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 鑫
20 世紀80 年代以來,世界上越來越多的國家把思辨能力(critical thinking,CT)列為高等教育的目標之一,旨在培養(yǎng)能夠理性地接受外部信息,批判性地思考和分析問題,并能對解決問題的方案主動承擔責任的學生。 近年來,思辨能力的培養(yǎng)在國內成了重要的教育研究課題,這是由中國傳統(tǒng)教育的模式決定的。傳統(tǒng)教育中,教師主要任務是傳授知識,而學生更傾向于成為知識的接收者,很難形成獨立思考和分析的能力。 所以現在的學生大都是應試能力較強,在學習過程中對教師的依賴性較大,很難形成具有思辨性和創(chuàng)造性分析技能的人。 思辨能力作為一個辯證的思維過程,是可以通過課堂的培養(yǎng)來獲得的,因此,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具有非常大的作用。 文章將以大學英語教學課堂為例,論述教師在思辨能力培養(yǎng)方面的角色。
目前,對于CT 國內外的研究沒有統(tǒng)一的界定。CT 最早可以追溯到蘇格拉底時期,蘇格拉底通過“詰問式”方法來幫助人們洞察內心的看法,讓人們學會獨立思考,評估自己的思維過程。 蘇格拉底方法通過質疑和提問,指出對方論述中的矛盾或者缺乏理性的地方,這為CT 提供了最初的模型(武宏志,2011)。 隨后有眾多學者對CT 的思想進行了傳承和實踐。 最早提出CT 定義的是美國哲學家Dewey(1910),他稱之為“反思性思維”(reflective thought)。 他認為對于任何一種知識形式所依賴生存的理論基礎和可能所得的結論,人們都應當具備批判精神,進行積極的、持續(xù)的、仔細的審視。 對于任何一個觀點,不應只是了解和接收,他會進行積極地思考,去探究這個觀點有什么支撐、這樣的支撐是否合理。 他認為反思性思維是一種可以自主進行反思的能力。 Dewey 的反思性思維提出了教育的本質,即教育不是單純的教授知識,而是教人學會獨立思考。 20 世紀30 年代以來美國眾多學校把CT 納入教育目標之一,到了80 年代CT 則成了美國教育改革的核心,它在教育上的重要性得到了教育界的一致認同。
90 年代以Facione 為代表的專家發(fā)表了一份名為《CT:一份專家一致同意的關于教育評估的目標和指示的聲明》(The Del Phi Report Critical Thinking: A Statement of Expert Consensus for Purposes of Educational Assessment and Instruction)的報告。 報告對CT 的定義達成了一個可行的共識:“CT 是有目的的,通過自我校準的思維判斷。 這種判斷表現為解釋、分析、評估、推論以及對判斷賴以存在的證據、概念、方法、標準或語境的說明。”Facione 認為CT 分為認知技能和情感特質。 CT 學習不僅僅是純粹的技巧和策略的訓練,也是激發(fā)個體有意識地去思考、去質疑和批判某些學習過程或者觀點。
隨著對CT 研究的不斷深入,越來越多的學者提出更加精細化的概念。 該領域公認的權威理查德·保羅提出CT 是通過一定的標準評價思維,進而改善思維。 是把通過觀察、實驗、反省、推理或者交流產生的信息進行積極、熟練的解讀、分析與評估的過程。 費舍爾和斯克里芬認為CT 是對觀察、交流、信息、論證的有技巧的和主動的闡釋和評價(武宏志,2004)。 文秋芳(2009)則結合了之前學者的理論,提出了CT 層級理論模型。 該模型包含元思維能力(對自我的思維進行檢查,調整和評估的技能)和思維能力(認知能力和情感特質)兩個層面。 這表明了CT 既要個體體現主觀能動性,又需要個體具備一定的認知能力和必備的情感特質。 在我國很多學者對CT 進行了翻譯,比如武志宏的“批判性思維”,文章將采用文秋芳教授的翻譯“思辨能力”。
在中國的大學英語教學中,由于對四六級等技能證書的需要,絕大多數的課堂依然沿用傳統(tǒng)的教學模式,更加側重于知識的記憶,而忽視思辨能力的培養(yǎng)。但是隨著經濟文化的全球化發(fā)展,培養(yǎng)大學生的思辨能力具備非常重要的意義。
1. 思辨能力能夠促進學生創(chuàng)新能力的發(fā)展
