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日韩欧美一区二区三区三州_亚洲少妇熟女av_久久久久亚洲av国产精品_波多野结衣网站一区二区_亚洲欧美色片在线91_国产亚洲精品精品国产优播av_日本一区二区三区波多野结衣 _久久国产av不卡

?

優(yōu)良抗氧化能力發(fā)酵乳桿菌P13的篩選及其耐逆特性

2019-09-04 09:53董月夏秀東周劍忠
中國食品學報 2019年8期
關鍵詞:膽鹽菌體過氧化

王 英 董月 夏秀東 李 瑩 周劍忠

(江蘇省農業(yè)科學研究院農產品加工研究所 南京210014)

乳酸菌與人類生活密切,在傳統(tǒng)發(fā)酵食品中廣泛存在,是公認安全的食品級微生物。對乳酸菌的功能特性的研究結果顯示,其對人體具有多方面的保健功能,如提高免疫力,緩解乳糖不耐癥,調節(jié)腸道菌群,增強抗過敏,降低膽固醇,抗炎,延緩衰老等[1-4]。乳酸菌已成為食品與藥物等相關產品的主要配料,用于生產功能性發(fā)酵食品、保健品或抗衰老藥品。

氧化應激(Oxidative Stress)是機體細胞內活性氧中間體的促氧化成分與機體內的抗氧化成分之間的平衡被打破,為一種失調狀態(tài)[5]。研究表明,氧化應激形成過程中伴隨產生自由基、活性氧、活性氮等活性分子,會以不同的機制作用于體內的酶、蛋白質和核酸等生理活性及遺傳物質,導致機體產生病變[6-10]。

大量關于乳酸菌體內與體外的抗氧化功能試驗研究結果顯示,乳酸菌細胞和無細胞提取物在體外具有清除自由基,抑制脂質過氧化,螯合金屬離子等活性[11-13]。體內攝入乳酸菌對機體或細胞的氧化應激具有顯著的調節(jié)作用,能提高體內抗氧化相關功能基因的表達及降低體內過氧化產物的水平[14-16]。

隨著生活水平的提高和保健意識的增強,具有抗氧化、提高免疫等相關功能的產品得到廣泛關注。本研究順應目前對功能保健產品和功能乳酸菌的需求,從傳統(tǒng)發(fā)酵食品中篩選與挖掘具有強抗氧化功能的乳酸菌,旨在為開發(fā)針對氧化-還原失衡和氧化應激損傷的功能性產品提供可靠的、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乳酸菌菌株資源,具有重要的理論研究和實踐應用價值。

1 材料與方法

1.1 材料、試劑與設備

樣品:沈陽地區(qū)農戶家傳統(tǒng)酸菜和潮州泡菜。參考菌株:發(fā)酵乳桿菌(Lactobacillus rhamnosus)GG ATCC53103,購美國菌種保藏中心。

試劑:1,1-二苯基-2-三硝基苯肼自由基(DPPH·)(Sigma-Aldrich),南京天為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吡咯烷二硫代氨基甲酸銨、鄰菲羅啉,購自中國醫(yī)藥集團上?;瘜W試劑公司;PCR 用酶、核酸分離試劑、電泳相關試劑與材料,大連寶生物有限公司;QIAamp Stool Mini Kit 核酸提取試劑盒、核酸純化試劑盒,Qiagen 公司;過氧化氫,華東化學試劑(無錫)公司;L-半胱氨酸鹽酸鹽、抗壞血酸、N-(乙酰氨基)亞氨基二乙酸二鈉鹽及其它化學試劑均為分析純級,南京卓越生物工程有限公司。

儀器與設備:BioRad MyCycler 梯度PCR 儀,南京潤亞生物科技發(fā)展有限公司;GIS3500 凝膠成像儀,上海培清科技有限公司;UV-1600PC 紫外分光光度計,上海美普達科技有限公司;YS100尼康生物顯微鏡,南京新興光學儀器有限公司;124S-CW 分析天平,賽多利斯科學儀器(北京)有限公司;YQX-11 厭氧培養(yǎng)箱,上海躍進醫(yī)療器械有限公司;SW-CJ-1C 型雙人單面凈化工作臺,蘇州凈化設備有限公司;SIGMA3K-15 臺式冷凍離心機,北京五洲東方科技發(fā)展有限公司;TOMY SX500 自動滅菌鍋,日本Tomy Digital Biology 公司。

