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 偉
(三亞學(xué)院 人文與傳播學(xué)院,海南 三亞 572022)
自清朝以來,中國政府共對南海諸島命名過四次:第一次是1905年5月,時任廣東水師提督的李淮率領(lǐng)海軍官兵170多人巡海,為西沙群島15個島命名[1]37;第二次是1935年,當時中國政府成立的水陸地圖審查委員會在《中國南海各島嶼華英名對照表》中公布南海諸島地名136個[1]39;第三次是在1947年,中國政府內(nèi)政部在《南海諸島新舊名稱對照表》中公布地名172個[1]44;第四次是1983年,中國地名委員會對南海諸島的地名進行了普查,共公布規(guī)范地名284個[1]18,這一次的命名一直沿用至今。因第一次命名所繪地圖《李淮航海圖》已散佚,且命名數(shù)量未成規(guī)模,通常將第二次命名稱為中國政府對南海諸島的第一次“標準化”命名[2]738。本文將對后三次命名,即三次“標準化”命名進行對比分析。
三次標準化命名的島嶼地名總數(shù)呈遞增趨勢;四大群島(東沙群島、西沙群島、中沙群島和南沙群島)的地名總數(shù)也呈遞增趨勢,但在遞增中也出現(xiàn)了某些具體島嶼名稱取消以及島嶼類型名稱減少的情況。
具體來說,東沙群島和中沙群島島嶼數(shù)目相對較少,在三次標準化命名中,這兩個群島的島嶼名稱總數(shù)均增加;西沙群島的島嶼名稱總數(shù)也逐次遞增,但是1947年的第二次標準化命名(以下簡稱第二次命名)相比1935年第一次標準化命名(以下簡稱第一次命名)減少了1個“核子牌島”;1983年第三次標準化命名(以下簡稱第三次命名)相比第二次命名減少了1個道“乾群島”,變更了1個島嶼名稱,即“和五島”變回“東島”;和西沙群島一樣,南沙群島的總數(shù)逐次遞增,但一些類別的島嶼名稱出現(xiàn)了先減后增的情況:如第二次命名中,礁、灘的數(shù)量都在減少,而在第三次命名中二者的數(shù)量又較第二次有所增加。
“海島名稱包括專名和通名兩部分,海島通名根據(jù)地理實體屬性,使用群島、列島、島、礁、沙、暗礁及暗沙等;海島專名通過關(guān)聯(lián)法、形象法和其他方法確定,一島一專名?!盵3]
南海海洋資源豐富,地理實體屬性多樣,隨著對南海的認識不斷加深,在三次標準化命名中,通名類型不斷豐富、通名名稱不斷規(guī)范。
第二次命名相比第一次命名增加了幾類通用型通名類型,如群島、洲、嶼、暗沙、沙洲、堡等,棄用非規(guī)范名稱怕余(由英語Patch音譯而來);第三次命名較第二次命名增加了極具海南方言色彩的通名類型,如線、門、仔和筐等,“線”“門”和“仔”都是指暗礁,“線”和“門”是根據(jù)這種暗礁的形狀像一條線或是像門而得名,“仔”(1)海南話中“仔”為“囝”的訓(xùn)讀字。在海南話中為表小稱的詞綴,因此將小的暗礁成為“仔”;“筐”是指環(huán)礁或礁湖,因外形像“筐”而得名。
從具體島嶼名稱來看,通名名稱在科學(xué)性的原則上不斷規(guī)范:第一次命名中由外文Shoal翻譯的“灘”在第二次命名中均改為“暗沙”,如第一次命名中的“獨立登灘(Trident Shoal)”[1]41在第二次命名中改為“永登暗沙”[1]48;第一次命名中由外文Cay翻譯的“島”在第二次命名中均改為“沙洲”,如第一次命名中的“沙島(Sand Cay)”[1]42在第二次命名中改為“敦謙沙洲”[1]48;以上變更是由于翻譯引起的系統(tǒng)性通名變更。第三次較第二次通名名稱變更多是基于對島嶼地理實體屬性的進一步科學(xué)性認識,因此多為個體性變更:如第二次命名中的“雙子礁”[1]48在第三次命名中改為“雙子群礁”[1]55;第二次命名中的一些“暗沙”在第三次命名中改為“礁”,如第二次命名中的“信義暗沙”[1]51、“??诎瞪场盵1]51、“半月暗沙”[1]49等在第三次命名中改為“信義礁”[1]58、“??诮浮盵1]58、“半月礁”[1]58。
