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琦 龐建勇 榮傳新 陳孝柱
摘 要:“三全育人”為新時代高等教育提出了新的教育理念,強調高校育人過程中的“全員、全過程、全方位”教育。運用“三全育人”教育理念指導高校本科生導師制建設,重塑教師育人角色,構建新型師生關系,拓展教育互動空間,發(fā)揮教師在本科人才培養(yǎng)中作用,引導和幫助學生健康成長和全面發(fā)展,促進創(chuàng)新型人才培養(yǎng),提高本科教育質量。開展以新時代“三全育人”理念指導的本科生導師制建設研究,簡述本科生導師的起源和發(fā)展歷程,剖析本科生導師制存在的問題,擬從加強政策支撐引領,完善相關配套制度,創(chuàng)新人才培育模式和構建科學評價體系等方面入手,提高對本科生導師制的認識,推進本科生導師制的精細化管理,實施多維度、多元化本科生導師制,有助于推進本科生導師制健康發(fā)展,對探尋新時代創(chuàng)新型人才培育模式具有十分重要的現實意義。
關鍵詞:高等教育; 三全育人; 本科生導師制; 個性化教育; 建設模式
中圖分類號:G640 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672-1101(2020)04-0077-05
作者簡介:平琦(1975-),男,安徽淮南人,副教授,博士(后),研究方向:高等教育。
Abstract:“Three-wide education” puts forward a new educational concept for the new era of higher education, and emphasizes the “all-staff, whole-process and all-round” education in the process of higher education. It is used to guide the construction of undergraduate tutorial system, reshape the role of teachers in education, build a new relationship between teachers and students, and consequently expand the space of educational interaction,giving full play to the role of university teachers in undergraduate talent cultivation, guiding and helping students grow healthily and develop comprehensively, so as to promote the cultivation of innovative talents? and? improve the quality of undergraduate education.The brief introduction to the origin and evolutionary process of the undergraduate tutorial system as well as the analysis of the existingproblems can help improve the teachers and studentsunderstanding? of? it, promote the fine management of the undergraduate tutorial system and advocate the implementation of the multi-dimensional and diversified undergraduate tutorial system from the perspectives of strengthening policy support and guidance, improving relevant supporting systems, innovating talent cultivation models, and building a scientific evaluation system, etc. It will help to promote the healthy development of undergraduate tutor system, and of great practical significance to explore the innovative talent cultivation mode in the new era.
