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愛華 初萍
【摘要】 目的 探討治療前后中性粒細胞與淋巴細胞比值(NLR)在同步放化療晚期宮頸癌中的臨床意義。方法 200例接受同步放化療的晚期宮頸癌患者為研究對象, 通過建立受試者工作特征曲線確定治療前中性粒細胞與淋巴細胞比值, 以此預測療效最佳臨界值, 按此分成中性粒細胞與淋巴細胞比值高組(96例)和中性粒細胞與淋巴細胞比值低組(104例)。比較兩組放化療后1、3年的總體生存率及無病進展總生存率。結果 中性粒細胞與淋巴細胞比值高組1、3年無病進展總生存率分別為64.58%、32.29%, 均低于中性粒細胞與淋巴細胞比值低組的86.54%、61.54%, 差異均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 (P<0.05)。中性粒細胞與淋巴細胞比值高組1、3年總體生存率分別為91.67%、75.00%, 低于中性粒細胞與淋巴細胞比值低組的94.23%、79.81%, 但差異均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結論 中性粒細胞與淋巴細胞比值可作為晚期宮頸癌同步放化療預后的重要指標。
【關鍵詞】 同步放化療;中性粒細胞與淋巴細胞比值;晚期宮頸癌;預后
DOI:10.14163/j.cnki.11-5547/r.2019.07.020
宮頸癌是婦科常見惡性腫瘤, 其發(fā)病率僅次于乳腺癌, 國內(nèi)新發(fā)病數(shù)量約為13萬, 每年宮頸癌死亡5.3萬, 嚴重威脅女性生命健康。已有證據(jù)[1]表明炎癥同腫瘤存在相互作用, 炎癥反應會改變腫瘤微環(huán)境。腫瘤所釋放的白介素-1和腫瘤壞死因子可刺激中性粒細胞升高, 中性粒細胞提供腫瘤的微環(huán)境, 淋巴細胞抑制腫瘤細胞等, 保證免疫功能正常, 淋巴細胞減少更利于腫瘤的浸潤轉(zhuǎn)移。相關研究證明有淋巴細胞浸潤比沒有淋巴細胞浸潤的腫瘤患者預后更好[2]。各種惡性腫瘤報道得出, 中性粒細胞與淋巴細胞比值具有獨立的預后預測價值, 外周血中性粒細胞與淋巴細胞比值可能是影響宮頸癌患者預后的相關指標。對中晚期患者, 放化療治療是重要的治療方式, 本文研究治療前后中性粒細胞與淋巴細胞比值在同步放化療晚期宮頸癌中的臨床意義, 現(xiàn)報告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 1 一般資料 以2014年2月~2015年2月本院200例接受同步放化療的晚期宮頸癌患者為研究對象, 年齡38~68歲, 平均年齡(54.3±10.6)歲。患者均經(jīng)過臨床主任醫(yī)師婦科檢查并經(jīng)病理醫(yī)師評估, 同步放化療前1周內(nèi)安排專業(yè)檢驗人員對患者的外周血進行采集, 測定淋巴細胞計數(shù)和中性粒細胞計數(shù), 計算出中性粒細胞與淋巴細胞比值, 排除嚴重感染、治療前后使用抗生素、其他腫瘤、肝腎功能異常和自身免疫缺陷等。
1. 2 方法 治療前均行血常規(guī)檢查, 空腹采集外周靜脈血5 ml, 根據(jù)中性粒細胞計數(shù)與淋巴細胞計數(shù)的比值, 統(tǒng)計中性粒細胞與淋巴細胞比值制定ROC曲線, 以敏感性和特異性之和最大值作為最佳臨界值, 經(jīng)計算最佳臨界值為2.84,?>2.84的96例視為中性粒細胞與淋巴細胞比值高組, <2.84的104例, 視為中性粒細胞與淋巴細胞比值低組。
1. 3 觀察指標 隨訪比較兩組放化療后1 、3 年的總體生存率(從患者確認患有疾病開始至因任何原因引起死亡的時間)和無病進展總生存率(患者經(jīng)過治療, 隨機選擇某個時間直到腫瘤復發(fā)或因各種原因出現(xiàn)死亡, 患者總的生存時間)。
1. 4 統(tǒng)計學方法 采用SPSS17.0統(tǒng)計學軟件進行統(tǒng)計分析。計數(shù)資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檢驗。運用ROC 曲線選取最佳臨界值, 組間生存率比較采用Log-rank檢驗。P<0.05表示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 結果
中性粒細胞與淋巴細胞比值高組1、3年無病進展總生存率分別為64.58%、32.29%, 均低于中性粒細胞與淋巴細胞比值低組的86.54%、61.54%, 差異均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中性粒細胞與淋巴細胞比值高組1、3年總體生存率分別為91.67%、75.00%, 低于中性粒細胞與淋巴細胞比值低組的94.23%、79.81%, 但差異均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2。
3 討論
