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寒霜
【摘 要】音樂藝術凈化心靈、陶冶情操、啟迪智慧、情智互補的作用和功能得到有效的發(fā)揮,以利于學生養(yǎng)成健康、高尚的審美情趣和積極樂觀的生活態(tài)度,為其終身熱愛音樂、熱愛藝術、熱愛生活打下良好的基礎。
【關鍵詞】良好樂感;情感世界;終身學習
【中圖分類號】G633.95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9)19-0-01
心理學家卡格安在觀察兒童的行為時發(fā)現(xiàn)"只有那些與他們熟悉的事物有所不同,但又看得出與他們有一定聯(lián)系的事物,才能真正地吸引他們"。這就要求我們在教學中運用多種調動學生學習興趣的辦法,巧妙地將學生與音樂拉近,使學生獲得良好的音樂感受,逐漸地喜歡音樂,從而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樂感。
音樂新課程標準強調了音樂教育以審美為核心,主要作用于人的情感世界。我認為音樂課的基本價值在于通過以聆聽音樂、表現(xiàn)音樂和音樂創(chuàng)造活動為主的審美活動,使學生充分體驗蘊涵于音樂音響形式中的美和豐富的情感,為音樂所表達的真善美理想境界所吸引、所陶醉,與之產(chǎn)生強烈的情感共鳴,使音樂藝術凈化心靈、陶冶情操、啟迪智慧、情智互補的作用和功能得到有效的發(fā)揮,以利于學生養(yǎng)成健康、高尚的審美情趣和積極樂觀的生活態(tài)度,為其終身熱愛音樂、熱愛藝術、熱愛生活打下良好的基礎。
根據(jù)音樂音課程標準的施行,我有幸在長沙參加了中小唱歌教學競賽活動,在三天的時間里,共有了二十九堂優(yōu)質微型音樂課供我們學習。這二十九節(jié)比武課各具特色,各有千秋,教學設計都有很好的創(chuàng)意,均達到了理想的教學效果,值得我借鑒;授課老師都具有很高的音樂素養(yǎng),值得我學習。舉辦單位對這些優(yōu)秀課給予了極高的評價,認為它們推動全省音樂課程改革起到了很好的引領作用。通過這次聽課學習,我深受啟發(fā)、深受教益,主要收獲總結為以下幾點:
一、音樂課的重點是唱好歌曲,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樂感,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演唱、表現(xiàn)技能;
二、課堂上活動的組織要有高效性、音樂性、全體參與性;活動的形式要豐富多彩,各種活動的創(chuàng)設都是為了快捷的唱會歌曲,要做到細心指導唱好歌,形成習慣會唱歌;
三、低年級學生上臺表演的設計可以多采用單獨表演唱的形式,要求輕聲唱;中學生應采用多人表演唱的形式,因為這正是孩子們的變聲期,變聲期嗓子多處于不適狀態(tài),多人唱既保護好學生的自尊,滿足了他們的表現(xiàn)欲,又保護了他們的嗓子;
第四:學生的聲音在老師的手上,在老師的眼睛里,小學生唱歌也開始重視合唱,這種形式會使得歌唱更加豐富、更好聽。
而我進一步認為,小學音樂課的更應該加注重小朋友們音樂感受能力的培養(yǎng),通過教師的情感表達,以多種方式讓學生實實在在的感受到音樂所帶給我們的快樂的感受,在良好的音樂氛圍中獲得良好的音樂感受能力。
下面,我就其中的三堂優(yōu)質課來說說我對她們課程中對學生良好樂感培養(yǎng)的幾個具體方法。
她來自長沙市天心區(qū)第一中學音樂老師,所教的是八年級年級歌曲《又唱瀏陽河》,這是一首旋律優(yōu)美、大家十分熟悉的歌曲。說實在的,這位老師的演唱水平、鋼琴伴奏的技巧都不是很優(yōu)秀,如果按照一般教學程序,學生的學習情緒很難調動起來。但她在教學中獨具匠心,大膽的引入了rap這種快速的、具有押韻特點的說唱音樂,即在簡單的節(jié)奏背景下進行歌曲說唱,她成功地改變了原曲的風格、旋律的特點,用原曲的歌詞配合機械節(jié)奏進行了歌曲的即興創(chuàng)作。在教師引領下,整堂課氣氛活躍,學生積極參與、大膽創(chuàng)新,并鼓勵學生對書本上的其他歌曲進行二度創(chuàng)作,培養(yǎng)了學生創(chuàng)編、創(chuàng)新能力,收到了極佳的教學效果。
又如岳陽市一位老師執(zhí)教的《四季花語》這堂課,她最大的特點就是用游戲活動貫穿這堂課的始終。老師帶領學生在游戲中聆聽歌曲,感受歌曲的情緒;在游戲中快速學唱歌曲,體會歌曲的意境。營造了一種輕松、愉快學習氛圍,學生在輕松、快樂中聆聽旋律,學唱會歌曲,一邊玩一邊唱,在不知不覺中完成了學習任務。在薛暉老師的點評中說道:活動表演是培養(yǎng)學生樂感的最好的方式。
《月圓曲》是小學三年級課本上的內(nèi)容,由株洲一位老師執(zhí)教,本課最大特點是:采用了創(chuàng)設情境的方式進行歌曲教學,“月夜星空的情境”貫穿了整節(jié)課堂。教師通過的課件展示:在幽靜的夜晚,讓孩子們仰望著星空,感受月夜之美,聆聽月亮姐姐和小星星們的歌聲。在學生們完全融入這寧靜夜晚的同時進行歌曲教學,既便于學生很自然的掌握歌曲的情感,又讓學生很快的掌握了歌曲演唱技巧,演唱時,教師不斷地提醒學生時“別把睡覺的寶寶吵醒了”,實際上是在告訴學生要用自然柔美的聲音演唱,教學效果優(yōu)秀。最后,老師的結束語這樣說到:在這豐富、動聽的月夜交響曲之后,大家都安靜地睡著了,只有那動人的月光還在放射著光芒!請同學們安靜地走出教室,不要打攪他們的美夢哦!整堂課情景交融,同學們都沉浸在了美妙的月夜的遐想中,享受著自己的歌聲所帶來完美的效果。
還有如二年級《苗家兒童慶豐收》,教學中,教師充分注意二年級這的學生以形象思維為主,好奇、好動、模仿力強的身心特點,善于利用兒童自然的嗓音和靈巧的形體,采用歌、舞、圖片、游戲相結合的綜合手段,進行直觀教學。聆聽音樂的材料短小有趣,形象鮮明。在教學設計上主要采用了這樣的理念,聽賞領先:提供多次直觀的聽覺體驗,有效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的,使學生走進音樂、享受音樂。游戲滲入:通過學生游戲,使他們從肢體聽覺方面進行節(jié)奏訓練。達到了理想的教學效果,深受聽課老師、專家的好評。
從這些鮮活的音樂課堂中,讓我看到了音樂教師對音樂課改中強調審美為中心的良好理解,課改中指出了音樂教學主要以作用于人的情感世界為重點。通過我以上的闡述,我認為中小學音樂教學作為基礎音樂學習的普及階段,教師應以需要建立起學生的良好的樂感,以培養(yǎng)小學生良好的音樂感受能力為重點的教學才是小學音樂教學的重中之重。教師需要真誠的與學生的溝通交流以引起學生的情感共鳴,從而為其終身的音樂學習打下良好的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