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歡
[摘要]如何有效地激勵孩子養(yǎng)成良好習慣,達成學習目標,培養(yǎng)成就動機,是許多家長長期以來思考的問題。要提升激勵效果,需要把握激勵內(nèi)涵及兩個關鍵點——1.有效的激勵可以驅(qū)動孩子積極向上、主動學習;2.有效的激勵要遵循孩子的發(fā)展需要。把握住兩個關鍵點,再實施四種策略,有助于提升激勵效果。
[關鍵詞]家庭教育;有效激勵;實施策略
[中圖分類號]G44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671-2684(2019)23-0078-03
我有一位朋友,作為媽媽,她為了讓上二年級的兒子提高學習成績,堅持給孩子布置額外作業(yè),要求利用中午上課前的空余時間和晚上作業(yè)完成后的時間來完成這些額外作業(yè)。但是孩子總不能按照媽媽的標準按時、高效完成,用媽媽的話說:“人家都能坐在那趕快做作業(yè),他到了學校,小伙伴一招呼就瘋玩去了,上課也不專心,老是走神。”又急又氣之下,媽媽就采取“高壓”的辦法——寫不完作業(yè),樓下跑圈;寫錯一個字,整頁擦了重來;總也改不了某個毛病,那就打……爸爸認為應該給孩子一個更輕松的環(huán)境,但是無奈工作繁忙,媽媽來一句“那孩子交給你吧”就底氣不足了。他說:“家里電視就沒開過,一個小孩子,你總讓他寫作業(yè)寫作業(yè),老為了這個動手,搞得他對學習都沒興趣了,到了上課的時候終于沒媽媽嘮叨看管了,他可不就開始腦子放松瞎想了嘛?!彼齾s說:“你逼他,他現(xiàn)在才達到這種程度。你要不逼他呢,他連這都達不到呢!”
圍繞著孩子的激勵問題,類似這樣的場景,在不少家庭里持續(xù)發(fā)生著。這種做法是否可取,其實最關鍵的評判標準在于是否有效果,即激勵行為是否取得了期待的結(jié)果。凡是長期不見效的激勵方法,都應該立即停止,轉(zhuǎn)而尋求有效的做法取而代之。
在我這位朋友家里,幾年“拉鋸”下來,目前的結(jié)果是媽媽“心累”不已,孩子對學習的興趣沒見提升,主動學習的行為沒有增加,成績徘徊在中下游,母子關系惡化,夫妻關系緊張。顯然,“高壓”并沒有換來“高效”。
那么如何做到有效激勵呢?我們首先要了解什么是“激勵”,及其內(nèi)涵中的兩個關鍵點。
激勵,指激發(fā)和鼓勵。它是管理過程中不可或缺的環(huán)節(jié)和活動。有效的激勵可以成為組織發(fā)展的動力保證,幫助實現(xiàn)組織目標。它有自己的特性,即它以組織成員的需要為基點,以需求理論為指導。激勵有物質(zhì)激勵和精神激勵、外在激勵和內(nèi)在激勵等不同類型。
家庭中,有效的激勵蘊含哪兩個關鍵點呢?關鍵點一:有效的激勵可以驅(qū)動孩子積極向上、主動學習!關鍵點二:有效的激勵要遵循孩子的發(fā)展需要!把握住上述兩個關鍵點,實施以下四種策略,有助于提升激勵效果。
說到物質(zhì)激勵,大家很自然地想到買禮物(衣服、運動裝備、學習用品、電子設備)和允許娛樂(玩手機、打游戲、看漫畫、外出旅游)等。說到精神激勵,大家往往想到言語鼓勵。不少家長反映:“是經(jīng)常鼓勵,可是沒用??!”其實,還有一種精神激勵常被許多家庭忽視,那就是以夫妻相愛、家庭和睦為基石的“家庭儀式感”。