Key words:Higher education; Three-wide?? education; Undergraduate tutorial system; Individual education; Construction mode
建設教育強國是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基礎工程[1]。習近平總書記在全國教育大會上指出,要努力構建德智體美勞全面培養(yǎng)的教育體系,形成更高水平的人才培養(yǎng)體系[2]。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加強和改進新形勢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意見》提出了堅持全員全過程全方位育人[3],即“全員育人、全過程育人、全方位育人”(簡稱“三全育人”)。
高校肩負著人才培養(yǎng)的重要使命,本科教育是高等教育最重要的基礎[4]。進入新時代,本科生導師制已逐漸成為我國高等教育的一種新型人才培養(yǎng)模式,在創(chuàng)新人才培養(yǎng)和提高教育質量方面發(fā)揮了重要作用[5],“三全育人”作為教育理念為本科生導師制賦予了新的理論支撐和指導思想,做好新時代本科生導師制的建設工作,有助于解決好“培養(yǎng)什么人、怎樣培養(yǎng)人、為誰培養(yǎng)人、靠誰培養(yǎng)人”的教育根本問題。
一、本科生導師制的起源與發(fā)展歷程
本科生導師制起源于英國,是當時教會學校的牧師對學生實施的一種道德教化[6]。14世紀,以牛津大學為代表的一些高校開始研究和探索導師制,本科生導師制曾被譽為“牛津皇冠上的寶石”[7]。17世紀,英國劍橋大學、美國哈佛大學等世界頂尖高校開始實施本科生導師制,在人才培養(yǎng)方面取得了顯著成效[8]。20世紀,各國高校相繼開展本科生導師制的研究和實施工作。
導師制在我國最早可追溯到古代的私塾教育和書院辦學[9],但缺乏相對系統(tǒng)的理論支撐。我國本科生導師制始于上世紀30年代的浙江大學,由著名教育家、時任校長竺可楨先生所倡導,國內其他高校紛紛效仿試行;國民政府教育部1938年頒布《中等以上學校導師制綱要》,以法令形式推行導師制度;新中國成立后,我國高等教育普遍采用前蘇聯學年制教育模式,導師制僅存于研究生教育階段,并沒有在本科教育中繼續(xù)推行。
進入21世紀,本科生導師制再次引起國內很多高校重視,在北京大學、浙江大學等著名高校的引領下,部分高校開始研究并試行本科生導師制[10]。近年來,隨著我國高等教育改革和創(chuàng)新人才培養(yǎng)的需要,很多高校紛紛結合自身實際探索出獨具特色的本科生導師制[11]。
本科生導師制的概念和內容在發(fā)展和實踐過程中不斷拓展和延伸。總體而言,我國本科生導師制就是學校為在讀本科生配備指導教師,進行個性化指導和言傳身教,進一步加強思想品德、學業(yè)技能、創(chuàng)新能力等方面的培養(yǎng)和塑造,形成良好的教學互動機制,促進高校人才培養(yǎng)質量。以“三全育人”教育理念為指導,結合我國新時代高等教育實際,加強和完善本科生導師制建設模式研究和建設,對探索適合國情的本科生導師制模式具有十分重要的現實意義。
二、本科生導師制實施過程中出現的問題
本科生導師制作為來自西方的“舶來品”,由于中西文化和教育背景的差異,國內許多高校本科生導師制實施過程中產生了“水土不服”現象[12-13],主要表現為指導內容不明確,導師資源不充裕,考核體系不明晰和評價機制不完善等方面。
1. 指導內容不明確。明確指導內容是本科生導師制實施的基礎。必須要解決本科生導師制“導什么、如何導”的問題,才能保證本科生導師制工作有的放矢。由于某些環(huán)節(jié)的缺失,造成導師困惑“導什么”、學生困惑“問什么”的問題,使本科生導師制產生形式主義,盡管導師和學生都花費了很多時間,但效果不佳。另外,很多高校本科生導師制并不具有強制性和約束性,實施過程中出現了很大的隨意性,造成導師與輔導員或班主任之間產生工作推諉扯皮。
2. 導師資源不充裕。教師資源充裕是本科生導師制實施的前提。師生比越大越有利于導師開展個性指導、因材施教,我國許多高校生師比一般在1∶18左右,有的高??赡艿陀谶@個比例。本科生導師遴選通常都會有一定的標準和要求,并非所有教師都能夠成為導師。遴選出的導師往往既是教學骨干,又是科研主力,有的還承擔了黨政工作任務。隨著近年來高校擴招,使得導師指導人數增加、工作量增大,難以有效開展導師制工作,最終影響指導效果。
3. 考核體系不明晰。考核體系合理是本科生導師制實施的核心。高校對教師考核指標主要體現在教學工作和科研成果方面,很少將本科生導師制納入教師考核體系,這勢必會造成教師在分配時間和精力時優(yōu)先考慮教學和科研工作,導師工作只能向后排或安排有限的時間。從學生層面而言,我國本科生的課程學習內容往往要多于國外,作者所在大學的四年制本科需要修滿180以上學分才能夠畢業(yè),例如土木工程專業(yè)需要完成60-70門次課程學習和專業(yè)實踐才能達到學分要求。此外,在導師制的日常指導和交流活動方面,既對學生沒有學分要求,又很難對導師工作進行量化,容易造成師生雙方出現敷衍了事的情況。
