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摘要:隨著“一帶一路”的實施,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的戰(zhàn)略地位也逐漸提高。尼泊爾自古以來就是中國的友好鄰邦,直至今日,兩國也始終在政治、經濟、文化等方面保持著良好的友誼。然而兩國之間的文化差異始終是阻礙兩國進一步發(fā)展的重要問題。本文從尼泊爾宗教信仰的角度出發(fā),闡述尼泊爾多神崇拜現象,并分析其本質,進一步解析尼泊爾民族內在的精神與性格,力求減少中尼在跨文化交際的過程中因文化差異而造成的誤解,增強文化耐性。
關鍵詞:多神崇拜 尼泊爾 民族精神 辯證 包容
1.研究背景
隨著“一帶一路”倡議的實施,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的戰(zhàn)略地位日益提升。中尼兩國自古以來便是友好鄰邦,然而由于歷史的、地理的以及文化上的差異,使得兩國在文化心理、社會生活等方面有著極大的差異,這也成為阻礙中尼兩國友好發(fā)展的一個重要因素。我們一直以來以和歐美國家的外交為外交重心,對于我國的周邊南亞地區(qū)有一定程度的忽視。而南亞國家因為地理環(huán)境復雜、宗教民族繁多所造成的文化差異又加深了交流的障礙。因此,筆者想從專業(yè)背景出發(fā),力圖通過自己所學所見所感和所研去盡可能的減少中尼兩國在文化交流上的障礙。而筆者認為,尼泊爾社會最復雜的一個因素,便是宗教,因此,從宗教的角度出發(fā)去解析尼泊爾的社會、文化和心理也是十分重要的。
2.尼泊爾宗教概況簡述
尼泊爾是一個多民族、多宗教、多語言的國家。尼泊爾有7個地區(qū)(pradesh),77個縣(Jilla), 123種語言,125個種姓,263個民族,主要宗教為印度教,信徒第二多的是佛教,其他還有伊斯蘭教、耆那教、錫克教、祆教等宗教。是一個神比人還要多的國度。在2006年以前,尼泊爾一直奉印度教為國家,直至2006年議會才宣布尼泊爾崇拜多神,據估算尼泊爾有3億多神明,這些對神明的信仰滲入尼泊爾各方各面,對尼泊爾人民的思想、行為和創(chuàng)作發(fā)揮著深刻的影響。但和其他宗教國家不同,尼泊爾雖然宗教眾多,卻鮮少出現宗教不和諧的現象,這在極大程度上可以歸功于尼泊爾多神崇拜的宗教思想。在筆者看來,多神崇拜現象其本身便蘊含著辯證、平等、包容的宗教思想,這樣的宗教思想也極大程度的影響了尼泊爾的民族精神,使得尼泊爾人民的內在精神也呈現出辯證、平等、包容的特點。
2.1多神崇拜現象的兩大范疇
2.1.1多神崇拜在同一宗教的范疇下
筆者將尼泊爾的多神崇拜現象主要劃分為兩個范疇,即在同一宗教和非同一宗教兩大范疇下。在同一宗教的范疇下,多神崇拜主要表現為對該宗教內多種神靈崇拜(以印度教為例)。印度教崇拜無數的神祗,其數量之多是其他宗教所無法比擬的。在此,多神崇拜亦稱“泛神論”,即一種將自然界與神等同起來,以強調自然界的至高無上的哲學觀點,這種觀點認為神就是存在于自然界一切事物之中。風可以是神,雨可以是神,花草、樹木、一朝、一夕都可以是神。印度教徒認為世間萬物皆有神性,無論是大神、小神還是男神、女神,其數量之高達3.33億1。一個印度教徒除崇拜家神、村神、職業(yè)保護神之外,還要崇拜自己所屬教派的主神,以及主神的化身甚至主神的配偶,當然也有三大主神都信奉的。
2.1.2多神崇拜在非同一宗教的范疇下
