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小學美術實際的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利用更加多樣化的教學方式,引導學生學會觀察生活,善于發(fā)現(xiàn)生活色彩及其變化和規(guī)律,從而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掌握和運用色彩,進一步培養(yǎng)他們的色彩情感、美術素養(yǎng)和審美能力。
關鍵詞:美術色彩;兒童成長;藝術素養(yǎng)培養(yǎng)
一、引言
在小學美術實際的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利用更加多樣化的教學方式,例如實物教學、自然教學、游戲教學等多元化的教學方式,引導學生學會觀察自然、觀察生活,善于發(fā)現(xiàn)美術與生活中的關系及其變化和藝術化的過程與細節(jié),引領學生掌握色彩規(guī)律。同時還要為學生提供充足的實踐機會,培養(yǎng)學生的色彩情感、審美意識,促進兒童的藝術成長。
二、美術色彩概念
(一)小學美術教育中的色彩認知
色彩是人類視角中自然界的最真實反映,是人類主觀世界與客觀世界的描繪與體現(xiàn)。在小學美術教學中色彩是構建繪畫的重要視覺因素,是在人工光源或者自然光源下各種顏色的有效體現(xiàn)。在美術教學中教師將各種色彩元素提煉出來,能夠讓學生更深層地感受到藝術創(chuàng)作者的情緒與情感。
(二)小學美術教育中的色彩形式
在小學美術色彩教學中,教師可以利用多元的表現(xiàn)方式。如實物教學、自然教學、游戲教學等貼近生活的教學方式。色彩表達的方式也要多元化,如通過蠟筆、水彩鉛筆、水彩筆、水粉、水墨等不同表達方式及創(chuàng)作材料和工具,在不同的載體上,如紙上、布上、水上等進行作畫。通過不同的美術工具、美術載體、美術方式就能呈現(xiàn)出不同的色彩作品,體現(xiàn)出不同的畫面效果。
(三)小學美術教育中的色彩影響
色彩是教師與學生之間相互交流溝通的橋梁。教師在實際教學中,應加強色彩在課堂教學中的應用,提高學生掌握繪畫色彩的能力,激發(fā)學生學習美術的興趣。教師也可以在課堂教學當中,利用不同的色彩表達不一樣的心理的教學方式,吸引學生的注意力,通過色彩的認知加強學生對藝術作品線條、造型及情感的理解。比如,低年級學生屬于色彩認知啟蒙發(fā)展階段,普遍比較喜歡明艷亮麗的顏色,教師就需要順應學生天性選擇顏色豐富的作品進行教學及示范,給學生以視覺上的沖擊和認知,提高學生美術學習的興趣。高年級的學生有了一定的色彩辨別能力,教師則需要選取色彩有層次感的作品,通過色彩教學實現(xiàn)與學生心靈上的交流,指導學生從生活中尋找色彩美、生活美、藝術美,以此提升其審美能力。
三、美術色彩對兒童成長的作用
在小學美術教育中開展色彩教學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其主要表現(xiàn)在以下幾個方面。首先,通過色彩教學小學生對于色彩的認知度和感知度得到顯著提升。對于小學生而言,他們認識事物、觀察事物都顯得十分感性,色彩往往是他們對于一個事物最初的印象。因此,在美術教育中開展色彩教育,能夠讓學生更加善于發(fā)現(xiàn)日常生活中的各種色彩及生活關聯(lián),以此來激發(fā)他們對于生活的熱愛。其次,通過色彩教學,學生能夠更好地認識世界、感知世界。對于小學生而言,對色彩的分辨能力較弱,因此,這個階段的他們天生對色彩有一種好奇感。
四、美術色彩對兒童成長的策略研究
(一)傳授認知色彩的技巧和方法,提高學生的色彩辨別能力
為了提升小學生的色彩敏感度與辨別能力,教師首先需要幫助小學生掌握觀察、認知色彩的技巧與方法。對小學生來講,認知能力與理解能力有限,面對很多新奇事物都比較好奇,往往被其表面色彩所吸引。因此,在觀察色彩時,教師應該引導小學生對色彩進行整體觀察與比較,促使其在色彩的多個要素的聯(lián)系和對比中把握各種色彩的變化與色彩和物體之間的關聯(lián)。
(二)通過實物教學、自然教學、游戲教學等感知色彩
小學生對于游戲有著天生的喜愛,教師如果能夠加以引導,充分運用實物、大自然環(huán)境、游戲等方式進行教學就可以很好地活躍課堂氣氛,提升小學生對色彩知識的學習興趣和學習動力。同時,一個輕松愉悅的學習氛圍,也可以使小學生心情更加放松,在這樣的條件下小學生對色彩的感知能力也可以得到提升。教師在運用實物、游戲進行教學時,應注意游戲與教學內容的有機緊密結合,實物教學、環(huán)境教學、游戲教學等模式要符合小學生的心理年齡特點和時代特征。
(三)通過生活認識色彩
生活是藝術的發(fā)源地,而藝術超越生活。小學美術課堂教學中的色彩教育不僅是基礎的藝術教育,更是在大量生活實踐的基礎上完成授課。因此,小學美術教師必須在日常教學過程中,積極地引導和鼓勵學生發(fā)現(xiàn)生活中存在的各種不同的色彩,將學生主動觀察和運用現(xiàn)實生活中色彩的積極性充分激發(fā)出來,這樣才能達到促進小學生色彩認知能力全面提升的目的。
五、結語
綜上所述,教師在進行小學美術教育的過程中要加強色彩教學,同時也要利用各種資源,采取各種方式來豐富教學,從而幫助學生更好的理解、掌握和運用色彩,進一步培養(yǎng)他們的美術素養(yǎng)和審美能力,促進他們健康、全面的成長和發(fā)展。
參考文獻:
[1]于艷.試論小學美術教育中的色彩教學研究[J].中華少年,2017(10):56.
[2]高蕾.小學美術教育中的色彩教學探討[J].小學教學研究:理論版,2015(07):80.
[3]王安宇.淺議小學美術教育過程中的色彩教學[J].亞太教育,2015(04):121.
作者簡介:楊敏(1990.10.08),廣安友誼中學實驗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