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玲莎
摘要:繪本作為小學教育階段的一種文學形式,主要采用文字和圖畫的方式進行對各種故事的講述,在語文課程中組織學生進行閱讀學習,不僅可以調(diào)動學生的學習興趣,還可以有效的幫助學生進行對各種文字的理解,提高學生的理解能力,促進語文閱讀指導的高效進行。本文首先對基于繪本的小學語文閱讀指導的重要作用進行簡單的分析,然后重點對基于繪本的小學語文閱讀指導的具體策略進行深入的探究,以供大家參考。
關(guān)鍵詞:繪本;小學語文;閱讀指導;策略探究
中圖分類號:G623.2?????文獻標識碼:B????文章編號:1672-1578(2020)03-0113-01
繪本就是利用圖畫和文字進行有效的結(jié)合,表達一個簡單的故事。這種繪本的故事內(nèi)容主題明確,表達的情感流暢,可以有效的調(diào)動學生的學習興趣,讓學生積極進行閱讀和學習。因此小學語文課程中對學生進行閱讀指導,就需要利用繪本的各種優(yōu)勢,引導學生進行繪本閱讀,幫助學生進行對各種閱讀方法的運用,積累各種語言素材,提高學生的語言理解能力。
1.基于繪本的小學語文閱讀指導的重要作用
1.1?可以有效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
在傳統(tǒng)的小學語文閱讀指導中,教師都只是讓學生進行各種文字的閱讀,這種情況下小學生由于自身知識基礎(chǔ)的不足,對各種文字的理解能力有待提高,影響了學生的閱讀效率,再加上閱讀過程過于單調(diào)枯燥,使得學生在閱讀過程中沒有足夠的積極性,基于繪本開展小學閱讀指導,就可以充分發(fā)揮繪本的閱讀優(yōu)勢,利用其中的圖畫進行對學生的吸引,而且繪本中內(nèi)容比較明確具體,更能適合小學生們的閱讀需要,可以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從而積極進行繪本閱讀,提高學生的閱讀效率。
1.2?可以促進加強學生的理解能力。
在小學階段的學生很多都沒有足夠的知識基礎(chǔ),在小學閱讀中總是會讀到各種不認識的文字,或者不理解其中的語句,使得學生在閱讀過程中總是會遇到難題,影響學生的閱讀質(zhì)量。而基于繪本開展小學語文閱讀指導,就是讓學生可以通過對各種圖畫和文字的聯(lián)系進行對文章的學習和理解,從而幫助學生學習其中的文字知識,掌握各種段落大意,從而提高學生的理解能力。
1.3?可以幫助學生積累各種素材。
語文閱讀本來就是要讓學生通過不斷的閱讀進行對各種文字的積累,從而提高學生的語言能力。小學生們在學習初期沒有足夠的知識儲備,很多文字都不認識,人生閱歷也不足,需要教師加強對學生的指導幫助,提高學生的語言能力,因此教師就可以組織學生進行繪本閱讀,讓學生可以利用繪本中的各種文字知識進行記憶,從而幫助學生積累各種素材,給學生今后的學習奠定基礎(chǔ)。
2.基于繪本的小學語文閱讀指導的具體策略
2.1?明確閱讀指導目標,創(chuàng)新繪本閱讀模式。
在小學語文閱讀指導中繪本本身就具有一定的閱讀優(yōu)勢,可以有效吸引學生的興趣,幫助學生進行對文章的學習和理解,從而提高學生的閱讀效率,因此在語文閱讀教學中教師要利用繪本開展教學,就需要明確閱讀指導的目標,結(jié)合繪本的具體情況,創(chuàng)新繪本閱讀模式,組織學生進行課堂閱讀,教導學生各種繪本閱讀技巧,促使學生進行各種形式的閱讀訓練,提高學生的閱讀技巧,積累各種語言素材,促進學生閱讀能力的培養(yǎng)。
2.2?組織學生互動閱讀,培養(yǎng)學生閱讀興趣。
在小學語文課程中教師組織學生進行繪本閱讀,就可以通過互動的模式進行開展,教師要注重與學生的溝通交流,讓學生在繪本閱讀的過程中可以不斷的進行思考,從而提高學生的閱讀效果,激活學生的自主思維,促進學生創(chuàng)新性思維的培養(yǎng)。在學生閱讀繪本的過程中,需要認識到其中蘊含著各種信息知識,教師可以通過對其中內(nèi)容的挖掘,利于趣味性的知識培養(yǎng)學生的閱讀興趣,從而有效實現(xiàn)對學生的繪本閱讀指導。
例如,在指導學生進行對《螞蟻和西瓜》的繪本閱讀時,教師可以根據(jù)對繪本的分析,指導學生進行課堂閱讀,讓學生思考螞蟻是怎樣把西瓜運走的?我們可以從中學到什么?從而讓學生自己進行對繪本的自主閱讀,鼓勵學生在閱讀的過程中與教師、學生進行溝通互動,將自己的觀點和看法進行有效的互動交流,從而培養(yǎng)學生在閱讀時的自主思維,提高學生的閱讀質(zhì)量,促進學生形成良好的閱讀觀念。
2.3?結(jié)合各種語言動作,引導學生進行閱讀。
在小學語文課程中教師既可以利用各種圖片開展對學生的繪本閱讀指導,也可以利用各種語言動作引導學生進行繪本閱讀,讓學生可以集中精神進行對繪本的學習,加深學生的閱讀理解,在繪本閱讀中教師要讓學生進行圖片故事的體驗,就可以利用語言或者動作充分展示圖片內(nèi)容。
例如,在指導學生閱讀《小蝌蚪找媽媽》的內(nèi)容時,教師可以讓學生先觀看具體的圖片,然后指導學生進行想象:小蝌蚪的幾次對話都有著怎樣的收獲?這樣就可以讓學生自己在閱讀時進行深入的分析和思考,引導學生的發(fā)散性思維,形成對學生閱讀思維的培養(yǎng),提高學生閱讀效率,促進學生對繪本的高效閱讀。
小學階段學生的大腦發(fā)育處于初級階段,對外部知識的記憶和理解還沒有達到一定的水平。我們需要根據(jù)人腦思維的情況,實施更有效的教學方法。而繪本閱讀正好是符合這一教學特點的。學生對圖像的興趣遠遠高于純文本。在小學語文教學中,一些圖像被穿插到知識點中,所以在閱讀方面使用繪本會達到倍增效應。
參考文獻:
[1]?朱曉麗.關(guān)于小學語文中繪本閱讀教學的思考分析[J].中國校外教育,2016(03).
[2]?牛彤霞.為孩子的心靈插上想象的翅膀——關(guān)于小學繪本教學的幾點思考[J].吉林省教育學院學報(上旬),2014(10).
[3]?宋揚.公共圖書館繪本閱讀活動實踐探析——以南通市少年兒童圖書館“苗苗悅讀坊”活動為例[J].圖書情報工作,2015(S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