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藝
摘 要:現如今,我國教育方針已經由傳統(tǒng)的填鴨式教育逐漸向素質型教育轉型,為了適應這一教育背景,提升高中地理教學效果,教師應該注重課外實踐活動的影響。在實際教學中,教師將課外實踐與課堂教學相結合,通過該教學模式的應用,加強學生從而達到提升學生的實際實踐能力和自主解決問題的能力。
關鍵詞:課外實踐活動;高中地理;教學研究
1 以教學大綱為要求開展實踐活動,強化課堂內外教學的互動性
在實際的課外實踐教學應用中,高中地理教師必須以教學大綱為要求來開展實踐活動,將課外實踐與課堂教學內容同步、同時開展,在一定范圍內能夠滿足課外實踐輔助課堂教學、強化課堂教學質量的課外實踐活動需求。通過應用這類教學模式,能夠在一定范圍內提升學生接受新知識的水平,能夠對新知識進行及時的補充和擴展,并且能夠幫助學生將所學到的課本知識應用到實際操作中來,在一定程度上幫助學生強化對教學大綱中知識體系的學習和擴展,從而在一定范圍內保證課堂質量和課堂效果。
例如:在“農業(yè)地域的形成和發(fā)展”這一課題的課堂教學中,教師可以利用多媒體技術來幫助學生學習教學大綱要求掌握的基礎內容,并通過ppt和相應的時評向同學們講解各個農業(yè)產業(yè)地區(qū)的地理特點以及農業(yè)產業(yè)的多樣化。在實際教學過程中,僅通過課堂教學學生對知識的理解較為片面,知識體系難以形成,知識網絡難以構建,對地理教學來說教學效果不佳,因而需要推進相關的課外實踐活動。以此課題為例,教師可以在課堂教學完成后,組織開展相關的課外實踐活動,帶領學生考察探究周圍的農業(yè)產業(yè)園,讓學生切身實際的觀察實地農業(yè)產業(yè)的特點,并根據相應農作物的特點分析本地地理環(huán)境特點、所處地帶等,將課堂知識與課外實踐緊密聯(lián)合到一起,鞏固學生現有的地理知識體系結構,并在一定程度上提高課堂的積極性和互動性。
2 以小組合作的方式引導學生自主學習,鼓勵學生積極參與課外實踐活動
在傳統(tǒng)的課堂教育過程中,高中地理課堂是將教師作為課堂中的主要部分,學生被動的學習課堂知識。然而為了大幅度提高課堂積極性保障教學質量,現如今,很多高中課堂都采用了小組合作學習地理的教學模式,不同于傳統(tǒng)教學模式的教學體系,將其轉變?yōu)橐詫W生為課堂學習中的主體部分的教學模式,在最大范圍內提高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和實際應用水平,減少課堂學習中學生對老師和書本的依賴性,在實際的教學中,教師不僅需要嚴格遵循教學大綱授課,還應該注重培養(yǎng)學生的獨立解題能力,加強對學生團隊合作解決問題以及切實解決問題的技能的培養(yǎng)。這種新型的教學體系受到了學生、老師、家長的大力支持,調動課堂積極性的同時減輕了老師備課負擔,也使同學們從中感受到了地理的美好。在小組合作的教學模式的理想狀態(tài)中,每個小組成員都能參與到討論中來,這避免了傳統(tǒng)課堂不利于因材施教的弊端,也能夠幫助提高了同學們的數學思維能力和自主學習能力。
例如:在進行“精準定位的現代工具”這一單元課程的教學時,教師完成課堂教學后,可以通過組織課外實踐活動,讓學生對校園進行實地勘測并繪制地圖。在活動中將學生分成不同的學習小組,小組合作完成“校園地圖“的繪制。通過對校園的實地勘測和地圖的繪制,能夠鞏固學生在地理比例和方位坐標部分知識的學習。在實踐結束后,將學生的實踐成果與通過現代化科技獲取的學校平面圖進行對比,讓學生們切身感受到現代地理科技的魅力,從而提高學生對現代化地理科技的興趣,促進學生了解現代科技發(fā)展的新動態(tài)。
3 以實驗報告為結果體現活動效果,展現課外實踐教學的效果
在實際應用課外實踐活動與課堂教學結合的教學模式中,課外實踐活動的應用過程固然能夠在很大程度上提高學生在知識體系方面的學習和強化,然而以實驗報告為實踐考核方式,來展現整體實踐活動的效果和質量,因此對學生實驗報告的完成和質量也應該重視,并在此基礎上教師對實驗報告進行相應的點評,以此為根據考核學生在實踐活動中的學習效果?!氨镜剞r業(yè)地域的形成和發(fā)展”主體活動就是鍛煉學生完成實驗報告的好機會,在實踐活動結束后,教師可以為學生提供實驗報告模板,設計相應的實踐課題,從農業(yè)產業(yè)園地處的環(huán)境特點、所種植的農作物種類、農作物所需環(huán)境特點等方面設計相關的探究主體,讓學生完成實驗報告,此外教師可以通過對部分報告書點評的方式,將課堂知識再一步強化。
4 以任務化教學為方法引導活動的進行,提高課外實踐活動的質量和效率
在實際教學的應用中,任務化的教學模式能夠在一定范圍內提升學生自身的自學的能力,因此在高中地理實踐教學中,在其實際應用環(huán)節(jié),教師可以將任務性教學模式與小組合作的教學方式融合到一起,保障活動的整體質量和整體效果,并以此為基礎選擇合適的探究課題對學生的課外實踐活動進行合理的指導監(jiān)督。通過任務的客觀傳達,實時監(jiān)督學生課外實踐活動的進行,保證課外實踐活動方向的正確性和規(guī)范性,保障高中地理課堂的實際課堂效果和授課質量,從而使課外實踐活動的效果最大化、最優(yōu)化。
5 結束語
綜上可知,在現代高中的地理課堂教學過程中,早已不再沿用傳統(tǒng)的教學形式,教師注重課外實踐活動提升高中地理教學效果,將課外實踐與課堂實際教學密切結合的教學模式已經廣泛應用于課堂中了,以教學大綱為要求開展實踐活動、以小組合作的方式引導學生自主學習、以實驗報告為結果體現活動效果,保障高中地理課堂的實際課堂效果和授課質量。
參考文獻
[1]班華強.運用小組合作學習模式提升高中地理課外實踐活動教學實效[J].華夏教師,2017(04):34-38.
[2]央莉可.加強高中地理課實踐活動的思路[J].重慶教育學院學報,2015,(05):116.
[3] 謝延新,沈韋泓.強化高中地理教學的實踐性[J].江蘇教育學院學報:自然科學版,2016,(23):149.
[4]劉靜璐.實踐活動在高中地理教學中的應用研究[J].成才之路,2018(28):60.
[5]袁蓉.高中地理實踐活動的開展策略探究[J].西部素質教育,2016,2(19):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