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漢語是空間性特質突出型語言,在句法層面,表現(xiàn)在強大的空間性蘊含句法并列關系,后者蘊含邏輯義(語法義),三者呈現(xiàn)蘊涵式(?表示蘊含):空間塊狀性 ? 句法并列關系 ? 隱性語法義(邏輯義)。在古漢語句法中,通過單個虛詞如“之”“者”“也”“乃”“則”和連用虛詞結構引領如“每……輒”“乃……則”引領的句子中,句法上是并列關系,語法義和邏輯義呈隱含狀態(tài)。漢語總體上屬于并聯(lián)型語言。而英語中并列句法和從屬句法并重,總體上呈現(xiàn)蘊涵式:時間性特質 ? 并列句法和從屬句法 ? 顯性語法義(邏輯義)。
關鍵詞:空間性;虛詞;并列句法;隱性語法義(邏輯義)
中圖分類號:H109.2???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009-8135(2020)02-0079-10
一、引言
自從《馬氏文通》出版以來,漢語“句”單位的內涵、外延、分類等一直爭議不斷[1-4]。邵靄吉[4]31-33認為《馬氏文通》中的“句”相當于英語中的主句(main clause),“讀”相當于從句(subordinate clause)。一些影響較大的古漢語研究著作如王力的《漢語史稿》[2],楊伯峻、何樂士的《古漢語語法及其發(fā)展》[5],并沒有對句子、子句、主句等概念給出明確的定義,但卻對句子進行了繁復而詳盡的分類,如楊伯峻、何樂士[5]850-903按照語氣把古漢語句子分為陳述句、疑問句、感嘆句和祈使句,按結構分為單句和復句。這種分類法和常見的英語語法書里有關句子的分類法如出一轍。
然而,當我們觀察一些古漢語句子時,發(fā)現(xiàn)無論怎樣對句子進行分析和分類,均有較多的例外情況。如:
(1)a.?故君子之所以日進,與小人之所以日退,一也;君子與小人之所以相縣(同“懸”,指距離)者在此耳。(《荀子·天論》)
b.?從此道至吾軍,不過二十里耳。(《史記·項羽本紀》)
(1a)中的“故君子之所以日進,與小人之所以日退,一也”應該如何分析?“故君子之所以日進”和“與小人之所以日退”之間是并列關系,這點毋庸置疑。從語義上講,“一也”是對前面兩小句的概括。但從句法結構上分析,“故君子之所以日進,與小人之所以日退”和“一也”之間是什么關系?是并列關系還是從屬關系?如果認為整句話是復句,那到底是并列復句還是主從復句,抑或是并列主從復句?(1b)中用逗號隔開的兩部分之間是什么關系,“從此道至吾軍”語義并不完整,直到句子結束,才發(fā)現(xiàn)這是一個判斷句,語義才完整,說兩個句讀之間是并列關系或者從屬關系,似乎都不太成立。古漢語中這樣的例子不勝枚舉,簡單套用西方語法中的句子、從句和復句等概念和分析方法來分析古漢語句子,必定有些方枘圓鑿,處處難以自圓其說。
因此,對于古漢語句子的結構和本質特點還需重新認識,首先我們應當對西方語法中句子的本質特點有所了解。
二、西方語法中的句子觀
西方一些權威語法著作也幾乎不對句子和子句直接下定義,但是它們會對句子和子句結構進行全方位多角度的描寫和解釋。從這些描寫中可以窺見西方語法的句子和子句觀。比如生成語言學[6]113對(2)的句法結構描寫為(2):