在第一次標準化命名中,受客觀條件限制,南海諸島專名的命名基本全部采用翻譯法,其中音譯占59%,意譯占30%,音譯+意譯占11%,采用音譯+意譯的均由于對應(yīng)的外語中出現(xiàn)了表示方位和數(shù)字的詞語,如“West London Reef”翻譯為“西零丁礁”[1]42,再如“2nd Thomas Shoal”翻譯為“湯姆斯第二灘”[1]42。
而在第二次規(guī)范化命名中,采用翻譯法的專名命名大幅取消,其中純音譯的方式完全取消,取消之后有一部分在純音譯的基礎(chǔ)上選擇相關(guān)及富有象征意義的字,比如將純音譯的“沙比礁”改為“渚碧礁”更能體現(xiàn)島嶼特點,還有一部分完全棄用音譯名改用其他方法進行命名。在第一次命名中采用意譯的,如意譯本身反應(yīng)島嶼方位或特點則保留,如“石島”“羚羊島”等,否則用其他方法對其進行命名。
那些完全棄用音譯名和那些意譯本身未能反映島嶼方位或特點的以及新增加的島嶼名稱主要根據(jù)以下幾種方式命名。一是以重大歷史事件發(fā)生的人名和艦名進行命名,如將“樹島”[1]41改為“趙述島”[1]47,趙述為人名,明太祖時到過南海;再如“茂林島”改為“永興島”,“永興”為參加接收本群島的軍艦名稱,這種命名方式在第二次規(guī)范化命名中占很大比例。二是根據(jù)方位進行命名,如中島[1]47、北島[1]47、南島[1]47等。三是根據(jù)島嶼特點進行命名,而島嶼的特點又分為:(1)島嶼自然特點,如盤石嶼[1]47、甘泉島[1]44,根據(jù)島嶼上“有什么”進行命名;(2)島嶼氣候特點,如永暑礁[1]49;(3)島嶼水文特點,如濤靜暗沙[1]48、破浪礁[1]51等;(4)島嶼形象特點,如彈丸礁[1]50等。四是以著名的歷史人物進行命名,如東坡礁[1]50、陽明礁[1]50等。五是以專名寄托希望的方式進行命名,如信義暗沙[1]51、仁愛暗沙[1]51、禮樂灘[1]50等。還有比較特別的三類:借用政治相關(guān)的詞匯作為專名,如憲法暗沙[1]48、一統(tǒng)暗沙[1]48;借用官職名稱作為專名,如都護暗沙[1]51、司令礁[1]51等;借用神靈名稱作為專名,如八仙暗沙[1]50、神仙暗沙[1]50等。
第三次規(guī)范化命名大量保留第二次規(guī)范化命名的島嶼名稱,新增加的島嶼名稱也基本沿用了上一次命名的方式,但由于此次命名參考了對《更路簿》的研究,尤其是其中漁民對南海諸島的命名方式,因此相比第二次規(guī)范化命名增加了一些特色:其中完全采用海南漁民命名方式的有38個,受其影響,首次出現(xiàn)了以海南地名命名的方式,如瓊臺礁、潭門礁等,同時按島嶼物產(chǎn)特點進行命名的名稱更加豐富,比如龍蝦礁、扁參礁等,另外在對新增加的具有海南方言色彩的通名進行專名匹配時更加遵循系統(tǒng)性原則,如南華水道因近南華礁而得名、趙述門與趙述島共用專名、全富門與全富島共用專名等。
“一個地區(qū)自然地名的多少,一方面反映了自然實體區(qū)域分析的復(fù)雜程度,另一方面反映了人們對這種區(qū)域分異認知的程度”[4],三次規(guī)范化命名數(shù)量的增加直觀地體現(xiàn)了我國對南海諸島了解的廣度的遞增。
從歷史上看,中國是最先對南海諸島進行開發(fā)并為其命名的國家。中國對南海諸島的命名最晚從一世紀的東漢時期開始,隨著古代航海活動的開展、造船技術(shù)的提高和漁業(yè)范圍的擴大,人們對南海的認識不斷加深。東漢楊孚的《異物志》中將南海島嶼在內(nèi)的整個或部分海域稱為“漲海”[5],到宋代,中國人民在長期航海實踐的基礎(chǔ)上,對南海諸島的認識逐漸清晰和具體,對南海諸島的命名也較前有所發(fā)展。從宋代到清代,基本上都用“石塘”和“長沙”來指稱南海各群島了[1]403。明代記載南海諸島的圖籍增多,而名稱變化比較大,對南沙的方位、范圍有了較為明確的標繪??偟膩砜矗捎谑芙蛴^念、航海技術(shù)等的影響,清代以前對南海諸島的命名較為籠統(tǒng),缺乏系統(tǒng)性。