4. 評價機制不完善。健全評價機制是本科生導師制實施的關鍵。推進本科生導師制的關鍵問題就是進行“本土化”改造,既吸收西方導師制優(yōu)點,又符合我國高等教育體制。國內很多高校在此方面進行了積極探索,出現了年級導師制、宿舍導師制、學業(yè)導師制、科研導師制、全程導師制等多種形式[14-15]。事實證明,不論采用何種形式的導師制,都對提高人才培養(yǎng)質量產生了積極的作用[16-17]。另外,不同專業(yè)的培養(yǎng)要求也有所不同。因此,本科生導師建設時既要考慮學校的自身定位,又要考慮專業(yè)的差異特征,避免搞“一刀切”或采用同一種模式。在此基礎上,建立和完善評價體系和管理制度,穩(wěn)步推進本科生導師制,提高人才培養(yǎng)質量。
三、新時代本科生導師制的建設模式
鑒于國內高校本科生導師制實施過程中出現的問題[18],運用“三全育人”教育理念為指導,結合我國新時間高等教育實際,建議從以下四個方面加強本科生導師制建設。
1. 加強政策支撐引領,提高師生對本科生導師制的認識。本科生導師制是專任教師參與“三全育人”的有效載體[19-20]。本科生導師制的實質就是在教師和學生之間建立相對固定的“導學”關系,既重視學生的學業(yè)成長,又關注學生的品德塑造。國內高校實施本科生導師制都會結合學校自身特點,實施方案則因校而異。推行本科生導師制時應加強培訓,讓導師清楚本科生導師的工作職責和指導內容,確?!皩W”之間的互動交流形成制度化。若導師消極對待,導師制就會形同虛設。
“三全育人”教育理念賦予了本科生導師新的內涵?!叭珕T育人”要求更多的人參與育人工作當中,這就需要導師要與授課教師、實驗人員、德育工作者等育人主體協同工作;“全過程育人”要求導師需要對學生本科學習期間的指導工作不間斷,即從新生入學到畢業(yè)離校的指導連續(xù)性;“全方位育人”要求導師在學生培養(yǎng)方面承擔更多的角色與職責。這些都對導師在工作方式、工作內容、投入程度等方面提出了新要求。因此,必須解決導師“愿意干”、“干得好”的問題,不僅要保證導師的工作動力,還要完善導師的工作條件,需要對本科生導師制進行頂層制度設計。
2. 完善相關配套制度,推進本科生導師制的精細化管理。本科生導師制建設中最大的難點就是如何制定科學規(guī)范的配套制度,實行多方齊抓共管,保障導師制的正常運行,提高導師的積極性,提升人才培養(yǎng)質量。
——建立導師遴選制度。導師人選必須要熱愛黨的教育事業(yè),熟悉學生所學專業(yè)培養(yǎng)目標和教學特點,掌握基本教學規(guī)律和心理學基本知識。導師遴選可在全院或全系范圍內的教師中采取自愿申請方式,當師資源不足時,可考慮從教學管理人員和實驗室人員等非教師系列人員中選聘,這樣也為“全員育人”提供新實施路徑。
——明確導師工作職責。輔導員主要職責是負責學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班主任主要承擔學生日常事務管理工作。導師工作的重點是指導學生進一步明確學習目標方向,提升專業(yè)技能和創(chuàng)新能力,為今后的繼續(xù)深造或就業(yè)去向等提供專業(yè)角度的指導。明晰導師和輔導員、班主任之間的關系,有助于形成合力,為“全員育人”提供協同工作環(huán)境。
——推進導學互選機制。導學雙方配合是順利實施本科生導師制的關鍵環(huán)節(jié)。新生剛入學,導師和學生之間并不熟悉,一年級采用導師團隊對學生班級進行指導比較合適,即將一個教學班級按照配備導師數量進行隨機分組,每位導師與各組之間輪換指導,為師生互選打好基礎。隨著交流增多,了解逐步加深,在一年級末開展導學互選活動,盡早明確導學關系,有助于導師引導學生進行大學生活規(guī)劃,組織參加社會實踐和申報科技創(chuàng)新訓練計劃項目等,為“全程育人”提供條件。
——建立良好互動機制。導學雙方都是本科生導師制的實施主體,任何一方的缺失都會影響導師制的實施效果。加強日常溝通交流,能夠增進相互了解、拉近師生之間的距離,可以更好地激活雙方的主體意識。應該考慮從制度設計方面給導學之間創(chuàng)造更多的機會,比如對導師和學生的見面時間和次數等進行規(guī)范,使導學之間的交流與溝通由制度約束逐步轉化為自覺行動,為“全方位育人”奠定基礎。
3. 創(chuàng)新人才培育體系,實施多維度、多元化本科生導師制。借鑒國內“雙一流”高校在實施和推進本科生導師制的成功經驗和典型做法,針對目前部分高校師生比相對偏低的情況,可以結合校情和院情等推行多維度導師制,開展具體化、多元化的指導工作。