從結構上分析,(2)包括一個主句the fact wont change anything和一個從句he has resigned。觀察(2)不難看出,IP是構成句子的最重要元素,置于最頂端,不論主句和從句都必不可少。IP指的是時成分,從句中的has表示現(xiàn)在完成,主句中的wont表示將來??梢姡⒄Z句子和子句的基本要求是必須出現(xiàn)顯性的時成分。結合圖(2)和我們過去的研究[7-8],本文歸納出英語句法內部存在如下蘊涵式:
時間性特質 ? 并列句法和從屬句法 ? 顯性語法義(邏輯義)
這個蘊涵式理解為:時間性特質蘊含并列句法和從屬句法,后者蘊含顯性語法義(邏輯義)。
那么古漢語句子是否有時呢?一般認為用動詞作謂語的句子均有時態(tài)。楊伯峻、何樂士[5]909統(tǒng)計發(fā)現(xiàn),90%的古漢語句子都用動詞作謂語,說明漢語句子通常是有“時”的。但本文如下的研究將發(fā)現(xiàn),這些通過動詞表達的“時”常被隱含或者“壓制”。剩下的不用動詞的10%的句子是沒有時的(至少在顯性層面)。按理,有“時”的句子一般能夠劃出主謂結構,盡管主語經常省略。但是這些句子通過主謂結構進行分析存在較大的困難。如:
b. 由是則生而有不用也,由是則可以避患而有不為也。(《孟子·告之上》)
c. 鄭之有園圃,猶秦之有具囿也。(《左傳·僖公三十三年》)
d.?我周之東遷,晉、鄭焉依。(《左傳·隱公》)
上四例(3a)中的“令尹之狂也”難以按主謂結構劃分,因為主語“令尹”和謂語“狂”之間隔著結構助詞“之”,而“令尹之狂也”的確又表達了一個完整的語義。(3b)“由是則生而有不用也”通過連詞“而”表達了讓步關系,是一個緊縮復句,難以進行主謂結構分析,其后的“由是則可以避患而有不為也”也是如此。(3c)中“鄭之有園圃”和“秦之有具囿”分別可以劃出主謂賓三個成分,但是主謂之間隔著結構助詞“之”,似乎又和主謂賓結構不盡相符。(3d)中“我周之東遷”中的主語“我周”和謂語部分“東遷”之間隔著“之”,也不太好劃分成主謂結構,其后的賓語“晉、鄭”由于助詞“焉”的介入放在了謂語“依”的前面。
仔細觀察發(fā)現(xiàn),這些句子之所以難以順利進行主謂結構的分析,一個重要原因是其中均有助詞,如“之”“而”“則”,這些含結構助詞的句子該如何分析?還有哪些助詞使得古漢語句子難以進行主謂結構分析呢?它們應該怎樣分析呢?在具體探討以前,下面先引入王文斌的“漢語空間性特質論”。
三、漢語空間性特質論
近年來,王文斌及其研究團隊[9-20],從不同角度論證了英語和漢語的語言類型特點:英語偏重于時間,而漢語則偏重于空間。這些研究提出了一些核心論斷:漢語具有空間性特質,在其表征中體現(xiàn)為塊狀性、離散性和可逆性,塊狀性和離散性是內涵,可逆性是這些內涵產生的句法結果。這些空間性特質在現(xiàn)代漢語的詞類、話題—評論結構、流水句和復句中均有較突出的體現(xiàn)。詞類方面的空間性特質著重體現(xiàn)在詞類交叉上。下面舉兩方面說明:
一是漢語的結構助詞de可跟在名詞、動詞、形容詞和副詞后面(注意“的”“地”“得”是人為的書寫形式區(qū)分,其讀音沒有區(qū)別)。如:
(4)?木頭的 書本的 祖國的 ?(名詞)
看書的 理發(fā)的 打架的 ?(動詞)
光榮的 偉大的 正確的 ?(形容詞)
快速地 迅猛地 難過地 ?(副詞)
二是修飾語和中心語之間的“錯配”,如王文斌[12]認為,“漢語中的大多動詞可以直接接受空間形容詞的修飾,如‘厚葬、薄葬、深嘗、淺嘗、高看、低看、長嘆、短嘆等,這說明即便是表達行為動作,漢語也當作名物來處理”。這些特點都說明漢語的詞類之間交叉突出。沈家煊[21]提出了“名動包含論”,主要內涵是認為漢語動詞是名詞的一類,該觀點直接注解了漢語的強空間性特質。