1.2 方法

1.2.1 乳酸菌分離 利用MRS 和LEE 兩種培養(yǎng)基分離發(fā)酵蔬菜中的乳酸桿菌 (Lactobacillus)菌株和乳酸球菌(Lactococcus)菌株。

取1 mL 發(fā)酵蔬菜汁加入9 mL 無菌生理鹽水中,充分混勻后,依次用無菌生理鹽水梯度稀釋,分別為10-2,10-3,10-4,10-5,10-65 個梯度,各取后3 個稀釋梯度的稀釋菌液100 μL 涂布于MRS和Lee 培養(yǎng)基平板上,分別將平板倒置于厭氧培養(yǎng)箱和生化培養(yǎng)箱中,37 ℃條件下培養(yǎng)72 h。厭氧條件為N2(85%)、CO2(5%)、H2(10%)。

培養(yǎng)結束后根據菌落形態(tài)、大小、顏色等特征盡可能多地挑取單菌落,對獲得的純菌株進行革蘭氏染色、接觸酶試驗,初步篩選出乳酸菌。將分離獲得的乳酸菌連續(xù)傳代5 次以上,篩選出生長狀態(tài)穩(wěn)定且生長速度較快的菌株,37 ℃條件下培養(yǎng)至穩(wěn)定期,保存20%的甘油液體中,在-80 ℃的超低溫冰箱中保存,待用。

1.2.2 乳酸菌無菌生理鹽水菌懸液制備 將分離的乳酸菌單菌落接種于3 mL 的MRS 液體培養(yǎng)基中,37 ℃條件下培養(yǎng)18~20 h。以此培養(yǎng)液為接種液,按照2%的接種量接種于50 mL 的MRS 液體培養(yǎng)基中,靜置培養(yǎng)18 h,獲得菌株的培養(yǎng)液。4 ℃,10 000 r/min 離心6 min,收集菌體,無菌生理鹽水洗滌2 次后重懸菌體,調整菌體密度為(1.01±0.05)×109CFU/mL,待用。

1.3 體外抗氧化特性測定

1.3.1 乳酸菌分離物清除1,1-二苯基-2-三硝基苯肼自由基 (DPPH·)能力的測定 乳酸菌活細胞對DPPH·清除能力的測定參照文獻[17]方法并略有修改,具體操作如下:取2 mL 待測乳酸菌的生理鹽水懸浮液,加入2 mL DPPH·溶液 (用無水乙醇溶解配制DPPH,終濃度為0.4 mmol/L),混合均勻,然后置室溫遮光反應30 min,8 000 r/min離心10 min,取上清,在波長517 nm 處測定樣品的吸光度A對照,測3 次平行值。對照組樣品以等體積蒸餾水代替樣品溶液,并以等體積蒸餾水和無水乙醇混合液空白調零。清除率按公式(1)計算。

式中:A對照——對照組吸光度;A樣品——樣品組吸光度。

1.3.2 乳酸菌分離物還原活性的測定 還原活性分析參照文獻[18]方法并略有修改,具體操作步驟如下:取0.5 mL 乳酸菌的細胞生理鹽水懸浮液,加到1.5 mL PBS 溶液(0.2 mol/L,pH 6.6)中,并加入1.5 mL 1%鐵氰化鉀溶液,此混合液于50 ℃水浴保溫20min,冰水中迅速冷卻至室溫,再向此混合液中加入1.5 mL 10%三氯乙酸(TCA)溶液,充分混勻后,8 000 r/min 離心10 min 去除蛋白等沉淀物質,取2 mL 上清液,向其中加入2 mL 生理鹽水,同時加入1 mL 0.1% FeCL3溶液,充分震蕩使其混合均勻,靜置孵育10 min 后在波長700 nm處測定反應體系的吸光值。其結果采用L-半胱氨酸作標準物來表述乳酸菌的還原力。