有位初三的同學J,和爸爸一同來咨詢室會談。爸爸很“慣”他,習慣給予錢、物獎勵,孩子在外人面前挺溫和,卻總是糾纏父母。有次J跟爸爸要件一千元的衣服,爸爸說太貴,J大發(fā)脾氣,嚇得爸爸媽媽躲出去。J打來電話:“你聽……”電話那頭隨即傳來一件大家什被推倒的聲音。后來J有所妥協(xié),把要求從一千降到五百,爸爸給了五百元錢,J自己去買了件兩三百元的衣服,剩下的錢留作零花了。我問爸爸:“有沒有一次,父母做好一桌美味的飯菜,一家人為J的一件小成就慶祝?”爸爸仔細想了想:“呀……這個沒有,一次都沒有。”我建議他,甚至可以說是要求他,立刻停止物質(zhì)獎勵的做法,轉(zhuǎn)而開始定期組織一家人的低消費集體活動,如爬山、郊游等。特別是當孩子做對、做好一件事,一件有意義的哪怕很小的事時,父母用樸素的方式但又隆重地為他慶祝——做一桌可口的飯菜,在自家飯桌上,聽孩子分享他的經(jīng)歷和感受,向他表示祝賀,表達高興、欣慰和期望,而不必追求高檔的餐廳和昂貴的獎品。這樣,孩子才能純粹并真切地體會到:我努力上進會讓爸爸媽媽這么高興,我的表現(xiàn)有這么重要的意義,我有能力把事情做好并成為理想自我的樣子,我有一個多么團結(jié)、溫馨、充滿力量的家庭做后盾。這感覺真棒,我還想再次獲得……這類積極的體驗,都是形成一個孩子“追求成功”的動力與膽識的基礎,也正是激勵能產(chǎn)生實效的心理基礎。
在與J的關系上,爸爸還應當學習樹立恰當?shù)臋?quán)威?!安欢颊f要跟孩子做朋友嗎?”他問。沒錯,做孩子的朋友,是出于對孩子的尊重,但尊重不意味著滿足孩子的一切要求,而應是滿足孩子的發(fā)展需求。建立自我同一性,客觀認識自己的現(xiàn)狀以及未來要成為什么樣的人,克服虛假的優(yōu)越感,汲取勇氣迎接現(xiàn)實的挑戰(zhàn),這些才是J現(xiàn)階段的發(fā)展需求。爸爸應當調(diào)整迎合、遷就的姿態(tài),轉(zhuǎn)而在上述幾方面做好理性引導者、力量支持者的角色。在“保護”角色之外,補上“秩序”的功課,滿足孩子的發(fā)展需要,才符合激勵的規(guī)律,才能起到良好的效果。
弗洛姆通過《愛的藝術(shù)》描繪了父母角色的某種本質(zhì):母愛是無條件的,是一種祝福,是和平,不需要去贏得它,也不用為此付出努力;父親是有條件的愛,父親的原則是:我愛你,因為你符合我的要求,因為你履行你的職責,因為你同我相像。父親是教育孩子,向孩子指出通往世界之路的人。母親的作用是給予孩子生活上的安全感,而父親的任務是指導孩子正視他將來會遇到的種種困難。父愛應該使孩子對自身的力量和能力產(chǎn)生越來越大的自信心,最后能使孩子成為自己的主人,從而能夠脫離父親的權(quán)威。一個成熟的人最終能達到“他既是自己的母親,又是自己的父親”的高度。阿德勒的《自卑與超越》將父親的職責概括為這樣幾句話:他必須證明,自己是妻子的好伴侶,是孩子的好伙伴,也是社會的好成員。他必須妥善處理生活中的三大問題——工作、友誼和愛情,還必須在照顧和保護家庭時與妻子平等合作。這些都給我們履行父母職責提供了極佳的參考。
兩周后,J的爸爸發(fā)來微信,讓我見證了改變激勵策略的效果——爸爸的威信提高了,J的期中考試成績也取得了顯著進步,見圖1。