隨著國際局勢的改變,西方殖民主義的入侵,清朝政府逐漸感受到了危機,因此清朝政府采取了一系列措施來捍衛(wèi)南海主權(quán)。例如上文提到的李準巡海,為西沙群島命名就是其中之一。到民國時期,中國政府逐漸加強對南海諸島的行政管理、軍事管理以及經(jīng)濟管理,由此逐漸加深對南海諸島的認識。比如1921年3月,廣東軍政府為加強控制,將西沙群島劃歸廣東省崖縣管轄;1935年春,廣東省建設(shè)廳農(nóng)林局提出加強東沙島管理,經(jīng)省政府批準,決定設(shè)立“東沙島海產(chǎn)管理處”,同年3月,東沙島海產(chǎn)管理處主任和第一集團軍總司令部參謀及海軍司令部參謀等人前往東沙島實地考察;就在同年,國民黨政府“水陸地圖審查委員會”根據(jù)當時的外國海圖,審定公布了南海諸島地名136個,這是第一次比較全面地審定公布南海諸島地名[2]738;1947年國民政府內(nèi)政部重新公布了172個地名,當時由于日本在第二次世界大戰(zhàn)中戰(zhàn)敗,中國政府收復(fù)對西沙群島和南沙群島的主權(quán),海軍總部派軍艦進駐西沙群島和南沙群島,在此基礎(chǔ)上,國民政府內(nèi)政部對南海諸島進行了命名和繪圖,此次命名是在第二次大戰(zhàn)后中國政府公布的地名,是得到國際認可的一次命名[2]739;但上述兩次命名均未組織專門力量對島嶼海洋實體進行專業(yè)勘測,因此存在一定局限性。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后,對南海諸島的地名工作尤為重視,多次核定各島礁的名稱,針對前兩次命名中遺漏較多、地名混亂、外來譯名多、對不同地貌名稱的采用名不副實的問題制定詳細的審定原則和審定標準,最終于1983年形成了沿用至今的第三次規(guī)范化命名。此次命名由廣東省地名領(lǐng)導(dǎo)小組組織審定。此次命名審定共召開了3次會議,參加審定的人員均為海洋研究與測繪機構(gòu)、南海軍事管理機構(gòu)、地理研究機構(gòu)、外事單位、廣東及海南行政單位以及高校、圖書館的專家學(xué)者,因此此次地名審定相比前兩次命名一方面是基于更加嚴格的實地勘察、測繪結(jié)果而定,另一方面也更加充分地考慮并尊重了我國人民對南海開發(fā)的歷史[6]。
三次標準化命名從命名方式看,經(jīng)歷了一個“中國化”“本土化”的過程。
一是大幅取消翻譯命名方式。這主要體現(xiàn)在第一次命名和第二次命名的對比中。如上所述,受當時的客觀條件限制,第一次命名是完全參照國外地圖進行的,不論是通名還是專名命名全部采用翻譯的形式,不可否認采用翻譯的方式用漢字進行命名、每個島嶼擁有漢語名稱這樣的形式讓這次命名有了“里程碑”式的進步,但是這樣的命名方式對中國政府行使對南海的主權(quán)是極其不利的。從地名命名的角度來看,一個地名包括“音、形、義、位”等要素,第一次命名中的這些地名僅僅滿足了“形”的“中國化”。第二次命名全部取消純音譯的形式,調(diào)整采取意譯方式進行命名的地名,除了采用新的方式進行命名以外,對一部分音譯的名稱進行“改良”,對極少部分意譯的名稱進行“保留”,不論采取哪種形式此次命名都遵循了中國傳統(tǒng)地名的命名方式和原則,追求的是地名在“音、形、義”方面的“本土化”和“中國化”。對音譯名稱的“改良”選擇了與原來語音相近但富有象征意義的漢字,如將“傍俾礁(Bombay Reef)”[1]43改為“蓬勃礁”[1]47,顯然“蓬勃”更具象征意義,用“形象化特征”進行命名也正是中國傳統(tǒng)地名命名最常見的一種方式;對意譯名稱的“保留”也遵循的是中國傳統(tǒng)地名命名中按方位和地方特點進行命名的方式。