話題—評論結構中話題和評論往往可以各自成塊狀并能逆反,體現(xiàn)出較強的空間性。如“這回事兒還算好”可變成“還算好,這回事兒”,“那場大火,幸虧消防隊員來得早”可以逆反為“幸虧消防隊員來得早,那場大火”。限于篇幅,關于流水句和復句的空間性特質不再舉例。下面針對古漢語句法,特別是含有一些虛詞(主要是結構助詞和連詞)的句子的空間性特質進行分析,同時對這些結構助詞的語法功能重新定位。
四、古漢語虛詞體現(xiàn)的句法空間性
本節(jié)先對古漢語中包含最常用的結構助詞或/和連詞如“者”“之”“其”“則”“也”等的句子進行分析,意在透析這類句子的空間性特質和這些結構助詞或/和連詞的空間性特質。
“之”的一項主要功能是“取消句子的獨立性”,從語料觀察發(fā)現(xiàn),“之”可把主謂結構變成一個名詞性短語,降級為句子的一個成分,主要是作動詞或介詞的賓語。如:
(5)a.?故不登高山,不知天之高也。(《荀子·勸學》)
b. 欲勿予,即患秦兵之來。(《史記·廉頗藺相如列傳》)
c.?逮吳之未定,君其取分焉。(《左傳·定公四年》)
d.?無以一人之不敏,使上帝鬼神傷民之命。(《論衡·感虛》)
在以上四例中,(5a)中的“天之高”作動詞“知”的賓語,如果去掉“之”,“不知天高”難以成句;(5b)中的“秦兵之來”作“患”的賓語。(5c)中“吳之未定”作介詞“逮”的賓語,(5d)“一人之不敏”作介詞“以”的賓語。按照西方語法學的觀點,只有名詞性成分才能作動詞和介詞的賓語。這些句子中的“之”聯(lián)系的是主語和賓語,“主語+賓語”形成的序列是句子,句子是不能直接作動詞和介詞的賓語的,但是當“之”介入之后,形成的“主語+之+賓語”便能夠作為賓語。那么,一個順理成章的結論是:“之”使句法結構變成了名詞性結構,句法結構表示的是事件,而名詞性結構則表示空間性成分,“之”就是一個使事件名詞化的手段或者方法。
有時,“之”把“主語+謂語”降級為名詞性成分之后并不作動詞或介詞的賓語,而是作復句的前分句。如:
(6)a.?宋殤公之即位也,公子馮出奔鄭。(《左傳·隱公四年》)
b.?我之不德,民將棄我,豈唯鄭。(《左傳·襄公九年》)
(6a)中的“之”表示時間,前分句的意思是“當宋殤公即位的時候”,(6b)中的“我之不德”的意思是“如果我不賢德”。換言之,盡管(6a)在語義上相當于時間狀語從句或者假設狀語從句,但是在句法上前分句并非就是后分句的從屬句。在這里我們把含“之”的復句前件分析為空間性單位,具有塊狀性,不與后件構成主從句關系,它們與后件是并列關系。我們認為古漢語復句內的分句因為其空間塊狀性特質,彼此之間呈現(xiàn)的是并列關系。而“之”的功能之一即是輔助其中的分句之一成為空間塊狀性單位。
下面再看“者”字句。
b.?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列子·湯問》)
古漢語語法書通常把“者……也”句式界定為判斷句。與英語的判斷句相比,這種判斷句是一種意合形式的判斷句。試比較:
b. He was a nice man.
c. He has been a nice man.
d. They are nice men.
e. They were nice men.
f. They have been nice men.
