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瑜
2月1日,在山臺山杭州行求學“茶話會”上,我請張老師給我提提建議,今后的“路”該怎么走?張老師說,一個有深度的老師,應該有自己的教學主張。梳理自己的教學經(jīng)驗走向特色,從特色走向理論構建,在教學實踐中驗證完善形成自己的教學主張。??!這番話好似一座喜馬拉雅矗立在我的眼前,但我愿意登攀,體會“一覽眾山小”的喜悅。
莊子講:大智閑閑,小智間間;大智炎炎,小智澹澹。這句話讓我明白教師應該是有大智慧的人。教師的大智慧應該表現(xiàn)擁有一顆愛心、童心、平等心、平常心,只有這樣在課堂教學時,才會生發(fā)出許多智慧的“觸角”如:容錯、慢教等。課堂如一個宇宙,一片星辰,我愿和孩子一起帶著好奇去探索著它。
基于“兒童本位”的思想,我認為自己的課堂除了“六重”——重興趣、重方法、重習慣、重積累、重拓展、重評價,更重要的是重探究。智慧的語文課堂應是充滿問題探索的,發(fā)現(xiàn)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過程就是學生自主探索學習的過程。學生只有在積極參與、自主探究中,才能激發(fā)求知欲、好奇心,才能變知識的被動接受者為知識的主動建構者。如何促進學生“自主探究學習”呢?策略有二:
1. 情境創(chuàng)設。
所謂情境,就是“情”與“境”的交融,它包括情感與環(huán)境兩方面的內容。在教學中可以利用多媒體,打破時空的界限,化抽象為直觀,促發(fā)學生的聯(lián)想和想象;可以師生通過語言、音樂和圖畫等教具進行渲染氣氛,再現(xiàn)課文情景使學生們發(fā)揮想象,領悟人物情感。低段的孩子由于受年齡特點的限制,創(chuàng)設的情境要短而有趣?!岸獭敝笗r間在3-5分鐘之間,這樣能讓學生在不斷的刺激下,高效學習;“趣”指要抓住兒童的心里,投其所好,這樣充分調動學生的無意注意,快樂學習。為學生創(chuàng)設主動、恰如其分的情境氛圍,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的方法不止兩種,我將會在今后的課堂中慢慢摸索,情境的創(chuàng)設要因人而異,因課而異,爭取在豐富多彩的情境創(chuàng)設中,還學生一個情感課堂,一個開放的課堂,一個感悟的課堂。
2.問題驅動。
有人說“課堂教學一個質疑、解疑的過程”。這個觀點我是贊成的。尤其是低段的課堂,就是師生一問一答的對話課堂。“何時問?怎么問?問什么?”是教師大智慧的體現(xiàn)。低段的老師問題的有效性突出體現(xiàn)在以下四個方面:
①問題的出現(xiàn)要有情景性。通過問題設置情景以提高學生的注意力。
②問題形式具有挑戰(zhàn)性。問題的設置形式既有矛盾式設問,也有發(fā)現(xiàn)式設問。
③問題內容要有思維性。設置的問題應有層次性。以滿足不同層次學生的需要。
④問題效果要有拓展性。通過問題即可以生成問題,有可以生成課題。
特別一提的是低段的課堂,我要大膽的開放一些空間,讓孩子自己提問。不要擔心“幼稚”類問題帶來的尷尬,也不要懼怕“意外”類問題帶來的難堪,興許課堂中沒有“預約的精彩”也會伴隨而來。滿足孩子發(fā)問的欲望,激發(fā)思考問題,解決問題的潛能,不是一朝一夕的事,必須通過一節(jié)節(jié)有活力的課堂傳達給學生,在一個個問題的驅動下幫助學生完善。
蘇霍姆林斯基說過:“人的內心里有一種根深蒂固的需要——總想感到自己是發(fā)現(xiàn)者、研究者、探尋者。” 在小學生的精神世界中,這種需求特別強烈。那么我的教學主張就定為“探索課堂”,引導學生成為學習的發(fā)現(xiàn)者、研究者、探尋者,促使學生積極參與到課堂的教學活動中,在玩玩、看看、聽聽、說說、唱唱、寫寫等環(huán)節(jié)中鞏固所學知識,讓學習變成一件趣味盎然的事。
“探索課堂”的教學主張可能不是什么創(chuàng)新,目前也講不出什么大道理,但他成為我探索語文人生里探尋的方向,希望在未來的日子里,實踐中,沉淀后,再理得順妥一些,清晰一些,深刻一些。
最后,我還得給自己提點建議,鞭策自己,朝“名師”之路開拔!
1.勤閱讀。
杭州一路看來,名師張化萬、虞大明、管建剛等老師無一不愛讀書。我想,看書是一條成才的捷徑。唯有看書名師們有了深厚的積淀,課堂大氣、靈動,既 “養(yǎng)眼”,又“潤心”……令孩子所喜歡、所迷戀?;仡櫲粘I钪械奈?,總感覺自己忙忙碌碌,常常在學校、家庭“兩點一線”中奔波,一天下來,往往身心疲憊,常常以各種借口放松了自己的學習。今后也應不斷用“源頭活水”滋潤自己。從今天起,每天讀書至少半小時,讓閱讀成為一種習慣。
2.多實踐。
名師不僅愛讀書,更愛在讀書中發(fā)現(xiàn)和思考。張化萬老師的“情趣課堂”,虞大明老師的“快樂教育”個性鮮明的語文“特色名片”奪人眼球。個人“特色名片”的形成可謂經(jīng)歷了“讀書學習——實踐體驗——反思提煉”這系列過程,而這一過程,又凝聚了他們無窮的汗水、智慧。在今后的教學中,我希望自己也能“咬定青山不放松”,能多一點大膽的實踐,在實踐中不斷總結、提升,能在語文教學這個百花園里,開出一朵屬于自己的小花。
3.好反思。
當代著名教育家朱永新說過:“作為老師,每天一反思,十年后必成大器?!薄疤斓莱昵凇蔽乙獜慕袢掌?,敦促自己養(yǎng)成了教育教學反思的習慣,使自己從感性走向理性,從無序走向有序,從教書者走向教育者、研究者。
當一位語文老師不算太難,而要成為一個優(yōu)秀的、出類拔萃的“名師”實在不易,博聞強記,通古曉今,還要醉心在語文教學研究的天地里,有自己獨特的教學主張。我愿做一顆小水滴,不斷前進、不斷追求,融進“語文教學”的大潮中,朝著我的語文人生中美好的明天邁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