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弗不
寫文章有時順帶地把時間寫上(一般是寫在結尾處),這本沒有什么特別的用意,只是表明這篇文章是什么時候寫的而已??捎械奈恼聟s不是這樣,其寫出的時間,也不是標在文章的結尾處,而是置于文章的開頭或中間等。這樣的時間交代,就不是附帶的隨便寫上的,而是別有其深意的。讀高中語文教材,你可以發(fā)現(xiàn)多篇特具時間交代的課文。當然,它們的時間交代之用意又是各不相同的。請看數例:
“元豐七年六月丁丑,余自齊安舟行適臨汝,而長子邁將赴饒之德興尉,送之至湖口,因得觀所謂石鐘者……”——蘇軾《石鐘山記》
這是蘇軾《石鐘山記》第二段開頭的句子?!霸S七年六月丁丑”,就是“公元1077年6月9日”。我們知道,蘇軾是個很重客觀實際的人,他為搞清楚石鐘山的命名緣由,不止于理論探究,而是親自去實地探訪。這個特定的時間交代,就是為了說明自己探究石鐘山得名原因的真實性,使人不得不信,他都去了,有時間佐證。
“宣統(tǒng)三年九月十四日——即阿Q將褡褳賣給趙白眼的這一天——三更四點,有一只大烏篷船到了趙府上的河埠頭。這船從黑魆魆中蕩來,鄉(xiāng)下人睡得熟,都沒有知道……”——魯迅《阿Q正傳》
這是魯迅《阿Q正傳》第七章開頭的句子。“宣統(tǒng)三年九月十四日”,其中“九月十四日”是農歷,換算成公歷,就是1911年11月4日。我們再推算一下,1911年11月4日就是辛亥革命武昌起義后的第25天,這個時候,很多地方,像杭州、紹興等都被革命軍占領了,都發(fā)生了極大的變化??晌辞f卻絲毫未變,仍然是老樣子,死水一潭。未莊的人只知道什么“宣統(tǒng)”啊,根本不知道還有“公元”的說法。而且未莊的人只知道阿Q賣褡褳這樣的瑣事,并以之為趣。作者把阿Q賣褡褳這樣微不足道的小事,和莊嚴的時間交代連在一起寫,極顯著地揭示出了未莊人(看似是阿Q)的愚昧、麻木、滑稽可笑。這樣寫,不僅具有極強的諷刺效果,而且還含蓄委婉地批評了辛亥革命者的致命弱點——革命嚴重地脫離了群眾和不發(fā)動不喚醒群眾。
“中華民國十五年三月二十五日,就是國立北京女子師范大學為十八日在段祺瑞執(zhí)政府前遇害的劉和珍楊德群兩君開追悼會的那一天,我獨在禮堂外徘徊,遇見程君,前來問我道……”——魯迅《記念劉和珍君》
這是魯迅《記念劉和珍君》一文開頭的句子?!爸腥A民國十五年三月二十五日”,就是“公元1926年3月25日”。魯迅先生為什么不直接用“1926年”,而是用“中華民國十五年”呢?直接用“1926年”多明確、清晰,多一目了然,而用“中華民國十五年”則一下子還難明確到底是哪一年呢。為什么呢?作者是有其深意的。
作者的深意在于表達一種揭露和諷刺的感情。你想啊,民國本該是人民當家作主的國家,可它卻不是,反而是屠殺人民的機器。這種同情人民,揭露所謂的“民國”反動政府的強烈感情,恰恰就寓意于這個特定的時間交代中。這真可謂是獨具匠心之筆。
[作者通聯(lián):江西樟樹市清江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