英語中的判斷句通過系詞be的各種變體聯(lián)系被判斷者(identifier)和判斷內容(identified),系詞及其變體除了聯(lián)系兩者之外,還明確表示時間的現(xiàn)在、過去和經驗(完成)。換言之,被判斷者和判斷內容之間通過時間聯(lián)系在一起。而漢語中的“者……(也)”聯(lián)系的兩個部件之間沒有任何時間聯(lián)系(至少在顯性的句法層面),兩個部件因為“者”“也”各自具有塊狀特質,成線性鋪排在一起。
和“之”一樣,“者”亦能使主謂(謂賓)結構降級為名詞性單位。如:
b. 人君無愚智賢不肖,莫不欲求忠以自為,舉賢以自佐,然亡國破家相隨屬,而圣君治國累世而不見者,其所為忠者不忠,而所謂賢者不賢也。(《史記·屈原賈生列傳》)
(9a)中的“井蛙不可以語于?!笔侵髦^狀結構,通過“者”將其變成一個名詞性空間塊狀單位,然后與“拘于虛也”并列。(9b)中的“者”可以解釋為“之所以”,但這并不影響“者”成為空間塊狀標識語,其功能仍是使“亡國破家相隨屬,而圣君治國累世而不見”這個長分句名詞化和空間塊狀化。
下面再觀察“則”字句:
b.?天地則以易矣,四時則以變矣。(《禮記·三年問》)
c. 諸越則桃李冬實,朔漠則桃李夏榮。(《夢溪筆談·采草藥》)
在(10a)中,加上虛詞“則”,塊狀性和鋪排性更加明顯,純粹的動詞句“以一平板按其面”和形容詞句“字平如砥”本來是不能并列的(因為兩者的句法特性不同,一為強動詞動作句,一為形容詞性質句),但加上“則”之后,并列起來沒有任何問題。在用“則”表示因果、假設、讓步和轉折的句子中,盡管在意義上表示從屬,但在句法上則表示并列。如:
b.?入則無法家拂士,出則無敵國外患者,國恒亡。(《孟子·告子上》)
c.?子則賢矣,抑晉國之舉也,不失其次,吾懼證之未及子也。(《國語·周語》)
d. 今有人于此,求牛則名馬,求馬則名牛,所求必不得矣。(《呂氏春秋·審分》)
以上四個例句各自表達不同的邏輯義,(11a)中“則”前的“輕”和“無禮”表示原因,“則”后的“寡謀”和“脫”表示結果?!拜p則寡謀”意為“因為輕慢就缺乏計謀”,“無禮則脫”意為“因為無禮就一定戰(zhàn)敗”,由于各小句自身語義自足,成為塊狀性結構不成問題。(11b)中的兩個“則”使所在小句塊狀化和鋪排化。(11c)中“子則賢矣”中的“則”意為“倒確實”,但在句法關系上與后面的“抑晉國之舉也”并不構成從屬關系,而是并列關系。(11d)中“求牛則名馬,求馬則名?!蓖ㄟ^“則”構成明顯的塊狀鋪排關系。
下面再觀察“也”字句。當“也”作為語氣詞時,其空間鋪排性尤為明顯。如:
b. 流水不腐,戶樞不螻,動也。(《呂氏春秋·盡數(shù)》)
c. 明星熒熒,開妝鏡也;綠云擾擾,梳曉鬟也;渭流漲膩,棄脂水也;煙斜霧橫,焚椒蘭也。(唐·杜牧《阿房宮賦》)
以上三句中,盡管“也”處于句尾,被視為語氣詞,但蘊含的意義有別。(12a)中“是不為也,非不能也”的“也”是判斷語氣詞,(12b)和(12c)中的“也”是原因判斷詞。句中有了這些“也”字,各個分句之間是并列關系,體現(xiàn)出較強的空間塊狀性。
以上所舉出的數(shù)例基本是單個虛詞引領的句子,在古漢語中,存在數(shù)量不菲的虛詞配合引領的句子,其空間塊狀性和鋪排性也很顯著。上面已經舉出了“者……也”配合的句子,還有其他例子如:
b.?民死亡者,非其父兄,即其子弟。(《左傳·襄公八年》)
c.夫唯善,故能舉其類。(《左傳·襄公三年》)
