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榮明
【內容摘要】隨著教育改革的不斷深入,曾經廣泛應用的教育方式逐漸不合時宜。新的教學模式要求教師能夠促進學生的自我管理、自我學習和自我培訓的能力。作為高中班主任,我們必須強調學生自我管理在日常課堂管理中的作用,改變傳統(tǒng)的以教師為中心的管理模式,讓學生在課堂管理中發(fā)揮更大的作用。在高中的學習過程中,學生往往會因為管理問題產生逆反心理。這種情緒可能對學生的學習和日常生活產生消極影響。在此階段,自我管理的發(fā)展在學生個人發(fā)展中起著重要作用,但是,高中班主任教師在進行自我管理教育時也將面臨其他問題。
【關鍵詞】高中班主任 ?班級管理 ?學生自我管理
在新的教學大綱中,教育對學生個人的塑造作用被不斷地提及,逐漸成為學校和教師開展教學工作的重心。在這種背景下,如何提高學生的自我管理能力,激發(fā)學生獨立自強的良好品格的形成,已經成為學校和教師都需要面對的問題。尤其是在現代教育理念的灌輸下,高中班主任教師應當積極探索在班級管理中激發(fā)學生自我管理積極性的途徑,通過多種教學策略,提高學生在日常學習過程中管理自身的能力。但在高中階段,學生的身心迅速發(fā)展,容易產生許多不適感,在班級管理中也容易產生不良心理,從而影響教師管理的正常開展。因此,有必要采取科學合理的策略對高中班主任進行管理。本文主要探討了中學班主任開展學生自我管理工作的作用,并從三個方面探討了提高學生自我管理能力的“三管齊下”策略。
一、開展學生自我管理工作的作用
在班級管理方面,學生參與自我管理的主動性,可以大大提高班級管理的效率。這種在班級管理中調動學生管理主動性的重要作用主要體現在三個方面:一是在班級管理中發(fā)揮學生自我管理的積極性,可以提高學生進行自身教學的能力。在學生的日常學習中,管理和教育是有著密切關系的兩個方面。充分發(fā)揮學生自我管理的積極性,提高學生的管理能力,讓學生在日常的生活中更好的開展自我教育。在現代教育學的理論中,學生對自己進行教育的能力會受到多種因素的影響。而在其中的內部因素,主要指的就是學生是否具有足夠的管理自身的能力。良好的自我管理能力,能夠提高學生日常學習和生活的自制能力,讓學生能夠將更多的時間和精力投入到自身教育的活動中,從而提高學生的個人素養(yǎng)。其次,在開展班級管理的活動中發(fā)揮學生自我管理的主動性,有利于幫助學生培養(yǎng)獨立人格和自立品質。在新的時代條件中,國家和社會對于學生個人品質的提升日益關注。在當代社會的需求中,具有獨立自強品質的人才更被各崗位所需要。因此,在日常的生活與教育實踐中,高中班主任也需要注意培養(yǎng)學生的自我管理能力,鍛煉學生的自主能力和獨立能力。在此基礎上,引導學生更好地適應社會對人才的要求。最后,發(fā)揮學生的自我管理能力,也能夠減少班主任教師的工作壓力,讓班主任教師能夠將更多的精力放在班級管理的其他方面。在傳統(tǒng)的班級管理模式中,班主任教師能夠在班級管理工作中更好的團結班級的學生,但是很難做到兼顧班級管理中的每一個成員。在此基礎上,班主任可以改善傳統(tǒng)管理模式的弊端,調動每個班級成員參與班級管理的積極性,充分發(fā)揮學生的班級主導地位,讓學生意識到自身的主人翁地位,使學生自覺參與課堂活動。
二、開展學生自我管理工作的策略
1.在管理和服務的關系中強化自我管理
在對班級事務進行決策的過程中,班主任教師應當發(fā)揮著多樣性的作用。作為學生生活中的引導者和班級活動的組織者,班主任教師在班級管理中,應當發(fā)揮管理和服務的雙重責任。就管理責任來說,由于高中階段的學生尚處于身心發(fā)展的時期,對于事物缺乏足夠理智的認知,因此,在學校的生活中,容易產生錯誤的行為和做法?;谶@些原因,在開展班級事務的過程中,班主任不能夠忽視自身的管理責任。班主任在日常的學習和生活中,需要掌握學生的行為和動向,讓學生的行為在學校的行為規(guī)范的范圍內,合理約束學生的行為。當然,班主任的管理責任不能夠僅僅靠自身來履行,也需要調動學生的自我管理積極性。例如,教師需要在班級中引導學生自主制定班級行為規(guī)范,讓學生能夠參與到行為規(guī)定的制定過程中,以便學生更好的感受到班級管理工作的參與感。并且,教師可以設定班委等管理成員,讓學生管理學生,實現學生的自我管理,提高學生的自我管理能力。與此同時,就班主任教師的服務責任來說,由于高中階段的學生缺乏良好的生活經驗,在學校的生活中往往會遇到很多的困難,因此,班主任教師也需要在日常的學習生活中對學生提供相應的服務。當然,這種服務的提供也需要與學生的自我管理相結合,讓學生提高自身的服務能力,促進學生的個人能力的發(fā)展。對于班主任教師來說,管理和服務都是開展班級管理工作的重要內容,也是引導學生成長與發(fā)展的關鍵方式。將班主任教師的管理和服務責任有機的結合,并且更多的融入到學生的自我管理的過程中,能夠拉近班主任與學生之間的距離,讓班主任教師能夠更好的走入到學生的群體之中,加強對學生群體的了解和認識。在這個過程中,班主任教師能夠更好的增強學生對自己的信任,以更好的開展班級的各項工作。
2.在管理思路的轉變中開展自我管理