放療是中晚期宮頸癌重要的治療方式, 近年隨著新輔助化療(放療前誘導化療)和同步放化療的推廣, 宮頸癌的生存率有所改善。對療效不佳的患者, 增加放療劑量的風險是并發(fā)癥的增加, 但放療劑量對局部控制率無明顯提高。尋找早期診斷利于判斷預后敏感指標對宮頸癌有指導意義。目前多數(shù)報道中[3]指出炎癥同腫瘤有相互影響, 炎癥相關因子可通過外源性途徑和內(nèi)源性途徑在腫瘤發(fā)生發(fā)展中發(fā)揮作用。大量流行病學資料顯示腫瘤驅(qū)動的外源性炎癥可致DNA 損傷, 進而引起基因突變, 使正常細胞向腫瘤細胞轉(zhuǎn)化, 增加腫瘤的風險。如炎癥性腸病患結腸惡性腫瘤風險大大增加, 前列腺炎是前列腺癌的發(fā)生誘因之一, 幽門螺桿菌感染因長期炎癥刺激, 可致胃癌風險增加。持續(xù)性炎癥刺激通過釋放炎癥介質(zhì)使得正常細胞損傷。相關研究指出, 腫瘤患者體內(nèi)模型中發(fā)現(xiàn)細胞因子信號阻斷, 導致腫瘤生長抑制甚至退化, 同時腫瘤基因異常表達和代謝產(chǎn)物會維持炎癥反應, 營造出腫瘤生長及浸潤微環(huán)境。
中性粒細胞是人體血液中數(shù)量最多的白細胞, 來源于骨髓造血干細胞, 占血液白細胞總數(shù)的 50%~70%, 有強大吞噬功能, 尤其在非特異性細胞免疫的作用, 其在機體防御中發(fā)揮著重要作用[4, 5]。大量研究對腫瘤微環(huán)境進行分析, 在腫瘤條件下, 趨化因子可引導中性粒細胞, 形成腫瘤微環(huán)境, 影響腫瘤的發(fā)展。其釋放相關炎癥介質(zhì)如血小板源性生長因子、血管內(nèi)皮生長因子、粒細胞彈性蛋白酶促進腫瘤內(nèi)部血管新生, 加速腫瘤細胞增殖, 提高腫瘤細胞侵襲能力。一項臨床研究結果中中性粒細胞的數(shù)量和癌癥患者的預后成負相關, 浸潤中性粒細胞量越多, 患者的預后越差。淋巴細胞占白細胞總數(shù)的 20%~40%, 參與機體的細胞及體液免疫等特異性免疫反應[6]。淋巴細胞在抗原刺激后, 進而抑制腫瘤細胞生長轉(zhuǎn)移, 發(fā)揮免疫功能。淋巴細胞的減少提示宿主免疫機制異常, 對腫瘤的抵抗能力下降。中性粒細胞和淋巴細胞在炎癥免疫機制中存在一定的聯(lián)系, 綜合兩種細胞變化, 中性粒細胞計數(shù)與淋巴細胞計數(shù)比值能對炎癥反應有更好的預測, 效果優(yōu)于中性粒細胞、白細胞計數(shù)等單一指標。近年來大量研究不斷的被直接或間接的驗證中性粒細胞和淋巴細胞比值在惡性腫瘤預后中的應用價值, 中性粒細胞與淋巴細胞比值能夠反映機體腫瘤相關炎癥反應同抗腫瘤免疫抑制水平存在動態(tài)平衡, 在惡性腫瘤如肝癌、結腸癌、卵巢癌、胃癌、宮頸癌等患者治療前中性粒細胞與淋巴細胞比值高值, 提示腫瘤預后不佳。
本文中根據(jù)治療前中性粒細胞與淋巴細胞比值制定 ROC 曲線, 得出中性粒細胞與淋巴細胞比值最佳臨界值為2.84, 然后依此進行分組, 中性粒細胞與淋巴細胞比值高組1、3年無病進展總生存率分別為64.58%、32.29%, 均低于中性粒細胞與淋巴細胞比值低組的86.54%、61.54%, 差異均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中性粒細胞與淋巴細胞比值高組1、3年總體生存率分別為91.67%、75.00%, 低于中性粒細胞與淋巴細胞比值低組的94.23%、79.81%, 但差異均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該結果同已有報道結果基本相符, 說明中性粒細胞與淋巴細胞比值對晚期宮頸癌同步放化療預后的預測有重要的臨床指導意義。
綜上所述, 中性粒細胞與淋巴細胞比值可作為晚期宮頸癌同步放化療預后的重要指標。
參考文獻
[1] 張吟真 , 郭翠英 , 蘇靜芳. 外周血淋巴細胞計數(shù)對早期宮頸癌手術患者生存狀況的預測價值. 中國婦幼保健, 2015, 30(10):1502-1504.
[2] 丁朝霞, 閆麗萍, 孫華芹, 等. 上皮性卵巢癌患者術前外周血中性粒細胞/淋巴細胞比值在診斷及復發(fā)預測中的作用. 中國腫瘤生物治療雜志, 2017(10):1124-1128.
[3] 于丹軍, 樊靜, 胡月, 等. 宮頸癌患者外周血中CD4+ CD25+ Foxp3+ 調(diào)節(jié)性T淋巴細胞及血清中IL-10、TGF-β的表達及其臨床意義. 標記免疫分析與臨床, 2016, 23(10):1185-1190.
[4] 周文毓, 張建平. ⅠB2~ⅡB期宮頸癌新輔助化療治療前中性粒細胞與淋巴細胞比值對療效及預后預測意義. 臨床軍醫(yī)雜志, 2016(2):119-123.
[5] 楊軍文, 吳玲玲, 倪觀太. 中性粒細胞與淋巴細胞比值在宮頸癌根治術預后評估中的價值. 實用醫(yī)學雜志, 2015, 31(16):2662-2665.
[6] 廖雪芬, 龐芹. 術前中性粒細胞/淋巴細胞比值與宮頸癌患者預后的關系. 醫(yī)學理論與實踐, 2016, 29(4):433-435.
[收稿日期:2018-08-20]