d. 功成而弗居。夫唯弗居,是以不去。(《老子》二章)
(13a)中用“非……非……非……”可把名詞“禮”和動詞“視”“聽”“動”分別聯(lián)系在一起,換言之,“非……非……非……”可把動詞塊狀化,變成和名詞一樣的空間單位。(13b)用“非……即”聯(lián)系兩個名詞性單位“兄父”和“子弟”。(13c)中使用“夫……故……”的配合將兩個動詞性句子“唯善”和“能舉其類”并列在一起。(13d)用“夫……是……”把兩個動詞性句子“唯弗居”和“以不去”并列在一起。
(14)a. 喪亂既平,既安且寧。(《詩經·小雅·棠棣》)
b.?內既不能治身,外復不能用人。(《欒城集·關中論》)
c.?有風即作飄搖之態(tài),無風亦呈裊娜之姿。(清·李漁《芙渠》)
在以上例句中,用“既……且……”聯(lián)系兩個形容詞“安”和“寧”,使其塊狀化;(14b)用“既……復……”聯(lián)系的是兩個動詞性句子“不能治身”和“不能用人”,使其塊狀化和鋪排化。(14c)用“即……亦……”聯(lián)系兩個動詞性句子“作飄搖之態(tài)”和“呈裊娜之姿”。
還有很多古漢語虛詞把句子塊狀化的例子,不在此一一枚舉。下節(jié)我們對本節(jié)所舉的例子進行分析并得出結論。
五、空間性、句法和語義的關系
從上節(jié)所舉的例子中,我們得出古漢語中空間性、句法和語義的蘊涵式(?表示蘊含):
空間塊狀性 ? 句法并列關系 ? 隱性語法義(邏輯義)
該蘊涵式表示:空間性蘊含句法并列關系,句法并列關系蘊含隱性語法義和邏輯義。這是兩個層次的蘊含關系,空間性本質上是一種空間思維[19],并列性是這種思維在句法上的投射或者反映,語法義和邏輯義是為了表達各種語義和交際的需要服務的,但很多情況下是通過分析得出的。反過來說,古漢語中為了表達各種邏輯義和語法義,首先將各種句法要件“整合”成句法并列式,這樣的句法結構反映了講古漢語人的空間思維特性。如:
(15)a.每至美日,輒相邀新亭。(《世說新語·言語》)
b.?予恨死無以籍手見公,而獨記別時語。每一動念,即于夢中尋之。(宋·謝翱《登西臺慟哭記》)
(15a)中“每……輒……”聯(lián)系兩個動詞性小句“至美日”和“相邀新亭”,兩者之間是并列關系,但蘊含的是時間義,全句解讀為“每逢天氣好的時候,就互相邀約在新亭會面”。同理,(15b)通過“每……即……”聯(lián)系兩個動詞性小句“一動念”和“于夢中尋之”,兩者之間是并列關系,蘊含的是時間義,可解讀為“每一想念,就在夢中尋找您”。
古漢語的復句除了蘊含時間關系,還可蘊含其他邏輯關系。如:
(16)a.乃越逐不復,汝則有常刑。(《尚書·費誓》)
b.?晉、楚、齊、衛(wèi)聞之曰:“非獨政之能,乃其姊者,亦列女也!”(《戰(zhàn)國策·韓策二》)
(16a)中的“乃……則……”聯(lián)系的兩個動詞小句之間是假設關系,意為“如果(你們)擅自離開隊伍去追趕(走失的牛馬和逃亡的仆妾)或者(追得了而)不歸還原主,你們就要受到常刑”;(16b)通過“非……乃……”聯(lián)系的兩個動詞小句之間是遞進關系,解讀為“不僅聶政是勇敢能干的人,而且他的姐姐也是個剛烈的女子”。
以上分析顯示,在古漢語中,不管使用單個虛詞聯(lián)系的單句之間,還是使用配合虛詞聯(lián)系的句子之間,句法上永遠是并列關系,邏輯關系(包含時間先后、假設、因果、遞進等)蘊含在其間,這是由什么原因決定的呢?