分別配制不同濃度(0~400 μmol/L)的L-半胱氨酸標準溶液,按照上述步驟進行測定,繪制標準曲線。根據測定結果,L-半胱氨酸鹽酸鹽的標準工作曲線,Y=0.0008x-0.0088,R2=9952。

1.3.3 乳酸菌抗油脂過氧化能力的測定 利用硫代巴比妥酸(TBA)法方法測量脂質過氧化作用。亞油酸乳狀液的制備:將0.1 mL 亞油酸,0.2 mL吐溫20 加入19.7 mL 去離子水中,0.5 mL 磷酸鹽緩沖溶液 (0.02 mol/L,pH 7.4),1 mL 亞麻油酸乳狀液,0.2 mL FeSO4(0.01%),0.02 mL 抗壞血酸鹽(0.01%)和0.4 mL 乳酸菌生理鹽水懸浮液充分混合,37 ℃孵育12 h。將2 mL 上述反應液,0.2 mL 三氯乙酸(TCA,4%),2 mL 硫代巴比妥酸(TBA,0.8%),0.2 mL 二叔丁基對甲酚(BHT,0.4%)充分混合,于100 ℃條件下反應30 min,然后冰上降溫,加入2 mL 丁醇進行提取。在532 nm 處測定提取液的吸光值。按照公式(2)計算各菌株的抑制亞油酸過氧化率。

1.3.4 乳酸菌清除羥自由基(OH·)能力的測定利用Fenton 反應體系測定菌液的OH·清除能力,具體方法參照文獻[19]并稍作修改,具體操作如下:將1 mL 亮綠(0.435 mmol/L),2 mL 硫酸亞鐵(0.5 mmol/L)1.5 mL H2O2(3.0%),1 mL 乳酸菌生理鹽水菌懸液混勻后于37 ℃水浴30 min,8 000 r/min 離心10 min,取上清,于波長525 nm 處測吸光度,空白以蒸餾水代替試樣。OH·清除率計算公式:

1.4 具有高抗氧化能力菌株P13 的耐逆特性測定

1.4.1 菌株耐酸能力測定 菌株耐酸能力測定方法參照[6]進行,并稍作修改。具體方法如下:分別挑取P13 和ATCC53103 的單菌落,在無菌條件下接種于3 mL MRS 液體培養(yǎng)基中,37 ℃條件下培養(yǎng)16~18 h,按照2%的接種量接種于10 mL MRS液體培養(yǎng)基中,37 ℃條件下培養(yǎng)18 h,離心收集菌體(4 ℃,10 000×g,5 min),用PBS(pH 7.2)緩沖液洗滌兩次,然后用PBS 重懸細胞,調整菌體密度為1.01×108CFU/mL,用HCl 調pH 值至2.5,37 ℃靜置,分別于0,0.5,1,2,3 h 時取樣,樣品梯度稀釋后,涂布于MRS 平板上,37 ℃條件下培養(yǎng)48~72 h,計算菌株的存活數量。以lg(CFU/mL)表示菌體的數量。

1.4.2 菌株耐膽鹽能力測定 菌株的耐膽鹽能力測定方法參照[6]進行并稍作修改稍作修改,具體方法如下:分別挑取P13 和ATCC53103 的單菌落在無菌條件下接種于3 mL MRS 液體培養(yǎng)基中,37 ℃條件下培養(yǎng)16~18 h,按照2%的接種量接種于50 mL MRS 液體培養(yǎng)基中,30 ℃條件下培養(yǎng)18 h,離心收集菌體 (4 ℃,10 000×g,5 min),用PBS(pH 7.2)緩沖液洗滌2 次,然后用含有1 mg/mL 的胰酶和0.5%膽鹽的PBS(pH 8.0)緩沖液重懸細胞,調整菌體密度為1.01×108CFU/mL,37 ℃靜置,分別于0,0.5,1,2,3 h 時取樣,樣品梯度稀釋后,涂布于MRS 平板上,37 ℃條件下培養(yǎng)48~72 h,計算菌株的存活數量。以lg(CFU/mL)表示菌體的數量。