現階段,在班級管理工作中進行學生自我管理觀念推廣的過程中,首先要面對的阻力來自于班主任教師的傳統(tǒng)觀念。目前,許多學校的班主任教師依然堅持著傳統(tǒng)的班級管理觀念,以自身為班級管理工作的核心,在班級中扮演一個單純的管理者。從實際的應用效果中來看,這種機械性和強硬的管理方式,不僅管理效率低下,而且很容易造成學生對管理工作的抵觸心理,從而使得班級管理工作更難開展下去?;诖耍嘀魅谓處煈獣r轉變班級管理思路,將班級管理工作與學生的自我管理工作相結合,就顯得尤為重要。就教育現代化改革的進程看,班主任教師在班級管理工作中及時轉變自身的管理思路,不僅是教學實踐過程中的需要,也是教育現代化的要求。在新的課程標準中,提高學生的自主能力已經是學校開展教育工作的重要內容之一。除了學科教師在教學過程中進行自主教學外,班主任負責班級管理,還需要注意激發(fā)學生的自我管理意識。在此基礎上,教師要使學生能夠參與自我管理,促進學生掌握更強的管理自身的能力,幫助學生樹立獨立自強的意識。在新的班級管理理念中,班主任要把學生當作自己的小助手,引導學生在班級工作中發(fā)揮更多的作用,為學生積極參與到班級活動中提供動力。同時,在進行學習事務分配時,班主任應自覺地安排學生參與。并通過一些邀請等方式,讓學生感受到自己在班級管理工作中的重要性,也能感受到班主任的關注,從而更好地發(fā)揮班級管理的作用。當然,在這個過程中,教師也需要采用科學合理的評價標準,正確看待學生在班級工作中的表現。當班主任以積極的評價引導學生的班級管理工作時,學生會在內心中產生自豪感,讓學生能夠更加積極主動的在班級管理工作中貢獻力量。因此,在班級管理的過程中,班主任教師要學會從宏觀的角度轉變自身的管理思路。班主任教師需要在傳統(tǒng)班級管理的模式中,給學生更多能夠發(fā)揮的空間,讓學生從被管理者轉變?yōu)楣芾碚叩纳矸?。同時,教師要在班級管理中下放權利,讓學生有更多的機會體驗管理班級的樂趣。教師可以通過班委選舉等方式,讓學生自由選出合適的人選負責班級管理,既尊重了學生的主人翁地位,也更好的發(fā)揮學生自我管理作用,讓學生能夠在集體生活中,感受到自我管理工作開展的價值。
3.在自身意識的樹立中強化自我管理
從哲學角度看,學生的自我管理行為需要受到相應的意識的影響。因此,教師要提高學生的自我管理能力,必須從意識層面進行針對性的解決。培養(yǎng)學生參與到自身管理工作的意識,需要在日常管理實踐中提高學生對自身進行管理的參與程度,使學生養(yǎng)成良好的自我管理習慣。從學生自我管理的內容來看,教師應從引導學生反思、自我糾正、自我約束三個方面入手,更好地引導學生形成科學合理的對自身進行管理的意識,促進學生對應能力的提高。因此,教師在進行學生的自身素養(yǎng)提升的工作中,更多的需要從宏觀的角度,對學生的自我管理過程進行把握。在這個過程中,教師需要在開始之前對學生的行為進行一定的規(guī)劃,保障學生自我管理工作的良好展開。在這種基礎上,教師可以逐漸將原本由自身進行管理的內容,安排給學生或者學生團體去管理。在這個過程中,教師可以更好的讓學生定位自身在班級工作中的位置,以激發(fā)學生的自我管理意識為工作的重點,以培養(yǎng)學生的自我管理習慣為著手點,打造屬于學生的、以學生為主體的新班級。要提高學生的自我管理意識,首先應當從班干部入手,提高班干部管理班級的積極性。在此基礎上,教師可以逐漸將班級管理的意識推廣到整個班級中去,讓每一個參與到班級管理中的成員都能夠實現自我管理,也能夠激發(fā)自我管理的意識。在班級管理的過程中,讓每一個學生都能主動規(guī)范自身的行為,避免錯誤行為的發(fā)生,以促進整個集體的良好發(fā)展。當然,在引導學生積極樹立學習和管理工作中的自身意識時,教師也需要對學生進行針對性的獨立教育。學生自我意志的形成和自我管理工作的展開需要學生掌握一定的獨立意識,這也要求教師要在日常的教學過程中,更好的強調學生培養(yǎng)獨立意識的重要性,讓學生能夠在日常的生活中,潛移默化的注重對自身獨立性的要求,進而促進學生自我管理意識的形成。
結語
綜上所述,在高中的教學過程中,班主任教師開展自我管理教育,提高學生的自我管理能力,對學生的健康成長來說有著積極作用。同時,這也是國家教育現代化的要求,是為社會發(fā)展培養(yǎng)更多專業(yè)化人才的必要途徑。當然,班主任教師也需要在管理過程中采用科學合理的策略。首先需要正視管理和服務的關系,其次要轉變班級管理的思路,最后要在管理工作中激發(fā)學生的自我管理意識,從這些方面“三管齊下”,促進學生自我管理素養(yǎng)的提高。
【參考文獻】
[1] 中央教育科學研究所活動課課題組. 活動課程理論與實踐探索[M]. 北京:教育科學出版社,2001.
[2] 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國際教育發(fā)展委員會. 學會生存——教育世界的今天和明天[M]. 北京:教育科學出版社,1996.
[3] 國際21世紀教育委員會. 教育——財富蘊藏其中[M]. 北京:教育科學出版社,1996:75.
[4] [美]丹尼爾·A·雷恩;李柱流 等譯. 管理思想的演變[M]. 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97.
(作者單位:江蘇省金湖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