王文斌、張媛[19]指出:“……漢民族空間性思維特質,就是指漢語使用者在語言表征中往往倚重于名物思維,而名物思維就是空間性思維,因為用以指稱物體的名詞,自然具有空間性”。依次推論,漢民族總是傾向于將非名詞性單位當作名物化單位處理,通過各種手段(如本文討論的虛詞)將名物化的單位在空間中排列。這點亦可得到語言類型學的支持。
Givón[27]74指出:A language may be predominantly embedding or chaining, but still have some constructions of the opposite type.(一種語言要么屬于優(yōu)勢性的內嵌型,要么屬于優(yōu)勢性的并聯(lián)型,當然(每種語言)都存在相反類型的結構)
由是而觀,漢語顯然屬于優(yōu)勢性的并聯(lián)型。這點還可通過英漢對比來證明。
(17)a.天之亡我,我渡何為?
b. If the God wont forgive me, why should I cross the river?
(17)這兩句英漢對照顯示,(17a)中的前分句通過“之”把該分句變成名物化單位,然后與后分句并列,兩個分句中看不出顯性的邏輯關系標志。而(17b)中的if表示這是一個從句,wont即表示意愿,也表達了時間,后分句的should也同樣。
不可否認,古漢語和現(xiàn)代漢語中也有類似if的假設連詞,如古漢語的“設”和現(xiàn)代漢語的“要是”:
(18)a.設使國家無有孤,不知當幾人稱帝,幾人稱王。(《曹操集·讓縣自明本志令》)
b. God knows how many people would attempt to proclaim themselves to be emperor of this country without me.
(19)a.要是他不愿意來,我們只好去了。
b. His unwillingness to come here made us go to visit him.
兩相對比顯示,(18b)把分句“設使國家無有孤”當作一個狀語without me來處理;(19b)把“要是他不愿意來”名物化為his unwillingness to come here之后作句子的主語。也就是說,英語中的內嵌手段多于漢語,漢語的并列(并聯(lián))句法更占優(yōu)勢。
總之,我們通過分析古漢語的虛詞引領的句子和與英語的對比發(fā)現(xiàn),漢語在本質上重視空間性的語言,導致的句法結果是并列性句法占優(yōu)勢,后者隱含著各種語義和邏輯關系。
六、再與英語的對比
本節(jié)從英漢對比的角度來理解漢語句法的空間性特質。上節(jié)歸納的漢語句法的空間性特質的蘊含關系是:
空間塊狀性 ? 句法并列關系 ? 隱性語法義(邏輯義)
從例(15)的分析得知,漢語中的時間關系首先蘊含在句法并列關系之中,最終兩者共同蘊含在空間塊狀性之中;對(16~19)五個例子的分析顯示,其他邏輯關系也如時間關系同樣蘊含在并列關系和空間塊狀關系之中。因此不妨認為,漢語中的空間塊狀性統(tǒng)領著句法和語義。然而英語卻非如此,第2節(jié)的分析顯示英語句法存在如下的蘊涵式:
時間性特質 ? 并列句法和從屬句法 ? 顯性語法義(邏輯義)
時間性特質是英語句法首先考慮的要素[如(2)中的IP所示],同時發(fā)生的事件可用并列句法,其他情況可使用從屬句法,但不論何種句法結構,內在的語法義和邏輯義一般需要顯性表達。如:
(20)a. They came here and taught the farmers the new farming skills.
b. After they came here, they taught the farmers the new farming skills.
c. Since they learned the new farming skills, they had a better harvest.
d. Though they learned the new farming skills, they still had a poor harvest.
e. If they had learned the new farming skills, they would have had a better harvest.
f. Had they learned the new farming skills, they would have had a better harvest.
