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在新課改背景下,培養(yǎng)學生語文核心素養(yǎng)成為語文教學重點。古詩詞是中華傳統(tǒng)文化的精華,古詩詞教學可有效培養(yǎng)學生審美意識和審美能力,是語文核心素養(yǎng)培養(yǎng)的良好途徑。本文針結合教學實踐,對語文核心素養(yǎng)在高中古詩詞教學中的培養(yǎng)路徑進行深入分析。
關鍵詞:語文核心素養(yǎng) 高中 古詩詞教學
核心素養(yǎng)決定著學生的終身發(fā)展可能性。身為高中語文教師,需要注重培養(yǎng)學生的語文核心素養(yǎng)。古詩詞是語文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通過古詩詞教學對學生進行核心素養(yǎng)的培養(yǎng),可以有效加深學生對古詩詞的理解和記憶,還可以提升學生的綜合能力。在實際教學中,教師為學生提供更多的思考空間與時間,使學生的思維得到拓展,提升其審美能力和理解能力。
一、從語言技巧出發(fā)培養(yǎng)核心素養(yǎng)
在高中語文核心素養(yǎng)中,語言建構與運用是非常重要的內容。古人作詩時對語言技巧的運用非常重視。在古詩詞中,語言技巧主要有修辭手法、表達方式、表現(xiàn)手法。修辭手法可以使古詩詞句子變得更加具有表現(xiàn)力,表達方式是結合思想情感表現(xiàn)的需求而使用的表達形式,表現(xiàn)手法可以使古詩詞整體、部分具有強烈鮮明的印象,進而實現(xiàn)感染讀者的效果。在實際教學中,教師可以指引學生對不同語言技巧進行辨析,在概念明確的基礎上,對古詩詞的涵義做進一步感受。
例如,在講解《錦瑟》時,因詩中較多詞語具有多義性和模糊性,學生難以理解詩意,進而影響到對作者想要表達的思想情感的理解。因此,教師可以指引學生從語言技巧出發(fā),對詩中象征、用典等語言技巧進行分析,進而了解其中的朦朧藝術效果。通過這樣的教學模式,可以使學生學習到更多的語言技巧,學會靈活地對語言進行構建和運用。
二、通過學習古詩詞的詩旨培養(yǎng)核心素養(yǎng)
語言的本質是思維,想要培養(yǎng)學生核心素養(yǎng),需要把培養(yǎng)思維作為核心內容。從先秦,到明清,雖然古詩詞具有較廣的時代跨度,但是其始終追求的是詩言志,是古代詩人對自身心志表達。因此教師可以指引學生對古詩詞的立意進行深入分析,以加深學生對古詩詞的理解,提升學生的語文思維能力。
例如,在講解《永遇樂·京口北固亭懷古》時,先為學生介紹作者辛棄疾的個人經歷、寫作背景:辛棄疾在六十六歲時,其主戰(zhàn)建議屢次被南宋當權者忽視,在登臨京口北固亭時,以此詞抒發(fā)其報國無門的感慨,表達了對當時執(zhí)政者屈辱求和的譴責和想要恢復國家統(tǒng)一的愛國之情。通過這樣的教學模式,不僅可以為后續(xù)課堂教學打下良好基礎,還可以提升學生的思維能力。
古詩詞語言凝練,結構精美,具有較高的審美價值。因此教師不僅要注重對語言特色進行講解,還要注重對詩詞結構特色的講解。例如,分析《登高》的結構特點為:開頭破題,對高、遠這兩個字做了突出,頷聯(lián)主要描寫景物,頸聯(lián)突出變化,尾聯(lián)結合新愁舊恨。從這樣的結構中,可以突出整首詩的情景交融,表達出了作者憂國傷時、常年漂泊、老病孤愁等多種情感。通過這樣的教學模式,可以加深學生對課文的理解,還可以有效提升學生的思維能力,促進學生核心素養(yǎng)的形成。
三、通過鑒賞古詩詞培養(yǎng)核心素養(yǎng)
古詩詞意境深遠,學生的理解很難深刻,需要教師在詩歌鑒賞方面進行指引。詩詞作者通過意象傳遞思想情感,表達審美傾向,因此教師需要指引學生聯(lián)系生活中的經驗,聯(lián)想古詩詞意象,進而感受作者的思想情感。古人創(chuàng)作時非常注重營造意境,這主要是因為意象有限,而意境可以虛實相生、情景結合,不會被篇幅所影響。因此,在實際教學中,教師還可以指引學生對古詩詞的意境進行深入分析。
例如,在講解《醉花陰·薄霧濃云愁永晝》時,教師可以指引學生對西風、黃花等意象進行賞析,并且把古時候在重陽節(jié)時有賞菊飲酒的風俗習慣介紹給學生,進而理解和感受李清照想要表達的思念親人和觸景生情的思想情感。通過這樣的教學模式,可有效加深學生對詩詞的理解,提升學生的鑒賞能力,促使學生形成良好的核心素養(yǎng)。
總而言之,在新課改背景下,在高中古詩詞教學中培養(yǎng)學生的語文核心素養(yǎng)是非常重要的,不僅可以有效提升學生的想象能力、理解能力、審美能力,還可以促進語文整體教學質量的提升。
參考文獻:
[1] 陳興雄《立足古詩詞文本提升審美鑒賞與創(chuàng)造能力—基于核心素養(yǎng)的高中古詩詞教學》,《名師在線》2019年第21期。
[2] 陳易?!逗诵乃仞B(yǎng)導向下的高中語文古詩詞教學策略》,《語文教學通訊·D刊(學術刊)》2019年第2期。
[3] 王艷梅《詩媒相攜無窮趣,賞的古詩別樣美—論初中語文古詩教學與多媒體的實踐結合》,《讀與寫(教育教學刊)》2015年第7期。
[4] 蔣月、許采娟《初中語文教材古詩文選文系統(tǒng)研究—以蘇教版七年級倍(上)語文教材為例》,《現(xiàn)代語文(教學研究版)》2017年第6期。
[5] 李楚恒《群文閱讀在初中古詩教學中的價值及應用—以邊塞詩為例》,《文教資料》2020年第7期。
[6] 吳景生《揚想象風帆,品古詩詞曲神髓—淺談想象教學法在初中語文古詩詞曲中的運用》,《學周刊》2011年第8期。
(張鳳榮,1981年生,女,內蒙古赤峰市人,漢族,大學本科,中學一級,研究方向:高中語文詩詞鑒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