1.4.3 菌株耐過氧化氫能力測定 菌株的耐H2O2能力的方法參照文獻[7]、[8]進行并稍作修改,具體方法如下:分別挑取P13 和ATCC53103 的單菌落,無菌條件下接種于3 mL MRS 液體培養(yǎng)基中,37 ℃條件下培養(yǎng)16~18 h,按照2%的接種量接種于50 mL MRS 液體培養(yǎng)基中,37 ℃條件下培養(yǎng)18 h,離心收集菌體(4 ℃,10 000×g,5 min),菌體重懸于含有0.8 mmol/L H2O2的生理鹽水中,使菌體密度保持在1.01×108CFU/mL。37 ℃,每隔1 h取樣,樣品梯度稀釋后,涂布于MRS 平板上,37 ℃條件下培養(yǎng)48~72 h,計算菌株的存活數量。以lg(CFU/mL)表示菌體的數量。

1.4.4 菌株耐鹽性能測定 在配制的MRS 液體培養(yǎng)基中加入不同質量的NaCl 固體,使其質量濃度分別為2,4,6,8,10 g/100 mL 和12 g/100 mL,于121 ℃高壓蒸汽滅菌20 min 后,冷卻至37 ℃以下備用。分別挑取P13 和ATCC53103 的單菌落,無菌條件下接種于3 mL MRS 液體培養(yǎng)基中,37℃條件下培養(yǎng)16~18 h,將活化后的菌液接種到上述MRS 培養(yǎng)基中,保持相同的初始密度 (1.01±0.01)×107CFU/mL,37 ℃培養(yǎng)24 h,樣品梯度稀釋后,涂布于MRS 平板上,37 ℃條件下培養(yǎng)48~72 h,計算菌株的存活數量。以lg(CFU/mL)表示菌體的數量。

1.4.5 菌株溶血特性測定 菌株的溶血特性試驗方法參照文獻[6]進行,稍作修改。具體方法如下:分別挑取新鮮培養(yǎng)的P13 和ATCC53103 的單菌落,在無菌條件下劃線接種于含有7%羊血的血平板上,以金黃色葡萄球菌和表皮葡萄球菌為對照,其中金黃色葡萄球菌為β-型,表皮葡萄球菌為γ-型。37 ℃培養(yǎng)72 h,觀察溶血圈,菌落周圍沒有明顯變化,其溶血型為γ-型,參照表皮葡萄球菌的溶血現(xiàn)象。在菌落周圍有明顯的溶血圈的為β-型,參照金黃色葡萄球菌的溶血現(xiàn)象;菌落周圍呈現(xiàn)墨綠色為α-型。

1.5 乳酸菌的系統(tǒng)發(fā)育分析

16S rDNA 遺傳學鑒定的方法參照文獻[20]進行。

1.6 數據分析

重復試驗3 次,試驗結果采用SPSS 13.0 和One-Way(ANOVA)進行統(tǒng)計和顯著性分析。

2 結果與討論

2.1 菌株的分離

利用MRS 和LEE 2 種培養(yǎng)基,從東北酸菜和潮州泡菜中分離出59 種單菌落,經連續(xù)轉接5次培養(yǎng),生長穩(wěn)定且長勢良好的菌株有33 株。根據革蘭氏染色和接觸酶試驗結果,初步分離出29株乳酸菌,其中從東北酸菜中分離出16 株,編號分別為S1-1 至S1-16;從潮州泡菜中分離出13株菌,編號分別為P1 至P13。用尼康顯微鏡觀察細胞形態(tài),分離獲得的29 株乳酸菌中,僅有4 株球菌,其余都是桿狀菌株,且短桿菌占主要優(yōu)勢。