(20a)是并列關系,顯性標記是and,兩個動詞(came、taught)均有過去時間標記(動詞的過去式);(20b)幾乎與(20a)同義,但使用after引出從屬句法,動詞上的時間標記相同(都用過去式);(20c)用since引出原因狀語從句;(20d)用though引出讓步狀語從句;(20e)用條件關系引導詞if、時態(tài)和情態(tài)的配合had learned...would have引出虛擬條件句;(20f)直接使用時態(tài)和情態(tài)的配合had...learned...would have引出虛擬條件句。值得一提的是,(20f)中直接用時間詞had表示虛擬條件,had與主語倒裝既表示時間,又表示假設條件。也有直接用時間狀語從句引導詞表示其他邏輯關系的例子,如since、while等,如(20c)。英語時間性特質的高突出類型特點是歷史發(fā)展的結果,滲透在句法的方方面面,限于篇幅,不再贅述。
七、結 ?語
本文從漢語傳統(tǒng)語法學著作《馬氏文通》中關于句子的概念出發(fā),指出西方語言學的句子概念無法用來解釋古漢語的句法結構,因為西方語法中的句子以IP或者“時”為中心,古漢語句子中存在大量以虛詞(主要是結構助詞和連詞)引領的句子,它們使所在句子呈現(xiàn)并列關系。然后引述了西方語法中的句子概念和王文斌的漢語空間性特質,并以后者為框架分析了古漢語中通過虛詞(主要是結構助詞和/或連詞)引領的句子。分析的虛詞主要是古漢語中最常見的“之”“者”“也”“而”“則”,以及配合虛詞結構如“每……輒”“乃……則”等。分析發(fā)現(xiàn),古漢語中以虛詞引領的句子呈現(xiàn)如下的蘊涵式:
空間塊狀性 ? 句法并列關系 ? 隱性語法義(邏輯義)
大量古漢語句子中的并列關系中隱含著隱性的語法義和邏輯義,而并列關系又受到空間塊狀性的統(tǒng)領或左右。通過與英語的對比發(fā)現(xiàn),英語句法內在的蘊含關系是:
時間性特質 ? 并列句法和從屬句法 ? 顯性語法義(邏輯義)
最后引述Givón[27]指出漢語屬于并聯(lián)(chaining)性占優(yōu)勢的語言,英語屬于內嵌性占優(yōu)勢的語言。
本文的研究揭示了古漢語空間性特質在句法和語義(邏輯義)方面的內涵,是對王文斌研究的補充和完善。另一篇論文《從詞類、話題—評論結構、流水句和復句看漢語的空間性特質》(劉曉林、王文斌,待發(fā))研究的是現(xiàn)代漢語的空間性特質,兩者構成姊妹篇。漢語的獨特性需要從新的角度切入和在新的理論框架下進行研究,時代呼喚我們建立自己的語言學理論,本文是在這方面的一點嘗試,錯訛之處,還望方家批評指正。
參考文獻:
[1]?呂叔湘,王海棻.《馬氏文通》讀本[M].上海:上海世紀出版集團,1986.
[2]?王力.漢語史稿[M].北京:中國出版集團,中華書局,2004.
[3]?王海棻.《馬氏文通》與中國語法學[M].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1991.
[4]?邵靄吉.《馬氏文通》句法理論研究[M].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5.
[5]?楊伯峻,何樂士.古漢語語法及其發(fā)展[M].北京:語文出版社,2012.
[6]?RADFORD, A. Syntactic Theory and the Structure of English: A Minimalist Approach[M].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2.
[7]?劉曉林,王文斌,等.歷史語言學視野下的英漢語序對比研究[M].上海:上海外語教育出版社,2015.
