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敏敏
【摘要】本文探討了如何運用情景活動提高小學英語句子教學效率,提出了調(diào)動多重感官加深句子印象、演繹具體情景幫助理解語義、創(chuàng)設(shè)多元情景促進句子運用、師生共同參與激發(fā)學習熱情四點策略,旨在改變英語學習死記硬背的局面,使學生對英語句子的運用更加準確而靈活。
【關(guān)鍵詞】小學英語;小組合作;創(chuàng)設(shè)情景;活動教學
情景創(chuàng)設(shè)是由聲音、光影、動作、表情及其它媒體參與的活動情形,因此稱情景活動。小組合作下的情景創(chuàng)設(shè)活動在英語句子的教學上作用匪淺,能使學生對句子產(chǎn)生深刻的印象,提高對句子運用的情形把握,更深刻地理解句子的含義,為英語句子的學習提供強大的助力。
一、調(diào)動多重感官,加深句子印象
在英語教學中進行小組合作創(chuàng)設(shè)情景活動,避免了單調(diào)的口頭講解,通過運用聲音、光影、動作、表情、表演,調(diào)動學生的多個感官,視聽觸結(jié)合,令學生印象深刻,有利于留下長久的記憶。如教學廣州版小學英語第四冊《Unit 16 In the market》一課時,根據(jù)課文內(nèi)容——發(fā)生在市場里的對話,教師創(chuàng)設(shè)了情景,模擬市場里的買賣活動,教師扮演小販,學生扮演顧客。在這個情景中,教師對學生說:“現(xiàn)在由Miss Huang來當vendor,誰來光顧我呀?”學生一聽,都把手舉得高高的,希望展示一下自己的才能。教師請李同學上臺,發(fā)生了以下對話:
Miss Huang : Good morning. What can I do for you?
李: I'd like to buy a kilo of bananas. How much do they cost?
Miss Huang: They are 1 yuan a kilo.
李: OK. I'll take them.
教師稱好給她后,她付給老師2元,老師從口袋里拿出1元遞給她,說:“Here's your change.”
由此可見,通過語言交流、動作演示、表情輔助,學生對句子的理解能力大大提高。教師可繼續(xù)組織學生以小組合作的方式自行創(chuàng)設(shè)相同或相類似的情景進行買賣活動等,在一遍遍的運用中加深學習印象。
二、演繹具體情景,幫助理解語義
在英語句子學習中,學生普遍存在死記硬背的問題。情景活動的首要作用就是提供使用句子的具體情境,通過情景活動,機械記憶的問題可得到較好的解決。上一課例中,教師在課前請學生準備了一些蔬菜或水果的實物。課堂上,老師說:“同學們,現(xiàn)在我們把課室當作是market,一些同學當vendor,一些同學當customer。就先讓Miss Huang來光顧你們吧。哪個vendor打招呼最有禮貌,老師就光顧誰?!睂W生們都躍躍欲試。一學生舉起手來,大聲說:“Good morning. What can I do for you?”老師對他說:“I'd like a kilo of tomatoes. How much do they cost?”并進行提示:“你的西紅柿賣多少錢?”學生說:“1.20元?!苯處熞龑?dǎo)學生:“They are 1 yuan 20 fen a kilo.”并從口袋里拿出錢來提示他,學生明白了,他機智地拿出一把尺子當稱,用塑料袋裝好幾個西紅柿給教師。此時,教師引領(lǐng)同學們跟讀:“How much do they cost? They are 1 yuan 20 fen a kilo.”盡管都是新的句子,學生通過情景活動,無需不斷誦讀,也無需死記硬背,自然而然地理解了句子的意思。由上可見,情景活動為“I’d like...”“How much ... cost?”等句式提供了具體的場景,不僅幫助學生快速記憶,也幫助他們對句子含義理解正確,避免誤解、誤用。
三、創(chuàng)設(shè)多元情景,促進句子運用
教學中情景活動的呈現(xiàn)方式是動態(tài)變化的,正是多元的特點,促使學生在情景活動生成的過程中學習句子的運用,有效避免運用時的生搬硬套。一個句子在長期的情景練習下,學生對句子能夠熟練掌握;一個句子在多個不同場景中加以運用,使句子運用更加完整、靈活。
如教學廣州版小學英語第六冊《Unit 13 I Prefer Hamburgers》一課的句子“Which do you prefer,...or...?”時,教師通過布置三個活動來實現(xiàn)學生對句子的理解,使他們在多種場景下運用該句子,促使學生學會運用這個句子。這三個活動分別是:①全班學生各繪兩幅畫,在課堂上相互提問;②一組學生表演快餐店的買賣場景;③學生單獨介紹自己喜歡的物品,由其他學生提問該生更喜歡哪一個。在第一個活動中,學生所繪物品多種多樣,在課堂提問時都用到了“Which do you prefer,...or...?”一句,所創(chuàng)設(shè)的情境多種多樣,充滿個性,使學生迅速領(lǐng)會了這句話的意思。第二個活動通過模擬具體場景,有效加深了學生對句子的印象,激發(fā)了他們的學習興趣。第三個活動要求個人陳述,學生通過前兩個活動已經(jīng)理解了句子,練習了句子,能夠運用句子進行口語表達了。
四、師生共同參與,激發(fā)學習熱情
與一般的教學秩序不同,情景活動不存在以教師為主導(dǎo)、以學生為主體的模式,而是根據(jù)具體的教學場合,有時候由教師主導(dǎo)創(chuàng)設(shè)情景,有時候由學生主導(dǎo)創(chuàng)設(shè)情景,有時候則是教師通過展示實物來單獨創(chuàng)設(shè)情景。
如教學廣州版小學英語第五冊《Unit 16 Could You Tell Me the Way to the Zoo?》一課時,根據(jù)學習內(nèi)容,可由師生共同創(chuàng)設(shè)情景。教師提出問題:“Could you tell me the way to Guangzhou Zoo,please?”學生答:“Yes,Turn right out of the hotel. Go straight ahead and take the first left.”為了讓學生能更好地記憶這句話中的“Could you tell me the way to...”“Turn out of...”“go straight ahead”“take the first...”等句式及短語,教室先與一名學生進行演示,用教室的桌椅作為輔助,促進學生對方位與道路的理解,并對學生提出要求:如果問答時不說英語,就無法到達目的地“Zoo”。頓時課堂上熱鬧起來,學生說英語的聲音此起彼伏。
活動教學所提出的“通過活動獲得認知”的思想充分體現(xiàn)了對學習主體的尊重,這種尊重要求教學適應(yīng)學生?;顒咏虒W將“活動”視為學生發(fā)展的必由之路,作為行動主體的教師和學生都將在課堂教學中煥發(fā)出生命的活力。正是活動教學的這一特性,運用到具體的英語句子教學中,使句子的學習與情景活動的創(chuàng)設(shè)呈現(xiàn)過程有機結(jié)合,從而使學生加深對所學句子的印象,促進對句子的理解,學會對句子的運用,同時也有效地調(diào)動學生學習英語的積極性,激發(fā)他們的學習興趣。
參考文獻:
[1]皮連生.學與教的心理學[M].上海: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2009.
[2]蔡林森.教學革命——蔡林森與先學后教[M].北京:首都師范大學出版社,2011.
[3]張解解.情景教學模式初探[J].出國與就業(yè)(就業(yè)版),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