二是嚴格遵循中國傳統(tǒng)地名命名方式進行更名及命名。這主要體現(xiàn)在第二次命名和第三次命名中,除了上述第二次命名中對音譯及意譯進行“調(diào)整”和“改良”的方式以外,兩次命名在對新增加的地名進行命名時完全采取的是中國傳統(tǒng)地名的命名方式。首先在中國傳統(tǒng)地名命名匯總,根據(jù)方位進行命名的方式十分常見,如湖北因地處洞庭湖以北得名,而洞庭湖以南為湖南;其次根據(jù)所在地的特點進行命名也不勝枚舉,而這些特點中也包括了自然、氣候、物產(chǎn)等特點,比如遼寧的葫蘆島就因地域形狀似葫蘆而得名,廣東的云霧山因主峰四時云霧不散而得名,山東棗莊因該地盛產(chǎn)紅棗而得名等等;以歷史事件的人物或相關(guān)事物進行命名在中國的歷史地名中也屢見不鮮,最有名的當屬因紀念革命領(lǐng)袖孫中山的廣東省中山市,還有在中國的街道名中很多都以歷史人物命名,如北京、天津、上海、武漢等地都有的張自忠路,不過1986年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頒布的《地名管理條例》中規(guī)定“不以人名作地名”[7],從此之后用人名作地名的命名方式就取消了。此外,以地名寄托希望的更是常見,如河北省的保定、山西省的長治、福建省的福安等等。由此可見,在擺脫了第一次命名的翻譯方式之后,第二次命名和第三次命名的命名方式完全走上了“中國化”“本土化”的方式。
三是參考海南漁民命名、用地名反映史實。這主要體現(xiàn)在第三次命名中,在此次命名中,不論是通名還是專名都大量參考海南漁民對南海諸島的命名,以此來反映海南漁民對南海諸島的開發(fā)歷史,鞏固中國對南海諸島的主權(quán)。海南漁民對南海諸島的開發(fā)歷史是隨著對更路簿的研究深入逐漸明晰的,“更路簿是帆船時代海南漁民在南海航行的航海指南”[4]101,是歷史上海南漁民記錄南海航行里程、時間、航向、流水等的小冊子,而為了準確地記錄以上要素、順利地在南海諸島中穿行,海南漁民用海南話給南海島礁命名。由于更路簿一般為船長或火表秘藏,多以家族、親戚或密友之間試圖傳承的方式傳播,因此版本眾多,現(xiàn)在我們能見到的有20多種更路簿和更路圖[8]19。據(jù)夏代云[9]統(tǒng)計,盧業(yè)發(fā)祖?zhèn)鞲凡竟灿涊d111個地名;吳淑茂祖?zhèn)鞲贰饭灿涊d134個地名;黃家禮祖?zhèn)黢偞鞑竟灿涊d91個地名。這些地名命名方法多樣,有的按照漁獲物的多少、種類來命名,如“無乜線”?!霸诤D戏窖灾?,‘乜’是‘什么’的意思,‘無乜’就是沒有什么。由于‘無乜線’礁盤較小,漁民在那里什么也捕撈不到,故以此命名?!盵10]383有的用島嶼形狀命名,如將“簸箕礁”,因這個島礁形似簸箕得名;還有根據(jù)更路簿定位時的方位命名,如將“渚碧礁”稱為“丑未”是因為“‘渚碧礁’在上一個漁業(yè)作業(yè)點中業(yè)島的西南方,按照更路簿的記載,行船通過中業(yè)島至此,需要在羅更上使用‘丑未’的方位”[10]384。由此可見,海南漁民對南海諸島的命名生動地反映了他們在南海開發(fā)的所見所聞,這些地名是一筆寶貴的歷史財富。首次公開更路簿及其研究是在1973年,在1983年的第三次規(guī)范化命名中,充分利用了對更路簿的一系列研究成果,在124個標準地名后標注漁民習(xí)用地名187個,完全采用其命名的有38個。這一舉措足以體現(xiàn)命名的“中國化”“本土化”。
綜上,對南海諸島命名是關(guān)系到我國政府對南海諸島行使主權(quán)的重要問題,“是中國南海維權(quán)的鐵證”[11]。我國政府對南海諸島的三次標準化命名,不論是命名數(shù)量的遞增還是命名方式的變化,均為中國政府對南海諸島主權(quán)意識增強的有力體現(xià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