[8]?劉曉林,王文斌.英語句法結構“主觀性語法成分+實義性成分”的歷史來源考察[J].外國語,2017(3):2-11.
[9]?王文斌.論英漢表象性差異背后的時空特性——從Humboldt的“內蘊語言形式”觀談起[J].中國外語,2013,10(3):29-36.
[10]?王文斌.論英語的時間性特質與漢語的空間性特質[J].外語教學與研究,2013(2):163-173.
[11]?王文斌.從“形動結構”看行為動作在漢語中的空間化表征[J].外語教學與研究,2015(6):803-813.
[12]?王文斌.胸懷國際視野,腳踏中國實際,提升理論自覺——王文斌教授訪談錄[J].山東外語教學,2019(1):3-11.
[13]?王文斌,何清強.論英語“be”與漢語“是/有/在”[J].外國語,2014(5):2-10.
[14]?王文斌,何清強.漢英篇章結構的時空性差異——基于對漢語話題鏈的回指及其英譯的分析[J].外語教學與研究,2016(5):657-668.
[15]?王文斌,何清強.論漢英篇章構建的時空性差異[J].山東外語教學,2017(4):3-11.
[16]?王文斌,崔靚.試論英語的西方音樂特征與漢語的中國繪畫特征[J].外語教學,2016(3):8-12.
[17]?阮詠梅,王文斌.漢英進行體標記的語法化差異及其時空特質[J].解放軍外國語學院學報,2015(1):75-82.
[18]?于善志,王文斌.英語時制中的時間關系及其語篇功能[J].外語教學與研究,2014(3):323-336.
[19]?王文斌,張媛.英漢否定表征及其時空性民族思維特質差異[J].現(xiàn)代外語,2019(1):1-12.
[20]?羅思明,王文斌,王佳敏.英漢時間詞特質及其語言蘊含共性[J].外語教學與研究,2018(6):643-655.
[21]?沈家煊.名詞和動詞[M].北京:商務印書館,2016.
[22]?蒲立本.古漢語語法綱要[M].孫景濤,譯.北京:語文出版社,2006.
[23]?徐陽春.現(xiàn)代漢語復句句式研究[M].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2.
[24]?朱德熙.語法講義[M].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1982.
[25]?石定栩.名詞和名詞性成分[M].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11.
[26]?MILLER, D. G. Nonfinite Structure in Theory and Change[M].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2002.
[27]?GIV?N, T. The Genesis of Syntactic Complexity[M]. Amsterdam/Philadelphia: John Benjamins Publishing Company, 2009.
[28]?QUIRK, R. et al. A Comprehensive Grammar of the English Language[M]. London and New York: Longman, 1985.
(責任編輯:張新玲)
On the Spatiality of the Syntactic Structure in Old Chinese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Function Words in Old Chinese
LIU Xiaolin
(Chongqing Three Gorges University, Chongqing 404020, China)
Abstract:This paper, taking as the point of departure the definition of sentence in such traditional grammar books asMashiwentong, points out that it is untenable to use the definition and analytic methods of sentence in the western grammar to analyze Chinese sentence. By means of analyzing the function-word-led sentences (mainly structural auxiliary words and conjunctions such as zhi, zhe, ye, nai and ze) and frame-function-pair-led sentences (such as mei...zhe and nai...zhe) in Old Chinese, it finds that coordination is the prominent means in Old Chinese sentences and grammatical (logical) meanings are implicit. Old Chinese belongs to chaining-type language. There runs the following implicature-chain in Old Chinese sentence(?stands for “implicate”):Spatiality ??syntactic coordination ??implicit grammatical(logical) meaning.?It is interpreted as: grammatical(logical) meanings are implicit in coordinated syntactic structures in function-word-led sentences in Old Chinese and coordinated syntactic structures embodies or is governed by spatiality block property.
Keywords:spatiality; function words; coordinated syntax; implicit grammatical(logical) mean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