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濤
摘要:旅游業(yè)的迅猛發(fā)展,讓跨文化交際的內容更為豐富和多彩??缥幕浑H的旅游外宣中,我們要切實把握本土文化的特質,樹立文化自信,堅持對等文化交流理念,更好地宣傳中國傳統(tǒng)文化和人文景觀,提升中國文化的影響力,吸引外國游客更好的到中國來旅游,打造世界級旅游強國。
關鍵詞:跨文化傳播;比較視域;旅游外宣;翻譯研究
中圖分類號:F59 ? ? ? 文獻標識碼:A ? ? 文章編號:1672-7517(2019)04-0425-02
當前,中國與世界的交流更為緊密,聯(lián)系更為密切,跨文化語境下旅游外宣工作日漸增多。然而,基于東西方個體在文化背景、思維模式等方面差異,采取何種方式探索表達的路徑成為重要的研究命題?;诳缥幕囊曈驈娬{跨文化交際的旅游外宣翻譯,才能更好地突出民族特色,實現(xiàn)文化交流全面深入和完善。
1跨文化交際貫穿旅游翻譯的特質分析
從跨文化交際的觀點出發(fā),雙邊的行為會影響交際的過程,在跨文化交流的過程中,信息源將信息通過渠道傳遞給接受者,用以換取其特定的行為及反應。跨文化旅游翻譯的過程中。我們不可避免地要遭遇到文化融合與互譯溝通的過程,在此過程中面臨著文化之間的交流和互動。為此,我們要采取客觀的文化踐行的理念,去認知這種雙方意志文化的互動和交流,尊重個體差異,并在此基礎上提升融合層次和水平。
1.1跨文文化交際不可避免要應對文化沖擊
從文化認知學的角度,要客觀接受異域文化描繪的情景,并借助言語和內心體悟深層次理解與文化。面對跨文化交流和溝通雙方文化圖式的差異,要正確理性去認知,有效應對文化沖擊。尤其是,在面對文化圖式缺省等情況下,要有效地加強圖式的補充和完善,從而基于本土文化基礎上實現(xiàn)對異域文化的理解,促進文化外宣過程的順暢。我們既要從靜態(tài)角度去理解本土旅游文化的內涵,淵源和特質把握。本土旅游文化個性探索其本質特征,同時,也要借助動態(tài)的文化發(fā)展,去體會旅游文化的變化,去了解文化溝通和交流過程中所產生的隔閡。要站在全盤角度,充分利用時代發(fā)展的有利優(yōu)勢,考量時尚元素在旅游資源開拓中的意義和價值挖掘,既有旅游資源的潛能與國際標準進行有效的對接,從而提升文化交流的跨文化意識。面對跨文化交流時,我們要樹立本土旅游文化的自信,既不妄自尊大,也不妄自菲薄,而是要在相互溝通和理解基礎上進行交流和融合,深入到對方文化的精髓中開展各項活動。尤其是,在旅游翻譯時不能為了迎合國外人的價值取向,一味地宣揚外國文化中的糟粕,要堅決制止因為崇洋媚外而產生的文化隔閡。
1.2跨文化交際下旅游英語外宣具有極強復雜性
一是作為一種跨越語言社會與時空文化的交際活動,旅游翻譯是一場極為專業(yè)的翻譯實踐。在進行旅游外宣過程中,我們既要重視英語思維與表達方式,也要重視英語語用問題,這在一定程度上就加劇了跨文化交流中旅游外宣的復雜性。尤其是,在從事國際旅游外宣的過程中,存在著語音、句型、詞匯與句法等方面失誤,這些語用失誤也對于熟悉本族語語用方式和習慣、從而有效地進行語用功能的交流產生了一定的影響。二是文化背景差異價值觀念的區(qū)別和思維方式的不同,都造成了文化交際過程中,尤其是跨文化的旅游外宣過程中,特色與風格的不同。