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大軍/黔南民族幼兒高等師范??茖W校
李逵是中國四大名著之一《水滸傳》中的主要人物,在這部經典的歷史小說中人物眾多,僅梁山好漢就有一百零八位,其中人記憶深刻的人物其實不多,但是李逵絕對是大多數讀者所熟知的一位。他出生于社會最底層,沒有接受過任何教育,為人耿直豪爽,性格魯莽耿直,頭腦簡單四肢發(fā)達。在李逵身上很多人都有的無賴毛病,雖然出身農民,但是似乎也沒有農民該有的厚道。在梁山好漢排位時位列第二十二位的步軍頭領。梁山受招安后,隨軍征討過遼國和方臘,戰(zhàn)事結束后被封為鎮(zhèn)江潤州都統(tǒng)制。
從表面上看,李逵似乎就是一位再普通不過的傻大個,在他身上幾乎找不到什么優(yōu)點,但是他形象鮮明,個性突出,給人總是一副憨態(tài)可掬模樣。在很多小說作品這樣的人總能獲得“滿堂彩”,例如《三國演義》中的張飛,《西游記》中的豬八戒,《巴黎圣母院》中的加西莫多等都獲得巨大的成功。他們都外表粗狂,其實內心善良,從而與其形成強烈的對比,造成形成強烈的藝術反差,讓讀者從心靈深處去不斷品位人物形象。李逵就是以這樣一個形象出現(xiàn)在讀者面前,表面上一目了然,他內心是簡單的,靈魂是善良。原著中第一次出場就是通過戴忠之口對他進行了完美評價,給他作了人性的概括和定論。
《論語·衛(wèi)靈公》:子貢問為仁。子曰:“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居是邦也,事其大夫之賢者,友其士之仁者”。在小說中想要刻畫一位主要人物,必然是要大肆渲染。主要手段無非就是從出生和際遇而展開。李逵沒有顯赫的身世背景,所以只能另辟蹊蹺從際遇而論。
常言道“酒香不怕巷子深”其實這只不過是很多人杜撰出來的而已,無論什么小說,要想塑造成功一個鮮明的人物形象,想要從眾多人物形象中脫穎而出都離不開作者的精心布置和細心安排。能在梁山眾多好漢中占有一席之地,甚至在歷史長河中濃墨重彩的留下一筆實為不易。總體說來李逵形象的成功塑造除了作者精心策劃之外,也離不開作者的深厚的文學造詣。人物的成功塑造也體現(xiàn)了作者獨特的審美情趣。下面就施耐庵的對李逵人物的成功塑造,談談其在人物刻畫是的幾點成功要素。
出來混一定首先要有一個響亮的名號,這是中國傳統(tǒng)文化的慣例我們,例如《西游記》的主要人物孫悟空,就有兩個響亮的名號“美猴王”“齊天大圣”??纯词┠外纸o他取的綽號“黑旋風”一看就是用心良苦。何為“旋風”?翻開詞典“旋風者,惡風也。其勢盤旋,自地而起,初則揚灰聚土,漸至奔沙走石,天地為昏,人獸駭竄,故謂之旋。旋音去聲,言其能旋惡物聚于一處故也”?!皭猴L”和“天殺星”搭配合理。接下來李逵因為一身黝黑而粗壯,所以再加上一個黑字修飾,平淡中更顯殺氣十足,“黑旋風”聽起來有一種震撼力。其次,李逵還有一個小名,叫做“鐵牛”,其實這個小名大有學問,民間相傳,大禹治水時,每治好一處,即鑄一鐵牛沉入水底,意在鎮(zhèn)服水患。這樣一來,顯然李逵就是來自上古的一只“神獸”。就連小名,施耐庵都經過嚴密的思考。還有就是牛天生就是人類的好朋友,古代的農田基本就是靠牛耕種,較為“親民”
