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彭宗平
(湖南鐵路科技職業(yè)技術學院 湖南 株洲 412006)
體育作為促進人們身體素質提高的重要形式,促進其走入高職校園,在高職校園進行開展特色教育,進行體育文化建設,對于提升高職學生的身體素質,發(fā)展和培養(yǎng)他們各方面的能力,以及促進校園文化的構建和為國家體育事業(yè)的發(fā)展做貢獻具有深刻的意義。下面筆者就具體來分析一下在高職院校進行體育文化建設的意義。
體育作為促進學生德智美勞發(fā)展的物質基礎,對于學生的身體素質提高具有積極的促進作用。首先,通過體育運動,學生可以鍛煉和調節(jié)自己身體各個方面的機能,能夠有效地提高他們身體的靈活性與敏銳度,可以幫助他們激發(fā)身體的潛力,從而更大限度地幫助他們進行身心鍛煉。
體育運動并不只是一項單純地學生自己能夠完成的體育鍛煉,而是包含了許多需要團隊協(xié)作才能實現(xiàn)的運動。在團隊體育項目中,項目的完成需要有一定的默契,隊員間的默契配合是一個團隊體育運動取得成功的重要因素之一,因此體育運動能夠有效地,培養(yǎng)學生的團隊協(xié)作能力,能夠促使他們積極參與合作。
一個學校校園文化是由學校的學風、體育、環(huán)境、配套設施等多種因素決定的,體育文化作為校園文化的一個重要方面,對于整個學校的校園文化的構建具有重要的意義。在高職院校進行體育文化的構建,有利于動員和發(fā)動全體師生都提高體育意識,注重體育知識,注重自身身體素質的提高,有利于在整個學校里面形成熱愛體育,崇尚體育文化的氛圍,增強學校熱愛體育的良好風氣,有利于校園文化的構建。
體育作為提升國民身體素質的重要內容,深受各個國家的重視。梁啟超有一句名言“少年強則國強”,體育事業(yè)從青少年抓起,從高職抓起,把高職生體育納入半軍事化管理體系,有利于為我國體育運動的發(fā)展培養(yǎng)大量的人才,有利于我國體育運動更好地振興發(fā)展。
在我國大部分的高職校園當中,校方的領導普遍重視學校的文化教學和同學們學習成績的提高,對同學們身心健康的發(fā)展和青少年體育運動的開展并沒有足夠重視,甚至有些高職學校其所謂的體育文化建設也只是做做表面上的文章,不僅僅缺乏經(jīng)驗豐富的體育教師和科學系統(tǒng)的體育訓練方法,而且學校也很難保證每周有固定的體育教學時間,更不要說學校開設專門的特色體育課程來建設學校的體育文化了。
由于高職院校建設學校的體育文化是近幾年來才在高職學校逐漸發(fā)展起來的,很多學校的硬件設施還不夠完善,例如,訓練場地和器材。在訓練場地方面沒有專門的分門別類的體育場地,各種設施混合進行建設。而在器材方面,很多高職學校的體育器材非常陳舊,已經(jīng)無法滿足體育運動的發(fā)展需求,進而也影響到高職校園體育的開展質量,對高職學校及學生的發(fā)展都造成較大的影響。有些教師會忽略對體育器材知識的講解,或者沒有充分地給同學們講每種器材的作用、使用方法以及使用時應該注意的問題,就讓同學們去使用體育器材,也有些教師在上課時會忽視對體育器材的運用,這就使得高職學校體育文化構建不夠合理。
在高職校園體育文化建設的過程中,學生是主體,各種體育文化活動的開展也是為了學生,但是,通過對多所高職學校的調查發(fā)現(xiàn),很多高職學校的學生對于各項體育活動的參與積極性不高,既不喜歡體育理論課程,也不熱衷于體育實踐課程,對于平常的體育類型的活動不會主動地去參與,缺乏積極性,同時很多學生將所有的時間都用在了文化課的學習上,認為參加校園體育文化活動沒有意義,進而也影響到高職校園體育文化的建設。
在高職校園開展體育文化建設的過程中,沒有專業(yè)的體育專家進行指導,其主要的指導者由高職體育教師擔任。但是,很多高職體育教師對于學校體育文化的建設了解的甚少,也沒有接受過專業(yè)的體育訓練,導致對學生的體育文化的培養(yǎng)不精,影響到高職校園體育文化的質量。同時,現(xiàn)在很多高職學校的體育教師在進行體育教學時,在課堂的實踐中依然遵循傳統(tǒng)的教學方式和教學理念,把教師當成課堂的主體,實施權威式教學,沒有充分調動和發(fā)揮學生的主體作用,沒有按照新課標的理念進行教學。在新課標要求下,教師應該是學生學習的指導者和發(fā)展的促進者,很多高職體育教師沒有做到這一點。另外在教學內容設置方面,很多高職體育教師忽略了所要達成的教學目標,沒有考慮教學內容的實效性。比如說在體育實踐課教學中,很多教師會設置游戲環(huán)節(jié),而游戲環(huán)節(jié)的設定應該以教材為基礎,應該是為了教學內容來設定的,但很多教師沒有意識到這一點,在教學內容設定上存在一些偏差,這也導致了高職院校體育文化建設有效性低下。
