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編教材三年級下冊有六個普通單元,人文主題分別為可愛的生靈、寓言、觀察與發(fā)現(xiàn)、多彩的童年、奇妙的世界、有趣的故事;兩個特殊單元分別為綜合性學習中華傳統(tǒng)文化和習作單元想象。
部編課本專門安排了獨立的習作單元,可以充分顯示出新教材對寫作的重視。習作單元在三年級安排的是觀察和想象兩個單元。為什么要這樣安排呢?因為學生的習作學習各環(huán)節(jié)環(huán)環(huán)相扣,層層遞進。部編教材對三年級學生提出了兩大能力要求:一是觀察,二是想象。這個能力將直接要求學生運用到寫作當中。
部編版三年級下冊習作單元以“奇妙的想象”為主題。圍繞這一主題,編排了精讀課文、交流平臺、初試身手、習作例文和習作。精讀課文《小真的長頭發(fā)》《我變成了一棵樹》都是以兒童視角去想象周圍的世界,讓學生在文章中感受想象的奇妙,引導和鼓勵學生想象要大膽,要敢想。初試身手欄目是在學習課文之后,讓學生嘗試去創(chuàng)作手指畫,接龍講故事,滿足學生學習課文后感受想象的大膽、奇特的表達需求,又為教師了解寫作學情提供了重要資源。習作例文《一支鉛筆的夢想》《尾巴它有一只貓》,旨在提供學生習作的范例,讓學生有所啟發(fā):通過對題目提問的方式,想出后面的習作該寫什么內容;在練習想象的過程中,引導學生反著去想也是一種想象的方式,供學生借鑒。最后的“習作”是形成單元的學習成果,展示學生的想象,創(chuàng)編自己的想象故事。特別注意一下,本單元的“交流平臺”,起到了承上啟下的作用,進一步歸納梳理了想象要大膽、奇特,想象可以實現(xiàn)美好的愿望,擁有奇異的經歷,進一步激發(fā)學生想象的興趣。
想象故事真奇妙為習作策略單元的一部分,即為最后的習作交流練寫課。本單元的“精讀課文”“交流平臺”“初試身手”和“習作例文”環(huán)節(jié)均在之前的課堂中讓學生們學習完畢。
想象力是學生思維發(fā)展的催化劑。想象力越豐富,他們的思維能力就越強,記憶力也越強。統(tǒng)編教材注意到這一點,在其編排過程中采用“雙線編排”體系,突出工具性,強調按照單元要素落實編排。以統(tǒng)編教材三年級下冊第三單元為例,其單元要素為:“走進想象的世界,感受想象的神奇;發(fā)揮想象寫故事,創(chuàng)造自己的想象世界。”對其進行研讀,發(fā)現(xiàn)重點有兩個,一個是“感知想象的神奇”,這落實在《小真的長頭發(fā)》《我變成了一棵樹》兩篇講讀課文之中;另一個是發(fā)揮“想象寫故事,創(chuàng)造自己的想象世界”,這自然落實在本節(jié)課習作指導之中。
習作教學中,教師可以按照“回顧故事——講故事——寫故事”這一思路進行設計的。這與單元編排策略是一致的。從《小真的長頭發(fā)》《我變成了一棵樹》這兩篇課文中,讓學生走進想象、體驗想象,從“交流平臺”“初始身手”中玩轉想象,從習作例文中找到玩轉想象的方法與策略、途徑,繼而最終在“習作”中鞏固理解運用。對于這一課習作指導目標而言,除了讓學生體驗想象的神奇外,還要學會理解運用,創(chuàng)編屬于自己的想象故事。換句話說,也就是要結合事物特征進行合理想象,不能離題萬里。
另外,針對第二學段習作目標,《語文課程標準(2011年版)》中強調,要重視學生的習作興趣培養(yǎng)。畢竟對于三年級的學生來說,對習作會有畏難情緒,如果直接讓他們寫想象作文,結果不是沒有胡編亂湊,就是千篇一律,缺乏精彩。而在習作指導中,教師沒有直接讓學生寫,而是通過循序漸進的方式,先讓學生回顧課文與例文,了解什么是想象力;接著通過玩轉的方式,讓學生充分體驗想象中的角色、情節(jié)與語言,有效激發(fā)想象的興趣,通過“小土豆”去哪里為題,引導他們繼續(xù)想象,繼續(xù)續(xù)編故事。從課堂效果來看,學生非常樂意與教師、同學分享;而教師順勢組織學生進行評價,在肯定精彩語句的同時,還要婉轉提出修改意見,幫助他們繼續(xù)完善習作。
作者信息:
張娜,小學語文教師,山東省濱州市教學能手,鄒平市教學工作先進個人,鄒平市明星教師。從教多年來,一直從事小學語文教學和研究工作。多次執(zhí)教市級優(yōu)質課和觀摩課,獲得好評。制作的課件獲得省教育科研優(yōu)秀成果二等獎,撰寫的案例獲得市一等獎。撰寫的論文或教輔類文章在省級刊物多次發(fā)表。輔導學生作品經常發(fā)表在省級刊物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