在小說中每一個成功的人物形象,必定有一件稱手的兵器,例如小說《西游記》里的孫悟空的兵器“金箍棒”;《封神演義》里的楊戩兵器“方天畫戟”。李逵自然也少不了一個上古神兵,他的武器就是兩柄板斧,他憑借著兩柄板斧而聲名遠播?!鞍甯毕鄠魇且环N古兵器,在古代的時候,板斧被大多數人用來當作武器。板斧的用法有很多,掄、劈、砍、扎、削、掃等。由于質量相對較大,所以只有神獸級別的人才能使得動,這樣的兵器和力大如牛李逵正可謂是“絕配”。
李逵在打斗時非常輕松自如地揮舞他的兩柄板斧,為的就是彰顯自己的力量,這就是力與美的結合。李逵的兩柄板斧不僅增加了李逵的對手威懾力,同時也展現(xiàn)了他絕非等閑之輩神之。人物的成功絕非偶然,他們使用的基本皆為上古神器,尤其是武器的重量足以震懾鬼神,古代神話中基本是同一套路,只要一亮出兵器足以讓對手不戰(zhàn)而退。
都說“佛要金裝,人要衣裝”。李逵外貌自然不比常人,他的外貌可以用四個字來概括,那就是“窮兇極惡”。但凡讀過《水滸傳》的人都對他那一臉橫肉、滿面胡渣,一副面目猙獰面孔粗看總有些讓人不寒而栗。那么施耐庵為什么要這般刻畫李逵呢?
在《水滸傳》中李逵初次登場時,就有關于李逵外貌的描述,根據描述李逵的外貌大致是這樣的:身體非常強壯,有著一身好像黑熊一般的粗肉,皮膚粗糙,就好似鐵牛一樣的皮膚。臉上的眉形呈現(xiàn)一字,眉毛呈赤黃色,雙眼布滿血絲,頭發(fā)多且發(fā)質非常堅硬,原著中作者用了極為夸張的比喻,將李逵的頭發(fā)比作是“鐵刷”。這那里是人,分明就好像是古代神話中龍生九子中的“狻猊”。綜合李逵外貌特點,全部放到一起,不難想象出李逵的兇惡粗獷的模樣,估計是人見人怕、鬼見鬼愁的一副窮兇極惡的人物形象。
按照文學美學理論中的審美效果來說,施耐庵在刻畫李逵這一人物時描運用了“美丑對照原則”,就是在塑造小說人物時:“主張將兩種對立的事物放在一起進行對比。有效地突出兩者之間的矛盾,構成一種巨大的反差,從而更為深刻地揭示出兩個事物相反的本質特征”。作者卻為了獨樹一幟,劍走偏鋒打造一個成功的惡人形象,為了這個形象可以說他是煞費苦心,最終才能成功的塑造李逵這一了不起的人物形象。
其實作者對小說人物李逵的描寫,從總體上來說還是很好的抓住社會人們的審美情趣,作者很好的繼承了中國的傳統(tǒng)文學,李逵的形象在元雜劇中就有其關于李逵的曲目《李逵負荊》和《雙獻功》的巨大成功。李逵的形象早已深入人心,他的形象生動活潑,富有趣味性,完全符合人性的審美情趣。施耐庵《水滸傳》中繼續(xù)沿用元雜劇中“真假李逵”的故事。李鬼假扮李逵劫道碰到真李逵,被修理后說出假扮理由是“爺爺名震四海,鬼神也怕”和元雜劇如出一轍,由此可以看出,當時光是李逵的這一身行頭裝備,已是大殺四方俘獲不少讀者。就算到了今天人們一旦碰到假貨都還以“李鬼”代稱,看來李逵的形象卻以深入人心。作者正是利用這一慣例輕松塑造了李逵的形象,在羅貫中的加工潤色后想“李逵”想不成功都難。
李逵形象塑造的成功除了有作者的精心刻畫,其實與施耐庵的文學功底是分不開的。當然他也是很好借鑒了中國文化,傳承了文學,最終才能創(chuàng)造出如此眾多的經典人物,不僅僅是李逵一人,梁山好漢很多都成了新時代的代名詞而家喻戶曉。相信沿著中華文化的足跡,新時代的今天,我們將會塑造出更多的人物,也會創(chuàng)作出屬于我們華夏人們的更多文學經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