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日韩欧美一区二区三区三州_亚洲少妇熟女av_久久久久亚洲av国产精品_波多野结衣网站一区二区_亚洲欧美色片在线91_国产亚洲精品精品国产优播av_日本一区二区三区波多野结衣 _久久国产av不卡

?

吳昌碩與石鼓文不解之緣

2019-07-26 01:10李娟
藝術評鑒 2019年12期
關鍵詞:吳昌碩

摘要:吳昌碩是晚清書法史上的一代宗師,其擅長的書體中間讓人最為服膺的是他的石鼓文篆書。談及吳昌碩篆書,人們就會自然聯(lián)想到石鼓文。從政治角度來看,二者相互影響、相互作用。因此,文章將從石鼓文的歷史發(fā)展脈絡為切入點,再敘吳昌碩的學術生涯及其石鼓文篆書藝術成就,對二者進行個別分析,最后加以綜述。

關鍵詞:吳昌碩? ?石鼓文? ?石鼓文篆書藝術成就

中圖分類號:J292.1? ? ? ? ? ? ? ? ? 文獻標識碼:A? ? ? ? ? ? ? ? ? ? 文章編號:1008-3359(2019)12-0009-03

吳昌碩(1844-1927),初名俊,又名俊卿,字昌碩,別署倉石、蒼石,多別號,常見者有倉碩、老蒼、老缶、苦鐵、大聾等。集詩、書、畫、印于一身,為“后海派”中的代表人物,杭州西泠印社首任社長。吳昌碩長于書法,尤善篆書,其中石鼓文造詣最精湛。篆書在五體中最具有古典性,在實際生活中較楷書、行草書等雖缺少實用性,也較復雜,但在藝術表現(xiàn)方面,也代表了中國傳統(tǒng)古老漢字藝術。篆書發(fā)展也具有不穩(wěn)定性,后在吳昌碩筆下,展現(xiàn)出來嶄新魅力,形成自身獨特的藝術表現(xiàn)形式,也通過這樣的方式使吳昌碩名垂青史。吳昌碩篆書取法石鼓文,充滿新意、提按明顯,線條老辣蒼勁,用筆多變,氣息古樸;打破千百年篆書線條勻稱、結(jié)構整齊的傳統(tǒng),開創(chuàng)篆書藝術新風,對后世書法發(fā)展起到推波助瀾之作用。

一、石鼓文

(一)石鼓文篆書發(fā)展歷史

《石鼓文》原文現(xiàn)存放在北京故宮博物院,原文是典型的大篆體系,未表現(xiàn)出小篆跡象。在郭沫若考證的研究中,將這一篆文定義為秦代的抒發(fā)內(nèi)容,在兩千年文化進程中,鮮有人敢著手于《石鼓文》撰寫,吳昌碩臨寫著一整套《石鼓文》幾乎用盡了畢生心血。這一點上,不僅表現(xiàn)出老缶在藝術創(chuàng)作中的執(zhí)鉆研,更是膽識與氣魄的體現(xiàn)。石鼓雖在唐初發(fā)掘,但書法藝術傳承到唐代,書家在書法藝術上有所轉(zhuǎn)變對篆書也較冷漠,石鼓文發(fā)展困難重重。唐法度嚴謹,故對字法嚴謹性也較重視,不僅規(guī)范楷書法度,也規(guī)范了篆書法度,這一時期的篆書領軍人物是李陽冰,其篆書筆筆中鋒,線如玉箸,充滿秩序。到宋朝,這是一個“尚意”的時代。最先倡導“尚意”書風的先驅(qū)者是歐陽修,他提出“樂心說”學術觀,主張學書應“得其意而忘其形”。①其后,蘇軾緊跟而上以“我書意造本無法,點畫信手煩推求”②的觀點指導實踐。此狀態(tài)下,更遏制了篆書石鼓文藝術的發(fā)展。元代在趙孟頫帶領之下,開始了一場全面復古之風,因此,石鼓文發(fā)展又得到世人的青睞,與此同時,也未掙脫“二李”的束縛,所以,石鼓文發(fā)展機會是杯水車薪。但元代也有少數(shù)人為石鼓文的發(fā)展鋪墊了道路,如周伯琦,作品有《臨石鼓文冊》等。在他的作品中雖有些石鼓文的影子,但字形還是較為規(guī)整。因此,這一時期石鼓文的發(fā)展只出現(xiàn)了嫩芽。到了明代,明承宋流,帖學占據(jù)書壇主導地位,而篆書作為古老書體出現(xiàn)場合受到限制。清代,因文字獄出現(xiàn),金石文字、碑版大量出土,金石學興起?!氨畬W”書風在當時備受推崇。書法藝術到清代,各書體日益發(fā)展壯大,但篆書發(fā)展還處于低迷。在這樣的文化背景下,清篆書開始發(fā)展,書壇出現(xiàn)石鼓文的創(chuàng)作。以鄧石如、楊沂孫、吳大澂最為突出。他們在篆書方面的努力,對吳昌碩學書道路產(chǎn)生了影響。