在非同一宗教的范疇下,多神崇拜主要表現為不排斥且能夠接受其他教派甚至也可以去祭拜。尼泊爾宗教眾多,據考證,尼泊爾約81.3%的人信奉印度教,在2006年5月18日一會宣布尼泊爾為世俗國家前印度教一直是尼泊爾的國教,故信奉人較多,信徒分布也較廣;其次是佛教,約9%。佛教雖然是由印度傳入,但傳入時間較久,并且佛教的創(chuàng)始人釋迦牟尼本身便是尼泊爾迦毗羅衛(wèi)國(今尼泊爾藍毗尼)的王子,所以佛教在尼泊爾的影響亦不容忽視,另外還有4.4%的人信奉伊斯蘭教、3%的人信奉原始宗教,1.4%的人信奉基督教、剩下0.4%信奉薩滿教等其他教派2。多神崇拜現象在社會生活中的具體表現就是尼泊爾國家的法定節(jié)日,如印度教的德賽節(jié)、迪哈爾節(jié)、因陀羅節(jié);佛教的羅薩爾節(jié)、佛祖誕辰日;耆那教的大雄誕辰日;基督教的圣誕節(jié)等。不僅文化生活如此,政治生活也是一樣,正是因為多神崇拜的影響,所以才使得尼泊爾人民無論是在政治生活還是文化生活上都可以看到各宗教教徒的身影,為其政治生活和文化生活增添了豐富的思想。
3.尼泊爾多神崇拜現象的原因
3.1多神崇拜的思想淵源——早期婆羅門教經典《梨俱吠陀》
婆羅門教是印度教的前身。尼泊爾多神崇拜思想來源最早可以追溯到公元前1500年左右的印度教古籍《梨俱吠陀》。《梨俱吠陀》是初期婆羅門教最重要的經典,全書共有10卷,里面收集了1028手贊頌神靈的圣詩3。從《梨俱吠陀》中所記載的內容中可以看出,多神崇拜是早期婆羅門教的重要特點,而這一特點體現如下:
在雅利安人進入南亞次大陸之初,生產力水平比較低,其生產生活條件更傾向于“靠天吃飯”,與自然條件優(yōu)劣相關。此外,由于游牧民族的習慣他們的宗教信仰大多呈現出游牧民族的特點,對一些不能解釋的自然現象加以神化,比如風、雨、雷、電等,所以雅利安人大多崇信自然神,然后對其頂禮膜拜。后來隨著生產力水平的逐漸提高以及融合當地土著居民的宗教信仰特色,早期的婆羅門教開始有了固定的主神崇拜,隨著漫長的發(fā)展歷程再到后來就演化成了我們現在所熟知的印度教“三大主神”。
3.2多神崇拜的推動力——宗教融合下的百花齊放、百家爭鳴
南亞文化研究的學者們普遍認為,整個印度大陸的歷史幾乎都是印度的歷史,整個印度大陸的文化也深受印度文化的影響,而在這些文化的影響中,印度教的影響力首屈一指。因此,可以說,整個南亞的政治、經濟、文化都深受印度的影響,尼泊爾也不例外,而宗教方面尤其明顯。公元前5世紀印度教、佛教以及耆那教從印度傳入尼泊爾,而前兩者在尼泊爾未來的宗教生活中也慢慢站穩(wěn)了腳跟。印度教在傳入尼泊爾之前,印度教、佛教、耆那教等教派就已經開始了相互吸收融合借鑒的過程。而此后在印度宗教改革家商羯羅的倡導下,印度教吸取其他教派的長處,對印度教加以更新,也使得宗教融合的趨勢變得更加明顯。宗教融合無疑弱化了宗教間的差別,使得各宗教之間的神明乃至教義共享,進而推動多神崇拜。
公元前6—5世紀,是印度大陸宗教發(fā)展的繁盛階段,在這一階段,為了反對婆羅門教的專制和壟斷,佛教、耆那教、順世論等沙門思潮應運而生。婆羅門教受到沙門思潮的巨大沖擊,使得其不得不改變自己原有的體系,吸取、借鑒其他宗教的優(yōu)秀思想。因此,印度大陸的宗教在發(fā)展過程中不斷相互借鑒、吸收、融合,使得各個宗教能夠共享一些神明甚至是教義。比如佛教在發(fā)展初期宣揚的“否定吠陀權威”,“反對種姓制度”等思想就被印度教的濕婆派吸取;而佛教、耆那教所倡導的“戒殺”,也是來源于早期印度教即婆羅門教的宗教經典——《吠陀》和《奧義書》,只不過當時沒有得到婆羅門的重視,后來由于佛教和耆那教的極端重視和宣傳,婆羅門也慢慢接受了這種觀念,并把它作為自身的一種戒律教義。在后來的婆羅門教經典——《摩奴法論》中也明確寫道:“殺驢子、駱駝、鹿、象、山羊、綿羊、魚、蛇或水牛,應被理解為淪為雜種姓罪。”4
除教義外,印度教和佛教間的神靈也呈現共享趨勢,如佛教的創(chuàng)始人釋迦牟尼就被印度教視為印度教三大主神——毗濕奴十大化身之一的第九大化身,并賦予釋迦牟尼符合印度教的新傳說,根據印度教的傳說,毗濕奴化為佛陀是為了宣揚“非暴力”的信念,而這個信念也成為了近代印度反抗英國殖民統(tǒng)治者的思想武器。而印度教的濕婆(Shiva)在佛教中被稱為“大自在天”、梵天(Brahman)在佛教中被視為護法神,而因陀羅等眾神在佛教中也有相對應的位置。這無疑使得傳入尼泊爾的各個宗教之間的聯系更為緊密,也使人們更容易接受其他宗教,進而促進多神崇拜。
3.3多神崇拜的重要保證——統(tǒng)治者的支持