2.2 分離菌株的DPPH 清除能力

Li 等[14]利用體外測定清除·OH.和DPPH·能力的方法對傳統(tǒng)發(fā)酵食品中的植物乳桿菌(Lactobacillus plantarum) 的抗氧化能力的研究顯示,植物乳桿菌C88 具有最高的·OH 和DPPH·的清除能力,清除率分別為44.31%和53.05%。Das 等[15]利用體外測定清除·OH 和DPPH·能力的方法對植物乳桿菌 DM5 的體外抗氧能力的研究顯示,在菌體密度為1010CFU/mL 時,DPPH·清除率達到55%,羥自由基的清除率為49%。本研究中初步分離獲得29 株乳酸菌,在相同條件下培養(yǎng)相同時間,獲得細胞的無菌生理鹽水的懸浮液,菌體密度控制為(1.01±0.05)×109CFU/mL。各菌株的清除DPPH·能力見表1。初步分離的乳酸菌菌株都有清除DPPH·的能力,且不同菌株之間清除DPPH自由基的能力存在顯著差異,29 株菌的DPPH 自由基清除率在10.81%~73.02%之間。有5 株菌的DPPH 自由基的清除率高于參照菌株,編號分別為S1-13、P1、P4、P10、P13,其中P13 的DPPH·的清除率大于70%。

表1 分離菌株的DPPH·清除能力Table 1 Scavenging rates of DPPH of isolated strains

2.3 分離菌株的·OH 清除能力

各分離菌株的·OH 清除能力見表2,可以看出,初步分離的乳酸菌菌株都有·OH 清除能力,而不同菌株之間的·OH 清除能力有顯著差異,29 株菌的·OH 清除率在8.13%~59.02%之間,P4 和P13 的·OH 清除率高于參照菌株。

2.4 分離菌株的還原活性

Amanatidou 等[21]用該方法對幾株米酒乳桿菌(Lactobacillus sake)的還原活性進行測定,該研究結果顯示各菌株間的還原活性存在很大差異,8株菌的還原活性范圍在2.7~77.9 μmol/L L-半胱氨酸之間。本研究中的各分離菌株的還原活性見表3,可以看出,初步分離的菌株都具有還原活性,而不同菌株之間的還原活性差異顯著,還原活性在34.84~284.02 μmol/L L-半胱氨酸之間。有2株菌的還原活性高于參照菌株,編號分別為S1-13 和P13。采用相同的方法,不同乳酸菌的還原活性差異很大,這可能是由于菌體的生長時期不同其還原活性也不同。另外,菌體的處理方法也會導致菌株之間還原活性的差異。在益生菌株的篩選過程中,應選擇公認的具有益生功能的標準參考菌株。

表2 分離菌株的·OH 清除率Table 2 Scavenging rates of ·OH of isolated strains

表3 分離菌株的還原活性Table 3 Reducing activities of isolated strains

2.5 分離菌株的抗脂質過氧化活性

各菌株的抗脂質過氧化活性見表4,可以看出,不同菌株的抗脂質過氧化活性差異顯著,具有最高活性的菌株P13,其脂質過氧化抑制率達68.88%,抗脂質過氧化活性最低的菌株是S1-3,其脂質過氧化抑制率僅為3.13%。與參照菌株ATCC53103 的抗脂質過氧化活性相比,只有P13的抗脂質過氧化活性高于ATCC53103。綜合體外4 項抗氧化指標的測定結果,選擇P13 菌株為后續(xù)試驗的研究對象。

2.6 菌株P13 和ATCC53103 的耐酸性能

正常情況下人的胃酸pH 值3.5~0.9。剛吃完飯后胃酸被稀釋到3.5;飯后3 h,胃酸的pH 值降到2.0 以下。作為益生菌,必須能夠耐受人體胃中的酸性環(huán)境。對菌株P13 的耐酸性能進行測定(圖1)。隨著在酸性條件下保存時間的延長,菌體密度都呈下降趨勢,而P13 對酸的耐受能力高于對照菌株,在pH2 的條件下保存3 h,菌體密度仍能達到7.85×107CFU/mL。本研究結果與許多前人[14-15]研究結果一致。一般來說,來源于傳統(tǒng)發(fā)酵食品、人體或動物的乳酸桿菌具有較強的耐酸能力(2.5~4.0)。