(二)石鼓文價值與散失

唐宋時期出現(xiàn)了以石鼓為題材的經(jīng)典作品。如:“唐代韋應物、韓愈的《石鼓歌》、宋代梅堯臣的《雷逸老以仿石鼓文見遺因呈祭酒吳公》、劉敞的《雷氏子推跡石鼓為隸古定圣俞作長詩敘之諸公繼作予亦繼其后》、蘇軾的《鳳翔八觀·石鼓歌》、蘇轍的《和子瞻鳳翔八觀八首·石鼓》、張耒的《瓦器易石鼓文歌》、呂本中的《錢遜叔諸公賦石鼓文請同作》、洪適的《石鼓詩》等。③并借以易所通曉的部分文字入詩,對文字的認識各發(fā)己見。元明時期出現(xiàn)圍繞石鼓文文字學進行創(chuàng)作的書法作品。

它雖在唐初被發(fā)現(xiàn),但歷經(jīng)滄桑,沒有一個固定的家。而且,當時社會學者對石鼓文書法藝術也沒有過多的賞玩,石鼓文在書法方面的成就鳳毛麟角。石鼓文的流散變遷,使文人學者很難得到石鼓的第一手資料來發(fā)揮創(chuàng)作,因此對石鼓的歷史價值考證也變得緩慢,這樣給石鼓的價值體現(xiàn)帶來不便,推遲了石鼓文書法藝術形態(tài)的出現(xiàn)。

二、吳昌碩與石鼓文

(一)吳昌碩石鼓文書法概念

吳昌碩用功最勤的是篆書。據(jù)林樹中編著《吳昌碩年譜》記載:1858年前后,15歲時吳昌碩受父親吳辛甲影響,開始學習篆刻。他在1914年所寫的《西泠印社記》中曾經(jīng)回顧過“予少好篆刻,至少至老,與印不一日離”。學印既早,學習篆書亦不晚。篆書啟蒙受鄧石如的影響,隨之臨習大量金石文字,把石鼓文作為以后發(fā)展的關鍵字體。經(jīng)數(shù)十年反復研究,吳昌碩的石鼓文篆書達到巔峰。“吳昌碩石鼓文”已經(jīng)成為了后世學習石鼓文必經(jīng)之路,對當時及后世書壇均產(chǎn)生了不可磨滅的影響。石鼓共十鼓,通過四言詩的詩形式敘述了周宣王外出游獵的場景,又稱“獵碣”文字。由于石鼓在出土以前被深深埋藏于地底,加之出土后保護措施有限,石鼓文受損程度嚴重,影響了人們對石鼓文的學習與研究。

吳昌碩臨習石鼓文,不像之前書家一樣簡單臨帖,而是在原來石鼓文的面貌上反復琢磨,進行創(chuàng)造,形成自己的藝術面貌。吳昌碩的石鼓文在結(jié)構方面敢于創(chuàng)新,首創(chuàng)左低右高的結(jié)體形式,表現(xiàn)了向背的造字關系;在保留石鼓文古樸渾厚的基礎上,用筆方圓兼?zhèn)?,老辣蒼勁,顯示出書寫過程中的自然狀態(tài);在用墨方面濃淡枯濕明顯,充滿了韻味。清人符鑄評價吳昌碩石鼓文說:“缶廬以《石鼓》得名,其結(jié)體左右上下參差取勢,可謂自出新意,前無古人,其過人處,為用筆遒勁,氣息深厚”。吳昌碩打破固有的篆書模式,完全符合清代末年的審美特征。吳昌碩的石鼓文以石鼓文字為取法對象,但在結(jié)體、筆法、章法、用墨有所變化,和原石鼓文有所不同,憑它獨具特色的面貌在書壇上占一席之地,形成屬于自己的風格。吳昌碩的書風打破固有的篆書思維模式,讓人眼前一亮,完全符合清代末年的審美特征。所以吳昌碩篆書石鼓文是歷代書家競爭相學習的典型范本,更加鞏固了吳昌碩和他篆書石鼓文在學術界的牢固地位。