此外,多種宗教、多種神靈能夠在尼泊爾發(fā)展上百年、上千年,無疑離不開統(tǒng)治者較為包容的宗教政策。可以說大多數尼泊爾的統(tǒng)治者對傳入尼泊爾的宗教大多采取支持或是不排斥的態(tài)度。
尼泊爾是佛教創(chuàng)始人釋迦牟尼的故鄉(xiāng),相傳在公元前520年左右,佛陀曾率領土地到尼泊爾加德滿都谷地傳播佛法,后來由于印度國王阿育王的大力提倡尼泊爾很多地方如今仍可見佛教發(fā)展的痕跡。另外,早在李查維王朝統(tǒng)治時期(公元464-879)尼泊爾境內印度教和佛教就已經有了較大的發(fā)展。從當時的雕刻作品所表現的萬神殿中,人們可以看到在文字記載中提到的數以萬計的偶像。
和其他國家不同,尼泊爾的歷代統(tǒng)治者并不會像早期入主印度大陸的伊斯蘭教統(tǒng)治者一般對當地土著居民的宗教信仰采取排斥、壓制甚至強迫改宗,比如尼泊爾李查維王朝時期的馬納·德瓦國王篤信印度教毗濕奴教派,但不反對其他宗教。
3.4多神崇拜的實質—一神論和泛神論的結合
雖然從表面上看,尼泊爾信奉多神,在尼泊爾人心中,世間萬物皆有神性,石頭是神、草木是神、山川河流皆是神……但多神崇拜仍舊是一個表面現象,其本質仍舊是一神論的,即萬物皆有神性。
以印度教的哲學理論為依據,在印度教眾多神靈的背后還有一個宇宙最高的存在,那就是“梵”?!拌蟆笔且环N沒有人格的,抽象之神。它永恒無限,至高無上,無形式無屬性,超越一切時間和空間,是宇宙的根本,萬物的始祖。因此,在印度教徒看來,一切神靈都不過是無形之梵在時間和空間上的具體顯現。5此外,不僅僅是來源于“梵”的思想,近代印度教中的羅摩克里希那傳教會也是提倡建立一種新的宗教——“人類宗教”,而這種宗教認為“世界上的一切宗教只有形式上和名稱上的不同,但最終目的都是一致的,就是要達到與神的交往,實現‘普遍之愛和‘美好的生活”6。這種思潮也對印度的鄰國尼泊爾的先進分子產生了影響,使其更容易接受其他宗教。所以對于大多數印度教眾而言,其他的宗教不過是“神”的另一種表現形式,而非是“另一個宗教”。多神崇拜外衣下的“一神論”使得尼泊爾的民眾無論什么宗教派別都能夠彼此理解包容,這也極大程度的促進了尼泊爾政治的穩(wěn)定和文化多樣性。
4.多神崇拜蘊含的內在精神
多神崇拜其本質蘊含的是辯證、包容和平等的思想。
4.1多神崇拜中所蘊含的辯證觀
尼泊爾多神崇拜的現象下包含著許多矛盾現象,而這些現象看似矛盾,但實則卻是體現了哲學的辯證思想。在尼泊爾能體現此類思想的神話有很多。比如濕婆,他既是禁欲的苦行僧形象,卻也是性情歡脫、頭發(fā)飛揚、震天動地的“舞王”形象;比如梵天,他一方面是為信徒所信仰的創(chuàng)造神,信徒在為他杜撰時將他自己的女兒設定為其妻子,然而后世卻也因為這點(另有其他傳說)對梵天的崇拜逐漸減少。此外,雖然在印度教中存在一些對女性歧視的教義,然而在男神女神的設定方面,印度教也體現出一種辯證思想,比如在以男性為尊的印度教神話中,濕婆神的妻子杜爾加女神的化身之一迦梨女神卻是神力非凡讓天界、魔界眾神所畏懼的形象。在印度教中有一個著名的雕像便是迦梨女神腳踩濕婆神的雕像,也恰好與諸多暗示女性地位的印度教教義形成鮮明對比。
除神話外,尼泊爾還有很多宗教思想也體現出了這一點:比如尼泊爾多神崇拜實質是一神論與泛神論的結合,看似多實則為一;比如在印度教的道德倫理方面,實則禁欲主義和縱欲主義并行不悖。比如商羯羅遁世派的信徒們把遁世苦行當做解脫的必由之路,而性力派和毗濕奴派下屬一些派別卻反對苦行,提倡享樂;再比如耆那教派中的天衣派和凈衣派,一派崇尚自然,以裸體進行修行,一派強調穿白衣修行,不囿于衣著形式等。其實無論是印度教還是佛教,他們在教義上都呈現出一種“辯證”的哲學觀,比如無和有、一和眾、貶低與提倡、禁欲和縱欲、瞬時與永恒等,都體現了宗教的辯證觀。而這些辯證的哲學觀點也對尼泊爾之后逐漸形成的包容、平等以及辯證的精神思想產生了重要影響。
4.2多神崇拜所蘊含的包容性與平等性