英文旅游問題較為嚴謹、邏輯嚴密、行文簡潔、措辭直截了當,更多的是純信息的傳遞,力求表達其真實性豐富性和實用性。而在旅游外宣的過程中,我們不僅要讓國外的游客看懂還要讓域外的觀眾能夠讀懂、看懂,并從中獲得較為明確的地理歷史與文化風俗信息。這就加劇了源語和目的語所承載的社會歷史文化背景,造成雙方在理解上產生思維模式、認知結構的區(qū)別差異,從而也加劇了旅游外宣過程中的復雜度。三是旅游翻譯過程中我們還要考慮到目的語語言所依賴的語境。這種主客觀的環(huán)境因素造成了情景語境的變化,影響了文化語境的內涵,也讓旅游翻譯要達到效果變得更為復雜多樣。語境是意義的參照系,字面意義只是其基礎的含義,我們要理解其語境內涵,就要回到前各自地域環(huán)境、文化背景中去考量其內在的差異。這就要求意見者在此過程中要強化增刪情景語境,引起讀者共鳴,從而實現(xiàn)較好地交流和溝通的效果。
2 跨文化語境下旅游外宣的應對策略
面對東西方在文化融合領域存在的差異,我們要強化本土意識,加強互相溝通,采取有效措施化解跨文化交際中出現(xiàn)誤解,從而有效地推動跨文化交際發(fā)展。
2.1要強化景點景區(qū)翻譯方法的直接性
考慮到旅游英語外宣中所面對受眾的文化歷史水平和接受能力,在旅游外宣過程中,對于景點和風俗采用直接翻譯的方法,讓受眾能夠直接了解其人名,地名和朝代。在翻譯時,對于某些具有歷史意義和豐富文化內涵的景點和景區(qū),我們只要及時地把資料補充進去加以說明,以便國外游客能夠更好地理解其意義和淵源,從而激發(fā)起情感觀念行為上互動性,讓外國游客領會到本土民族文化的深刻內涵。例如,八達嶺長城Great wall,天安門廣場的翻譯我們可以采用的是heavenly peace square。倘若直接采用外國的翻譯,就不能夠有效地傳遞出其深厚的歷史底蘊和文化內涵。我們就可以采用半音譯半意譯的方式,讓外國游客更好地理解我們要傳達的信息。
2.2要突出重要典故和歷史文化內涵文化類比
一是借助比較文學的思路去深化文化意見,讓受眾能夠盡可能全面而準確的把握其文化內涵和深刻含義。例如,我們可以指出孔夫子為希臘的亞里士多德,將梁祝故事解讀為中國的羅密歐與朱麗葉,通過這種創(chuàng)造性轉化突出和體現(xiàn)翻譯的文化互動性。二是要突出特殊情況旅游翻譯時刪減與增添及意義聯(lián)想。對于某些需要在語境中進行深入了解的名勝古跡、歷史景點,我們既要從字面意義上闡明其基本內涵,也要深刻地解讀其文化底蘊,通過增添和刪減相關的內容,提升游客對于景點的理解力。在具體的翻譯原則上,要突出強化中西方文化差異的功能對等,采取適宜的原則和對等的原則,探索功能對等的翻譯策略,從而有效地促進兩種文化之間的理解,提升跨文化交際的默契度,促進中西方文化之間的交流。三是要注重翻譯對旅游輻射作用和意義影響。我們要有意識地在翻譯文字時講究其市場推廣效果,提高旅游地整體情境的交流和傳播,從而讓旅游輻射效應呈現(xiàn)出正態(tài)分布的效果,促進旅游地聲名遠播,創(chuàng)造更大經濟效益和人文影響。
2.3突出理論與實踐相結合,提升翻譯工作者培訓規(guī)范性