——實行多維度導師制。在師生比偏低或導師資源短缺的情況下,可選拔優(yōu)秀研究生擔任導師,建立以“教職工為主,研究生為輔”的多維度導師隊伍。也可以借鑒部分高校中的“師門制”,即導師建立一個由博士生、碩士生和本科生組成的研究團隊,開展“傳幫帶”。導師負責團隊的全局掌控和研究方向指導,在學習和生活細節(jié)方面則通過“博士生→碩士生→本科生(高年級→低年級)”逐級指導方式開展指導,既解決了導師無暇顧及到每個學生的困境,又能夠讓導師從瑣碎事務中解脫出來,騰出更多的時間和精力為學生開展學術指導和思想交流,有利于增進師生之間的交流,增強學生對導師制的認同感,這樣也培養(yǎng)了學生的團隊合作精神,有助于實現“全員育人”的目標。
——指導內容要具體化。實施本科生導師制,指導學生不僅要加強專業(yè)技能和創(chuàng)新能力的培養(yǎng),還要加強思想政治素質的培養(yǎng),同時還要解決學生內心的困惑。首先,充分發(fā)揮導師的橋梁紐帶作用。對于剛剛跨入大學的新生來說,他們對所學專業(yè)、學校和社會都存在一定程度的陌生感,導師要幫助學生認識所學專業(yè),增強他們對學校和社會的認同感和歸屬感。其次,引導學生進一步明確大學期間的學習目標和努力方向,做好職業(yè)生涯規(guī)劃。最后,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三觀,激發(fā)他們的愛國熱情,引導他們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信仰者、傳播者、踐行者。此外,引導本科生適當參與科研項目研究,參加學術交流活動,以及撰寫學術論文等;同時,還要組織本科生到生產一線進行實踐訓練,將課堂上所學理論知識與工程應用相結合,拓寬視野,提高課堂教學效果,有助于實現“全方位育人”的目標。
——指導方式要多元化。導師與學生的正式的會議交流與日常溝通同樣重要。由于學生的個體差異,提前設計內容的正式會議交流往往效果不佳,日常溝通會使學生更輕松一些,會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針對不同年級學生的交流形式和指導內容也應有所側重,例如低年級本科生主要以公共基礎課學習為主,特別是剛剛跨入大學的一段時間內,一切都在熟悉和適應之中,學生存在的共性問題相對較多,采用正式會議交流的方式比較合適;高年級本科生對學校環(huán)境已經適應,與導師也相對比較熟悉,學習期間所面臨的問題也有所不同,采用輕松的日常溝通方式進行交流更有針對性;也可以根據學生具體情況,利用QQ、微信等新媒體技術進行即時指導交流,打破時空限制,進一步提高指導效果。另外,不同專業(yè)本科生導師制的推行模式應有所區(qū)別,需要結合專業(yè)背景制定和配備適合院情的導師,提高人才培養(yǎng)質量,提升高校育人功能,有助于實現“全程育人”的目標。
4. 構建科學評價體系,有力促進本科生導師制健康發(fā)展。本科生導師制建設和發(fā)展需要充足的動力才能夠做得更好、走得更遠。應建立以激勵機制為主,與績效考核相結合科學評價體系。
——建立導師培訓機制。本科生導師不僅需要具備良好的政治素養(yǎng),還需要有很強的敬業(yè)精神;不僅需要有豐富的教學閱歷,還要需要有科研課題作為支撐。遴選導師之后,需要對本科生導師的理論和工作方式、方法開展培訓,加強經驗交流,幫助新任本科生導師更好地勝任導師工作。
——完善導師考核機制。目前對本科生導師的考核主要以指導學生所取得成果作為量化考核數據,如學生的學習成績和獲獎情況等。導師工作的評價與考核還應包括導師的責任心、工作態(tài)度、方式方法,以及對學生的人格影響等,科學評估導師在本科生導師制中的業(yè)績和效果。需進一步完善激勵機制,將導師工作情況納入年度考核、職務晉升、職稱評定和崗位聘任的重要參考。
四、結語
本科生導師制是實現“三全育人”教育理念的重要途徑,是新時代提高學生知識技能和培養(yǎng)創(chuàng)新能力的重要保證。積極倡導以學生成長成才為中心,以導師隊伍建設為抓手,以探尋教育規(guī)律為主線,以創(chuàng)新人才培養(yǎng)為目標,精準施策,多方聯動,協同創(chuàng)新,展現特色,聚焦“三全育人”體制機制建設,加強本科生導師制頂層設計,探索新時代高校本科生培養(yǎng)模式,努力構建高水平人才培養(yǎng)體系,助力深入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全面提高人才培養(yǎng)質量。
參考文獻:
[1]習近平. 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奪取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勝利——在中國共產黨第十九次全國代表大會上的報告[R/OL].http://www.xinhuanet.com/2017-10/27/c_1121867529.htm, 2017-10-18/2017-10-27.