思辨能力,是一種反思性能力,通過推理、歸納等方法打破思維定勢,激發(fā)更多的想象力空間,為創(chuàng)新能力的發(fā)展提供可能。 但是在目前的大學英語課堂上,以閱讀為例,學生習慣于應付式地完成教師布置的閱讀作業(yè),而不會去針對文章的架構、作者的寫作目的等進行反思,所以對于文章更深入的研究或者鑒賞能力是非常缺乏的。 因此,學生首先需要擁有思辨能力,對于所接收的知識學會批判性地思考和認知,才能發(fā)現新的問題,并據此提出解決方案或者新的結論。
2. 思辨能力能夠提高學生的認知水平
在這個科技發(fā)達的時代,網絡的便利使得信息的傳播更加迅速和廣泛。 很多大學生被紛繁雜亂的信息淹沒后會不知所措。 信息的過度充斥一方面會消耗學生的精力,讓他們不能把時間和精力用在真正需要的信息上;另一方面無法分辨信息可能會導致被誘導、欺騙,帶來未知的災難后果。 因此,培養(yǎng)大學生的思辨能力就顯得尤其重要。 大學生在信息爆炸的時代,應該學會對信息的分析和處理,利用思辨能力對各種命題進行審查和檢驗。 這是人們在信息爆炸時代應當具備的一種能力。
3. 思辨能力能夠提高學生應對未來的能力
隨著全球化的發(fā)展,社會對人才的要求也越來越高,用人單位更青睞那些具有豐富知識和思辨能力的人。 除了具備基本的聽說讀寫的能力外,他們需要具備更高的英語水平能力,比如,聽懂英文講座、參加國際會議、撰寫相關英文文章等。 另一方面,他們也要擁有自我思考和自我管理的能力。 企業(yè)需要那些具備思辨能力的人來有效處理信息,與人溝通和應付新情況。因此,思辨能力對學生未來走上社會獲得成功起著重要的作用。
從上文可以看出,培養(yǎng)大學生的思辨能力已經成了高等教育的主要任務之一。 傳統(tǒng)的教育中,教師是知識的傳授者,而學生是被動的接收者。 而在現如今的高等教育中,如何對教學方法、教學模式等進行創(chuàng)新,如何更好地發(fā)揮自己的角色作用,成了教師亟須解決的問題。
在一個意在培養(yǎng)思辨能力的課堂中,師生的關系是平等、相互影響的。 在自由、民主、活躍的課堂,教師應當成為參與者、協作者。 鼓勵學生提出不同的見解和質疑,給學生營造出信任、理解和融洽的課堂氛圍,讓學生可以自由表達個人的思考。 教師也應當成為監(jiān)控者、啟發(fā)者,通過巧妙安排教學內容和教學環(huán)節(jié)來給學生多角度的思考機會,這就是培養(yǎng)思辨能力的過程。這種新型的師生關系是對傳統(tǒng)課堂的一種顛覆,打破了以往的教師權威和知識的刻板印象,重新塑造了一種課堂模式,這有利于激發(fā)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敢于質疑的批判勇氣。
在國內,雖然思辨能力研究得到了越來越多的關注,但是對于思辨能力培養(yǎng)相關課程設計和課程體系和評估并不完善,這有待于教育工作者們持續(xù)地研究和學習專業(yè)知識來更好地開展思辨能力的培養(yǎng)。 同時,這也要求教師應當具備思辨能力,成為學生的示范和楷模。 因為一個教師的思辨能力的高低直接決定了學生在課堂上思辨能力培養(yǎng)的效果。 教師應對自己的思辨能力進行合理評價,并在學校幫助下對學生進行針對性的分層次培養(yǎng)。
教師能否為學生創(chuàng)造一個進行具有思辨性的課堂環(huán)境對于學生的思辨能力培養(yǎng)有直接而關鍵的作用。因此教師在設計課程安排時應引入能夠激發(fā)學生思辨能力的活動。 一是提出有思辨性的問題。 在課堂上教師提出具有爭議性的或者開放性的問題,引導學生進行思考、分析,并得出自己的判斷。 在學生提出解決方案之后應該進行適當的評價總結。 二是分小組進行辯論。 學生之間可以根據興趣愛好、英語水平或者性格等進行分組。 教師可以選取學生感興趣的熱門話題或者網上的有辯論性的新聞資源供學生辯論。 這不僅要求學生學會搜集相關論據,形成自己的觀點,也鍛煉了他們的相互合作能力。 三是有效結合思辨性閱讀和寫作。 學生在閱讀的時候如果積極地探究、思考,有意識地對輸入的知識進行加工和儲備,那么寫作就是一個將思辨性閱讀效果付諸實踐的過程。 這不是一個簡單的把單詞、句法輸入輸出的過程,在這個過程中更能體現學生的辯證性思考和語言學習能力的逐步提升。(劉甜和楊林,2011)