表4 分離菌株的抗脂質過氧化活性Table 4 Inhibition of lipid peroxidation of isolated strains

2.7 菌株P13 和ATCC53103 的耐膽鹽性能

對膽鹽(Bile salt)的耐受能力也是篩選優(yōu)良乳酸菌的重要指標之一。人體小腸中膽鹽的質量濃度在0.03~0.30 g/100 mL 范圍內波動,益生菌要在小腸中發(fā)揮益生調節(jié)功能,必須耐受一定濃度的膽鹽作用[16]。本研究對菌株P13 和ATCC53103在模擬腸液中不同時間的菌體的存活率進行統(tǒng)計(圖2),結果顯示:隨著時間的延長,菌株的存活率呈現(xiàn)下降趨勢。菌株不同,對膽鹽的耐受能力呈現(xiàn)差異,P13 對膽鹽的耐受能力顯著高于對照菌株(P<0.05),在腸液中保存6 h 后,活菌數為2.84×106CFU/mL。

圖1 P13 和ATCC53103 的耐酸性能Fig.1 The acid resistance of P13 and ATCC53103

圖2 P13 和ATCC53103 的耐膽鹽性能Fig.2 The bile salts resistance of P13 and ATCC53103

2.8 菌株P13 和ATCC53103 的耐H2O2 能力

H2O2雖然是一種相對較弱的氧化劑,但是H2O2具有普遍存在性和長效性,對細胞具有直接的氧化損傷,或者作為羥自由基的前體;羥自由基相對于H2O2的活性弱,然而具有更高的氧化損傷能力[18-19]。本研究測定P13 和ATCC53103 在0.8 mmol/L H2O2的生理鹽水中不同時間菌體的存活量,試驗結果見圖3。在相同的H2O2濃度下處理6 h,ATCC53103 的活菌數量為4.41×107CFU/mL,P13 的活菌數量只有3.69×104CFU/mL,下降4 個數量級。

2.9 菌株P13 和ATCC53103 的耐滲透壓能力

Machado 等[22]研究表明乳酸菌在高滲的條件下,菌株的疏水性和膽鹽敏感性升高。根據Forsyth等[23]的研究,滲透壓力和熱壓力是導致細胞損傷和活力喪失的兩個重要因素。Fong 等[24]認為滲透壓是細胞生長和發(fā)酵的重要限制因子。Desmond等[25]對Lactococcus lactis NZ9800 和L.paracasei NFBC 338 的耐滲透壓能力的研究結果顯示,在NaCl 含量29%溶液中放置1 h,菌體密度下降了一個數量級。Ferrando 等[26]的研究發(fā)現(xiàn)3 株L.plantarum 在NaCl 含量為8%的條件下不能生長,且不同的菌株具有不同的耐滲透壓機制。本研究考察了不同NaCl 含量對 P13 和ATCC53103生長的影響,進而判定菌株對NaCl 不同水平的耐受情況,結果見圖4。NaCl 含量在0~6%的范圍,P13 和ATCC53103 菌體的密度沒有明顯差異(P>0.05),當NaCl 水平超過6%時,呈現(xiàn)一定的抑制作用。總體來說,P13 的耐NaCl 能力高于ATCC53103菌株,在NaCl 含量為10%時,菌體仍然能夠保持生長,菌體密度為2.24×107CFU/mL(接種初始密度為1.01×107CFU/mL),生長受到嚴重抑制。從耐鹽性試驗結果來看,P13 具有良好的耐鹽特性,在鹽量高的食品發(fā)酵加工產業(yè)中具有較好的應用前景。

圖3 P13 和ATCC53103 的耐過氧化氫性能Fig.3 The H2O2 resistance of P13 and ATCC53103

圖4 P13 和ATCC53103 的耐NaCl 能力Fig.4 The NaCl resistance of P13 和ATCC53103

2.10 菌株P13 和ATCC53103 的溶血特性

沒有溶血活性和抗生素抗性的乳酸菌被認為是安全的[27]。本研究對P13 和ATCC53103 的溶血活性進行了研究,結果顯示,P13 和ATCC53103都是γ-型,不具有溶血活性,P13 可作為益生菌在食品加工中安全使用。