“梵”的哲學概念從本質上就體現了“包容”和“平等”的重要思想。2016年5月我有幸接待尼泊爾青年代表團隊,在為期一周的交往中,我向尼泊爾代表們深入了解了尼泊爾人民對各個宗教的看法。在尼泊爾人看來,無論是印度教、佛教、伊斯蘭教還是基督教,他們其實都是一個神的不同表現形式罷了,既然大家都是信奉“神”,那為什么要分你我呢?所以尼泊爾人走在街上遇到廟宇,哪怕并非自己所信仰的宗教也都會進去拜一拜以示尊重。使得尼泊爾人民無論宗教、民族都對其他宗教、民族抱有“一視同仁”的態(tài)度,而不是帶著有色眼鏡去看待其他宗教和民族。由此可以看出多神崇拜的思想本身就蘊含著一種“包容”、“平等”的精神。
5.多神崇拜對其民族精神的影響
而在多神崇拜的框架下也自然而然產生諸多矛盾,然而從哲學層面上講,這些矛盾正是體現出古代哲學思想的“辯證”觀,而這些思想經時間沉淀逐漸成為了尼泊爾人民面對生活的重要精神,成為了尼泊爾這個和平友好的民族的精神支撐。
精神對人的價值觀、人生觀、世界觀也具有影響,而“三觀”屬于思維范疇。思維模式是民族文化的一部分,每個民族都有各自系統(tǒng)連貫的思維方式。正是平等、包容、辯證的思維方式,這種精神使得尼泊爾人在世界面前呈現出一種“與世無爭”、“心態(tài)平和”的態(tài)度,這也是為什么尼泊爾境內雖有眾多宗教,但是彼此十分和睦。可以說尼泊爾人的這種平和的心態(tài)使得他們能夠在大災大難面前,在競爭面前能夠泰然處之,以至于尼泊爾人在政治上,在文化上,在宗教事務上可以呈現一種平和的狀態(tài)。而平和的態(tài)度必然會帶來國家的和平。
6.結語
尼泊爾在外交方面始終秉承著包容、平等的態(tài)度。尼泊爾位于中印兩大不同文明之間,地理位置尤其重要。但從地理角度和文化心理而言,尼泊爾和印度更為親密。但是尼泊爾并沒有因為與印度地理位置相近,社會意識形態(tài)相同便與之一道成為美、印在南亞大陸對抗中國的工具,而是一直抱著平等、包容的心態(tài)親近中國,熱愛中國。
尼泊爾自稱是在兩大文明古國間生存的小國家,然而雖然暫時發(fā)展緩慢,但是尼泊爾人民們始終保持者積極的、平和的、辯證的態(tài)度,在世界各國日趨激烈的各種競爭面前,尼泊爾人認真的熱愛并維護自己的和平,而和平卻是發(fā)展的重要前提。宗教雖然是有兩面性的,但辯證、包容、平等的宗教觀卻會在一定程度上給予政治以積極的影響。而尼泊爾人在多神崇拜影響下所形成的平等、包容、辯證的宗教觀無疑是對尼泊爾民族精神、對和平最大的饋贈!
參考文獻
1.王宏緯.列國志·尼泊爾[M].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15.
2.楊怡爽.印度神話[M].陜西人民出版社.2015
3.孟林.尼泊爾[M].日本大寶石出版社,2011.
4.朱明忠.恒河沐浴——印度教概覽[M].四川民族出版社,1994.
5.劉建等.印度文明[M].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4
6.林承節(jié).印度史[M].人民出版社, 2004.
注 釋
1.《印度教的神及其傳說》,載于《世界宗教資料》,1982年第4期。
2.該數據來自于《維基百科》,2016.04.
3.該數據來源于《印度文明》,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4版,第
4.蔣忠新譯,《摩奴法論》,中國社會科學院出版社,1986版,第222頁。
5.朱明忠著,《恒河沐浴——印度教概覽》,四川民族出版社,1994版,第9頁。
6.劉建,朱明忠,葛維鈞著,《印度文明》,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4版,第498頁。
(作者介紹:甄真,中國傳媒大學外國語言學及應用語言學專業(yè)碩士研究生,研究方向:跨文化交際及語言傳播、尼泊爾語言與文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