文章將以大學英語課堂為例,嘗試展現教師在思辨能力培養(yǎng)中的角色作用。 本次課堂設計采用《新標準大學英語綜合教程1》教材中的一篇文章The Pickle Jar。 課堂設計的參與對象是某民辦高校非英語專業(yè)的大一學生。
本篇文章的主題是家庭關系。 由于學生的英語水平參差不齊,課堂時間有限,為了在正式講解課文時,讓學生對該話題有更深入的了解,教師在課前先布置了一些閱讀文章和觀看視頻的任務和思考題目。 課前布置任務可以讓學生通過教師給予的材料進行相關話題的思考,不會在課堂上因為英語基礎差或者對話題不夠了解,而沒法展開分析和討論。 這樣可以大大提高課堂的參與度和上課效率。 教師在選擇文章和視頻時需貼合本單元的主題,并且不要太枯燥無味,這樣可以激發(fā)學生多方面多角度地思考家庭親子關系,并且保持他們的學習興趣。
在課堂開始,教師鼓勵學生們積極參與回答課前的兩道思考問題。 教師應營造輕松自由的氛圍,讓學生暢所欲言。 教師除了傾聽,還可以對學生的敘述進一步提問。 在課文講解階段,教師可以先介紹一些背景知識,比如本單元文章提到的美國的各種貨幣單位,還有美國的教育制度等,讓學生在了解課文相關知識的同時也拓展跨文化相關知識。 在此期間,教師可以就中美在這些問題上的差異來提問學生,這可以鍛煉學生的總結和語言表達能力。 在對文章進行詞匯、句法講解時,可以引導學生通過上下文進行推測,比如文中講到那些銅幣和銀幣“glinted like a pirate’s treasure”, 這里的glint 由后面的明喻可以推斷出是“閃光”的意思。 這既有利于學生記憶這個單詞,熟悉它的用法,也提高了學生在四六級考試中的閱讀能力。除此之外,教師引導學生進行文章的結構分析也非常重要,比如這篇文章的作者寫作意圖,文章的主題句等。 這個環(huán)節(jié)教師可以布置小組討論任務,列出文章的提綱,找出文章的主題。 學生在自由討論中,可以大膽發(fā)表自己的見解,做出自己的判斷,如果與其他人的意見相左,也會更加認真地去傾聽別人的分析過程,這有利于學生思考的深入化。 為了進一步提高學生的思辨能力,教師在學生掌握課文內容的基礎上提出三個問題:①Is it important for a child to be better than his parents? ②Is it advisable to spend money on education rather than food? ③What features do you consider most important and least important for your future child? 教師把學生進行分組,每組選擇一個問題進行討論,然后每組選擇一個代表到全班面前展示討論結果。 這樣的分析過程可以讓學生形成更鮮明的觀點,提高分析和評價能力。 教師在此過程中應走進每個小組,聽取學生的討論,并給予引導,鼓勵學生之間的相互合作。 在每個小組呈現完討論結果之后,教師做出總結,評價小組討論的結果并引導學生做出反思。 這可以使學生加深對問題分析的認識,并獲得解決問題的經驗,從而加強思辨能力。
在課后,教師要求學生就父母和孩子的關系為題來寫一篇文章。 通過這篇作文,學生既可以把本單元課文學到的觀點進行整理歸納,選取有價值的觀點來訂立提綱,也可以在這樣的任務中鍛煉語言表達能力。教師一方面可以鼓勵學生將課文學到的語言點進行輸出,另一方面教師可以引導學生如何對自己的觀點進行闡述、論證。 在作文寫好后,教師可以組織小組內批改,實現學生之間的相互評價。 這樣可以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提高自己的分析和評價能力。 最后教師可以對作文進行講解和反饋。
全球經濟和文化的高速融合和發(fā)展使得對具有思辨能力的高素質人才的需求日益增加。 大學英語課堂不應只是培養(yǎng)學生的基本語言素養(yǎng),也應把思辨能力的培養(yǎng)融入學科。 教師在其中的作用毋庸置疑,不僅需要轉變觀念,把學生看成是平等的個體,引導學生主動思考,培養(yǎng)他們的思辨精神,也需要加強自身的批判性能力,做好示范作用。 思辨能力的培養(yǎng)不是一蹴而就的過程,需要學生和教師共同持續(xù)的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