一是構建多樣化的譯者培訓體系。針對翻譯工作者在工作中出現(xiàn)的問題,上崗前知識儲備管理能力欠缺,要進行崗前培訓,提升他們的角色意識。同時,也要開展學校集中培訓,譯者進行跨文化交際知識講座和翻譯實踐行動,提高他們的綜合素質。此外,還要借助實踐鍛煉的方式,讓譯者跨文化實踐做出相應地抉擇,發(fā)揮其內在潛能,構建起廣泛的提升空間,搭建完善的譯者培養(yǎng)體系。二是增設翻譯服務崗位,放手譯者自主實踐。在譯者的崗位設置上,要強調其服務性質,鼓勵更多的譯者參與到公益性的服務工作中去,鼓勵譯者隊員去參加參與某一項工作,從而在集體中體現(xiàn)自己價值,找到自己位置,鍛煉他們能力。要在實踐中創(chuàng)設條件讓他們揮灑智慧、展示水平、鍛煉能力。要放手讓譯者去干,發(fā)現(xiàn)問題,積極改正,讓他們能夠戰(zhàn)勝挫折,克服困難,勇于實踐,對于表現(xiàn)好的進行表揚表彰。
2.4強化進一步優(yōu)化譯者評價機制
要堅持譯者隊伍輪換的原則,讓盡可能多人加入譯者隊伍中來,提高他們的集體榮譽感,鍛煉他們的工作能力。要實行譯者民主監(jiān)督制度,實行輔導員監(jiān)督,譯者監(jiān)督全方位監(jiān)督體系,讓譯者權力透明化,讓他們更好地參與到服務工作中來,踏實地為跨文化交際做實事,做好事,讓他們能夠時刻的注意自己言行舉止,強化自我管理,自我約束能力。要建立多樣化評價體制機制,優(yōu)化形成性評價的內容,既要考察其翻譯能力、翻譯態(tài)度、翻譯水平,也要考察其創(chuàng)新能力、表達能力、組織能力、帶頭作用及其自身自我監(jiān)督、自我約束、自我管理的能力。在評價標準上,要堅持以鼓勵性為主的原則,多發(fā)現(xiàn)他們的優(yōu)點,運用策略進行激勵,抓住他們的閃光點,樹立自信心,讓他們更好地付出努力,達到預期目標。同時,要堅持靈活性原則,不能單憑個人印象來進行評價,而要讓全體評價形成書面材料,提出整改意見,要堅持自我教育的原則,讓跨文化交際主動進行自我評估、自我檢查,從而有效自我促進、自我教育,表現(xiàn)好要積極進行正向鑒定,提升集體榮譽感和鼓勵能力,讓他們能夠有更好熱情投入到跨文化交際工作去。
3 結束語
旅游業(yè)的迅猛發(fā)展,讓跨文化交際的內容更為豐富和多彩。跨文化交際的旅游外宣中,我們要切實把握本土文化的特質,樹立文化自信,堅持對等文化交流理念,更好地宣傳中國傳統(tǒng)文化和人文景觀,提升中國文化的影響力,吸引外國游客更好的到中國來旅游,打造世界旅游強國。
參考文獻:
[1] 彭輕松.探討旅游英語翻譯研究的現(xiàn)狀和發(fā)展趨勢[J].江西電力職業(yè)技術學院學報, 2018(10):89.
[2] 石國游.旅游英語翻譯中的文化差別及翻譯對策[J].文學教育(下),2019(01):56.
[3] 康菁.高等院校旅游英語人才培養(yǎng)模式分析[J].安陽師范學院學報,2018(06):12-13.
[4] 邢衛(wèi)家.跨文化交際視角下的旅游翻譯——以五臺山旅游文本為例[J].智庫時代, 2017(07):46.
[5] 劉成萍,向程.跨文化交際視角下的漢英旅游翻譯原則及策略探究——以康巴文化在甘孜州旅游文本中的滲透為例[J].紅河學院學報,2015(02):67.
[6] 李岱菊.從跨文化交際看中文旅游文本翻譯的不可譯性[J].沈陽工程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12(01):34.
【通聯(lián)編輯:梁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