不論是家庭儀式感,還是父母角色,在一定的家庭氛圍中才能發(fā)揮作用。要想得到一個生機勃勃、樂觀向上的孩子,讓人放松、快樂的家庭氛圍必不可少。哈佛大學的一項研究,通過CT掃描的方法對不同兒童的大腦進行對比,發(fā)現(xiàn)生活在積極互動家庭中的孩子,腦部CT陰影的面積(圖2A)明顯大于那些在家庭中處于被忽視狀態(tài)的孩子,陰影表示大腦處于積極活動狀態(tài);反之,與父母有消極關系的孩子,腦部CT掃描圖陰影的面積明顯小于受到家庭積極關注的孩子(圖2B),說明大腦處于消極甚至休息狀態(tài)[1]。見圖2。
初一男孩L的爸爸媽媽婚姻早就亮起“紅燈”, 兩人幾乎沒有交流,家里氣氛冷至“冰點”。L有時感覺“憋”得受不了,就用小刀在手臂上劃道道來“釋放”情緒。要幫助L改變自傷的情緒調(diào)節(jié)方式,提升處于下降趨勢的學習成績,除了針對他本人的認知引導、情緒行為訓練外,還必須引導他父母改變冰冷、壓抑的家庭氣氛,營造溫暖、互動的良性家庭情感氛圍。
何謂“聚焦小目標”?即在一定時間內(nèi),只針對孩子一種行為,提出具體目標,堅持提醒、鼓勵、強化。等到這一具體行為得到改善并鞏固以后,再用同樣的步驟,調(diào)節(jié)下一種“靶”行為。
初二女孩K,父母長年忙碌在外,與小姨生活在一起。對于她的諸多壞習慣,小姨頭痛極了:“這么大的人了,從來不會主動早早起床,非得叫上半天,還磨磨蹭蹭起不來;寫作業(yè)一點主動性也沒有,拖拖拉拉,你不看著就不寫,看著還能寫會兒;衛(wèi)生習慣特別差,自己的衣服從來不知道疊疊放好,穿鞋也不知道穿襪子,房間里面到處堆得亂糟糟?!碑敿议L們習慣了這樣表述孩子問題的時候,其實已經(jīng)隱含著一種對孩子失去信心的意識,潛臺詞好像是:“你看,他(她)身上同時有這么多毛病,不可能改好的。”這種彌散性而非聚焦性地看待孩子問題的視角,是十分務虛而無效的。
只有鎖定一種行為,比如“不疊衣服”,作為“靶子”。與孩子一起確定一件衣服,要求孩子在穿那件衣服回家脫下時疊好,放在某一位置。一定要如此具體,在一個星期之內(nèi)堅持要求、鼓勵,每次做到都給予肯定和表揚。一星期后,總結(jié)疊了幾次、是否放好等,只要有一次做到,就算成功。第二個星期,將目標改為:提出要求,控制提醒次數(shù),堅持鼓勵、強化,在訓練中突出主動性。當疊這件衣服的行為習慣已經(jīng)建立起來,繼續(xù)用一個星期對行為進行泛化,疊固定的兩件衣服……如此堅持數(shù)周,直到孩子學會主動疊衣服并固定為習慣??吹竭@里,有些家長可能要急了:“這也太慢了!”其實這種做法遵循了行為主義理論的操作性條件反射和強化等科學規(guī)律,且一旦孩子切實習得了疊衣服的習慣,再向起床、寫作業(yè)、整理內(nèi)務等其他方面遷移,就容易多了!
總之,要有效激勵孩子,單純對孩子“做功”是不可取的,務必要充分考慮到以孩子為中心的背景因素。要提高對激勵效果的敏感性,及時中斷無效的激勵手段,要遵循孩子的發(fā)展需要,學會用精神激勵代替物質(zhì)激勵,樹立適當?shù)母改笝?quán)威,營造愉悅的、積極互動的家庭氛圍,并聚焦小目標塑造具體行為,從而提升激勵的效果。
參考文獻
[1]錢志亮,曾云驍,錢李果.祖孫樂親子益智健腦手指操[M].北京: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15.
(作者單位:山西省長治市實驗中學,長治,046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