(二)吳昌碩石鼓文之風格

吳昌碩石鼓文風格形成和其師承有著密不可分的關系,早年學習鄧石如、楊沂孫等人。故其篆書多藏風起筆,以圓為主。早年時結(jié)體較為方正。其在1890年所作作品題跋中說“文皋先生篆書得力于獵碣,觀其得意之作,果能虛實兼到。繼其美者,唯山子,讓翁、呂亭、濠叟而已”。④在其七十一歲時在題自書篆書七言聯(lián)中又提到“近時作篆,莫邵亭用剛筆,吳讓老用柔筆,楊豪溲用渴筆,欲求與三家外,別樹一幟難矣……今老矣,一意求中鋒平直,且時有筆不隨心患,又何敢望剛與柔與渴哉”。⑤這些書家的篆書風格是吳昌碩學習石鼓文的重要基石。吳昌碩真正接觸到石鼓文拓本時,如獲至寶。在數(shù)十年的反復臨寫中,從實臨到意臨然不斷發(fā)展并大膽創(chuàng)新,終于形成自己獨具的藝術面貌。石鼓文字形端莊平正,重心居中,視覺沖擊力很強,讓人們能賞識到它的獨特韻味。吳昌碩敢于打破這一規(guī)律,把字形加以變化,結(jié)體向背,收尾筆畫拉長,造型活潑。如篆書《楓橋夜泊》條幅展現(xiàn)了石鼓文古樸渾厚的線條與小篆的飄逸。同時也對《散氏盤》進行臨習,把金文的妙趣融入到石鼓文中,小篆及金文的學習對吳昌碩石鼓文發(fā)展也起到了重要作用。

三、吳昌碩——石鼓宗師

吳昌碩在書法方面的造詣,一方面是自己刻苦努力,突破創(chuàng)新;另一方面歷代書家在篆書方面的貢獻對他產(chǎn)生影響。其石鼓文結(jié)字欹側(cè),不同于其他篆書,代表了吳昌碩的成就。對后人的學習也產(chǎn)生深遠影響。近代書畫大師齊白石有詩云:“清藤雪個遠凡胎,老缶衰年別有才,我欲九原為走狗,三家門下轉(zhuǎn)輪來”。⑥可見,吳昌碩在齊白石心中地位之高。

注釋:

①曹寶麟:《中國書法史·宋遼金卷》,南京:江蘇教育出版社,2014年,第54頁。

②蘇軾:《蘇軾集·第一》,哈爾濱:黑龍江人民出版社,2009年,第28頁。

③李娟:《由唐入宋石鼓詩之流變》,《云南社會科學》,2014年第4期,第171頁。

④吳民先:《吳昌碩遷居上海年代考》,《蘇州教育學院學刊》,1986年第2期,第88-90頁。

⑤劉正成:《中國書法全集·吳昌碩》,北京:榮寶齋出版社,1998年,第3頁。

⑥中國書畫家協(xié)會:《八大山人繪畫集》,北京:人民美術出版社,2013年,第5頁。

猜你喜歡
吳昌碩
那人不值得(外一則)
長詩喚醒夢中人
桃李滿枝
吳昌碩與潘天壽的忘年交
日本學者研究吳昌碩的力作
月度游記
用勁刻
吳昌碩真跡換“真跡”
吳昌碩真跡換“真跡”
吳昌碩真跡換“真跡”
邳州市| 孝感市| 张掖市| 新源县| 四会市| 成安县| 新乡县| 泽库县| 正镶白旗| 怀化市| 镇宁| 桦南县| 兴文县| 麟游县| 安多县| 丽江市| 剑河县| 威远县| 武汉市| 朝阳县| 永靖县| 桑植县| 光泽县| 墨江| 夏津县| 黄大仙区| 卫辉市| 古浪县| 乐陵市| 彩票| 偃师市| 镇康县| 井陉县| 武强县| 黄山市| 清新县| 曲松县| 平泉县| 神木县| 宁国市| 汾西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