[2]習近平在全國教育大會上強調:堅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教育發(fā)展道路培養(yǎng)德智體美勞全面發(fā)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EB/OL].http://edu.people.com.cn/n1/2018/0911/c1053-30286253.html, 2018-09-11.
[3]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fā)《關于加強和改進新形勢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意見》[EB/OL].http://www.gov.cn/xinwen/2017-02/ 27 /content_5182502.htm, 2017-02-27.
[4]教育部關于加快建設高水平本科教育全面提高人才培養(yǎng)能力的意見[EB/OL].http://www.moe.gov.cn/srcsite/A08/s7056 /201810/t20181017_351887.html, 2018-10-18.
[5]楊仁樹. 本科生全程導師制: 內涵、運行模式和制度保障[J].中國高等教育, 2017(6): 58-60.
[6]徐承剛, 仇麗琴. 本科生導師制核心概念解讀與運行模式分析[J].學校黨建與思想教育, 2013(23):56-57.
[7]魏志榮, 吳勝, 任偉偉. 英美中三國本科生導師制模式的比較與實施[J].黑龍江高教研究, 2019, 37(1): 139-143.
[8]大衛(wèi)·帕爾菲曼.高等教育何以為“高”:牛津導師制教學反思[M].馮青來,譯.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11.
[9]肖永明, 潘彬. 書院教育傳統(tǒng)與現代大學教育的融合——岳麓書院實施本科生導師制的探索與思考[J].大學教育科學, 2017(2): 40-46.
[10]常麗麗, 杜智萍. 牛津大學導師制對我國本科教學改革的啟示[J].教育理論與實踐,2014, 34(9): 6-8.
[11]吳仁明, 徐榮, 吳周陽. 本科導師制實施現狀、問題與對策建議——以成都理工大學思想政治教育專業(yè)為例[J].教育觀察, 2019, 8(31): 3-8.
[12]吳迪, 鄭志學, 李棟. 我國高等院校本科生導師制研究綜述[J].科教導刊(上旬刊),2017(2): 35-37.
[13]劉加玲, 劉蔣巍. 本科生導師制實施中的問題及改進措施[J].課程教育研究, 2018(18): 7.
[14]馬靖. 中國高校本科生導師制變革初探——以牛津大學導師制的本土化為視角[D].上海:華東理工大學碩士學位論文,2015.
[15]譚玲玲, 衣艷君, 郭立忠. 關于完善本科生全程導師制機制的對策建議[J].高教學刊,2020(9): 10-11.
[16]秦繼新. 高校推行本科生導師制存在問題與對策分析[J].中國電力教育,2014(17): 20-21, 24.
[17]張慶華, 胡光陽. 實施導師制提升土木工程專業(yè)學生創(chuàng)新能力的研究[J].科技創(chuàng)新導報, 2017, 14(35): 238-239.
[18]劉東杰. 新制度主義視域下的本科生導師制研究[D].武漢:華中師范大學碩士學位論文, 2014.
[19]徐福英, 劉濤. 基于“三全育人”的本科生導師制優(yōu)化研究[J].黑龍江生態(tài)工程職業(yè)學院學報, 2020, 33(2): 85-87.
[20]張亞卓. 基于“三全育人”的本科生導師隊伍建設途徑研究[J].創(chuàng)新創(chuàng)業(yè)理論研究與實踐, 2020, 3(6): 81-83.
[責任編輯:范 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