在高職校園進行體育文化建設,必須要有著相應的硬件設備作為支持,因此,高職學校應該結合自身學校的實際情況,加大資金投入力度,建設體育訓練場地及購買先進的器材。首先,在體育訓練場地的建設方面,高職應該為各項體育運動建設新的場地,結合高職學生的數(shù)量,對體育場地的大小進行合理的規(guī)劃,提高體育訓練場地的建設質量。其次,在購買器材方面,高職應邀請體育專家參與體育器材的購買,進而能夠確保器材購買的科學性,進一步促進高職校園體育運動的順利開展。
學生是高職院校進行體育文化建設的主要參與者,其參與的積極性直接影響到高職院校建設體育文化的成敗,也決定了高職院校的發(fā)展。因此,應該采取有效的措施調動學生參與的積極性,確保高職院校體育文化建設的順利開展。具體應做如下幾個方面的努力:(1)使學生充分的認識到參與校園體育運動的重要意義。很多學生認為在高職階段最為主要的任務就是進行文化和實操課的學習,進而影響到學生參與體育運動的積極性。因此,需要對學生進行教育,使其了解通過學校的體育文化建設,參加到校園體育運動中,能夠增強他們自身的體魄,使身體更加健康,并且在參與體育運動的過程中能夠受到體育精神的感染,培養(yǎng)學生不怕輸、不怕苦的精神,有助于促進學生的長遠發(fā)展;(2)利用多種形式開展體育運動,激發(fā)學生的興趣。例如,學??梢远ㄆ陂_展體育比賽、開展體育文化交流活動、組織學生觀看世界級的體育競賽等,能夠充分的激發(fā)學生的興趣,調動學生參與的積極性,進而促進高職校園體育運動的順利開展,促進學校體育文化的建設,實現(xiàn)學生的長遠發(fā)展。
在高職校園體育文化建設的過程中,鑒于師資力量薄弱,缺乏專業(yè)的體育教練等問題,高職學校應該結合自身學校的實際情況,加大師資力量的建設。首先,高職院??梢云溉我慌哂胸S富實踐經(jīng)驗的體育教練參與到對學生的體育訓練中,能夠提高體育訓練的專業(yè)性,確保體育運動的開展質量。其次,高職還應該對現(xiàn)有的體育教師進行培訓,為其進行專業(yè)體育訓練的培訓,使高職體育教師能夠快速的掌握體育訓練的技能,進而積極的投入到對學生的體育訓練中??傊?,在高職校園體育運動開展的過程中,通過采取如上兩個方面的措施能夠提高高職的師資力量水平,為高職學校的體育文化建設打好堅實的基礎,促進高職學校體育文化的建設,促進高職學校的良好發(fā)展。
教師自身的素質影響到學生對于教師的認可和崇拜的程度,只有修養(yǎng)和文化學識,甚至社會閱歷豐富到一定程度,而且能夠用來指導學生進行體育知識的學習,才能夠更好地吸引學生,讓學生對教師產(chǎn)生信任,更有利于高職院校的體育文化建設。因此,高職體育教師或者是負責體育文化建設的教師,一定要注重自身體育素質的提高,要不斷地學習優(yōu)秀的體育知識,拓寬自己的視野,不斷更新自己的知識結構,潛心鉆研,發(fā)揮自己的主觀能動性。有一句話說,主觀能動性是促進個體身心發(fā)展的決定性因素。為此,高職體育教師要堅持自己的職業(yè)理想,忠誠于體育教育事業(yè),做好為人師表,教書育人,立德樹人的典范,樹立終身學習的意識,不斷拓寬自己的視野,更新自己的知識結構,深入學習,堅持探索,不斷創(chuàng)新,為學生樹立堅持學習,不斷探索的典范,從而促進高職院校的體育文化建設。
在新課改的教學理念下,教師的角色發(fā)生了很大的轉變,在課程方面的轉變主要是教師從課程的忠實執(zhí)行者變成了課程的建設者和開發(fā)者,教師積極主動地進行課程設計和課程資源的開發(fā)建設成為了教師教育教學的必備技能。為此,在高職院校進行體育文化建設的過程中,教師在課堂教學時,要充分發(fā)揮自己的才能,為學生創(chuàng)造良好地學習環(huán)境和學習氛圍。在這方面,教師可以在上課之前進行課堂教學的構思和模擬,力圖為學生營造一個最佳的教學情境,讓學生能夠在教師創(chuàng)設的教學情境里更加熱愛體育課程,調動他們的探索意識和創(chuàng)新精神,更好地建設學校的體育文化。比如說,教師可以給同學們分組,讓每個小組之間進行體育項目的比賽,在競爭比賽的過程中,培養(yǎng)同學們對于體育運動的興趣和積極性,從而為校園體育文化的建設打下良好的基礎,在這種體育活動的比拼競賽過程中,也能夠培養(yǎng)同學們的體育競爭意識,幫助他們形成良好地體育學習習慣,培養(yǎng)他們的終身體育意識。在這樣的教學情境的營造中,讓學生體驗和感悟體育文化的熏陶,從而為學校的體育文化建設奠定良好的基礎。
總之,高職體育教師要充分認識到體育文化建設對于學生和學校發(fā)展的重要意義,要采取多種方式促進學校的體育文化建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