2.11 菌株P13 的鑒定

2.11.1 菌株的形態(tài)特性 菌株P13 在MRS 平板上培養(yǎng)48 h,菌落成乳白色,表面凸起,濕潤,菌落形態(tài)比較規(guī)則,呈圓形,直徑約1.2~1.5 mm,菌體呈典型桿狀,且常鏈狀排列,菌體(0.5~0.8)×(2.1~3.5)μm。

2.11.2 菌株的系統(tǒng)發(fā)育分析 以P13 的總DNA為模板,以16S 通用引物擴增出目的條帶,PCR 產物純化后送上海生物工程有限公司測序。將獲得序列提交NCBI 數據庫進行比對,發(fā)現(xiàn)其與發(fā)酵乳桿菌的相似度最高,達99%。系統(tǒng)分析結果見圖5。P13 與發(fā)酵乳桿菌(Lactobacillus fermentum)自然聚集一枝,相似性高達99%。根據國際系統(tǒng)細菌委員會規(guī)定,16S rDNA 序列差異低于1%~1.5%的細菌屬于同一種。根據系統(tǒng)發(fā)育分析結果,把P13 鑒定為發(fā)酵乳桿菌 (Lactobacillus fermentum)。

3 結論

采用體外抗氧化能力篩選的方法對分離自傳統(tǒng)發(fā)酵食品中的乳酸菌的抗氧化活性進行測定,以鼠李糖乳桿菌(Lactobacillus rhamnosus)GG ATCC53103 為對照菌株,對分離出的目標菌株進行抗逆性測定,結論如下:

1) 綜合4 種體外抗氧化能力測定結果,確定P13 菌株為具有高效抗氧化能力的菌株,經菌落形態(tài)和系統(tǒng)發(fā)育分析,P13 被鑒定為發(fā)酵乳桿菌(Lactobacillus fermentum)。

圖5 菌株P13 的系統(tǒng)發(fā)育分析Fig.5 Phylogenetic tree based on 16S rDNA sequences of P13

2)與對照菌株鼠李糖乳桿菌GG ATCC53103相比,P13 具有較強的耐逆特性,其耐酸、耐膽鹽和耐滲透壓能力高于對照菌株,而P13 對H2O2的耐性低于對照菌株。

3) 菌株P13 和對照菌株鼠李糖乳桿菌GG ATCC53103 的溶血型都是γ-型,不具有溶血活性。

猜你喜歡
膽鹽菌體過氧化
膽鹽在肝移植術后缺血性膽道病變中的作用及研究進展
菌體蛋白精養(yǎng)花鰱高產技術探析
脂質過氧化在慢性腎臟病、急性腎損傷、腎細胞癌中的作用
阿司匹林對酸和膽鹽誘導的Barrett食管患者食管鱗狀細胞NF-κB活化和CDX2表達的影響
提高乳酸菌耐膽鹽能力的研究
葵花籽及其熟制產品過氧化值變化的研究
膽鹽脂質體提高藥物溶解度的研究進展
土大黃內生真菌L10的培養(yǎng)條件優(yōu)化
西洋參防護X線輻射對小鼠肺的過氧化損傷
菌體蛋白水解液應用于谷氨酸發(fā)酵的研究
潞西市| 绥棱县| 唐河县| 镇坪县| 衡阳市| 新民市| 紫金县| 岢岚县| 西昌市| 永年县| 洞口县| 新竹市| 鸡西市| 汝城县| 台东市| 阳城县| 龙江县| 临安市| 新昌县| 九江市| 宁都县| 苏州市| 武安市| 泾川县| 永平县| 九江市| 称多县| 开平市| 德清县| 仁布县| 沂源县| 大埔区| 永定县| 南投县| 巴彦淖尔市| 察隅县| 霍州市| 婺源县| 汝南县| 资兴市| 河南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