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省南通市通州區(qū)金沙中學 費飛相
歷史課程作為素質(zhì)教育的重要載體,在學生的歷史學習與綜合發(fā)展中有著重要作用。史料是記錄歷史的載體,根據(jù)記錄載體的不同,史料可以分為文字史料、實物史料、影像史料等。其中,文字史料是最為常見的史料,可以分為一手史料、二手史料。史料的基礎性地位,使得其在高中歷史教學中具有重要的價值,不僅是豐富和拓展歷史教學內(nèi)容的有效素材,也是深化學生歷史理解與記憶的重要載體,因此,教師在課堂教學中要重視歷史人文地理史料的教學。
隨著歷史課程教學實踐的不斷深入,史料在高中歷史教學中的價值得到了廣泛體現(xiàn)。作為歷史學科形成的基礎,將歷史人文地理史料應用于教學實踐中,具有非常深刻的教學價值。首先,它能豐富歷史課程的教學內(nèi)容。歷史課程容量豐富,教師僅僅憑借教材資源難以有效實現(xiàn)歷史課程教學目標,但歷史人文地理史料的引入與應用可以拓展歷史課程的教學邊界,對豐富與充實教學內(nèi)容具有重要意義。其次,它能突破歷史教學的難點。歷史是豐富多彩的,但歷史教材受編纂體例等因素的影響,不可避免地存在一定的抽象性,導致學生在理解中存在一定的障礙。歷史人文地理史料具有直觀性強的特點,在教學中應用歷史人文地理史料,可以有效突破課程教學中的難點,提高學生的課程學習效果。最后,它能培養(yǎng)學生的核心素養(yǎng)。核心素養(yǎng)是當前課堂教學的基本理念。核心素養(yǎng)具有學科屬性,對歷史學科而言,史料實證不僅是核心素養(yǎng)的重要組成部分,對其他核心素養(yǎng),比如唯物史觀、時空觀念、家國情懷等的培養(yǎng)也有重要作用。在歷史課程教學中加強歷史人文地理史料教學,對學生歷史核心素養(yǎng)的培養(yǎng)與發(fā)展具有重要意義。
1.以教材史料發(fā)掘為前提。
對高中課程教育而言,教材是最重要的教學資源。教師能否有效、充分利用教材資源,對教學活動的效果有著重要影響。高中歷史教材雖然涉及很多史論內(nèi)容,但史料仍然是歷史教材編纂的基礎,各種不同類型的史料散見于教材中,因此,教師在歷史人文地理史料教學中,需要以教材中的史料發(fā)掘為前提。以《辛亥革命》的教學為例,教材中的史料主要為文字史料和圖片史料,如《中華民國臨時約法》的內(nèi)容、孫中山就任大總統(tǒng)的《大總統(tǒng)誓詞》圖片。在教學中,教師要充分認識到歷史人文地理史料的重要性,收集與教材內(nèi)容相關的歷史人文史料。教師可以在教學中引入與清末省份獨立相關的歷史人文地理史料,將各省份獨立時間標記在歷史人文地理史料上,讓學生對清末省份獨立風潮有直觀的認知。
2.以關聯(lián)史料應用為重點。
史料在學生的歷史學習中具有基礎性的作用。首先,史料數(shù)量豐富、類型眾多,而教材篇幅有限,不可能無節(jié)制地添入史料。其次,史料多為文言文寫成,使學生的理解有一定的難度。因此,在《辛亥革命》的教學中,教師要重視關聯(lián)史料的教學應用。所謂關聯(lián)史料,指的是和課程教學內(nèi)容緊密相關,能夠服務于學生的課程學習,在提高學生課程學習效果中具有積極作用的史料。歷史人文地理史料直觀性強,教師可以利用地圖,將教材中無法呈現(xiàn)的信息準確地展示出來,從而加強學生的理解與記憶。例如,在辛亥革命的背景講解中,教師可以展示武昌防務空虛地圖,因為保路運動發(fā)生以后,清廷調(diào)派湖北新軍前往鎮(zhèn)壓,武昌城內(nèi)駐軍數(shù)量大為減少,革命軍能夠迅速搶占城內(nèi)各要點,形成浩浩蕩蕩的革命力量。這也表明清末革命思想已經(jīng)成為潮流,推翻腐朽落后的清王朝成為社會有識之士的共識,是中華民族追求民主潮流的表現(xiàn)。史料的應用,有助于學生更好地理解辛亥革命爆發(fā)的思想基礎。
3.以史料內(nèi)容解讀為核心。
史料實證是高中歷史核心素養(yǎng)的重要組成部分,根據(jù)葉小兵教授的理解,“所有歷史的認識是基于可靠的史料。歷史需要實證的精神,有一份材料說一句話,也可能一份材料還說不了一句話,孤證不立”,史料實證既是一種歷史方法,也是一種歷史態(tài)度,它需要在歷史學習中具有求真的信仰,具備求真的能力。因此,教師在課堂教學中,不僅要重視史料的應用,還要培養(yǎng)學生分析史料、解讀史料的能力,讓學生能夠從史料中獲得有益的信息,從而對歷史課程形成補充與深化的作用。例如,教材中寫道:“清廷任命北洋軍閥頭子袁世凱為內(nèi)閣總理大臣,主持軍政,企圖挽救危局。袁世凱一面命令北洋軍猛攻漢口、漢陽,一面向南京臨時政府提出議和?!苯處熆梢哉故厩迥┠媳避妼χ艌D,圖中顯示了漢陽重要軍事?lián)c鍋底山、扁擔山及磨子山兩次被北洋軍攻占的歷史,這對學生把握袁世凱竊取革命果實的原因有重要價值。
4.以引導自主學習為目標。
傳統(tǒng)的歷史課程教學以教師的講解、傳授、灌輸為主,學生學習的自主性不高,嚴重影響了歷史課程的教學效率。因此,在當前的歷史教學中,教師要凸顯學生的學習地位,讓學生的自主學習取代教師的教學,讓學生成為課堂的主體。同樣,在有關歷史人文地理史料的教學中,教師也要以引導學生進行自主學習為目標,將任務教學與史料教學有機結(jié)合起來。首先,布置史料收集任務。辛亥革命距今約有100余年的歷史,相關的史料眾多,除了當時的政府文件,革命參與者、經(jīng)歷者的回憶錄、口述講話外,也有大量的歷史人文地理史料,比較典型的有革命團體分布圖、革命起義爆發(fā)時間圖、革命軍與袁世凱軍對峙圖等,均是課程教學的重要史料。教師可以圍繞某一點,讓學生主動收集歷史人文地理史料,形成教學活動的史料庫。例如,圍繞辛亥革命前革命團體的分布來收集史料,整理當時中國各省的革命團體,找出相應的歷史人文地理史料。其次,圍繞史料設計教學問題。教師可以結(jié)合史料,為學生設計一些具有針對性的問題,比如武昌為什么會成為辛亥革命的爆發(fā)地等。
歷史人文地理史料是學生歷史課程學習中的重要資源,深入發(fā)掘與有效使用歷史人文地理史料,是提高歷史課程教學效果的前提條件和必然要求。因此,教師在教學中要重視歷史人文地理史料的價值,并從史料發(fā)掘、史料解讀等角度采取有效的教學措施,提高歷史課程教學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