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宇宇
摘 要:隨著社會的快速發(fā)展,國家對科技人員的需求越來越大,所以國家對于教育的關注和投入也越來越多。幼兒教育作為學前教育,是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幼兒園教育可以促進幼兒身體和心理的健康發(fā)展,培養(yǎng)幼兒良好的衛(wèi)生習慣和生活習慣,并激發(fā)幼兒對學習的濃厚興趣。
關鍵詞:幼兒園教學;培養(yǎng);語言能力
語言能力是一個人生活和學習需要的基本能力之一,也是一個人必須學會的基本能力之一。幼兒時期是語言發(fā)展的關鍵時期,老師對于這個階段的語言教育顯得尤為重要。教師應該從幼兒園幼兒的特點出發(fā),根據(jù)他們的語言表達情況,不斷的創(chuàng)新和完善對他們的語言教學活動,從而進一步提高他們的語言能力。讓幼兒園的幼兒會說話、敢說話、愛說話。
1 幼兒園語言教學中存在的問題
1.1 教學手段單一,難以激發(fā)幼兒學習的積極性
在幼兒園的語言教學過程中,很大一部分的老師采用的仍然是比較單一的傳統(tǒng)式教學手段。比如通過圖片冊或者講故事來對幼兒進行語言教學,這樣的教學方法在一定的時間內能夠激起幼兒的積極性。但是,如果教師長期運用這種單一的教學方法進行教學,就會使幼兒學習的積極性逐漸下降,最終只能在一定的程度上實現(xiàn)教學目標,而不能使整體語言教學的效果得到明顯的提升。所以,幼兒的語言能力還是會有很大的提升空間。
1.2 教學內容單一,難以引起幼兒的學習樂趣
在對幼兒的語言教學的過程中,老師對一個故事或者一些圖片會進行反復的使用,并且老師都是自主選擇教學內容,而很少會考慮幼兒的興趣愛好和發(fā)展特點。老師以成人的角度去選擇教學內容,很難和幼兒的心理產生共鳴,也不符合幼兒的發(fā)展特點,也就無法對幼兒進行更好的語言教學。教學內容單一是目前幼兒園急需解決的問題之一。
2 幼兒園教學中培養(yǎng)幼兒語言能力的方法
2.1 豐富教學內容,讓幼兒有話想說
著名的物理學家愛因斯坦說過:“想象力比知識本身更重要,因為知識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著世界的一切,并且是知識的源泉”。幼兒園的孩子一般在三到六歲之間,他們說話時有時會口齒不清,并且也只會說一些簡單的語句,所以老師在設計語言教學的內容時,要從學生的興趣和語言特點等方面入手,根據(jù)幼兒的發(fā)展特點來設計多樣化的語言教學內容。多樣化的教學內容可以擴展幼兒的想象空間,豐富幼兒的想象力,讓幼兒“有話想說”。
2.2 組織豐富的教學活動,讓幼兒有話敢說
語言教學是一項重要的教學內容,但是幼兒在長期的單一的教學手段下進行語言學習,漸漸的就會產生煩躁感,從而影響語言教學的順利發(fā)展。組織豐富多彩的教學活動,可以激發(fā)幼兒的學習興趣,增加幼兒說話的機會,讓幼兒“有話敢說”。幼兒具有活潑可愛、思想簡單、天生愛玩的特點,運用語言教學符合他們的發(fā)展特性,有利于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學習的自信心。比如老師以《雪》為主題,然后通過角色扮演的方式來進行語言教學。在扮演開始之前,先用多媒體設備為幼兒播放一系列的圖片。第一張的圖片上,小黑狗首先跑出來:“汪汪汪,下棉花啦,下棉花啦,大家快來玩呀?!钡诙垐D片上,小花貓從小窩里跑出來:“喵喵喵,下糖啦,下糖啦,大家快來玩呀?!钡谌龔垐D片上,小鴨子從屋子里跑出來:“呱呱呱,你說是糖,它說是棉花,到底是糖還是棉花?!弊詈笠粡垐D,小兔子從洞中跑出來:“冰冰涼涼,入口即化,既不是棉花,也不是糖,這是小雪花?!痹谧層變嚎赐赀@些圖片后,對他們提出疑問:“每一張圖片上的小動物都是什么名字呢?”在帶領幼兒認識各種動物之后,再讓幼兒對圖片中的語言進行學習,讓每個孩子讀一遍。最后老師再將幼兒進行分組,讓每個小組內的學生扮演四張圖片中不同的角色,并對照著圖片把這個小故事進行生動形象的演繹。通過這樣生動的小游戲教學,可以培養(yǎng)學生的語言能力,以及增加學生產生說話的信心和積極性。
2.3 結合實際進行語言教學,讓幼兒的語言生動形象,更加具體
對幼兒進行語言教學的目的,是為了讓他們在今后的學習生活中,能夠更好的和別人進行交流,能夠運用語言能力學習到更多的知識,并且能夠通過語言表達自己的思想和觀念。所以,結合實際對幼兒進行語言教學,可以將抽象的語言教學過程變得形象具體,讓幼兒覺得語言知識通俗易懂。比如老師以《猴子撈月》為主題,對學生展開語言教學。在教學開始時,先讓學生猜謎語,謎題是:有時掛在半山腰,有時掛在高樹梢,有時像個大圓盤,有時像把小鐮刀。然后在學生猜對謎底后,為幼兒講述《猴子撈月》的故事,當講到小猴子用盡一切辦法也無法將水中的月亮撈出水面時,對幼兒提出疑問:“小猴子都用了那些方法去撈水中的月亮?為什么到最后都沒有撈起來呢?”最后,在學生經(jīng)過一定的思考之后,為學生進行實踐操作:將手電筒當作月亮,將水盆當作井,先讓幼兒觀察月亮在水中是怎樣形成的,然后在依照故事的內容進行示范,并伴隨著形象的講解。在整個過程完成后,再讓學生對故事進行演繹,模仿小猴子和老猴子的交流,對語言形成更深刻的理解。這樣貼合實際的語言教學,既可以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又能提升學生的語言能力,還能使學生對現(xiàn)實知識產生一定的了解。
3 結束語
語言教學是幼兒園教育中一項基本內容,也是最主要的教學內容之一。豐富多彩的語言教學能夠提升幼兒的語言能力,豐富幼兒的想象能力,強化幼兒的邏輯思維能力。所以老師要對語言教學的方法不斷進行探究,讓幼兒在語言教學的過程中獲得更多的收獲,為以后的學習生活生涯奠定良好的基礎。
參考文獻:
[1] 賈偉穎.淺談如何在語言領域提高幼兒的社會性發(fā)展[J].中外交流,2019,26(48):235.
[2] 薛燕.幼兒園教學語言能力的有效培養(yǎng)[J].文淵(小學版),2019,(7):360.
[3] 鄧孟英.淺談幼兒園教學中如何培養(yǎng)幼兒語言能力[J].南北橋,2019,(5):1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