中的權力,當前各國在評級領域的被動地位主要源于無法掌握或分享評級機構的領導權。從短期來看,創(chuàng)建新評級機構是一項艱難的任務,世界各國期望以新機構對抗美國評級機構的努力并沒有取得明顯效果。然而,長期來看,創(chuàng)建新的評級機構又是打破美國資信評估壟斷的最有效途徑。
面對美國在資信評估的絕對話語權,中國應該全面評估美國資信霸權,在批判借鑒中選擇合適的改革路徑參與到國際信用評級建設中,積極為發(fā)展中國家爭取話語權。
一方面中國需要全面、深入認知美國擁有的全球性資信霸權。資信評估是美國在特殊歷史背景下的金融創(chuàng)新,經過百年發(fā)展積累了聲譽,并依靠國際金融的路徑依賴和國家法律的背書逐步塑造了全球性的資信評估霸權。這種霸權通過供給“公共產品”性質的評級結果,從而使霸權得到進一步認可和鞏固。事實上,美國的資信評估長期主導了國際金融界,并將在未來一段時間內繼續(xù)主導國際金融發(fā)展。但隨著評級機構“預測失敗”,以及2009年歐洲主權債務危機爆發(fā)后遭遇評級機構頻頻降級,國際上改革資信評估體系的呼聲增加,為中國參與國際資信評級制度的改革創(chuàng)造了條件。
另一方面中國應選擇適當?shù)母母锫窂絽⑴c資信評估建設。朱杰進指出,當某個領域的既有國際制度彈性低而主導行為體的制度否決能力強時,崛起國應采用疊加型路徑。[46]而資信評估屬于國際制度彈性低而霸權國否決能力強的領域,這為中國改革信用評級提供了路徑選擇。2008年,胡錦濤主席先后提出“建立評級機構行為準則”和“主權信用評級制度的改革方案”等,其核心是減少對國際信用評級機構的依賴。[47]之后,朱光耀和周小川先后提出實行“雙評級模式”,在國內發(fā)展自主的評級企業(yè),在國際減少對美國主導的評級機構的依賴。[37][48]“雙評級模式”屬于典型的疊加性改革,之后逐漸成為是中國參與資信評估制度建設的主要方式。
依托新技術發(fā)展和“一帶一路”建設加快中國資信評估建設。信用評級的邏輯是解決金融市場上信息不對稱的問題。在新技術,如5G、量子通信、大數(shù)據(jù)和人工智能的發(fā)展的時代,過去難以得到的數(shù)據(jù)在信息化時代已經變得透明,且有跡可循。傳統(tǒng)的信息不對稱問題,在一定程度上得到緩解。中國應發(fā)揮在新技術領域上的優(yōu)勢,在國內與國際信用評級機構競爭,保衛(wèi)自己評級市場安全?!耙粠б宦贰背h為中國企業(yè)和資本“走出去”創(chuàng)造了條件。一方面中國資本“走出去”為中國評級機構在“一帶一路”沿線拓展市場提供了基礎;另一方面中國企業(yè)參與國際競爭,以實際行動打消了國外評級機構的不利評級,可以有效推動中國信用評級在國外市場的發(fā)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